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18篇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18篇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 - 矛盾在事物中 ——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读书报告摘要: 矛盾论一直是哲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矛盾存在与事物之中而决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1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
矛盾在事物中
——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读书报告摘要:
矛盾论一直是哲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矛盾存在与事物之中而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同时矛盾也以自身的发展和运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和运动。如何正确地认识矛盾、理解矛盾、解决矛盾,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主题。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本文提出,对于矛盾的认识、理解和解决,应从其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关键词:矛盾;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
1.必然性
1.1哲学基本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
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同时,这也应是整个哲学系统的基本
论点之一。事物自其产生之初,内部就已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或从一开始就暴露无疑;或没有任何迹象,隐藏在事物
内部,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阶段中最终显现出来。虽
然这些矛盾形式不同,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确
定的,那就是矛盾产生的必然性。
1.2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矛盾的必然性,这是毋庸置疑的。黑格
尔曾说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矛盾必然性这
种看似不合理、实则合情合理的性质呢?这一点,则需要从矛盾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关于矛盾的普遍性,说
-
-
优质资料
--
-
其体现为两点,第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第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乍一看,这两点似乎说了一件相同的事情,实则不然。第一点只是说矛盾的存在,而第二点则更深刻地指明了矛盾的运动。矛盾的存在,它与万事万物相生而生的关系,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事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政治上,不同阶级、不同政党之间的斗争;经济上,不同产业、不同商家之间的竞争;文化上,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具体一点的,如数学中的加和减,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学中的合成与分解„„恩格斯有一句名言说:“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生物是它自身,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正是它自身才构成了这个生物。但它又是别的什么?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与自身矛盾的部分。生物是个有机体,但却是由无机的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生物生命的整个过程不过是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应,所以说生物“又是别的什么”。以上种种无一不在向我们说明着,不论是简单或复杂,不论是主管或客观,不论是社会或自然,甚至是生命本身,矛盾都是普遍地存在着,存在于一切事物过程。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不同的事物中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而不同的矛盾之间区别着不同的事物。各个事物的发展运动千差万别,其内部的矛盾也自然大相径庭。但对于任一事物来说,正是它所包含的特殊的矛盾,构成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并成为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从人类的认知过程来看,对
-
-
优质资料
--
-
于每一件事物,我们会关注到它的全部特征,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它与别的事物相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使我们找到其间的规律,而不同点使我们对事物加以概念。由此发现,矛盾的特殊性在人类认知、科学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发展性
2.1矛盾的整体发展正如万事万物时刻都处在运动和发展中一
样,其所包含的矛盾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运动和发展。其中,既有
矛盾在整体上的发展、变化,又有矛盾自身内部的运动与转化。
在整体上,矛盾有其当下固有的形态或本质,比如现在我国所面
临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这项矛盾会保持其现在的形态,以一种
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它也在不断地发生运动,不断地向
前发展,而绝不是静滞不动的。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项
矛盾也会消失,但这里的“消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而是说这项矛盾发展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矛盾。这正如中国近代
以来,所面临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转化
为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再发展为无产阶级与剥削阶
级之间的矛盾,最后直至现在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而且,在矛盾的发展中,各个矛盾的相对低位也在不断的
改变。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件事物,其内部可能同时有多个矛盾。
但这些矛盾的地位并不是相等的,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
-
-
优质资料
--
-
矛盾在不断发展,因而主要矛盾可能会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会转化为主要矛盾。这正如抗战前国共两党矛盾尖锐,此即为主要矛盾。而当抗战爆发后,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因而产生国共合作,共同抗战。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于是进行了解放战争。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事物中的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正是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前面已经说过,正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并成为事物间相区别的根本特征。这里要说明的,一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而并不在于其外部。就拿大学的学习来说,处于同一所大学中,在学习环境、师资力量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仍会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从大一到大四的成绩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在事物外部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内部矛盾的发展与转换,事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2矛盾的内部发展每一项矛盾中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或几方面,如上下、正反、里外,这些方面虽然矛盾,但却又包含着一定的统一性。首先,矛盾的一方面的存在必以其对立方面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是说,矛盾着的各方面,并不能孤立的存在。假如没有与它相对立、相矛盾的一方,它自己的存在也自然失去了意义。也即,无所谓上,也就无所谓下;
-
-
优质资料
--
-
无所谓正,也就无所谓反;无所谓里,也就无所谓外。各方面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了矛盾的存在。其次,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各方面也是在不断地转化的,转化为其他方面,或甚至转化为其对立的方面。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中体现地最为明显。阴代表相对静止的、向内的、下降的、有形的,阳代表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无形的,这两方面互为对立,却又互相补充,并且互为消长,动态平衡。一段时间内,可能阴消阳长,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又会阳消阴长。而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变。俗话说:“物极必反。”阴会转化为阳,阳也会转化为阴。太极图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体现了这个道理。列宁也曾说过:“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做死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做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
3.可解决性
既然存在矛盾,那么也就一定存在矛盾的解决方法,所以矛盾具
有可解决性。首先,科学的辩证法要求我们以一种变化的、发展
的眼光看问题,那么对待事物中存在的矛盾,我们自然也应该辩
证地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对矛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解决
矛盾。就以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为例,形而上学主X采用孤立的、
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宇宙观,
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相矛盾的。但是,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时代,我们却需要抛除形而上学
-
-
优质资料
--
-
与辩证法的矛盾,将两者结合起来。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思考开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他将自然规律用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本身就包含一种静止、不变的前提。试想,如果牛顿对自然规律的看法就是认为它是瞬息万变的、无固定形态的,那又怎么能得到普适的万有引力计算式?所以正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如果这样看待问题,那事物中原有的矛盾就都消失了、不存在了,岂不是与上述所说的矛盾的必然性相违背?其实不然,因为这恰恰是矛盾发展性的又一个体现。另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在于事物本身也在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如果不去注意这一点,就不能适当的处理事物的矛盾。随着事物的发展,旧过程与旧矛盾消灭,新过程与新矛盾产生7,对于这些不同的矛盾本质,我们如果一直采用同一种方法,是不可能将其全部解决掉的。所以,分析矛盾的变化,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的方法,这才是明智的。就如对于资产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应采用君主立宪的方法去解决;对于无产阶级同剥削阶级的矛盾,应采用XX革命的方法去解决。可见,只有采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来面对矛盾,才会得到矛盾的解决方法。其次,要分清主次。在矛盾的发展性中已经谈到,事物中存在诸多的矛盾,其中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那么,在解决矛盾时我们就应该从主要矛盾入手,这是毋庸置疑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进而影响到矛盾整体的形态和性质;而矛盾
-
-
优质资料
--
-
决定着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决不能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一定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各项矛盾,明白其中的各个方面,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只有了解问题,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找出最有效的方法。当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之后,次要矛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
-
优质资料
篇二: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书报告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李大钊作为“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根据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评判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阶级斗争与互助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李大钊都做出了自己的论证,反映了其思想的敏锐闪光之处,显示了其特有的理性。并在最后提出“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表达了对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期望。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第四部分中提到:“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最为重要,因为历史上物质的要件中,变化最甚的,算是经济现象。故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自己不能变化的,也不能使别的现象变化。其他一切非经济的物质的要件,如人种的要件、地理的要件等等,本来变化很少,因之及于社会现象的影响也很小,但于他那最少的变化围内,多少也能与人类社会的行程以影响。在原始未开化时代的社会,人类所用的劳作工具,极其粗笨,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而在新发现的地方,向来没有什么意味的地理特征,也成了非常重大的条件。所以历史的唯物论者,于那些经济以外的一切物质的条件,也认他于人类社会有意义,有影响。不过因为他的影响甚微,而且随着人类的进化日益减退,结局只把他们看作经济的要件的支流罢了。因为这个缘故,有许多人主张改称唯物史观为经济史观。”这段文字在上引布丹氏的《从最近的批评看卡尔·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对经济因素的分析相当一致:“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唯一的物质因素,原因在于,它是唯一能够变化和发展的物质因素,因而是唯一能够引起马克思所谓的“上层建筑”之中发生变化和发展的因素。”这表明,李大钊非常认同唯物史观的要领,即经济的构造对于其他
社会学上的现象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为了证明法律现象只能随着经济现象走,不能越过他,不能加他以限制,李大钊以法国大革命为例,说明他们背后都藏着很复杂的经济意味。他说道﹕“只不过打着这些旗帜互相争战,以图压服他的反对阶级,而保自己阶级经济上的利益就是了。这类的政治变动,由马克思解释,其根本原因都在殊异经济阶级间的竞争。”
对于这一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市场经济就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制定的法律则是看得见的手,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1723-1790),1776年在中提出,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这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和。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的原则做。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和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和做出决策,而法律只能作为政府管制的手段之一,法律的力量绝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
李大钊还在书中写道:“全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互相敌视的二大阵营,为相逼对峙的二大阶级:就是有产者与无产者。并预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织,是必然的命运;然后更根据这个语预言,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有产者阶级,于其不满百年的阶级支配之下,就造出比合起所有过去时代曾造的还厚且巨的生产力……有产者阶级不但锻炼致自己于死的武器,并且产出去挥使那些武器的人——现代的劳动阶级、无产者就是……而无产阶级终将战胜有产阶级。”
对于这一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因为在我看来,马克思的理论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包括作为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要消灭是的是三大差别,要消灭的是阶级差别,而不是消灭资产阶级。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资产阶级在我国,在现阶段不但不可能消灭也打不倒,也是不能打倒的。在现阶段资产阶级有其剥削压榨劳动人民的一面,但更有带动经济发展的一面。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是我国社会的四大阶级,是社会的支柱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太大,这个问题要解决。一方面,我们不能消灭资产阶级,不能消灭资本,但我们可以节制资本,坚决打击一切奸商、官商勾结的腐败分子,绝不是资产阶级。另一方面,我们当然应该承认,在马克思时代,他们看资产阶级与我们今天看资产阶级有天差地别。历史已经过去160多年,历史证明了资产阶级最终没有自欺欺人,并且不同程度地确实给本国的无产阶级带来了“良好结果”。不说别的,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由于允许组建民间团体,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工人们有自己的“娘家”如“劳联”“产联”这样的工会组织,反而比无产阶级社会的工人活得更有尊严也更滋润。最能证明资产阶级伟大的一点是,当他们真正成为一个阶级之后,即把自己这个阶级也放在接受批判的位置上,哪怕是出现像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顽强地要消灭他们的对立面,发表和出版了一篇篇要推翻和消灭资产阶级的着作,事实上也还是容忍了,而这在后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却是难以想像的。
读罢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发现,李大钊除了从时间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部分外,又按内容把它划分为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经济论三部分。阶级斗争是与唯物史观和经济论并列的内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李大钊第六部分中详细叙述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之后,明确指出:“这样看来,马氏并非承认这阶级竞争是与人类历史相终始的,他只把他的阶级竞争说应用于人类历史的前史,不是通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全部。与其说他的阶级竞争说是他的唯物史观的要素,不如说是对过去历史的一个应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大钊的观点是非常具有高度的。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深刻之处正在于李大钊把握住了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容——唯物史观即经济史观、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些内容,我们不能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已经给予正确的认知。相反,却存在着严重的误读。从这误读中也能进一步凸显出李大钊思想的先觉与深刻。他敢于独立思考,率直指出马克思学说中存在的“偏蔽”,他说:“……终觉有些牵强矛盾的地方。唯物史观与阶级竞争说的矛盾冲突,算是一个最重要的点。阶级竞争是历史的终极法则,造成历史的就是阶级竞争。一方否认阶级的活动,无论是直接在经济现象本身上的活动,是间接由财产法或一般法制上的限制,常可以有些决定经济行程的效力;一方又说阶级竞争的活动,可以产出历史上根本的事实,决定社会进化全体的方向。”但在这之后,李大钊为之解释“这全因为一个学说最初成立的时候,每每陷于夸张过大的原故。但是他那唯物史观,纵有这个夸张过大的地方,于社会学上的进步,究有很大很重要的贡献。他能造出一种有一定排列的组织,能把那从前各自发展不相为谋的三个学科,就是经济、法律、历史,联为一体,使他现在真值得起那社会学的名称。就是这个,已足以认他在人类思想有效果的概念中,占优尚的位置,于学术界思想界有相当的影响。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初创时期,李大钊能相当敏锐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本身存在着某些“偏蔽”,强调新文明的建设既要进行物质的改造,也要进行精神的改造,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说明当他最初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并不盲从,而是对马克思的学说采取了科学、认真和求实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文发表不到一年,同为北大教授的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此文一出即引起轩然大波,一场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转播的论战拉开了。很显然,胡适的文章是针对李大钊主张的马克思主义而来的,他认为“主义”是“空谈”,是“阿猫阿狗”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主义”是“进口的”,“没什么用处”,谈多了是“很危险的”。而李大钊是深谙马克思主义精髓之人,他分析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学者以为现代经济上、社会上发生了种种弊害,都是现在经济组织不良的缘故,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并从经济史的角度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劳动为尺度、以人性的复归为目的的实现“政治的解放”和“人的解放”“现实运动”。这次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最后,可以看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作为支撑。而这就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在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有着博大的胸怀,他们眼睛盯着的,是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并从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营养。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而言,李大钊的这样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意识,或许比其文章中的具体的文字更为重要,这是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的。
篇三: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著作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这里主要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著作、文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就是为广大研究生的需要而选编的。收入《选读》的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一些主要的著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则以收入《选读》的著述为主体,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作了一些必要的梳理和解说。
读了此书,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点了解,切实感受到了他思想的博大、深邃。粗略纵览了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对现实更有了切实的体会。对于几个伟人,也深感佩服。
读了此书,我受益匪浅。让我且思且行。
篇四: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书报告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书中的绪论和第一章部分内容,我知道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对当时社会与后世的影响。同时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在第一章中,我了解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实践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作用。同时我还了解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对于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一生都在从事无产阶级斗争工作。他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点勿庸置疑。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许多方面,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但不同的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就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被理解成各种形象。如果从它的创造者的认识、继承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后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如果阶级属性理解,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我个人也比较
认同这种看法。因为从自身环境中我了解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方面是在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这一方面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构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如果要充分了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这三方面有一定了解,体会其中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容丰富,在马克思主义中占很大比例。它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来说,哲学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即唯心主义和唯唯物主义,这两者是对立的。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马克思支持前一种说法,他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并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
根本规律。从而马克思提出了他的辩证唯物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辩证的眼光,应当认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或者相互间的矛盾。例如挫折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两者虽然矛盾,但其有一定的联系。有时挫折反而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
当然,马克思也认识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不是一种唯心主义。事实上,意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起作用。这是因为意识是能动的。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且还具有创造性。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活动。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名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类所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强时。例如当人类掌握了核技术,可以在几秒钟内摧毁整个地球。又如当人类意识到对自然做出了巨大的破坏,于是开始着手保护自然环境。所以说,意识的作用不可忽略,它有时的确可怕,但也有美的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包含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以及英国历年的统
计资料,从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批判。马克思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其中。他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者为劳动而付出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剩余的价值被未付出劳动者所获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它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对全世界经济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例如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它的发生就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产品的社会化所造成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害最严重的是广大劳动者,而站在高处的资本家受到的损失很小。他们将危害转嫁到了劳动者身上。最后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学说。它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包含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为马克思主义三部分之一。人们一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即是狭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而后,十月革命之风吹到了中国。在一大批中国无产阶级战士的实践中,科学社会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和中国
革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得到扩充。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内容后,如何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呢?我觉得首先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其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只有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中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篇五: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精选文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在本书1880年法文版前言里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一语点明了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和伟大意义。马克思写道:“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前进报》撰写并讽刺地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最近的一组论文,是对欧根·杜林先生关于一般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的回答。这些论文已经集印成书并且在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它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著作,是每个有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之一的必然出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共三章,分别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丰富的内容。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
可编辑
-------------精选文档-----------------
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那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章中,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对人们深感失望的现实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但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们只是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但没有能够进一步洞察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像启蒙学者一样,认为理性是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正义的体现,只有天才人物才能认识、发现它,而不是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被发现的历史必然性;他们仅仅把无产阶级看成“受苦的阶级”与同情的对象,而不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寄希望于社会上层和富人,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历史事实已经表明,这种理论主张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不能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空想家们理论上的缺陷是由于支配其思想行为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核心内容是理性论和天才论)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由历史条件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
可编辑
-------------精选文档-----------------
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刚刚从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第二章中,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这两个伟大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它们使社会主义奠定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第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体和动力。
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虽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是没有揭露这种罪恶的经济根源;虽然他们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但只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虚假的平等和自由的否定,他们并不知道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资本家从工人那里得到了什么。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学说揭开了罩在资产阶级脸上的面纱,撕下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明确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揭示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局限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
篇六: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读书报告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本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本原理,为其实践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论及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观念。在整个哲学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到底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还有古希腊的哲学家把人归为火、水等等,更有弗洛伊德的“人的本质是性”和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
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1845年的春天,旅居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在深刻剖析和研究了德国古典哲学后,全面剖析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方法,在思想上实现了由“青年黑格尔派”向科学批判黑格尔哲学世界观的重大转变,写下自己理论研究中不朽的一个提纲式的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提纲》突出强调了实践的观点,在卢梭—康德—赫尔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对面,孕育着一个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重点阐述了实践为核心的新世界观、人性论和哲学观三大部分哲学观点。《提纲》用第四、六、七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性的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1)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
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2)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将上述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3)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4)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主体价值的真实实现,而历史的意义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这些精辟阐述,揭示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内容所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在现实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人,之所以作为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结合,离开的人的自然性去谈人的本质是不客观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去谈人的本质是不现实的。人,之所以作为人,既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具有社会历史继承性。马克思的这些观点,从社会实践关系的角度去把握了个人,剖析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本质的关系辩证统一起来,纠正了费称马哈之前资产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家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剖离的错误认识,使18世纪的哲学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可以说,这是马克思理论的一大特点,是形成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二、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必然带有当时的社会关系的特征。同时,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身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源于它本身,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这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人,作为社会性的人,其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事物的发展,社会的人总会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动的思考和探索,得到自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预知,从而在现实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潜在的超越性。
三、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人的本质性基于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与社会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这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没有发生质变的过程中,其人的性质具有相对恒定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的基础,这也决定人的性质的一定的社会质变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发展层次。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上,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列宁认为,黑格尔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费尔巴哈的社会历史观,是19世纪中叶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要理论表现。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变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8页。)正是这个基本原则,表现出费尔巴哈向唯物史观的某些“跳跃”。如,他不仅认为人的本质必须通过它的属性来表现,必须依赖于人的生活条件而存在,而且这些属性和生命条件的真实性质,又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提出了一种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豁然不同的人的本质哲学观,它一方面针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人性论进行批判和继承;另一方面提出自己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新的世界观,形成了与之不同的一个全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
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下,简单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论与费尔巴哈为代表资产阶级人性论
所存在主要区别点:区别项目:马克思哲学主义人性论费尔巴哈人性论思想基础:实践观哲学人文主义分析角度:认识论和历史论结合二元论人的本质认识:人的本质在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爱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爱是性的体现……
正因为以上三个主要区别,马克思既否定费尔巴哈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分离的观点,也否定弗洛依德的人的本质是性的决定观。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资产阶段人文主义的人性论思想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人道主义思维原则与感性直观的认识原则、理论与实践三大矛盾,从而建立了一个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人性论豁然不同的、全新的无产阶级人性论,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篇七: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00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月在巴黎出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2500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2500字)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绪论部分介绍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在第一章中介绍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及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本文是在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内容的总结以及联系实际后的感想。文中描绘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内容;定义;学习方法阅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中的绪论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两部分内容,我知道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对当时社会与后世的影响。同时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在第一章中,我了解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实践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作用。同时我还了解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对于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来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一生都在从事无产阶级斗争工作。他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点勿庸置疑。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许多方面,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但不同的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就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被理解成各种形象。如果从它的创造者的认识、继承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后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如果
阶级属性理解,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看法。因为从自身环境中我了解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方面是在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这一方面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构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如果要充分了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这三方面有一定了解,体会其中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容丰富,在马克思主义中占很大比例。它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来说,哲学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即唯心主义和唯唯物主义,这两者是对立的。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马克思支持前一种说法,他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并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马克思提出了他的辩证唯物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辩证的眼光,应当认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或者相互间的矛盾。例如挫折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两者虽然矛盾,但其有一定的联系。有时挫折反而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
当然,马克思也认识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不是一种唯心主义。事实上,意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起作用。这是因为意识是能动的。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且还具有创造性。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活动。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名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类所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强时。例如当人类掌握了核技术,可以在几秒钟内摧毁整个地球。又如当人类意识到对自然做出了巨大的破坏,于是开始着手保护自然环境。所以说,意识的作用不可忽略,它有时的确可怕,但也有美的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包含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以及英国历年的统计资料,从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批判。马克思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其中。他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者为劳动
而付出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剩余的价值被未付出劳动者所获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它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对全世界经济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例如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它的发生就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产品的社会化所造成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害最严重的是广大劳动者,而站在高处的资本家受到的损失很小。他们将危害转嫁到了劳动者身上。最后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学说。它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包含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为马克思主义三部分之一。人们一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即是狭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而后,十月革命之风吹到了中国。在一大批中国无产阶级战士的实践中,科学社会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得到扩充。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内容后,如何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呢,我觉得首先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其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只有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中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1]林岗,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1234第二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00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政管肖卫1000016927写作背景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
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5月在巴黎出版。原来名叫《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法文版时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恩格斯在文章中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正文恩格斯在第一部分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任何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的,就是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并进行了实践。但是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并不能掩盖其理论缺陷。他们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恩格斯把这一现象表述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
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关键。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与认识的局限,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包括一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脱离当时当地实际的做法,不宜轻率地扣上“左倾空想社会主义”的帽子加以贬斥,只能在总结经验教训、端正思想路线基础上加以改正。
在第二部分,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支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意义。虽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批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是没能发现这种罪
恶的经济根源;虽然他们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资本家从工人那里得到了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并揭开发现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神秘面纱。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恩格斯系统的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恩格斯在文中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
驾驭这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因此,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还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本质:“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
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但是,和圣西门、傅立叶等人一样,恩格斯也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理论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文章我们不难看出,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是抱有反感甚至是成见的。,在当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激烈对峙的时代背景下,恩格斯的国家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实际上,国家并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剥削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它还拥有其它的很重要的职能,而且在绝大多数时候,剥削和镇压甚至不是国家最主要的职能。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过于强调国家的阶级性,过于偏重国家的阶级职能。在恩格斯的眼中,国家的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的其它一切职能都要从这一本质出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属性。国家观自始至终都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对国家的一切分析都使用阶级的观点来进行,单纯的阶级分析方法使得社会主义理论有失偏颇,在实践中未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恩格斯虽然在文章中设想了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并没有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缺点,也没有说明实现社会主义之后,社会将如何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所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会存在着其不
足神甚至是缺陷,但是恩格斯在此并未做出解释。这也是其理论的一个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和发展为科学,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即使在当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向前演进,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当时恩格斯不可能预见到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也要结合具体的国情。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一些观点,理性地看待恩格斯的一些局限性,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办法来解决当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部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坚定地信仰。社会主义必将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战胜资本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只要阶级社会依然存在,无产阶级解放人类的伟大任务就没有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就具有不容抹煞的现实性和重大指导意义。
篇八: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读书报告在分析人们创造历史时对参与历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时,历史唯物主义将其划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指的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在历史活动中所凭借的、不以人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全部条件和对象,包括主体活动的现实环境、历史背景和活动指向的对象;社会历史中的主观因素指的是活动主体,即个人、阶级、政党、人民群众,其影响作用通过其主观能动性即意识、觉悟、能力、组织性等等。
笔者在研究题述问题过程中发现,对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论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最终发现,两方面的争执竟然出现在“决定”这一概念上。片面地去按照自己对这一名词的理解分析问题,很容易就走了极端,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诟病。笔者不愿在这一词语上作字面意义上的分析的确定,只是通过对两方面因素的具体分析来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具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都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的表现;而这一些阶级的产生、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21页)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不可能同步的,所以束缚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这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所以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于是我们可以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变革产生的。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的既定状态下,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这些由上一代
人那里继承过来的既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对于新一代人来说就是他们进行历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
对于新一代来讲,不仅其活动要受制于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而且其自身也是这种客观条件的产物,这包括心理、意识等等。所以,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从事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西方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失败,正是由于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由上面论述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历史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这种客观条件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是对历史进程的方向性有决定作用,即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直线的路,而有很多的曲折,但是其发展方向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为客观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对这种方向性有清楚的认识,才预见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当时有人攻击其为“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指出:“这些先生们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86页)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了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从来没有对经济因素作唯一性的判断。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结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7页)恩格斯在这里所指出的“参加者”头脑中的理论和观点实际是其主观能动性的根基。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给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定义,他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思想,包括上述的“理论、观点”和路线、计划等,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做或行动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当然,我们论及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非恩格斯所比喻的平行四边形单个分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8页),而是整体上人民群众
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上一节论述所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一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
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但是,正如恩格斯强调的那样,这种决定作用是表现在“斗争形式”等方面的。按上文关于路的比喻,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路的曲折性,如何曲折、曲折幅度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在研究历史活动时,我们是决不能忽视这一种作用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有些学者的论述即由此展开把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帽子戴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头上。这是不科学的。毛泽东同志所论及的“一般”和“一定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分别理解为“方向”和“形式”在具体环境中的别名。从时代来看,毛泽东同志的意识里,是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正是抱着一种坚定的人定胜天的信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以弱胜强的革命伟业。而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何就没有得到历史的肯定呢?就是因为此二者让人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凸凹,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没有适应的意识。从最根本的来讲,革命斗争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适应生产关系转变的行动;而后二者是在生产力一定的情况下利用主观能动性改变生产关系的行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当代,我们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这其实是改革开放带动了人民群众投入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当前的科学文化普及、精神生活丰富等众多的上层建筑形态变化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导致的。反过来,上层建筑的变化促使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这必定带来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迅猛发展。仅此我们即可体会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的默契与不可分割。
当然,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对政治制度、法律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挑战。这需要政府顺应民心,做好新的规划和及时的调整,促进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决定”本身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的。客观条件中的生产力发展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具有方向性决定作用的,客观条件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其他因素会由人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得到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决定这种改变的形式与幅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篇九: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报告实干兴邦
──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
学号:********
班级:物流与信息管理系电子商务2班
完成日期:2016年4月2号
指导教师:***
实干兴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物流与信息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2班申建明
摘要:本文分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的主要内容并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强调了创新对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大学生
正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总结报告。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备。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学习和掌握这篇讲话的精神,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意义十分重大。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主要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论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第二,邓小平同志论述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并且强调要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第三,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科学地、历史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并且强调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要向前看。第四,强调要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阐叙。“实事求是”的含义,毛泽东同志早已作过精辟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又加了四个字:“解放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让毛泽东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
那什么叫解放思想呢?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
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这些论述说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就其本质而言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需要有唯物主义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抵制来自任
何的不良倾向,有远大理想,高尚境界,有探求规律不可缺少的刻苦精神和韧劲,这一切高贵品质,只有来源于对人民、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责任心,才能时时处处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为人民谋利益。
我认为解放思想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且这一思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紧密相
关的。例如我们的学习生活,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习惯于老师在上面讲,自己在下面一味的接收,完全不动脑,像个机器一样,思想处于半僵化状态,而且课下还会花很多时间复习,预习,
依然不动脑,这类是本本主义的典型同学。这类同学认为只要这样学习,就能够取得好成绩,可
是事与愿违,往往这些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而那些上课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课以外,还
喜欢自己思考问题的同学,不仅不用在课下花很多时间复习,预习,而且还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甚至有的时候这类同学能够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动脑的学习当然比不动脑的学习
效率要高很多了
对于我们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而言,从表面看似这与我们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我们的生活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在运用它或者违背它。例如: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增加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从这个方面也体现出了解放思想的精神。在某些方面我们更加需要自己来解放自己的思想,比如要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味的高不成低不就,也不能非要一毕业就拿高薪,这样是非常不明智的思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必须用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在社会实践要懂得用新的思维和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方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创新,就必须要解放思想。八十年代的中国,因为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解放思想显得同样重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和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要实现国家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借鉴他们培养人才的方法。固步自封,走老路是万万不可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鼓励新创造和新发明,鼓励人才进行自主创新。
解放思想还体现在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青年人在进行职业选择上同样应该解放思想,不应局限于部分职业和岗位,而应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勇于开拓出自己的事业,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态度和政策支持下,我们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大胆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点缺陷和不足之处。现下,浮躁成为一种风气,“郁闷”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些都反映了部分人不能脚踏实地地面对学习和工作,是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应该在当今社会中大力发扬的。而说到底,艰苦奋斗首先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实事求是,分析客观情况和自身的优缺点,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使自己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时刻用这一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我们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不断的丰富其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篇十: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三对族际问题的尖锐性和深刻性对族际问题的尖锐性和深刻性据百度百科显示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据百度百科显示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拥有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拥有100多个民族民族关系复杂矛盾冲突由来已久即不团结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报告读书读书报告怎么写读书报告范文读书报告格式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我们走在大路上——《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读后感摘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全世界动荡不安,我们不禁会想社会主义怎么了,马克思理论出现问题了吗,作为一名九零后的大学生对那段岁月了解甚少却又充满好奇。《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一文是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就苏联后期改革全面分析的一篇文章,因此我想借助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想我们都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过去未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主义会越走越好~可作为国家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们也应该去了解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尤其像苏联这样有着代表转折意味型的大国。众所周知,苏联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作为老牌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有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苏联社会的弊端接踵而至,而这不得不迫使世界朝另一个方向转变。“从1985年开始的改革、改良有必要吗,”总统先生开篇即点明主题。现在我想就这一问题引入我的见解。一“社会需要变化”——苏联改革的必要性苏联真的需要改革吗,苏联当时真的失去超级大国的阵地吗,对此,戈尔巴乔夫总统引用了当时舆论基金会二月份调查的数据,资料显示在全苏有40%的人回答说
有必要改革,45%的人却认为没有必要改革。总统先生将那些询问者考虑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当时苏联的社会经济。的确,我们不可否认,当时的整个社会,即使只是一个微小的角落也已经被强权政治给窒息了,或许可以这么说,前苏联的那种强加的“共产主义”模式已经成为了全苏人民通往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绊脚石。假设一个国家的一切,尤其是经济全套在计划的枷锁中,经济会发展吗,不是有句俗语:计划赶不上变化吗,既然这样,老百姓会吃饱穿暖吗,人民会幸福吗,更何况在一个科技创新民主自由被遏制的国家里,我曾经读过鲍光满的《苦旅》一文,里面说中国一条很普通的廉价皮衣在俄国也会被老百姓争着抢着以高价购买,由此可见当时在计划经济下的物资是多么的匮乏。
而对于我国,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在当时看来中国的经济的确有了飞跃的发展,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可后来,计划经济后期却也导致了诸多矛盾,中国领导人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力,果断的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才有了三十年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这点来看,总统先生的社会需要变化的改革的观点是正确的。二“经济改革与民主结合”——苏联改革的措施既然苏联确要改革,可如何改,这个问题立即摆在了苏共领导人面前。总统先生也认为苏联集权式的宗派主义命令方式的政治导致了苏联社会复杂的局面。因而戈尔巴乔夫总统认为改革首先从民主政治抓起,因而他推行公开性,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却有成效。在经济方面,他想把科技进步、国民经济的科技改造及其结构性的改革结合起来,然而迫于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压力,经济改革只能向劣势的方向发展。或许今天当你听说中国共产党党内成立了火柴问题委员会、女式连裤袜脱销问题委员会会觉得事情很荒唐,可苏联当时的确是这种状况。
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这些问题不是仅靠成立这些所谓的委员会能解决的,国家政党也不是一个又一个委员会的联合体,可见当时的改革者们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所在,或是触及了,仅是掠了一点皮毛而已。可是,我们必须得承认戈尔巴乔夫总统的提出的经济改革与民主结合的策略是正确的。只不过有些事情是无奈的,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
三改革者的无奈——苏联改革失败的因素对于苏联改革的失败,总统先生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下面我以个人的观点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归纳与分析:(一)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果断顽强的意志去保证改革的实施我想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都需要意志与耐心,更何况一个国家呢。设想偌大的一个国家,专家院士们对他们自己制定的改革路线都开始怀疑否认,人们还怎么执行呢,改革怎可能进行下去呢,(二)破坏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改革的同步性和协调性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全苏批判浪潮席卷所有大众传媒,人们的意识形态变弱且处于复杂混乱之中,那种最初对改革的热切渴望已变为一种反叛与暴力变革。人民已不再信任政府。可政府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政府的存在还有意义吗,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因而奠定了改革失败的必然性。(三)对族际问题的尖锐性和深刻性据百度百科显示,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拥有100多个民族,民族关系复杂,矛盾冲突由来已久,即不团结。常看新闻的人必定知道就现在的俄罗斯国内也不是很太平,车臣武装,西奥塞圢动乱,枪战爆炸时有发生,更何况在那个人民对国家普遍不满的年代,因此民族矛盾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因素之一。四拯救民主——未来的民主进程
现在不难想象在那个封闭的政治气息中,人们是多么的渴望民主与自由,在古罗马民主与法制早以闻名于世,但苏联需要的是
更民主的政治,民主政权。戈尔巴乔夫总统阐述道,强有力的民主政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这里尤其指经济),有效的司法体系以及自由独立的报刊有助于保证居民的监督权,要实行民主专政。谈起民主专政,我们很骄傲,我们中国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我国从建国时就确立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当家作主。我想,当时的苏联有必要学学中国~
通过历史的片段,我想苏联在留下句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需要我们还要深入思考的问号,因而只要不忘记过去,才能看到未来。社会是发展的,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和创新其中的精华部分,以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健康向上的道路发展。其实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不可能每日“三省吾身”,2,,可我们必须不断的反思自己,改善自己,提升自己,我们需要过去,同时我们也更期待未来。我们都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我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定会越来越好,我们自己也会越来越好~
注释:,1,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2,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参考文献:,1,蒲国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篇二:马克思主义原理——读书报告关于《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这些名词从很早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已经不再陌生了,可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社会主义”,恐怕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说,对于我们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不仅是无法说明清楚,甚至会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概念。拿自己为例,在很小的时候,一般而言,对于共产主义的直观概念就是“共产”,没错,不存在所谓的阶级,不存在所谓的剥削,不存在私有制,然后,“人人平等”,“天下大同”。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概念错了,只是直观上来看,似乎“共产主义”应该就是这么解释。但是,很明显,这些并不全面,甚至来说,有些过于“限定范围”了。怎么说呢,首先,我们有那么一个名词,无产阶级,那么,很明显,即使是共产主义的领头羊,也依然具有阶级的属性。或者说,如果这个社会存在,国家存在,那么,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阶级就会存在。毕竟,人和人在身份上没有差距,在先天地位上也许也可以不存在差距,但是,总会存在着不同的擅长与不擅长,也就是不同的分工,不同的社会地位,然后,无可避免的,阶级就会出现。这当然不是说不同的工作在地位上有什么优劣之分(就好像现在的国家元首要远远比很多工人累一样,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多么让人羡慕),只是能力大小的问题导致的工作种类不一样。可是,即使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一份工作的自然地位应该是一样的,每一份工作的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生活物资却也绝对不会一样,就像,你不可能指望一个管理者所得到的和被他管理的人拿到的一样多一样。而这种无法避免的差别,也就无法避免的形成了阶级。
不要说真正的共产主义不需要管理者,那对于任何存在社会的生物体系应该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种假想。就连我们发明的电脑都需要所谓的终端机,那么有着思想的我们就更加不可能允许自己的生活环境是一盘散沙。也许将来的世界上会是一个融合了很多小社会的大社会,但是,却几乎不可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世界。
所以,由此来看,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也是一种阶级,也是一种政权的存在形式。
如果说以前觉得这种说法不过是为了另辟蹊径而另辟蹊径,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看得比那些所谓的伟人更加清楚,那么,现在在看过真正的《共产党宣言》后,就会知道,
其实,真正创立这个名词,写下那些书籍的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以前自以为的“看透”,不过是因为自己是井底之蛙而已。那么,既然无产阶级也是一种阶级,我们又该怎么来进一步深入的了解那些早已被我们所熟知的名词和概念呢,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既然无产阶级也是阶级的一种,社会主义也是社会的一种,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过分的强调它的必要性,它的正确性,甚至,就现在看来,我们也许选择更应该选择另外一种阶级和社会形式,反正仅仅是形式不同而已,反正都会有一个统治阶级而已,那么,也就没必要那么绝对了,非它不要。可是,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就有进入了一个误区——无产阶级是阶级没错,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也是一种政权形式没错,但是,和其他的阶级不同,无产阶级,刚好具备了其他阶级所不具备的一个性质,而哪怕即使仅仅是这个性质,也足以让它在某种意义上处于我们必须选择的地位,那就是,无产阶级的群众性,无法否认,无产阶级确实是现在大多数人所处在的一个社会阶级,而只要是大多数人的社会阶级,就具有着某种可能——随着教育和素质的提升,我们越来越能够发现,让
一个少数人的阶级去统治一个多数人的阶级是一种越来越无法让人接受的情况。举个不恰
当例子,即使是资本主义的国会选举,也是要看席位的,所以,很明显,在人们贫富差距越来越小的趋势下,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大形势,已经不再是一件模糊的事情。
其实,和《共产主义宣言》中描述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相比,即使是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和当时的不同了,就更不用提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更加不同的是,现在这些国家的政权过度也和当时的不同了。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在当时,在《共产主义宣言》的描述中,无产阶级想要掌握政权,是需要“夺取”的,所以,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很明确的声明——“总而言之,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很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夺取”了,而且,当然也是暴力性质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或者说,即使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事实也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知道,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反对共产主义,依然拒绝共产党人,但是,无法否定的,现在的资本主义本身却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也许依然掌握着生产资料,但是却渐渐的不再是少数派,更多的人拥有了生产资料,更多的人走向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表面上看,由于资产阶级的某种“亲民”的手段,让无产阶级接受了他们,然后,允许其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他们,成为新的资本家,达到了扩大自己所在阶级的目
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在无产阶级走向资
产阶级的同时,资产阶级其实也是在慢慢衰弱——不存在可以吸血的资本家,那些原来被极个别人所掌握控制的资金财产正在一步一步的化整为零。所以说,我们真的很难说,在遥远的未来,到底“消失”的会是哪一个阶级。
我认为,《共产主义宣言》的书写着不会仅仅把眼光定在“无产”上,其实,他们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所谓的“大多数”,是更进一步的“公平”,而在当时,这个“大多数”,正好是”无产阶级”,所以,才有了这个名词。而现在,如果那些伟人还在,那么,也许他们会用另外一个词来概括这些“大多数”者。
所以,相比较“无产阶级”的政权,我更加欣赏“共产主义”这个词语的创作。共产,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这种制度的先进性,这个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可以称之为“绝笔”。而且,如果是仅仅从这个方面看的话,我们就完全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转变了——不执着于无产阶级的暴力夺取政权,也不存在资本主义对于这种制度的排斥(反正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了),我们所要期待的,所要看清的,不过是一种尽力让最大多数人达到公平,达到满意,达到生活上的优质化而已。
很多人都说这个社会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平,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否认这个社会上相对意义上的公平的存在,而由这一点看来,我们所能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尽量达到这一点,然后,尽可能的让人类群体中的大多数得到我们所能保证的优化生活。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的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从一百多年前的那篇宣言中看到我们将要走的道路,不是夸大,也不是空洞的宣传,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那篇并不长的宣言上,确确实实凝结着那批智者的智慧,也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属于未来的光芒,是我们可以期待的,也是我们应该为之去做些什么的。
共产主义,也许更加大胆的设想,那个社会的形式不是由谁来掌握政权,而是,不管是哪个阶级,它都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都能够尽量公平和平等的对待那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仅此而已,很简单,却也很困难。
篇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有感——记录十七大,小人物眼里的大世界自博12班李爽20123106911(本文的基本思维框架是什么,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基本思维框架总述部分:描述了世情、国情、党情。即十七大召开时的背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面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基于这一世情、国情、党情,胡锦涛发表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过去五年的成绩。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
第二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取得成就的原因。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第三部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并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实践依据,并进一步提出要达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第四部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接下来的部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方面对过去成绩进行总结,对未来蓝图进行规划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九部分,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十部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第十一部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第十二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简而言之,本文的基本思维框架如下:
1、背景描述,对报告提出基本背景进行阐述,即当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2、回顾过去,对过去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回顾与肯定。3、立足现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针对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进而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依据以及根本方法。4、展望未来,对未来取得小康社会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5、未来蓝图规划,(具体的)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方面对过去成绩进行总结,对未来蓝图进行规划。2.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记录十七大,小人物眼里的大世界以5年作为周期,时间,一下子就变短了。细节退隐幕后,宏大线条渐次浮现。5年前,大家揣摩十七大报告中频频出现的新词,遥望中国未来5年的大趋势。5年后,今天,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将会胡锦涛手中接过接力棒,走到时代的聚光灯下,带领这个大国走向新的未来。5年前,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对下一个5年作出部署,“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其中最醒目的表述之一。5年后,承载着对过去的总结,又会提出怎样的宏大规划。十七大报告无疑是一份重要的文献,注定要载入史册。历史只能由当代人经历,后代人评说。就像对待每一份历史文献一样,在十八大召开之即,去认真读一读十七大的报告,也有一番趣味,既为了研判现实,也为了立此存照。这一份报告长达3万多字,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但是对于大多人来说,由于对其核心纲要和表述方式的长期耳染目濡,它不并难读,也并不难懂,每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关键词和新术语,从中解读新形势和新变化。
代表们自然是高屋建瓴,豪情满怀,立足大局,全面观照,但是作为个人读书笔记,每个人都可以圈点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商人可能更关心经济政策,须得琢磨一下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变的内涵差异;军人则要更多思考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环保人士很看重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关心台海局势的人们,则会把眼光落到“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上。
我个人更关注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主要留意报告对社会问题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承诺。
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对当下突出问题总结道:“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
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紧接着,报告第二部分用了几个“我们要永远铭记”来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并说“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很多人把它看作是对前一段时间关于改革的争论的一种回应,而我视之为一种发展趋势。
报告第六部分题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关于民主,报告如是说,“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关于法治,报告如是说,“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关于行政,报告如是说,“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
预”。关于制约和监督,报告如是说,“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我另一个兴趣点在于十七大报告中出现新名词,新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发展往往是在已经有现有基础之上的发展,这说明这是对前五年的所取得
成就的肯定,这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篇十一: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矛盾在事物中——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读书报告
摘要:矛盾论一直就是哲学系统中得一个重要问题,矛盾存在与事物之中而决定着事物得本质,同时矛盾也以自身得发展与运动决定着事物得发展与运动.如何正确地认识矛盾、理解矛盾、解决矛盾,也就是我们应当关注得主题.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本文提出,对于矛盾得认识、理解与解决,应从其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矛盾;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
1、必然性
1、1哲学基本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得矛盾着得部分得认识,就是辩证法得实质.同时,这也应就是整个哲学系统得基本论点之一。事物自其产生之初,内部就已然存在着诸多得矛盾,这些矛盾或从一开始就暴露无疑;或没有任何迹象,隐藏在事物内部,随着事物得不断发展,在以后得阶段中最终显现出来.虽然这些矛盾形式不同,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就是可以确定得,那就就是矛盾产生得必然性.
1、2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矛盾得必然性,这就是毋庸置疑得。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得即就是合理得。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矛盾必
然性这种瞧似不合理、实则合情合理得性质呢?这一点,则需要从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关于矛盾得普遍性,毛泽东说其体现为两点,第一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得发展过程中,第二就是每一事物得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得矛盾运动。乍一瞧,这两点似乎说了一件相同得事情,实则不然。第一点只就是说矛盾得存在,而第二点则更深刻地指明了矛盾得运动。矛盾得存在,它与万事万物相生而生得关系,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得诸多事例中就可以瞧得出来,如政治上,不同阶级、不同政党之间得斗争;经济上,不同产业、不同商家之间得竞争;文化上,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之间得竞争„„具体一点得,如数学中得加与减,物理中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学中得合成与分解„„恩格斯有一句名言说:“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就是它自身,但却又就是别得什么。”生物就是它自身,这就是很好理解得,因为正就是它自身才构成了这个生物。但它又就是别得什么?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正就是与自身矛盾得部分。生物就是个有机体,但却就是由无机得原子与分子组成得,生物生命得整个过程不过就是原子、分子之间得相互作用与反应,所以说生物“又就是别得什么”。以上种种无一不在向我们说明着,不论就是简单或复杂,不论就是主管或客观,不论就是社会或自然,甚至就是生命本身,矛盾都就是普遍地存在着,存在于一切事物过程.矛盾得特殊性,体现在不同得事物中存在着不同得矛盾,而不同得矛盾之间区别着不同得事物。各个事物得发展运动千差万别,其内
部得矛盾也自然大相径庭。但对于任一事物来说,正就是它所包含得特殊得矛盾,构成了这一事物得本质,并成为它区别于其她事物得根本特征。从人类得认知过程来瞧,对于每一件事物,我们会关注到它得全部特征,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它与别得事物相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最重要得就就是发现其中得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使我们找到其间得规律,而不同点使我们对事物加以概念.由此发现,矛盾得特殊性在人类认知、科学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得作用。
2、发展性
2、1矛盾得整体发展正如万事万物时刻都处在运动与发展中一样,其所包含得矛盾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运动与发展。其中,既有矛盾在整体上得发展、变化,又有矛盾自身内部得运动与转化。在整体上,矛盾有其当下固有得形态或本质,比如现在我国所面临得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这项矛盾会保持其现在得形态,以一种整体得面貌呈现出来。但就是,它也在不断地发生运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绝不就是静滞不动得.超过了一定得时间与空间,这项矛盾也会消失,但这里得“消失”并不就是真正意义上得“消失”,而就是说这项矛盾发展转化成了其她形式得矛盾.这正如中国近代以来,所面临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得矛盾,逐渐发展转化为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得矛盾,再发展为无产阶级与剥削
阶级之间得矛盾,最后直至现在得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而且,在矛盾得发展中,各个矛盾得相对低位也在不断得改变.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件事物,其内部可能同时有多个矛盾。但这些矛盾得地位并不就是相等得,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矛盾在不断发展,因而主要矛盾可能会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会转化为主要矛盾。这正如抗战前国共两党矛盾尖锐,此即为主要矛盾。而当抗战爆发后,同帝国主义得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因而产生国共合作,共同抗战.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于就是进行了解放战争.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事物中得矛盾并不就是一成不变得。而且,还需要说明得一点就是,正就是这种矛盾得发展决定与促进了事物得发展.前面已经说过,正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得特殊性,决定了这一事物得本质,并成为事物间相区别得根本特征。这里要说明得,一项事物发展得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其内部得矛盾性,而并不在于其外部。就拿大学得学习来说,处于同一所大学中,在学习环境、师资力量都相同得情况下,不同得学生学习成绩仍会有较大得差别;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从大一到大四得成绩变化也就是显而易见得,而在这个过程中,其所处得学校环境并没有发生很大得变化。由此可见,在事物外部不变得情况下,由于其内部矛盾得发展与转换,事物将发生根本性得变化。
2、2矛盾得内部发展每一项矛盾中都包含着对立得两方面或几方面,如上下、正反、里外,这些方面虽然矛盾,但却又包含
着一定得统一性.首先,矛盾得一方面得存在必以其对立方面得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就是说,矛盾着得各方面,并不能孤立得存在。假如没有与它相对立、相矛盾得一方,它自己得存在也自然失去了意义。也即,无所谓上,也就无所谓下;无所谓正,也就无所谓反;无所谓里,也就无所谓外.各方面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了矛盾得存在。其次,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得各方面也就是在不断地转化得,转化为其她方面,或甚至转化为其对立得方面。这一点,在中国传统得阴阳学说中体现地最为明显。阴代表相对静止得、向内得、下降得、有形得,阳代表运动得、向外得、上升得、无形得,这两方面互为对立,却又互相补充,并且互为消长,动态平衡。一段时间内,可能阴消阳长,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又会阳消阴长。而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得转变.俗话说:“物极必反。”阴会转化为阳,阳也会转化为阴。太极图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体现了这个道理。列宁也曾说过:“人得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瞧做死凝固得东西,而应当瞧做生动得、有条件得、可变动得、互相转化得东西。”
篇十二: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书报告
09英语大专班43号冯伟艳
在暑假期间,我自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感触颇深,发现整篇文章都是我要学习和理解的,便做了如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时代在前进,时间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完善着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作为一般世界观、方法论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到今天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前提、理论前提和个人的主观条件。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产生的,它是人类历史根本转折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而且从各个方面为创立新世界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就在于它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本质、存在和自身全面发展的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应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是哲学的基本功能,但是,并不是任何哲学都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知道我们正确有效的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共产主义理念,始终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们群众谋利益,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的必然,发挥历史主人翁作用,坚定地站在时代前列负起历史的责任,树立为争取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仅有着继承革命前辈开创的事业的责任,而且有着开创未来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自觉的事业,只有具备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和目标前进,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增强预见性,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在现代化建设当中,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而且需要掌握科学技术、设备并具有高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人。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掌握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总要进行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的正确与否不能离开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工作者总要受哲学的支配,问题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还是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概括和总结了现代科学思维的最一般规律,为提供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学习中学风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要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它是由众多概念和原理组成的,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概念、原理都是从大量的科学知识来理解和消化哲学原理,都有十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一方面,我们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来理解和消化哲学原理;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努力对具体的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挖掘和思考。这有助于我们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从而加深对哲学原理的科学理解和时机把握。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在书斋里、课堂上所能完全树立起来的,必须在实践中经受各种锤炼,才能得到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联系当前建设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总之,学好哲学,终身受益。作为跨世纪的当代青年,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须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这是我们生活的伟大时代的召唤,也是我们立德成才的迫切要求。它是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而又必须努力做好的事情。
篇十三: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矛盾在事物中--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读书报告摘要:
矛盾论一直是哲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矛盾存在与事物Z屮而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同时矛盾也以自身的发展和运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和运动。如何正确地认识矛盾、理解矛盾、解决矛盾,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主题。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本文提出,对于矛盾的认识、理解和解决,应从其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矛盾;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
1.必然性
1.1哲学基本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同时,这也应是整个哲学系统的基本论点之一。事物自其产生之初,内部就已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或从一开始就暴露无疑;或没有任何迹彖,隐藏在事物内部,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阶段中最终显现出来。虽然这些矛盾形式不同,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矛盾产生的必然性。1.2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矛盾的必然性,这是毋庸置疑的。黑格尔曾说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矛盾必然性这种看似不合理、实则合情合理的性质呢?这一点,则需要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关于矛盾的普遍性,来看,对于每一件
W
事物,我们会关注到它的全部特征,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它与别的事物相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其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使我们找到其间的规律,而不同点使我们对事物加以概念。由此发现,矛盾的特殊性在人类认知、科学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发展性
2.1矛盾的整体发展正如万事万物时刻都处在运动和发展屮一样,其所包含的矛盾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运动和发展。其中,既有矛盾在整体上的发展、变化,又有矛盾自身内部的运动与转化。在整体上,矛盾有其当下固有的形态或本质,比如现在我国所面临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这项矛盾会保持其现在的形态,以一种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它也在不断地发生运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绝不是静滞不动的。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项矛盾也会消失,但这里的“消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而是说这项矛盾发展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矛盾。这正如屮国近代以来,所面临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转化为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Z间的矛盾,再发展为无产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最后直至现在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Z间的矛盾。而且,在矛盾的发展中,各个矛盾的相对低位也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件事物,其内部可能同时有多个矛盾。但这些矛盾的地位并不是相等的,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矛盾在不断发展,因而主要矛盾可能会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
W
盾也可能会转化为主要矛盾。这正如抗战前国共两党矛盾尖锐,此即为主要矛盾。而当抗战爆发后,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因而产生国共合作,共同抗战。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于是进行了解放战争。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事物屮的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正是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前面已经说过,正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并成为事物间相区别的根本特征。这里要说明的,一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而并不在于其外部。就拿大学的学习来说,处于同一所大学屮,在学习环境、师资力量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仍会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从大一到大四的成绩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在事物外部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内部矛盾的发展与转换,事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2矛盾的内部发展每一项矛盾中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或几方面,如上下、正反、里外,这些方面虽然矛盾,但却又包含着一定的统一性。首先,矛盾的一方面的存在必以其对立方面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屮,也就是说,矛盾着的各方面,并不能孤立的存在。假如没有与它相对立、相矛盾的一方,它自己的存在也自然失去了意义。也即,无所谓上,也就无所谓下;无所谓正,也就无所谓反;无所谓里,也就无所谓外。各方面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了矛盾的存在。其次,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各
W
方面也是在不断地转化的,转化为其他方面,或甚至转化为其对立的方面。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中体现地最为明显。阴代表相对静止的、向内的、下降的、有形的,阳代表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无形的,这两方面互为对立,却又互相补充,并且互为消长,动态平衡。一段时间内,可能阴消阳长,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又会阳消阴长。而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变。俗话说:“物极必反。”阴会转化为阳,阳也会转化为阴。太极图中阴屮有阳,阳中有阴,正体现了这个道理。列宁也曾说过:“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做死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做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
3.可解决性
既然存在矛盾,那么也就一定存在矛盾的解决方法,所以矛盾具有可解决性。首先,科学的辩证法要求我们以一种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么对待事物中存在的矛盾,我们自然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对矛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解决矛盾。就以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为例,形而上学主张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宇宙观,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相矛盾的。但是,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时代,我们却需要抛除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矛盾,将两者结合起来。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思考开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他将自然规律用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本身就包含i种静止、不变的前提。试想,如果牛顿对自然规律的看法就是认为它是瞬息万变的、无固定
篇十四: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感问题一:马克思在当时为何一直强调工人革命马上就要到来
为了准备这个读书报告,我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本后书,我认真且努力地阅读,虽然感觉到它的枯燥。经过愈加深入地阅读,我愈发感受到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是皮毛,我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确实了解不多。
在读着读着的时候,我发现马克思在早期一直很乐观的认为大规模的工人革命或者全欧洲的工人革命都即将到来。他当怎会如此乐观的估计呢,我不是很清楚,因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即使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工人革命也没怎么发生,社会主义国家只是少数,整个世界的主流都是资本主义,而且看起来资本主义现在也正处于上升时期,短时间来看是不会灭亡的。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78页中:“只要法国发生任何一次新的无产阶级起义,都必然会引起世界战争。新的法国革命将被迫立刻越出本国范围去夺取欧洲的地区,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实现19世纪的社会革命。”还有87页中:“1956年上半年,英国面临着一场以金融货币危机为特征的严重的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新的危机必然将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对此,我也感到疑惑,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以致到后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他自己也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顶峰,再盛极而衰,那时才由工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我记得是不是上课时好像也说过,当一种生产方式它所发挥的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完毕的时候,也就是当它还没有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时,一般是不会灭亡的。这是我自己脑海中的已经形成的观点,也不知道是否就一定正确。马克思当时他难道就没有看到资本主义还有巨大的潜力吗?我只能理解为历史的局限性了。他在《资本论》中也曾说过:“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他认为资本主义就要灭亡了,社会主义不久就会在全欧洲取得胜利。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这是我自己在看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我自己当时也积极地思考和去寻找答案,结论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健全,社会确实很黑暗,普通大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生活的确实非常贫困,社会矛盾尖锐,所以这也就让马克思看起来就要发生大规模工人革命一样。结论
-精品--
二: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了下来,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还远没有到来,看起来就好像资本主义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一样。结论三:马克思看到工人阶级贫困的生活状况,非常同情,主观上就非常憎恨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不公正都是私有制造成的,所以极力想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
问题二:本书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评价是否合理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看它对解决当今问题是否有用。对“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这一章节我也是认真阅读了的,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当代的各种学派时,我也是很有兴趣的,可以看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看法。其中有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主要就是这些。其中书中对各学派基本都有评价,如601页中对分析学派的评价:“尽管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提的一些观点明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所推崇的方法论也有重个体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重分析轻综合的形而上学的不足但对我们仍有启迪作用......这些理论主张还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还有602页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的评价:“总之,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激进的、革命的理论倾向的学派,提出了一些值得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该学派的学者在提出一些理论观点的过程中,过分主张‘批判性’、‘开放性’、‘学术性’和‘自由性’,往往以‘独立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自居,却是不可取的。”以及605页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评价:“纵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从而得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的错误结论......”(好吧,看起来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似乎很合理)
我找出书中对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派的评价并不一定就是反驳它说的不对,因为微末的马克思主义道行恐怕也很难做出什么客观的评价。我是想说书中的评价看起来是那么的言之凿凿,我没看到多少依据,或者说是说服性太低,是对我说服性太低哈。而且那些评价是如此得笃定,敢问本书的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本书的观点又是属于哪个流派,还是中国的官方立场吗?反正就是这种说法以及评价让我感觉缺乏客观性,不禁想问这些评价真的合理吗?
-精品--
问题三:为何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变?
敢问如今的马克思主义,如今我们所信守的马克思主义与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到底修改了多少?马克思主义刚诞生之时绝对与现在有很大差别,它在时代的进程当中发现与实际不符,被历史证明有些观点和说法是错的,然后就改改,就这么一直到如今。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其他什么主义、学说也可以这样,发现错误观点就改改,美其名曰:与时俱进,这样的话不是什么观点或学说都可以无限制的永远发展下去的吗?直到它没用为止。
对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绝大部分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或者说是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很多观点都被实践了出来。什么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预测未来,表现出对未来科学的预见。马克思主义也是有这么一个特点,对资本主义透彻地分析、对历史准确地预见,所以它才会这么的被推崇吧,所以它也算是还远没有过时吧。其次,马克思主义一直很有用,尤其是对我们中国来说,无论是指导意义还是统一的官方思想,反正就是用处很大,所以有些不足的话发展一下就是了。
结语:我对自己在看书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以及自己的看法观点,还有自己得出的结论等,我肯定不敢说是正确的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果老师您有什么想对我说的也可以找我啊,如果您觉得不对不好,希望能指导我。
-精品--
篇十五: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
-
矛盾在事物中
——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读书报告
摘要:矛盾论一直是哲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矛盾存在与事物之中而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同时矛盾也以自身的发展和运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和运动。如何正确地认识矛盾、理解矛盾、解决矛盾,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主题。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本文提出,对于矛盾的认识、理解和解决,应从其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关键词:矛盾;必然性;发展性;可解决性
1.必然性
1.1哲学基本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
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同时,这也应是整个哲学系统的基
本论点之一。事物自其产生之初,内部就已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或从一开始就暴露无疑;或没有任何迹象,隐藏在事物
内部,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阶段中最终显现出来。虽
然这些矛盾形式不同,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确
定的,那就是矛盾产生的必然性。
1.2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矛盾的必然性,这是毋庸置疑的。黑
格尔曾说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矛盾必然性
这种看似不合理、实则合情合理的性质呢?这一点,则需要从矛
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关于矛盾的普遍性,
-
-
总结资料
-
-
-
毛泽东说其体现为两点,第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第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乍一看,这两点似乎说了一件相同的事情,实则不然。第一点只是说矛盾的存在,而第二点则更深刻地指明了矛盾的运动。矛盾的存在,它与万事万物相生而生的关系,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事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政治上,不同阶级、不同政党之间的斗争;经济上,不同产业、不同商家之间的竞争;文化上,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具体一点的,如数学中的加和减,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学中的合成与分解„„恩格斯有一句名言说:“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生物是它自身,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正是它自身才构成了这个生物。但它又是别的什么?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与自身矛盾的部分。生物是个有机体,但却是由无机的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生物生命的整个过程不过是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应,所以说生物“又是别的什么”。以上种种无一不在向我们说明着,不论是简单或复杂,不论是主管或客观,不论是社会或自然,甚至是生命本身,矛盾都是普遍地存在着,存在于一切事物过程。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不同的事物中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而不同的矛盾之间区别着不同的事物。各个事物的发展运动千差万别,其内部的矛盾也自然大相径庭。但对于任一事物来说,正是它所包含的特殊的矛盾,构成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并成为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从人类的认知过程
-
-
总结资料
-
-
-
来看,对于每一件事物,我们会关注到它的全部特征,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它与别的事物相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使我们找到其间的规律,而不同点使我们对事物加以概念。由此发现,矛盾的特殊性在人类认知、科学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发展性
2.1矛盾的整体发展正如万事万物时刻都处在运动和发展中
一样,其所包含的矛盾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运动和发展。其中,既
有矛盾在整体上的发展、变化,又有矛盾自身内部的运动与转化。
在整体上,矛盾有其当下固有的形态或本质,比如现在我国所面
临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这项矛盾会保持其现在的形态,以一种
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它也在不断地发生运动,不断地向
前发展,而绝不是静滞不动的。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项
矛盾也会消失,但这里的“消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而是说这项矛盾发展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矛盾。这正如中国近代
以来,所面临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转化
为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再发展为无产阶级与剥削阶
级之间的矛盾,最后直至现在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而且,在矛盾的发展中,各个矛盾的相对低位也在不断的
改变。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件事物,其内部可能同时有多个矛盾。
但这些矛盾的地位并不是相等的,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
-
-
总结资料
-
-
-
矛盾在不断发展,因而主要矛盾可能会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会转化为主要矛盾。这正如抗战前国共两党矛盾尖锐,此即为主要矛盾。而当抗战爆发后,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因而产生国共合作,共同抗战。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于是进行了解放战争。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事物中的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正是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前面已经说过,正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并成为事物间相区别的根本特征。这里要说明的,一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而并不在于其外部。就拿大学的学习来说,处于同一所大学中,在学习环境、师资力量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仍会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从大一到大四的成绩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在事物外部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内部矛盾的发展与转换,事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2矛盾的内部发展每一项矛盾中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或几方面,如上下、正反、里外,这些方面虽然矛盾,但却又包含着一定的统一性。首先,矛盾的一方面的存在必以其对立方面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是说,矛盾着的各方面,并不能孤立的存在。假如没有与它相对立、相矛盾的一方,它自己的存在也自然失去了意义。也即,无所谓上,也就无所谓
-
-
总结资料
-
-
-
下;无所谓正,也就无所谓反;无所谓里,也就无所谓外。各方面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了矛盾的存在。其次,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各方面也是在不断地转化的,转化为其他方面,或甚至转化为其对立的方面。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中体现地最为明显。阴代表相对静止的、向内的、下降的、有形的,阳代表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无形的,这两方面互为对立,却又互相补充,并且互为消长,动态平衡。一段时间内,可能阴消阳长,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又会阳消阴长。而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变。俗话说:“物极必反。”阴会转化为阳,阳也会转化为阴。太极图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体现了这个道理。列宁也曾说过:“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做死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做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
3.可解决性
既然存在矛盾,那么也就一定存在矛盾的解决方法,所以矛盾
具有可解决性。首先,科学的辩证法要求我们以一种变化的、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么对待事物中存在的矛盾,我们自然也应
该辩证地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对矛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
解决矛盾。就以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为例,形而上学主张采用孤立
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宇宙
观,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相矛盾的。但是,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例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时代,我们却需要抛除形
-
-
总结资料
-
-
-
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矛盾,将两者结合起来。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思考开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他将自然规律用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本身就包含一种静止、不变的前提。试想,如果牛顿对自然规律的看法就是认为它是瞬息万变的、无固定形态的,那又怎么能得到普适的万有引力计算式?所以正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如果这样看待问题,那事物中原有的矛盾就都消失了、不存在了,岂不是与上述所说的矛盾的必然性相违背?其实不然,因为这恰恰是矛盾发展性的又一个体现。另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在于事物本身也在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如果不去注意这一点,就不能适当的处理事物的矛盾。随着事物的发展,旧过程与旧矛盾消灭,新过程与新矛盾产生7,对于这些不同的矛盾本质,我们如果一直采用同一种方法,是不可能将其全部解决掉的。所以,分析矛盾的变化,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的方法,这才是明智的。就如对于资产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应采用君主立宪的方法去解决;对于无产阶级同剥削阶级的矛盾,应采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可见,只有采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来面对矛盾,才会得到矛盾的解决方法。其次,要分清主次。在矛盾的发展性中已经谈到,事物中存在诸多的矛盾,其中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那么,在解决矛盾时我们就应该从主要矛盾入手,这是毋庸置疑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进而影响到矛盾整体的形态和性
-
-
总结资料
-
-
-
质;而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决不能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一定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各项矛盾,明白其中的各个方面,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只有了解问题,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找出最有效的方法。当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之后,次要矛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
-
总结资料
篇十六: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书报告极品Document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书报告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李大钊作为“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根据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评判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阶级斗争与互助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李大钊都做出了自己的论证,反映了其思想的敏锐闪光之处,显示了其特有的理性。并在最后提出“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表达了对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期望。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第四部分中提到:“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最为重要,因为历史上物质的要件中,变化最甚的,算是经济现象。故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自己不能变化的,也不能使别的现象变化。其他一切非经济的物质的要件,如人种的要件、地理的要件等等,本来变化很少,因之及于社会现象的影响也很小,但于他那最少的变化围内,多少也能与人类社会的行程以影响。在原始未开化时代的社会,人类所用的劳作工具,极其粗笨,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而在新发现的地方,向来没有什么意味的地理特征,也成了非常重大的条件。所以历史的唯物论者,于那些经济以外的一切物质的条件,也认他于人类社会有意义,有影响。不过因为他的影响甚微,而且随着人类的进化日益减退,结局只把他们看作经济的要件的支流罢了。因为这个缘故,有许多人主张改称唯物史观为经济史观。”这段文
字在上引布丹氏的《从最近的批评看卡尔·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对经济因素的分析相当一致:“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唯一的物质因素,原因在于,它是唯一能够变化和发展的物质因素,因而是唯一能够引起马克思所谓的“上层建筑”之中发生变化和发展的因素。”这表明,李大钊非常认同唯物史观的要领,即经济的构造对于其他社会学上的现象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为了证明法律现象只能随着经济现象走,不能越过他,不能加他以限制,李大钊以法国大革命为例,说明他们背后都藏着很复杂的经济意味。他说道﹕“只不过打着这些旗帜互相争战,以图压服他的反对阶级,而保自己阶级经济上的利益就是了。这类的政治变动,由马克思解释,其根本原因都在殊异经济阶级间的竞争。”
对于这一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市场经济就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制定的法律则是看得见的手,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1723-1790),1776年在中提出,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这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和。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的原则做。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和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和做出决策,而法律只能作为政府管制的手段之一,法律的力量绝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
李大钊还在书中写道:“全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互相敌视的二大阵营,为相逼对峙的二大阶级:就是有产者与无产者。并预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织,是必然的命运;然后更根据这个语预言,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有产者阶级,于其不满百年的阶级支配之下,就造出比合起所有过去时代曾造的还厚且巨的生产力……有产者阶级不但锻炼致自己于死的武器,并且产出去挥使那些武器的人——现代的劳动阶级、无产者就是……而无产阶级终将战胜有产阶级。”
对于这一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因为在我看来,马克思的理论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包括作为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要消灭是的是三大差别,要消灭的是阶级差别,而不是消灭资产阶级。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资产阶级在我国,在现阶段不但不可能消灭也打不倒,也是不能打倒的。在现阶段资产阶级有其剥削压榨劳动人民的一面,但更有带动经济发展的一面。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是我国社会的四大阶级,是社会的支柱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太大,这个问题要解决。一方面,我们不能消灭资产阶级,不能消灭资本,但我们可以节制资本,坚决打击一切奸商、官商勾结的腐败分子,绝不是资产阶级。另一方面,我们当然应该承认,在马克思时代,他们看资产阶级与我们今天看资产阶级有天差地别。历史已经过去160多年,历史证明了资产阶级最终没有自欺欺人,并且不同程度地确实给本国的无产阶级带来了“良好结果”。不说别的,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由于允许组建民间团体,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工人们有自己的“娘家”如“劳联”“产联”这样的工会组织,反而比无产阶级社会的工人活得更有尊严也更滋润。最能证明资产阶级伟大的一点是,当他们真正成为一个阶级之后,即把自己这个阶级也放在接受批判的位置上,哪怕是出现像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顽强地要消灭他们的对立面,发表和出版了一篇篇要推翻和消灭资产阶级的着作,事实上也还是容忍了,而这在后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却是难以想像的。
篇十七: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读书报告在分析人们创造历史时对参与历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时,历史唯物主义将其划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指的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在历史活动中所凭借的、不以人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全部条件和对象,包括主体活动的现实环境、历史背景和活动指向的对象;社会历史中的主观因素指的是活动主体,即个人、阶级、政党、人民群众,其影响作用通过其主观能动性即意识、觉悟、能力、组织性等等。笔者在研究题述问题过程中发现,对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论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最终发现,两方面的争执竟然出现在“决定”这一概念上。片面地去按照自己对这一名词的理解分析问题,很容易就走了极端,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诟病。笔者不愿在这一词语上作字面意义上的分析的确定,只是通过对两方面因素的具体分析来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具体作用。马克思主义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都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的表现;而这一些阶级的产生、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21页)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不可能同步的,所以束缚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这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所以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于是我们可以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变革产生的。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的既定状态下,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这些由上一代人那里继承过来的既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对于新一代人来说就是他们进行历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对于新一代来讲,不仅其活动要受制于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而且其自身也是这种客观条件的产物,这包括心理、意识等等。所以,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从事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西方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失败,正是由于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由上面论述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历史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种客观条件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是对历史进程的方向性有决定作用,即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直线的路,而有很多的曲折,但是其发展方向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为客观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对这种方向性有清楚的认识,才预见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当时有人攻击其为“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指出:“这些先生们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86页)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了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从来没有对经济因素作唯一性的判断。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结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7页)恩格斯在这里所指出的“参加者”头脑中的理论和观点实际是其主观能动性的根基。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给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定义,他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思想,包括上述的“理论、观点”和路线、计划等,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做或行动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当然,我们论及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非恩格斯所比喻的平行四边形单个分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8页),而是整体上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上一节论述所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一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但是,正如恩格斯强调的那样,这种决定作用是表现在“斗争形式”等方面的。按上文关于路的比喻,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路的曲折性,如何曲折、曲折幅度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在研究历史活动时,我们是决不能忽视这一种作用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有些学者的论述即由此展开把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帽子戴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头上。这是不科学的。毛泽东同志所论及的“一般”和“一定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分别理解为“方向”和“形式”在具体环境中的别名。从时代来看,毛泽东同志的意识里,是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正是抱着一种坚定的人定胜天的信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以弱胜强的革命伟业。而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何就没有得到历史的肯定呢?就是因为此二者让人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凸凹,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没有适应的意识。从最根本的来讲,革命斗争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适应生产关系转变的行动;而后二者是在生产力一定的情况下利用主观能动性改变生产关系的行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在当代,我们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这其实是改革开放带动了人民群众投入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当前的科学文化普及、精神生活丰富等众多的上层建筑形态变化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导致的。反过来,上层建筑的变化促使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这必定带来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迅猛发展。仅此我们即可体会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的默契与不可分割。当然,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对政治制度、法律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挑战。这需要政府顺应民心,做好新的规划和及时的调整,促进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综上所述,“决定”本身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的。客观条件中的生产力发展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具有方向性决定作用的,客观条件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其他因素会由人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得到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决定这种改变的形式与幅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篇十八: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由于时间原因,这几天我拜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该章节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基本结束。
这章主要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大概从了四个方面讲述了唯物史观。
第一方面,讲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它主要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唯心史观。唯心主义是以观念、思想、感性作为前提的,他们只是认为人的意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却忽视了意识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关系。而唯物史观只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意识则是由它派生和决定的。两者的历史发展的出发点都不同,唯心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这一观点正确的解决了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为整座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奠定了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对于我国来说,必须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是如此。思想文化的发展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要求,又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所以,在当代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二方面,讲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从本原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而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称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
段的性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生产力
发展的形式,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方面,讲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在当代中国,深人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第四方面,讲的是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论证。由于上述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社会形态更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
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所以说,他们使共产主由空想变为科学。
历史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人民出版社196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