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援鄂医护人员15篇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15篇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
“你们在湖北要好好干,多向专家们学习!”“到了哪边,要做好自身防护,有空多联系!”“相信你们是最捧的,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在送完李红花、金玉梅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后,于2月17日上午,在该院门诊大楼门口再次举行欢送仪式,又将送出2名医护人员作为江西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湖北。区领导徐平华、医院院长曾发林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共30余人参加欢送仪式。
此次支援湖北的两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区人民医院肾内血液科血透室护师杨晓芙,急诊科主管护师陈英,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当得知此次支援消息后,她们主动请缨,加入湖北抗疫一线的队伍中。
在欢送仪式上,徐平华表示:“现在,我们送别杨晓芙、陈英2位白衣战士,我有6个字三句话要说,第一句是感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句是希望。此次支援湖北对于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展示我们赣县区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契机。希望我们2位白衣战士到岗后,服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湖北人民感受到我们赣南苏区人民的温暖;希望你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第三句是祝福。祝愿我们的白衣战士能征善战,你们要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
“今天终于要出发湖北了,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其实我现在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因为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湖北那边情况也比较严峻,所以我希望能去了以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湖北那边的同胞一起共同的面对这个严峻的时刻,一起共度难关,在那边我会做好防护,尽力保护好自己,也请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和家人,请他们不要过于担心。”杨晓芙对笔者如是说。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简短的欢送仪式上,她们告别家乡、告别同事、告别亲人,启程奔赴湖北,同全省其他地区的医护人员一道,将投身战“疫”一线。
在全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集中赴鄂的飞机上,陈英接受江西卫视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感慨万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钟南山院士已经都84岁高龄,他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前仆后继,已经到了抗疫的攻坚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因为前面很多同志已经很辛苦了,日夜操劳、没日没夜,所以说到现在我就想流泪,相信我们到了那里,也会用尽我们的全力,支援湖北、支援随州!”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2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3
6月3日,“弘扬战疫精神、传承榜样力量”援鄂医务人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县人民医院举行,县卫健系统各单位100多名干部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我县5名援鄂医务人员李凤霞、蒋燕、张芸凤、马银霞、羊国建分别以《花开疫散、英雄凯旋》、《武汉战“疫”,所向披靡》、《花开“疫”散》、《大爱无言、不负生命的嘱托》、《党徽照耀下的江城》为题,用真诚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们主动请战、白衣执甲、直面疫情的感人故事,那些抗疫一线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有泪水、有感动、但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强大的祖国,感恩人民的团结,感恩英雄的武汉。在和武汉并肩抗疫的那些日子里,他们真正展现了一名白衣战士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职责和担当。
讲述过程中他们几度哽咽,一句句深情的诉说、一张张鲜活的照片、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也深深的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向英雄致敬、向榜样学习,力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从6月3日起,“弘扬战疫精神、传承榜样力量”援鄂医务人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将会持续在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进行宣讲。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4
2月9日凌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护士长刘涛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派出24名医护人员在武汉支援抗疫。
战役已经打响,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太原市卫健委紧急通知的第一时间,中辐院附属医院立即动员,内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申请书、 请战书、决心书纷纷送到医院领导手中,坚决要求到防疫第一线参战,“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共青团员”……请批准让我上,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大家的请战要求,附属医院决定,选派共产党员、曾参与2003年抗非典战役、护理技术精湛的内科护士长刘涛同志出战。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刘涛同志领到任务后,没有迟疑,立即开始整理行装,准备驰援武汉。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刘涛同志即将出征之际,院党委书记王志恒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刘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叮嘱刘涛同志坚守职责、不辱使命,坚定信心、沉着应战,保护自己、早日凯旋。刘涛同志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请大家放心!
刘涛的家人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认为在疫情面前,一线比我们更需要她。希望她能够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安全回来,我们在家等她。
附属医院领导、内科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刘涛的爱人、哥哥、女儿前往机场为她送行!
面对疫情,
她毫不犹豫去选择当一名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
她无私无畏、勇敢前行,
令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
据悉,刘涛已平安抵达武汉,将前往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5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这种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让全中国都紧张关注。
随着疫情的蔓延,随着每天确诊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加,武汉被封城,高速被关闭,复工、开学被延迟,小小的我也感觉到了形势严峻。
大年初三,爸爸就决定从宜兴老家立刻返回常州。回常州前,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车的蔬菜和食品,千叮咛万嘱咐,务必在家乖乖待着。
回途中,经过宜兴与常州的交界处时,发现道路两旁站满了交警和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听爸爸说,他们是在给过往车辆里的人员测量体温。我和妹妹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紧张地看着前方,生怕体温检测出现问题。明明身体健康的我,心却砰砰越跳越快,医务人员举起测温仪仔细扫描过后,挥手示意我们通过。
当车开出一段距离后,我回头看到警察叔叔和医务工作者们仍然在细致排查着每一辆车。心想: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么寒冷的冬天,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在岗位上,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不厌其烦地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进行排查,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不禁想起这几天的新闻中的热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都派了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前两天看到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一位医生妈妈将要去支援武汉,年幼的儿子哭着不让她去,妈妈当时哽咽着说:“我不去谁去呢?”男孩哭着大声喊道:“让别人去,我不管,我只要妈妈。”当时我就哭得稀里哗啦。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我会怎么做呢?我肯定和他一样,不愿意让妈妈去,不希望她去冒险。可是,他的妈妈为了大家,依然奔赴了战场。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6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7
今年,我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一个既温暖又与众不同的假期。
就在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就在这时,白衣天使勇敢的站了出来。
那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一个00后的护士姐姐,再脱下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后脸上一个又一个的红红的印子,手被消毒水和酒精浸泡的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稚嫩。他们也是家长的好孩子,可是他们却选择了救死扶伤的这条路,他们并没有后悔,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虽然,你们带着口罩,穿着防护服,虽然,我们看不见你们的样貌,但是,我们知道你们永远是最美的。你们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你们把所有爱都给了患者。你们不仅是他们的救命神,更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好伙伴。你们弘扬着医生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切确履行了自己神圣的职责,为我们展示了白衣天使的风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季的黑夜尽管漫长,但永远不会挡住黎明的曙光。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打倒病魔。
这个假期虽然很漫长,但是让我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这个假期是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8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03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9
2020年10月16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交流中心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苏州援鄂医护人员、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副主任医师钱进先来校作专题报告。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参会。党委书记李振陆主持报告会。
讲座中,钱进先用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数据,深情讲述了援鄂医护人员和自身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的奋斗故事,生动地还原了党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真情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他们以大爱守护患者生命,以担当践行医者初心,专业专注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在场师生深受感动。
本次讲座既是一次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政策教育课,也是一次制度自信教育课,同时还是一次家国情怀教育课。党委书记李振陆代表全校师生向所有援鄂医护人员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最美逆行者”们临危受命、不畏牺牲、奋勇逆行,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抗疫精神”与“家国情怀”,值得所有师生认真学习。希望各部门、各学院要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把抗疫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抗疫故事作为最鲜活的思政课教育素材,着力讲好、学好、宣传好抗疫事迹、传播正能量,让全校师生感受到抗疫背后的制度力量,引导广大师生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贡献苏农力量。
报告会后,学生代表向钱医生献上了鲜花,表达了青年学子对于医护人员的真实敬意和感谢!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0
为学习援鄂医护人员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励区乡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7月31日下午,经开区(莲云乡)举办了一期别具特色的“补钙小课堂”学习例会,邀请我县援鄂医护人员吴劲松、方腊琴、周媛进行宣讲,倾听他们在支援湖北期间的心路历程和感人故事。区乡全体干部职工、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参会。
会上,三位抗疫英雄从主动请战、逆行出征、克服困难、参与救治、关爱患者、胜利归来等多个方面,结合他们在支援湖北期间的难忘瞬间与暖心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满怀深情地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再现了他们援鄂期间舍生忘死、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和听党指挥、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真挚的感情,真实的故事,让现场所有聆听着钦佩和感动。
参会者纷纷表示,要向医生和护士这个伟大的职业致敬,更要以三位抗疫英雄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发有为,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园区、美丽莲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撰稿人:吴颜 审核人:胡文利 签发人:胡文利)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1
2020年3月15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收到了一封来自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这封信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感触良多。
总书记在回信中写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回信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援鄂医疗队青年的深切关心,并勉励他们继续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同时代有不同“考卷”,但相同的是每个时代都一定会刮起青春风暴,闪耀青春靓色。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青少年就像早晨八_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在疫情面前,数以万计的90后、00后青年冲锋陷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这场突如起来的疫情,曾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的“90后”并没有“垮掉”,他们不仅没有在国家危急时刻打退堂鼓,反而喊出了“我年起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我听到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2003年非典,你们保护还是孩子的我们;2020年的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这是来自疫情灾区90后战士的心声。是啊!2003年非典来袭,90后的孩子还是被大人保护在温室里的花骨朵。17年后,花骨朵盛开了,当新冠肺炎再次来袭,他们选择站了出来,坚守抗疫一线,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青年的我,虽然没能像那些“90后”“00后”的同龄人一样奋战在疫情最前线,但是我要“见贤思齐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青年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顽强的毅力,立足实践,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有为青年,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2
6月3日下午,我校举行援鄂医护人员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以“弘扬抗疫精神,筑牢家国情怀”为主题,我校附属医院顾俊、赵华、陆舒、朱志红、赵炎梅5位援鄂医护人员代表,应邀作援鄂抗疫事迹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在报告会上讲话。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出席报告会。
侯文华代表全校师生向所有援鄂医护人员致以崇高敬意。他说,援鄂医护人员临危受命,把国家、民族、人民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支援湖北战疫一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抗疫精神”与“家国情怀”。侯文华向全校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以理想为追求,坚定信仰,化危为机。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品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奋斗自己的一生。二是以英雄为榜样,爱国力行,勇担责任。要努力让青春在为国家富强、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三是以大爱为美德,胸怀社会,无私奉献。要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真诚传播大爱,共同营造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幸福家园。四是以成才为动力,练就本领,投身伟业。要抓住大学时代美好时光与机遇,不负韶华,刻苦学习,要在最能奋斗的年龄练就过硬本领,为将来投身强国伟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报告会上,通大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顾俊、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赵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陆舒、重症医学科护师朱志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赵炎梅五位援鄂医护人员,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分别讲述了援鄂医疗队生动、鲜活的抗疫事迹,分享了在湖北抗疫工作中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展现了白衣勇士们不畏艰险、勇赴一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团委、通大附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现场活动。全校学生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和爱力师直播平台在线同步收看。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3
“黄鹤楼,长江水,一眼几千年;老汉口,热干面,韵味绕心尖。”
武汉,一个令人神往的城市。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变成了一座空城……
疫情肆虐的这一个月,我心情复杂极了。我看到疫情地图一点点变红,看到新增病例上涨飞快,看到医护人员们脸上深深的口罩印,看到李文良医生去世的消息……我不敢回想,每次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
但是,中华民族从未被困难击败过。遇到困难,我们就直面困难。各界人士纷纷声援,捐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飞速建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得知疫情后,年近九旬的钟南山院士毫不犹豫赶往一线,在高铁上度过本应阖家团圆的春节。各省纷纷派出医疗队赶到武汉支援。我看到许多女医生,为了方便工作,剃掉了及腰的秀发。我不敢想象,这样的决定,得下多大的决心。一把拽起头发,一推,两推,乌黑的头发掉在地上,她的眼睛瞬间被泪水占满。她咬紧牙关,看向天花板,透过她的眼睛,我看不到剃掉头发的失落,无助,更多的是决心。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平凡的人们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
他们日夜奋战,饭都不敢吃,全心全意扑在这场与疫情的斗争中。她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她们的手被消毒液侵蚀。但是,当她们脱下防护服,竖着大拇指对镜头笑时,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笑容。
有人说,这场疫情是天降的国难,但我认为,伤疤是曾经全力以赴的见证,此战必定成功。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底气。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汉自古以来就是英雄的城市。这次一定会战胜疫情,度过难关。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4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03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篇15
“你们在湖北要好好干,多向专家们学习!”“到了哪边,要做好自身防护,有空多联系!”“相信你们是最捧的,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在送完李红花、金玉梅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后,于2月17日上午,在该院门诊大楼门口再次举行欢送仪式,又将送出2名医护人员作为江西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湖北。区领导徐平华、医院院长曾发林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共30余人参加欢送仪式。
此次支援湖北的两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区人民医院肾内血液科血透室护师杨晓芙,急诊科主管护师陈英,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当得知此次支援消息后,她们主动请缨,加入湖北抗疫一线的队伍中。
在欢送仪式上,徐平华表示:“现在,我们送别杨晓芙、陈英2位白衣战士,我有6个字三句话要说,第一句是感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句是希望。此次支援湖北对于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展示我们赣县区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契机。希望我们2位白衣战士到岗后,服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湖北人民感受到我们赣南苏区人民的温暖;希望你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第三句是祝福。祝愿我们的白衣战士能征善战,你们要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
“今天终于要出发湖北了,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其实我现在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因为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湖北那边情况也比较严峻,所以我希望能去了以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湖北那边的同胞一起共同的面对这个严峻的时刻,一起共度难关,在那边我会做好防护,尽力保护好自己,也请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和家人,请他们不要过于担心。”杨晓芙对笔者如是说。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简短的欢送仪式上,她们告别家乡、告别同事、告别亲人,启程奔赴湖北,同全省其他地区的医护人员一道,将投身战“疫”一线。
在全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集中赴鄂的飞机上,陈英接受江西卫视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感慨万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钟南山院士已经都84岁高龄,他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前仆后继,已经到了抗疫的攻坚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因为前面很多同志已经很辛苦了,日夜操劳、没日没夜,所以说到现在我就想流泪,相信我们到了那里,也会用尽我们的全力,支援湖北、支援随州!”
推荐访问:致敬 医护人员 向援鄂医务人员致敬 致敬援鄂医护人员400字 援鄂医护人员的精神 赞美援鄂医护人员的文章 援鄂医护人员代表发言稿 赞扬援鄂医务工作者 对援鄂医护人员的评语 援鄂医生护士 援鄂医护人员颁奖词 对援鄂医护人员的欢迎词
上一篇:有多少医务工作者支援武汉4篇
下一篇:医护工作人员感人的故事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