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13篇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13篇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1
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 南 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 泽 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 产 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2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现在属于慈溪市),汉族。我国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常受四五“学者”攻击,对余批判的文字常见诸报纸、网络。
现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文化总策划。早年在上海工作时曾担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鲁迅文学奖、台湾白金作家奖等。
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他在长期钻研典籍后离开书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辞职远行,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他所发现并写到的地点,后来大多成为海内外民众争相游观的热点。在这过程中,他又创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而开启一代文风。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与凤凰卫视合作,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继续对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这种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通过全球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他多次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演讲中华文化,并成了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世界华商大会、全球企业家峰会的首选文化演讲者。他的书籍,长期位列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在国内,2002年统计的全国十年来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他一人占了三本。目前,他是公认在全球各华人社区影响的极少数作家之一。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最近几年,他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鼎极摄影文化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2007十大学术精英”之首,又被世界华人经济测评体系授予“影响世界100年100位杰出华人奖”。2008年6月上海市政府教育委员会决定建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宁波市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以及《SomeObservationsontheAestheticsofPrimitive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书奖、金石堂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
1992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
1997年被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2004年2月18-19应邀走进百家讲坛,主讲《余秋雨解剖文学》。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3
蔡锷,字松坡,出生于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湖南保庆(今湖南邵阳市)人。他十五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后人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江西、湖南主办军事学堂,不久任广西兵备道。1910年调云南任督署参议,时年二十八岁;1911年为云南都督,1915年发动护国起义,以讨袁护国著称于世。1916年,因病赴日就医,不久病逝,时年三十四岁。
蔡锷小的时候,有不少机警聪慧的故事流传着,故在当地被称为“神童”。
蔡锷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地方官吏敲诈勒索,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蔡锷的家庭也是如此,虽然父母拼命干活,家中仍然入不敷出,生活十分艰难,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孩子去上学的事了。但是,小蔡锷却酷爱读书,可没有书又怎么办呢?他便让上学的孩子教他认字。为了使上学的孩子能痛快地教他识字,他便想了个法子,每当上学的孩子下学后玩的时候,他便凑上去和他们玩,由于他善于动脑,玩的花样多而有趣,所以大家都喜欢和他一块玩。时间一久,这些孩子不但主动教他识字,还乐意把书借给他,让他拿回家去自己读。由于借来的书受时间限制,他不得不抓紧时间读,有时头天下午把书借来,第二天一早须还给人家,他便彻夜不眠。就是靠这种方法,用了两年的时间,小蔡锷到八岁的时候,便读完了《千字文》、《诗经》、《论语》和大量名家诗词,还学会了作诗、联对、写文章。
这年春季的一天下午,小蔡锷等几个上学的孩子下学后,一起去邵阳城外放风筝。正当他们玩得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一只风筝的线断了,大家便飞快地朝着风筝落下的方向追去。
不料,那风筝飘来飘去,竟然飘落在邵阳知府的后院中。当时,大家都感到害怕,不敢去讨,但小蔡锷却对大家说:“那是我们的风筝,落到了他的院中,我们只不过是去讨回来,有什么可怕的呢?”
于是,在蔡锷的带领下,他们一块来到了知府门前。
蔡锷跨前一步,对门卫说:“请你进去通报,就说邵阳有个叫蔡锷的向你们老爷反映个情况!”
知府正在房内喝茶,听说有个叫蔡锷的孩子找他反映情况,觉得新奇,便走出来问道:“你有什么情况要反映呀?”
蔡锷道:“我们的风筝落到了你的后院,请大人还给我们!”
知府一听,不由得生了气,心想,因为要找一个风筝,竟也敢惊动知府,这孩子也太放肆了!可又一想,这孩子确也有些胆识,我倒要乘机考他一考。于是,知府对蔡锷提出,要出个对联,蔡锷如对得上,就把风筝还给他,如对不上,就赶他走。
知府出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意思是说:在你们六七个儿童中,谁都赶不上你狡猾。
蔡锷一听,这是有意取笑于他,便也不甘示弱,眼珠一转,顺口对道:“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下面的一个字,蔡锷故意停下不说。
知府急忙问道:“公后面是什么?快说呀!”
蔡锷这才不慌不忙地道:“你还风筝,我就说个‘廉’字,你不还风筝,我就说个‘贪’字!”
知府见还有些差人在场,能叫他说成“贪”字吗?所以,赶紧命人找来风筝,还给了他。
蔡锷“智讨风筝”的故事传出后,乡里的人们都大为惊异:一个穷得连饭也难顾上的人家的孩子,怎么学会作诗联对了?难道真是无师自通吗?
在他们了解到蔡锷自学读书的过程后,又不禁大加赞叹说:真是一个有心计的孩子。
当地有位学者,名叫樊雉,听到蔡锷的读书事迹后,主动上门,表示愿无偿地收他为徒。
从此,蔡锷才真正地读起书来。蔡锷在樊雉的悉心教导下,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几年后,学识水平便有了飞速的提高,到十四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4
一次在取汽车钥匙时,李嘉诚不慎丢落一枚2元硬币。硬币滚到车底。当时他估计若汽车开动,硬币会掉到坑渠里。李嘉诚及时蹲下身欲拾取。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见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该硬币后,竟给他100元酬谢。李嘉诚对此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该2元,让它滚到坑渠,该2元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值班便可将之用去。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这件小事说明了李嘉诚的一种理财哲学,也说明了他的思维风格,这就是用社会总净值的增损来判断个人行为合理与否。只要社会总斗争值增加了,自己损失一点也不算什么;相反,如果社会总净值减少了,自己即使收获了一定的财利也是损失。不要小觑了着眼社会总净值的思维方式,这是关系到国家富强的大问题。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个重要论点:人以自利为出发点对社会贡献,要比意图改善社会的人的贡献大。这样的“自利”或者说“自私”就有几分可爱了。因为如此,“自利”能给别人带来利益,自己的“利”和别人的“利”加起来,社会总净值必然会增加,国家自然富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不患寡”,就是不怕社会积弱;“患不均”,就是怕别人比自己好。别人好了,我要想办法让他不好,虽然这样做我也没利。“内耗”的结果是没有“利”的我和没有“利”的别人组成了一个平均型的“寡”的会。用社会总净值衡量,也能说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为什么可恶。制假货造成的资源和人国成本的浪费,最终造成的是社会总净值的减少。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削弱国国。一部分藉此先富起来的人和其他被剥夺了财富的人组成的是一个不均型的“寡”的社会。李嘉诚的境界是富国的境界。他的心态既是传统文化的异质,也是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异质,值得我们好好揣摩。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5
齐白石是我国最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6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的作家,还是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7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河北琢县人,是着名的书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
在政治上赵佶昏庸无能,是北宋最荒-腐朽的皇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今浙江省绍兴县永佑陵。1104年7月10日,宋徽宗按照蔡京的提议,将司马光为首的反对王安石变法者共309人重定党籍,刻石于朝堂,即“元佑党人碑”。
宋徽宗赵佶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
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宰相章惇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bì)为帝。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佶。然而,向太后看中的恰恰是赵佶。赵佶并非向太后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向太后坚持立赵佶为帝,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可能与赵佶在向太后心目中良好的印象有关。赵佶每天都到向太后住处请安,称得上是又聪明又孝顺的孩子,因此向太后偏爱他。哲宗病重期间,向太后对谁继承皇位,早已胸有成竹,故她并不接受章惇的意见。她语气坚决地说:“老身无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应再有区别,简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表面上看,向太后办事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显然是在偏袒赵佶,为其继承皇位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而向太后却不以为然。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惇势单力薄,不再争辩。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他就是徽宗。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8
1爱国诗人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你一定很熟悉吧?这是我们语文书上的《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里的诗句。你可知道这首诗的作者——陆游的生平?现在我来介绍一下。
陆游是我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是浙江绍兴人。他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勤奋,在他12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文了,在28岁时,赴临安考试,陆游考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同时参加了考试,秦埙考第二,考得没有陆游好。秦桧知道此事很不高兴,竟要降罪主考官,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陆游除名了。秦桧是谁?他就杀死岳飞的大奸臣、大坏蛋。可怜的陆游直到秦桧死后才出来做官。
陆游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经常攻打中原。当时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向南迁移,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从小受到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40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
然而,那个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把精忠报国的大元帅岳飞都杀了,又怎么会让你陆游去上阵杀敌呢?——陆游被罢官了。他后来又当官、罢官,一直被当权的投降派压制排挤,壮志难酬。
闲赋在家时的陆游一边关心国事,一边教育子女,他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陆游有七子一女。我们书中的那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陪他的第七个儿子陆子聿读书时写的。陆游告诫儿子: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还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亲身实践。
85岁的陆游抑郁而终。在临终前他写下了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陆游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多首,这些诗中很多是写抗击侵略者的。他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同学们,你们记住他了吗?
2陆游的爱国故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百姓苦难深重,江山支离破碎,陆游的诗歌充分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毫无保留地体现了自己的肝胆肺腑。年轻时因触犯秦桧被黜之后,仍保持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情,并一如既往;壮年之后坐卧所思仍是抗战立功、洗雪国耻。这些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表现的很明显。即使是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直至临终时,还写下来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表露出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一片丹心。
陆游满怀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而现实社会却使他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诗人便通过发挥充沛的想象,或运用独特奇妙的夸张,淋漓尽致的表达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雄心壮志。陆游的诗中,还有不少篇章韵致翩翩,风采流溢,恰似画轴,有如乐曲,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好,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诗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很有成就,陆游早年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后来,陆游否定了这个阶段的成果,改学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他们的人格和诗格使陆游叹服不已、推崇备至,他以其创作实践,剔除了江西派留下的积弊。南宋后期诗人刘克庄评价陆游“近岁诗人,杂博者堆队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以发越,气魄足以陵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
陆游的诗歌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基本特征表现为现实主义,同时许多诗中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陆游语言造诣很高,风格简练自然,一方面由于内容的扎实,感情的充沛,诗人本无须专意于字句的雕琢,另一方面为了把主旨表达的清晰通畅,使作品富有感染力,诗人也很重视在语言的锤炼上精益求精,追求新意,读起来亲切感人。
陆游的诗个体兼备,古诗豪健,律诗精工,绝句小诗,情趣盎然;他七绝被人誉为“诗之正声”;而七律则被推崇为“诗家之能事毕,而七律之能事亦毕。”他的诗不仅在当时,也给后世的诗坛以深刻的影响。梁启超在《读陆放翁诗》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更是把陆游的诗用来鼓舞民族的斗志。
3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时期,金朝不断地攻打、侵占我国的"领土,昏庸无能的南宋皇帝不断的向南迁移,人们纷纷逃出家门到外地去避难,陆游就是过着“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生活渐渐长大的。
陆游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为了报国、救国,他非常好学,决心要读万卷书,他尤其喜爱兵书,他不愿做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他的梦想是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上马能击贼”的战士。
可是南宋时期是一个“报国无门,爱国有罪”的朝代,是奸臣秦桧和投降派掌握政权的时期,它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跟金兵求和。陆游为了实现自己的抗金志愿,几次三番被贬官,陆游觉得很郁闷,就呆在家里写诗,他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歌,其中许多诗都抒发了自己抗金杀敌、战死沙场、为国立功的心情。
陆游八十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他知道自己的病很难治好了,但它对抗金的事业仍然念念不忘,握着儿子的手说:“如果大军收复了失地,统一中原的那一天,我们家里举行祭祀,你们一定不要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我啊!”说完他振奋起精神,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伟大的诗人陆游就是怀着这种悲愤的心情离开人世的,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如果南宋的时候,人人都能像陆游一样,金国怎么敢不断向宋朝发动进攻?人人都像陆游一样,宋朝又怎么会灭亡在蒙古族的铁蹄下呢?
我想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习陆游一生热爱祖国,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4陆游的爱国故事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9
梁启超
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梁启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复辟,就是叛国”。为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袁世凯获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给梁的父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文章。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
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就采取恐吓的伎俩,逼其就范。他派人告诉梁启超:“你流亡国外十几年,那种艰苦的滋味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面对威胁,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答:“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再流亡一次简直轻车熟路。”梁启超毫不留情面,他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发表在《大中华》月刊上,其余各报迅速转载,读者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不顾国人的反对,恢复帝制,上演复辟闹剧。梁启超联合蔡锷将军,发起了讨袁护国战争,其余各省迅速响应,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帝制。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宣布“退位”,不久一命呜呼。
对袁世凯来说,梁启超是有点不够哥们“义气”;对国家来讲,梁启超敢于不讲情面,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这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梁启超一生只忠于真理,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鼓与呼,这种民族大义之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足以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10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11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
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12
郭子仪是历有名的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唆使回纥和吐蕃两族的首领对唐朝发动叛变。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大举向唐都长安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危在旦夕,朝野上下一片慌乱。
这时,郭子仪正在泾阳镇守,但他只有两万多军队,与敌军人数差距太大了。郭子仪下令坚守阵地,不准同敌军交锋。
营帐内,郭子仪与将领们商讨破敌的办法,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打探情况的侦察兵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说仆固怀恩暴病身亡。吐蕃、回纥已经分开扎寨,闹得很不团结。郭子仪听后,心头一喜,机会来了,回纥与吐蕃内部矛盾极深,他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方法。
郭子仪派手下的大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说郭子仪愿意和回纥王一道攻打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活着,半信半疑:“先前仆固怀恩说郭公已被-人害死了,你不是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你能让我见见他吗?”
李光瓒把情况向郭子仪汇报了。郭子仪听后,对众将领说:“眼下敌我力量悬殊,难以用武力取胜。从前我和回纥有很深的交情,不如我去说服他们退兵。”
将士们担心他的安危,主张选500名精锐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郭子仪就要动身,儿子郭晞拦住父亲的马劝道:“他们是虎狼,父亲是三军元帅,怎么可以把自己送入虎口呢?”
郭子仪说:“目前要是开战,不光咱们父子性命难保,而且整个国家也难免遭殃。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谈判。万一不成功,我也算捐躯报国了。”
郭晞不听,拉住马缰不放,郭子仪扬起马鞭,在儿子手上猛击一鞭,喝道:“走开。”跃马出了军营,直奔回纥军营。
看到郭子仪,回纥人大惊,回纥王出来了,弯弓搭箭站立在军营前。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翻身下马,摘下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王也连忙放下弓箭走出来迎接。
郭子仪握着回纥王的手说:“你们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也对你们不薄,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呢?”
回纥王原本也不愿意和唐朝作对,听了郭子仪的一席话,答道:“我们是受了仆固怀恩的骗了,他说皇帝已死,郭令公你已被-人所害,因此,我们才跟着他进犯长安。”
“仆固怀恩是个叛贼,遭人唾骂,像他这样不知廉耻的人,能替你们做出什么好事呢?”郭子仪说。
回纥王有些胆怯了,说:“郭令公说得有道理,我们哪敢与唐军作对呢?”
郭子仪见事已成,喜上心头,但仍然不动声色,劝回纥王道:“吐蕃王不讲道义,趁唐朝有乱党,便抢占土地,掠夺财物。如果你们肯和唐军合作,一道打败吐蕃,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良机啊!”
回纥王既感激又羞愧:“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立功赎罪。”
回纥王设下酒宴款待郭子仪,酒席上,两人举杯盟誓,一定精诚合作。
吐蕃王得到这个消息,连夜带着队伍逃跑。郭子仪派精兵同回纥兵一道追击,大败吐蕃军。
不久,回纥也撤兵西去。
就这样,郭子仪用他的智慧与胆略瓦解了回纥与吐蕃的联盟,长安之危也就顺利解除了。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篇13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迁第一任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在位初期因为-,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战派李纲、岳飞等等。但他中期眼见女真的强势,又为了集权中央、强化皇权,因此采用了求和政策,大部分时间都是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并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着有《翰墨志》。被迫让位后病死,终年81岁,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宋高宗赵构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八年(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在他逃抵临安后,又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后却又任用投降派秦桧为宰相,对金以求和为主,一味地屈膝妥协。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大举入侵,宋军在反击金军的南下中,取得了顺昌、郾城等役的胜利,岳飞军收复西京(即洛阳),前锋直抵朱仙镇,离汴京仅45里之遥。然而宋高宗却惟恐有碍对金的和议,他与秦桧迫令张俊、杨沂中、岳飞等撤军,完颜宗弼(金兀术)则乘机率重兵进军淮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为了彻底求和,高宗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不久,更诬陷、冤杀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
高宗对内还全力镇压了洞庭湖地区的钟相、杨么农民起义。绍兴和议后则全力排斥打击抗战派,朝政完全被议和派所把持。至使大批主战派官员被贬谪被迫害。高宗还严禁对议和不满的呼声,太学生张伯麟在壁上题词:“夫差,你忘记越王杀害你的父亲吗?”结果被打几十大板刺配吉阳充军。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和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在次年6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
推荐访问:中国 发明创造 名人 关于名人发明或发现的故事 中国发明家的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发明的故事 古代发明家发明故事具体事例 有关发明创造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发明创造的故事 名人小时候发明创造的故事 人类发明创造的几个故事 6个关于人类发明创造的故事名称 著名发明家的故事大全集
上一篇:时代先锋人物事迹12篇
下一篇:铁路人感人的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