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8篇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8篇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1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596953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2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48名学生,其中有15来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5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15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5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自觉性,学习成绩差。
二、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好学校的工作计划,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教学工作有秩序地顺利地正常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三、基本工作要点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班主任工作计划,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祖国培养创新性人才。
3.向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利用素质养成督导检查为契机,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五、班级主要活动内容
1.组织学生报到,了解学生假期活动,安定情绪,让学生开始科学地接受知识灌输,排位,进行教育。
2.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启发学生制作贺卡,向老师问好。
3.提高学生的集体向心力,开展班级拔河比赛。
4.庆祝国庆,选好“新队员”做好入队仪式的准备。
5.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参加“科学幻想画比赛”。
6.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观看《关爱明天》电影。
7.组织古诗背诵,开展古诗大王比赛活动。
8.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定期评选文明学生。
9.组织学生参加校“七巧板”现场选拔赛。
10.抓好学生的写字,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11.积极配合校新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并做好准备。
12.进行爱国教育、出好黑板报(记念“一二。九)
13.加强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比赛。
14.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作业评比活动。
15.组织庆“元旦”活动。
16.中队评优,评先。
17.抓好复习,参加期末考试。
#596951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3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新授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练习课教学策略:(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复习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三、教学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的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采用的相关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五、改进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16课时
七、认识时间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4课时
九、统计5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596952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4
一 、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 教学内容: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11—20的认识
7、 认识钟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 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 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 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时 间
内 容
1 8.26-8.30 数一数 比一比
2 9.2-9.6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 9.9-9.1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9.16-9.20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9.23-9.27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6 9.30-10.4 分类
7 10.7-10.1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10.14-10.18 期中复习
9 10.21-10.25 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
10 10.28-11.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 11.4-11.8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2 11.11-11.1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3 11.18-11.22 11—20各数的认识
14 11.25-11.29 11—20各数的认识
15 12.2-12.6 认识钟表
16 12.9-12.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7 12.16-12.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8 12.23-12.2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 12.30-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 1.6-1.10 期末复习
21 1.13-1.17 期末复习
22 1.20-1.24 期末测试
#596954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5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新授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练习课教学策略:(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复习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三、教学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的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采用的相关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五、改进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16课时
七、认识时间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4课时
九、统计5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596952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6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48名学生,其中有15来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5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15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5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自觉性,学习成绩差。
二、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好学校的工作计划,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教学工作有秩序地顺利地正常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三、基本工作要点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班主任工作计划,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祖国培养创新性人才。
3.向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利用素质养成督导检查为契机,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五、班级主要活动内容
1.组织学生报到,了解学生假期活动,安定情绪,让学生开始科学地接受知识灌输,排位,进行教育。
2.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启发学生制作贺卡,向老师问好。
3.提高学生的集体向心力,开展班级拔河比赛。
4.庆祝国庆,选好“新队员”做好入队仪式的准备。
5.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参加“科学幻想画比赛”。
6.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观看《关爱明天》电影。
7.组织古诗背诵,开展古诗大王比赛活动。
8.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定期评选文明学生。
9.组织学生参加校“七巧板”现场选拔赛。
10.抓好学生的写字,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11.积极配合校新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并做好准备。
12.进行爱国教育、出好黑板报(记念“一二。九)
13.加强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比赛。
14.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作业评比活动。
15.组织庆“元旦”活动。
16.中队评优,评先。
17.抓好复习,参加期末考试。
#596951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7
一 、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 教学内容: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11—20的认识
7、 认识钟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 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 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 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时 间
内 容
1 8.26-8.30 数一数 比一比
2 9.2-9.6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 9.9-9.1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9.16-9.20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9.23-9.27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6 9.30-10.4 分类
7 10.7-10.1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10.14-10.18 期中复习
9 10.21-10.25 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
10 10.28-11.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 11.4-11.8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2 11.11-11.1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3 11.18-11.22 11—20各数的认识
14 11.25-11.29 11—20各数的认识
15 12.2-12.6 认识钟表
16 12.9-12.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7 12.16-12.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8 12.23-12.2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 12.30-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 1.6-1.10 期末复习
21 1.13-1.17 期末复习
22 1.20-1.24 期末测试
#596954
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篇8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596953
推荐访问:教学工作 培智 培智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培智学校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培智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培智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培智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培智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培智班主任工作总结 培智生活适应教学工作总结 培智学校教学反思 培智教学反思20篇简短
上一篇: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简短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