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8篇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8篇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1
一年来,我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在思想上、业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以"服从领导,扎实工作,认真学习,团结同志"为标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面履行了医生的岗位职责。
这一年来,我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随便脱离岗位,以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诊治。我遵守医务室制定的工作制度,按医院和医务室的基本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坚持正常门诊,对病员进行认真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严格按药性和剂量使用药品,遵守有关医疗规程,给病人开写处方,书写门诊病历记录。随时听取门诊病员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院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准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我于20__年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并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于20__年4月至10月在县中医院内儿科进修,期间也曾在会宁县卫校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西学中,中学经典"的培训。
通过学习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扩大了知识面。并且经常通过网络学习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参加工作一年以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很少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自己的目标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者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2
医生千千万,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他们的软实力。二部保健门诊的__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给出这个答案,需要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的完美结合 。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医生岗位上一干二十年,尽心尽责,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何尝不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作为保健门诊的骨干力量,__医生除了要完成门诊的诊疗任务外,还担负有重要的特诊医疗保健任务。南昌交通拥堵,__为了按时巡诊,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巡诊。在一次他骑着电动车巡诊的路上,一辆汽车为了超车,不惜逆行,跨线迎面冲了过来,把他撞倒。当时的那个疼,躺在地上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电动车前轮更是被撞得变形。为了不影响巡诊,__留下肇事司机的车牌号和电话号码后,擦干身上的渗血,把电动车停放在路边,骑上一部共享单车,继续往巡诊对象家里赶。当时心里只想着别耽误巡诊顾不上自己的伤,事后才发现身上多处挫伤,扭伤的膝关节痛了好几个月。但他认为,再苦再痛,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职称考试,在专业技术人员扎堆的医疗行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职称考试的前夕,医院安排他护送一位保健对象前往上海就诊,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对象安顿下来、办好住院手续,他就能回来。但等到__与上海医院交接完毕、和保健对象打招呼要回来时,保健对象却说,希望他留下来、不让他走。老同志当时诊断为肿瘤,心情低落,脾气不佳,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家属也希望他留下来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__选择留了下来,在上海一呆就是半个多月。等到治疗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绪稳定且同意他回家时,一年一次的职称考试已经结束。眼看着同学同事们兴高采烈地憧憬晋升,他只能默默地准备明年再考。后来有同事对他说:“你如果当时回来参加考试,对保健对象的诊疗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你错过了晋升对你个人影响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无助的眼神,他平静地说:“我不后悔。”相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熟悉__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病友们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欢打电话先问问他。今年5月份的一个周末,半夜12点多,一阵急促的铃声将他叫醒。电话那头是位姓董的老太太,八十多岁,儿女不在身边,就靠一个保姆照顾。老太太当天下午就开始头痛,以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里头却越来越痛、无法入睡。接到这电话,理应建议老太太赶紧打120急救电话,既简单又最安全。可是听着老太太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到老太太家里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时,他开车到达老太太家里,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泪便夺眶而出,双手紧紧抓着他的手不肯放开。经过初步检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压不高,没有发热,手脚也不麻木,考虑是偏头痛。鉴于老太太家里这种情况,住院的确很是不方便,__于是半夜开车找药店,帮老太太买了急需吃的药,看着老太太吃药躺下后才离开。离开老太太家里时,保姆对他说:“董老看到你来了,眼睛里放着光,头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__电话回访,听说老太太头痛有了明显好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白求恩曾经说过:“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多年门诊坐下来,__发现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别多,患者眩晕发作感觉时天旋地转,不能睁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大量查阅资料,通过自学,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术。效果就是口碑,这种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却又非常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还多次上门为患者手法复位。患者们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有送红包的、有送购物卡的、有请吃饭的,他都一一拒绝,他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他心里牢记的,还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寥寥几个字,语言质朴,道理简单。__说,他要坚守好这几个字,怀着对职业的崇敬、对病人的承诺在医道之路上无悔前行。
__从医路上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碰上没有带够钱的患者,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借钱给患者,让患者能先吃上药,尽快解除病痛。正是这份对患者的充分信任,让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患者不惜驱车几百公里专门来找他看病。__不但对自己的病人好而且还特别有爱心,坚持每年参加义务献血,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点点滴滴让__的从医之路更加熠熠生辉!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3
__,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高阳县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神经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曾荣获高阳县医院先进工作者,高阳县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__好人、__省医德先进个人以及省、市两级“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系患者,一心为民
医人先修身。__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作中,他团结科内同志和兄弟科室,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耐心带教、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所学。他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对待患者,他一丝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为解除患者病痛,他不怕脏、不怕累,亲自处理呕吐物、排泄物,亲手给长期卧床、便秘患者抠大便,帮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护理。遇到危重病人,会在病人的床旁站上两三个小时,进行监护,观察病情。
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给出院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后,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他还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用药、生活方式和复诊,很多经他诊治的患者、家属都跟他成为了好朋友。他恪守医德,拒绝患者和家属的宴请和红包,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受到了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他热心公益,多次带队开展“流动医院”下乡义诊活动,积极参与并开展“1带_帮扶工程”,在晋庄镇卫生院下乡工作,培养乡级医务人员,提高其诊治水平。每年积极参加卫计委和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义诊、科普活动。
悉心钻研,精益求精
参加工作以来,__同志注重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曾5次外出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培训班等。通过进修学习和短期培训,使他迅速掌握了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紧跟医学前沿,追踪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并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使自己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技术上,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积极参与开展的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四肢多普勒检查周围血管等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县的医疗技术空白,并在全县率先开展尿激酶对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减少致残率,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他还主持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脑梗死、脑出血临床治疗路径;与同事一道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在神经内科建立康复大厅,给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法,大幅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学术上,他先后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医药导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科医学》副主编。所参加的由__市第一医院牵头的《PTEN基因抗白血病、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__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获__省__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__同志2018年在__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技术半年,回院后开展神经介入技术,填补了我县技术空白,并获得2018年度高阳县医院技术创新一等奖。积极开展__市神经科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使我院静脉溶栓比例大幅提高,有效减少患者致残率。
身先士卒,爱洒边疆
2016年5月,__同志主动请缨援疆,成为高阳县首位援疆的医务工作者。他舍小家顾大家,安顿好刚刚做完心脏冠脉造影的父亲,安抚好正准备参加中考的女儿,毅然把家事托付给妻子,按时出发。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医院工作期间,他克服饮食习惯、气候、时差带来的困难,投入紧张的医疗工作中。
由于受援医院条件所限,缺乏CT机、胃镜等一些重要的检查设备,某些常用药物未配备,甚至连观片灯都没有,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他把自己真正当成科室的一员,不消极,不抱怨,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环境。
他每周开展上级医师业务查房,主持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抢救危重患者,解决内科疑难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他谦虚严谨、不骄不躁,制作医学课件,指导低年资医师开展业务学习,进行临床实践;他把规范的诊疗,先进的理念,新的医学进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的同事们。由于医院规模较小,医生数量配备不足,科室无法划分,内、外、儿、皮肤、急诊科混合收治。他结合工作特点,遇到不专业的疾患,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内地的医学专家、专科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开展远程会诊,尽量让病人少跑冤枉路。
在休息时间,他随叫随到,有呼必应,经常加班加点。多次跟随救护车出诊、接诊患者,护送危重患者转院。他曾晚上冒着新疆少有的大雨去医院会诊疑难患者,连夜护送患者转院,前后近五个小时;曾在凌晨4点护送一个两岁半的车祸危重患儿到数十公里以外的上级医院,并为他捐款,返回后立即护送另一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转院。他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传递医学知识,并参与施工工人的急救培训、模拟演练等活动。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其中也有不少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患者,他把当地的病患当做自己的亲人,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诊查,解释病情,解决困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与信任。他与受援医院的同事们互相学习、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增进了民族团结,树立了__援疆医生的光辉形象。
他的医术、仁心、医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将“人民好医生”的定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诠释,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之道。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4
他,不断探索、孜孜以求,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攀登着医学高峰;他,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用无疆的大爱护佑着百姓的健康。他就是荣获黑龙江省“最美医生”提名奖、“首届龙江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国家二级教授的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__。大医精诚,一个苦心专研医术的勇敢开拓者。目前,中国约有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倍受煎熬。其中,糖尿病足性疼痛在内分泌领域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复杂、难治性慢性疼痛。寻找截肢率低、安全有效、价格合理、风险较小的治疗方法,一时成为国内外内分泌科医生临床探索的课题。从医近40载,__亲眼目睹了无数病人承受着疼痛的煎熬和截肢的残酷。糖尿病足越难治,他越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学习、临床、学习、再临床……,周而复始,近200万字的读书学习笔记铺满了案头。多年付出,终有所成。学贯中西的__,潜心研制出了6种中药,其中解毒生肌膏、红升丹疗效尤为显著,堪称“独家秘药”;独创全封闭变量负压套管技术、股动脉介入并长期保留、蚕食性清创术等30多项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率先开展坐骨神经阻滞术(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B超引导坐骨神经阿霉素阻滞术、亚甲蓝和臭氧注射治疗糖尿病足疼痛和痛性神经病变等多项技术;荣获了“中国慢性创面突出贡献奖”。十几年来,他带领的团队治愈患者万余例,截肢率创国内最低,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也奠定了大庆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在国内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大爱无疆,一个让患者绝处逢生的健康守护者。__说,他深知健康之宝贵,疾病不单带给患者痛苦,更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家庭负担,为医者最大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恢复健康。所以成为好医生、大医生的信念,扎根在他心灵深处。“少花钱、治好病、低代价、高效益”、“医生是给病人治病的医师,也是给病人理财的会计师”……这些铭言是__时刻坚守的准则。多年来,__率领他的团队建立了糖尿病患者档案近万例,为患者节省费用近200万元。
在国内内分泌领域已是赫赫有名的__说,路走得再远,山登得再高,作为一名医生,初心不可忘!所以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无论多晚的时间,患者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在讲学途中的飞机场,在下榻的宾馆,__总是不厌其烦,热心接待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为他们答疑解惑。已经年满60岁,两鬓斑白的他,弯着腰站在患者身旁,全神贯注,清创术的动作一丝不苟,他的眼中全是患者!分身乏术的他还多次受邀前往国内多省、市医院会诊、查房,长途跋涉、不辞辛苦,他只想为糖尿病足患者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__走到哪里,生的希望就跟到哪里。众多濒临绝望的患者因为有了他而重获新生。他帮助他们用双脚重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他帮助他们再次激发出拥抱美好生活的勇气,他们说他是华佗再世!
铿锵前行,一个永不满足的探索者。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科研水平,他率先成功制做了大鼠糖尿病足模型,撰写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的医学杂志,获得了两项黑龙江省政府科研二等奖。__还主持了三届全国慢性创面学术会议、八届东北地区糖尿病足高峰论坛及糖尿病足临床技能培训,吸引了20多个省、市同行参会、进修、学习。他先后受邀到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北京国际糖尿病足学术会议、中美国际糖尿病足学术会议、第十届国际疼痛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礼来糖尿病高峰论坛、7—13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等进行学术报告,将治疗糖尿病足的技术与经验向全国全面推广。
__目前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分会糖尿病足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修复重建分会东北地区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糖尿病足学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糖尿病足学会、黑龙江省糖尿病学会、大庆医学会等国内多个医学会的常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组长、副组长等职务。他还获邀参加了《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的编写。
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__的悬壶济世之路也越走越远。他把人生活成了一束光,温暖着寒夜里的人!他凭借一颗最善的心成为了患者心里最美的人!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5
一年来,我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在思想上、业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以"服从领导,扎实工作,认真学习,团结同志"为标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面履行了医生的岗位职责。
这一年来,我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随便脱离岗位,以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诊治。我遵守医务室制定的工作制度,按医院和医务室的基本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坚持正常门诊,对病员进行认真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严格按药性和剂量使用药品,遵守有关医疗规程,给病人开写处方,书写门诊病历记录。随时听取门诊病员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院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准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我于20__年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并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于20__年4月至10月在县中医院内儿科进修,期间也曾在会宁县卫校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西学中,中学经典"的培训。
通过学习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扩大了知识面。并且经常通过网络学习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参加工作一年以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很少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自己的目标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者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6
他,不断探索、孜孜以求,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攀登着医学高峰;他,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用无疆的大爱护佑着百姓的健康。他就是荣获黑龙江省“最美医生”提名奖、“首届龙江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国家二级教授的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__。大医精诚,一个苦心专研医术的勇敢开拓者。目前,中国约有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倍受煎熬。其中,糖尿病足性疼痛在内分泌领域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复杂、难治性慢性疼痛。寻找截肢率低、安全有效、价格合理、风险较小的治疗方法,一时成为国内外内分泌科医生临床探索的课题。从医近40载,__亲眼目睹了无数病人承受着疼痛的煎熬和截肢的残酷。糖尿病足越难治,他越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学习、临床、学习、再临床……,周而复始,近200万字的读书学习笔记铺满了案头。多年付出,终有所成。学贯中西的__,潜心研制出了6种中药,其中解毒生肌膏、红升丹疗效尤为显著,堪称“独家秘药”;独创全封闭变量负压套管技术、股动脉介入并长期保留、蚕食性清创术等30多项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率先开展坐骨神经阻滞术(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B超引导坐骨神经阿霉素阻滞术、亚甲蓝和臭氧注射治疗糖尿病足疼痛和痛性神经病变等多项技术;荣获了“中国慢性创面突出贡献奖”。十几年来,他带领的团队治愈患者万余例,截肢率创国内最低,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也奠定了大庆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在国内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大爱无疆,一个让患者绝处逢生的健康守护者。__说,他深知健康之宝贵,疾病不单带给患者痛苦,更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家庭负担,为医者最大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恢复健康。所以成为好医生、大医生的信念,扎根在他心灵深处。“少花钱、治好病、低代价、高效益”、“医生是给病人治病的医师,也是给病人理财的会计师”……这些铭言是__时刻坚守的准则。多年来,__率领他的团队建立了糖尿病患者档案近万例,为患者节省费用近200万元。
在国内内分泌领域已是赫赫有名的__说,路走得再远,山登得再高,作为一名医生,初心不可忘!所以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无论多晚的时间,患者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在讲学途中的飞机场,在下榻的宾馆,__总是不厌其烦,热心接待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为他们答疑解惑。已经年满60岁,两鬓斑白的他,弯着腰站在患者身旁,全神贯注,清创术的动作一丝不苟,他的眼中全是患者!分身乏术的他还多次受邀前往国内多省、市医院会诊、查房,长途跋涉、不辞辛苦,他只想为糖尿病足患者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__走到哪里,生的希望就跟到哪里。众多濒临绝望的患者因为有了他而重获新生。他帮助他们用双脚重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他帮助他们再次激发出拥抱美好生活的勇气,他们说他是华佗再世!
铿锵前行,一个永不满足的探索者。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科研水平,他率先成功制做了大鼠糖尿病足模型,撰写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的医学杂志,获得了两项黑龙江省政府科研二等奖。__还主持了三届全国慢性创面学术会议、八届东北地区糖尿病足高峰论坛及糖尿病足临床技能培训,吸引了20多个省、市同行参会、进修、学习。他先后受邀到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北京国际糖尿病足学术会议、中美国际糖尿病足学术会议、第十届国际疼痛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礼来糖尿病高峰论坛、7—13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等进行学术报告,将治疗糖尿病足的技术与经验向全国全面推广。
__目前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分会糖尿病足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修复重建分会东北地区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糖尿病足学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糖尿病足学会、黑龙江省糖尿病学会、大庆医学会等国内多个医学会的常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组长、副组长等职务。他还获邀参加了《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的编写。
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__的悬壶济世之路也越走越远。他把人生活成了一束光,温暖着寒夜里的人!他凭借一颗最善的心成为了患者心里最美的人!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7
__,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高阳县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神经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曾荣获高阳县医院先进工作者,高阳县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__好人、__省医德先进个人以及省、市两级“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系患者,一心为民
医人先修身。__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作中,他团结科内同志和兄弟科室,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耐心带教、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所学。他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对待患者,他一丝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为解除患者病痛,他不怕脏、不怕累,亲自处理呕吐物、排泄物,亲手给长期卧床、便秘患者抠大便,帮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护理。遇到危重病人,会在病人的床旁站上两三个小时,进行监护,观察病情。
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给出院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后,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他还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用药、生活方式和复诊,很多经他诊治的患者、家属都跟他成为了好朋友。他恪守医德,拒绝患者和家属的宴请和红包,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受到了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他热心公益,多次带队开展“流动医院”下乡义诊活动,积极参与并开展“1带_帮扶工程”,在晋庄镇卫生院下乡工作,培养乡级医务人员,提高其诊治水平。每年积极参加卫计委和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义诊、科普活动。
悉心钻研,精益求精
参加工作以来,__同志注重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曾5次外出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培训班等。通过进修学习和短期培训,使他迅速掌握了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紧跟医学前沿,追踪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并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使自己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技术上,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积极参与开展的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四肢多普勒检查周围血管等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县的医疗技术空白,并在全县率先开展尿激酶对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减少致残率,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他还主持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脑梗死、脑出血临床治疗路径;与同事一道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在神经内科建立康复大厅,给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法,大幅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学术上,他先后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医药导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科医学》副主编。所参加的由__市第一医院牵头的《PTEN基因抗白血病、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__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获__省__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__同志2018年在__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技术半年,回院后开展神经介入技术,填补了我县技术空白,并获得2018年度高阳县医院技术创新一等奖。积极开展__市神经科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使我院静脉溶栓比例大幅提高,有效减少患者致残率。
身先士卒,爱洒边疆
2016年5月,__同志主动请缨援疆,成为高阳县首位援疆的医务工作者。他舍小家顾大家,安顿好刚刚做完心脏冠脉造影的父亲,安抚好正准备参加中考的女儿,毅然把家事托付给妻子,按时出发。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医院工作期间,他克服饮食习惯、气候、时差带来的困难,投入紧张的医疗工作中。
由于受援医院条件所限,缺乏CT机、胃镜等一些重要的检查设备,某些常用药物未配备,甚至连观片灯都没有,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他把自己真正当成科室的一员,不消极,不抱怨,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环境。
他每周开展上级医师业务查房,主持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抢救危重患者,解决内科疑难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他谦虚严谨、不骄不躁,制作医学课件,指导低年资医师开展业务学习,进行临床实践;他把规范的诊疗,先进的理念,新的医学进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的同事们。由于医院规模较小,医生数量配备不足,科室无法划分,内、外、儿、皮肤、急诊科混合收治。他结合工作特点,遇到不专业的疾患,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内地的医学专家、专科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开展远程会诊,尽量让病人少跑冤枉路。
在休息时间,他随叫随到,有呼必应,经常加班加点。多次跟随救护车出诊、接诊患者,护送危重患者转院。他曾晚上冒着新疆少有的大雨去医院会诊疑难患者,连夜护送患者转院,前后近五个小时;曾在凌晨4点护送一个两岁半的车祸危重患儿到数十公里以外的上级医院,并为他捐款,返回后立即护送另一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转院。他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传递医学知识,并参与施工工人的急救培训、模拟演练等活动。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其中也有不少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患者,他把当地的病患当做自己的亲人,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诊查,解释病情,解决困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与信任。他与受援医院的同事们互相学习、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增进了民族团结,树立了__援疆医生的光辉形象。
他的医术、仁心、医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将“人民好医生”的定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诠释,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之道。
2020年乡村医生总结篇8
医生千千万,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他们的软实力。二部保健门诊的__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给出这个答案,需要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的完美结合 。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医生岗位上一干二十年,尽心尽责,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何尝不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作为保健门诊的骨干力量,__医生除了要完成门诊的诊疗任务外,还担负有重要的特诊医疗保健任务。南昌交通拥堵,__为了按时巡诊,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巡诊。在一次他骑着电动车巡诊的路上,一辆汽车为了超车,不惜逆行,跨线迎面冲了过来,把他撞倒。当时的那个疼,躺在地上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电动车前轮更是被撞得变形。为了不影响巡诊,__留下肇事司机的车牌号和电话号码后,擦干身上的渗血,把电动车停放在路边,骑上一部共享单车,继续往巡诊对象家里赶。当时心里只想着别耽误巡诊顾不上自己的伤,事后才发现身上多处挫伤,扭伤的膝关节痛了好几个月。但他认为,再苦再痛,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职称考试,在专业技术人员扎堆的医疗行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职称考试的前夕,医院安排他护送一位保健对象前往上海就诊,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对象安顿下来、办好住院手续,他就能回来。但等到__与上海医院交接完毕、和保健对象打招呼要回来时,保健对象却说,希望他留下来、不让他走。老同志当时诊断为肿瘤,心情低落,脾气不佳,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家属也希望他留下来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__选择留了下来,在上海一呆就是半个多月。等到治疗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绪稳定且同意他回家时,一年一次的职称考试已经结束。眼看着同学同事们兴高采烈地憧憬晋升,他只能默默地准备明年再考。后来有同事对他说:“你如果当时回来参加考试,对保健对象的诊疗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你错过了晋升对你个人影响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无助的眼神,他平静地说:“我不后悔。”相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熟悉__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病友们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欢打电话先问问他。今年5月份的一个周末,半夜12点多,一阵急促的铃声将他叫醒。电话那头是位姓董的老太太,八十多岁,儿女不在身边,就靠一个保姆照顾。老太太当天下午就开始头痛,以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里头却越来越痛、无法入睡。接到这电话,理应建议老太太赶紧打120急救电话,既简单又最安全。可是听着老太太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到老太太家里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时,他开车到达老太太家里,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泪便夺眶而出,双手紧紧抓着他的手不肯放开。经过初步检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压不高,没有发热,手脚也不麻木,考虑是偏头痛。鉴于老太太家里这种情况,住院的确很是不方便,__于是半夜开车找药店,帮老太太买了急需吃的药,看着老太太吃药躺下后才离开。离开老太太家里时,保姆对他说:“董老看到你来了,眼睛里放着光,头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__电话回访,听说老太太头痛有了明显好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白求恩曾经说过:“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多年门诊坐下来,__发现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别多,患者眩晕发作感觉时天旋地转,不能睁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大量查阅资料,通过自学,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术。效果就是口碑,这种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却又非常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还多次上门为患者手法复位。患者们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有送红包的、有送购物卡的、有请吃饭的,他都一一拒绝,他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他心里牢记的,还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寥寥几个字,语言质朴,道理简单。__说,他要坚守好这几个字,怀着对职业的崇敬、对病人的承诺在医道之路上无悔前行。
__从医路上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碰上没有带够钱的患者,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借钱给患者,让患者能先吃上药,尽快解除病痛。正是这份对患者的充分信任,让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患者不惜驱车几百公里专门来找他看病。__不但对自己的病人好而且还特别有爱心,坚持每年参加义务献血,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点点滴滴让__的从医之路更加熠熠生辉!
推荐访问:乡村 医生 2020年乡村医生工作总结 乡村医生年终总结2020年 2020年乡村医生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乡村医生工作报告 2020年乡村医生述职报告 乡村医生2020年的走向 2020年乡村医生述职 2020年乡村医生个人总结 2020乡村医生年度总结 2020年度乡村医生工作总结
上一篇:2020年诚信人物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