探索党建红引领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索党建红引领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供大家参考。
探索党建红引领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市**市新市街道八字门村抢抓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机遇,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按照“红色提精神、绿色养身心”思路,探索党建红引领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高标准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产学研游”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精神血脉 坚持规划先行,将科学规划与保护性修缮相结合,严格落实“十个一”标准,制定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健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市-镇(街道)-村”三级联动机制,协调发挥组织、农业、财政、文旅、交通等多部门在争取资金、业务指导、项目引进等方面的作用,全力推进八字门村红色遗址保护与开发。
以“一轴一心四区”为主线,即以国道为轴,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建军旧址”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八字门村口形象展示区、村委会党建引领教育区、水漾泉湾军民融合区、司令部旧址红色旅学研学教育区。以实物再现红色岁月,重建和修缮八字门村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随营军校遗址、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司令部旧址门前广场。
广泛收集民间故事、影像、诗词、报刊、书籍等资料,追溯历史、反思现实、补充红色营养,编辑书籍《赤血春花》,传承《李先念拴马树》《袁立烈士》《史沫特莱在八字门》《十月剧团》《军民融合大生产》《野战医院》等革命故事,赓续精神血脉。
二、坚持红色引领,深化乡村治理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作用,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健全“村党支部-村湾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发挥民情收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代办、致富领航的“五员”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发挥协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乡贤理事会、义务调解会“五会共治”作用,激发党员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开展联席会议、民情恳谈、湾组夜话,带动群众对村级建设事前协商共谋、事中参与共管、事后效果共评。
邀请群众共同参与对村级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以及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监督。联动驻村民警、青年民兵、退伍军人等,开展党员义巡、干部夜巡、警民共巡活动,打造平安乡村。组建移风易俗劝导队,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宣传教育及积分评比活动,弘扬孝老爱亲、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产业振兴 以“红色教育研学、游学”为主题,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做好“红色文化旅游+”文章,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亮点。
提高红色旅游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做强红色旅游精品产业,围绕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和“VR”党建科技教育馆推出实地走访、聆听红色讲解、体验红色实境的“永远跟党走”“新四军战士的一天”2个红色文化研学体验项目。配套建设“号角广场”、紫藤河谷、新四军菜地、军事攀岩区、林下课堂、射击体验场、红色营房、红色旅游商品售卖店等红色景点景观。
整合周边村红色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打造丁家冲-石板河-八字门-小焕岭-向集-吴集-张文秋故居的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示范带动全域红色旅游发展。
探索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结合点,整合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土生态种养产业,高标准建设 500 亩日本紫藤产业园,规模化发展 5000 亩竹海、1000 亩油菜花海、2000 箱中蜂、2 万只山鸡、1000 头藏香猪、1000 亩优质稻,催生乡村发展新动能。2021 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 16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