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复习资料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声音 3 第1课《听听声音》
3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5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0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4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17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20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3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 29 第1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29 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33 第3课 测量肺活量 38 第4课 一天的食物 42 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 47 第6课 营养要均衡 52 第7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7 第8课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61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66 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6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70 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74 第4课《弹簧测力计》
78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2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6 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90 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5 复习资料 99 第一单元 声音 99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 103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108 准备单元 食品保质期的研究 【教学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包装,利用统计图表记录、整理、呈现调查结果,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食品的保质期与食品的制作原料、包装方式之间的关系的结论,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食品保质期长短与包装类别、食品原料等因素有关。
2.经历对食品保质期的探究,着重培养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能力。
3.在研究食品保质期的过程中,养成关注食品包装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利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处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购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短片,请仔细看看短片里的同学是怎么逛超市的?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播放影像:学生熟悉的商场、超市)
生1:同学们逛超市逛得很开心,选了很多自己喜欢吃的食品。
生2:有的同学在看价钱,有的同学在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提问:为什么要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 生:判断食品是否过期。
师:食品包装上一般都有两个日期:一个是保质期,另一个是生产日期,通过这两个日期我们就能判断食品到现在是否已经过期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方面的信息非常重要,再有营养的食品,如果过期、变质了,也会失去它原本的价值,今天我们重点研究食品的保质期。
二、调查 师:食品都有它自己的保质期,保质期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个日期内可以安全食用,保障我们身体的安全和健康。
师:找一找,我们带来的食品保质期是多长?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常见食品,并把食品的名称、类别、包装类别和保质期记录在活动手册的“调查记录表”中。
三、提出问题 师:通过调查记录表,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食品保质期有长有短?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保质期的长短? 生1:我们组保质期最长的是纸盒包装的鲜奶,保质期为7个月;
保质期最短的是密封塑料袋装的鲜奶,保质期为3天。我觉得保质期长短与包装有关。
生2:保质期长短与保存方式有关,常温保存保质期短,冷冻保存保质期长。
生3:保质期长短与制作原料、配料有关。
…… 师: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不同食品保质期,提出本组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存折。
四、计划组织 (小组交流影响保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并确定本组的研究思路。)
(小组代表发言,相互补充完善。)
生1:我们组研究的主题是保质期长短与包装是否有关。研究思路是先挑选出原料相同而包装不同的食品,再比较这些食品保质期的长短。
生2:我们组研究的主题是保质期长短与原料是否有关。先挑选出包装相同而原料不同的食品,再比较这些食品保质期长短。
…… 师:同学们的研究思路很清晰,都体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在研究食品的保质期与包装类别的关系时,选用了制作原料相同的食品;
在研究食品的保质期与制作原料的关系时,都选用了包装类别相同的食品,非常好! 五、处理信息 1.小组讨论 如何处理信息才能找到食品保质期与包装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信息才能找到食品保质期与食品原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交流 生1:对食品原料进行分类,例如,常见的食品原料可以分为:面类、肉类、谷类、奶类、蔬果类、海产类等,利用统计表对包装方式相同、制作原料不同的食品进行统计,找出保质期长短是否与食品原料有关。
生2:可以绘制柱状图进行对比,通过柱状图能更清楚地看到不同原料的食品保质期长短与原料之间的关系。
生3:对食品包装进行分类,食品包装可以分为罐头包装、塑料包装、纸盒包装等等,绘制统计图,可以方便地比较制作原料相同而包装不同的食品的保质期。
师:同学们提出的处理信息的方法非常好!我们收集到了非常多的信息,为了更快地发现食品保质期的长短和我们研究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3.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4.小组展示统计图表,汇报统计结果。
六、得出结论 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1. 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2. 同类包装,原料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3.罐头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普通塑料袋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
七、总结 师:作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你想给在座的其他消费者提出什么建议? 师:食品包装、食品原料、储存方式等会影响食品保质期的长短,希望同学们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关注食品信息,提高饮食质量,拥有健康人生。
【教学反思】 材料准备在本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品五花八门,到底准备什么食品包装好?要给每个小组准备同样的食品包装还是不同的食品包装?这两个问题是教师上课前思考的最多的。考虑到包装必须有代表性、可比性,教师给每组都准备了几种不同包装的奶制品、塑料袋包装的饼干、糖果等食品包装袋。由于本课需要用到大量的食品包装,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每位学生自带两样自己喜欢的食品包装,并把包装交给小组长保管。调查活动环节拿出包装,其他时间统一由组长保管,避免食品包装在课堂上产生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包装上的信息非常多,在调查活动开始之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本课只研究食品的保质期,若有学生对包装上其他信息感兴趣,或者想研究其他问题,可在课外进一步研究。
第一单元 运 动 1 物体的运动 【教学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对“物质是运动的”这一大概念的核心认知,所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学生科学地理解“运动”这一概念,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展开,阐述“位置”的内涵,认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从观察入手,充分比较、有效描述,突出“什么是运动”这一重点,再结合学生的画、说、做将运动的轨迹加以呈现,从而聚焦运动的方式,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会科学、准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并结合位置是否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2.通过观察,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符号、图示记录和整理信息,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记录纸(白纸)。
一些物体运动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说一说:认识位置 师:同学们,树人小学的运动会开始啦,看,这是究究、奇奇和妙妙在操场上的照片,你找到他们了吗?(出示教材第5页上图)
生1:我看到究究在跑道上。
生2:我看到奇奇在沙坑前面。
生3:妙妙坐在观众席上。
师:借助跑道,可以找到究究,找到沙坑就可以看到奇奇。你能把究究和奇奇的位置描述得更具体些吗?比如,奇奇在沙坑的哪里? 生:奇奇在沙坑起跳板处,刚要跳。究究刚从起点跑出去一段。妙妙坐在讲台左边大约15米的地点。
师:这样描述的位置与刚才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好处? 生:说得更具体了,位置就更清楚了。
师: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做到具体描述的:妙妙在(讲台)的(左边 )(大约15米)的地方。我们想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说出在什么物体的、什么方向、大约多少距离。这也是我们科学和数学中常用的描述位置的方法。
(板书:在(什么物体)的(什么方向),大约(多少距离))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一下老师的位置吗? 师:你来描述一下小明同学的位置。
师:(缓慢走动)谁在来说说老师的位置?……为什么不好说? 生:老师在不停地走,位置也在变化。
师:看来描述位置就像拍照片,是某一时刻那一瞬间的位置情况。就像运动会上的究究他们,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描述的是2019年9月30日15时40分6秒时他们的位置。
师:原来一张小小的照片,还隐藏着这么多的信息呢。一点点说,一点点想,这也是我们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比一比:认识运动 师:在运动会上,老师又拍到了一张照片,比一比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可以判断出谁运动了吗?你怎么判断的? 生:究究运动了,因为他跑了一段距离。
师:你怎么知道他跑了一段距离? 生:他原来在……现在…… 师:你观察到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确,在一定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 师: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师:想一想,老师在过去的一分钟里有没有运动?为什么? 生:老师的位置变化了,运动了。
师:(小结,并提问)你能说说生活中物体在运动的实例吗? 画一画:运动方式 师:你们说的都对。究究和奇奇都在运动,究究是跑步,奇奇是跳远,他们的运动轨迹,也就是运动时划过的线路有什么不一样?小组讨论,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你们的想法。
(学生汇报)
师:有的小组用绘画的方法,有的小组用语言表达的方法,也有的小组是用手比划出来的,这叫肢体语言,表达的都不错。我们观察讨论的信息,可以用多种方式记录下来、表达出来,科学学习需要随时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发现究究参加的100米赛跑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直线运动;
而奇奇的跳远,他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这样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运动是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 师:通过刚才的思考、讨论,我们知道了运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刚才说奇奇的跳远是曲线运动,我们再来想一想,跳远除了曲线运动,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跳起来之前的助跑是直线运动。
师:是啊,生活中很多物体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谁来找个例子? 生:400米跑的时候…… 找一找:生活中的运动 师:找一找,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是做什么运动?(出示教材第6页)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运动?是在做什么运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其实有两大部分,一是认识物体的运动,二是判断物体运动的形式。第一部分的概念教学是本课的难点,学生理解和表述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使用实指定义,借助大量的实例,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且反复指认,强调在不同情景中的变式重复,最后达到辨识物体是否运动的能力。
【总结点评】 本课是科学概念教学课,在认识“物体运动”的概念时,有概念的获得和概念的运用两个层次,教学中要从教材中的实例出发,归纳出“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关于“运动”的概念。
2 运动的快慢 【教学分析】 本课在前一课认识物体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知道路程相同时可以比较时间;
比较分析后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课需要大量的数学学习作为铺垫,学生利用计算器以及速度公式完成数据的计算处理,并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整理并分析数据,从这一系列思维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中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能用统计图表处理信息,并尝试对结果进行分析概括。
知道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意识到科技进步带给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1.说一说:读取数据 师:孩子们,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运动,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有关运动的话题。
师:(出示教材第7页的100米赛跑成绩表)这是运动会100米赛跑的成绩表,从这张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是四年级的学生在比赛,有选手号和班级,还有他们各自的成绩。
师:什么是他们的成绩? 生:跑100米的时间。
师:在表中,我们知道的选手号、班级和成绩都是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进一步处理。你处理信息后还知道了什么? 生:117号和125号选手时间最少,跑得最快。
师:对,在100米的赛跑中,时间最少的117号、125号选手是最快的。相同距离的比赛中,用时最少的是冠军。
2.想一想:整理数据 师:(出示教材第7页的第二张成绩表)这是另一张成绩表,请仔细阅读相关信息,再和同桌交流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充分交流,再汇报交流)
生:这张成绩表上的成绩有200米、400米和800米,距离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
师:还能直接看出谁跑得最快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确定谁最快? 生:都算出100米的时间就可以比了。
师:好主意。科学学习常常需要数学的思考和计算。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生计算后汇报)
师:既然能算出100米的成绩,还可以算出什么? 生:大家都跑200米的成绩,都跑400米的成绩…… 师:说说你的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学习。
(生充分交流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好方法。可是究究也想和他们比一比成绩,他70米用了10秒钟,这可怎么算呢? (学生讨论)
3.算一算:分析数据 师:这个表格中出现的距离有100米、200米、400米,现在又知道究究跑了70米,大家想一想,怎么换算更方便呢? 生1:可以算一算他们每个人跑1米需要的时间,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生2:也可以算一算他们每个人1秒钟谁跑得多,谁跑得多谁就跑得快。
师:太聪明了!你们说的都是很好的办法。不过我们科学上经常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只要我们算出所有人1秒钟跑多少米,就可以比较了。我们还给每秒钟跑多少米起了个名字,叫做“速度”。究究10秒钟跑了70米,他的速度就是1秒钟跑7米,可以记作“7米/秒”,读作“7米每秒”。速度越大,说明运动的越? 生:快! 师:请完整地说一下。
生: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
师:看来,我们想知道究究和这些运动员谁跑得快,只要算出这几位选手的什么就可以了? 生:速度。
师:你来总结一下,速度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速度可以用距离除以时间算出来。
师:(板书:速度=距离÷时间)很好,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在计算中,如果数据比较大,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各小组拿出计算器算一算每位选手的速度)
师:谁来说说217号选手的速度。
生:我们小组算的是6.17。
师:
6.17什么? 生:
6.17米每秒。
师:(板书:6.17米/秒)对,6.17米每秒,表示每秒钟跑6.17米,这就是专门的表示速度的方法。“米/秒”就是速度的单位。如果我们算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小时”。像这样的速度单位还有很多,我们一起阅读第7页的“小贴士” (学生阅读小贴士,交流汇报)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学会了最怎么计算速度,我们就能计算出每个选手的速度,根据他们的速度直接说出谁跑得最快了。
4.画一画:展示数据 师:将所有人的成绩都记录在一张表格中,就形成了我们的成绩统计表,有了这张表,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在一张表中知道所有人的成绩,还能比较他们的速度。
师:数学上对数据的处理还不仅于此,我们还可以将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成一张长条形状的统计图(出示教材第8页《树人学校运动会赛跑成绩统计图》),你觉得这张图有什么优点? 生:一眼就能看出谁速度快,谁速度慢。
师:是啊。统计表可以将所有数据信息整理在一张表格中,统计图可以让我们一眼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快谁慢。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不仅能帮我们方便地比较数据,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这两张图表,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短跑速度一般都比长跑快。
师:短跑靠的是爆发力,而长跑则需要耐力,所有如果我们自己参加长跑比赛,就要科学地分配自己的体力,不能一下子跑很快,只要合理匀速就可以了。
5.连一连:生活链接 师:同学们,我们人类一直在追求“更快”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着,现在人类100米短跑的成绩已经提高到9秒58了,他的速度就是10.44米/秒,或者37.58千米/小时了,这是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创造的。虽然这样的速度目前已经是我们人类的极限了,但我们人类却依靠我们的大脑,创造出了很多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在方便着我们的生活。你能给下面的图片匹配合适的速度吗?大家先自己连一连,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不一样的速度,交通工具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相信等你们长大了,还会给我们人类研制出更多快捷、安全、实用的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关于运动快慢的比较,一定要师生充分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 “距离不相同”这样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不要急于给出速度的计算公式,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发现、领会、拓展、反思、总结,体会科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总结点评】 本课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物理量,通过思考,结合数学方面的学习,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理解并掌握速度的数值计算。
3 速度的测量 【教学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可以用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本节课中,学生将对上一节课所学的比较运动快慢的科学方法即速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进行亲身实践。赛跑是贴合学生经验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活动,以这个活动为载体,聚焦速度的测量中测量距离、测量时间、计算速度、比较速度等具体探究步骤,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使用测量工具、设计探究方案、采集分析数据等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见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2.能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并能使用统计表记录、汇总信息。
3.能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卷尺、秒表、口哨。
【教学过程】 1.想一想、说一说:比赛方案 师:同学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啦!运动会中,100米短跑比赛是一个精彩而受瞩目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怎么比的? 生:运动员都跑100米,比一比谁用的时间短。
师:嗯,组织一场百米赛跑还需要更详细的比赛方案,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方案细节呢? 生1:找到100米的跑道,确定起点与终点。
生2:统一发出起跑的信号,测量每个运动员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记录每个人的成绩,排名次等。
师:除了运动员,需要安排别的工作人员吗? 生:要有裁判员,负责发令开始和计时。
师:大家考虑的真仔细!我们就请六位同学做裁判员,一人负责吹口哨发令,四人分别负责四条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计时,一人负责记录员的工作。根据我们的讨论,从“比赛方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小组分工”等方面制订比赛方案。
(学生发言交流,完善方案)
2.认一认、用一用:测量工具 师:在这个比赛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呢? 生1:需要尺子,测量出100米的跑道。
生2:需要计时器,记录每个人跑的时间。
师:(出示10米量程卷尺)卷尺可以测量的距离更长一些,我们可以用它测量跑道。这个卷尺最长可以量10米,怎么用它量出100米的跑道呢? 生:从起点量出10米,做记号,从记号处再量10米,这样量10次。
师:真是个好办法!体育老师已经用这样的方法在操场上测量出了100米的跑道,并画出了起点和终点。赛跑过程中,测量时间是关键,我们用秒表计时(出示秒表)。观察秒表,说一说它的组成。
生1:有三个按钮。
生2:有屏幕,屏幕上有数字显示时间。
师:秒表上,我们一般用到的是“开始/停止”按钮和“复位”按钮。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我们一起来学读数。
(学生演示按钮作用,并且正确读出所示时间,记录数据和单位)
3.比一比、记一记:赛跑成绩 师: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制订的比赛方案和分工,去操场的100米跑道比一比吧!比赛前做好热身工作。
(学生活动:每小组的4人一起比赛,成绩记录在一张表格内。比赛完成回到教室)
4.处理数据,比出冠军 师: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成绩,谁是我们班100米跑的冠军呢?怎么比? 生1:把大家成绩汇总。
生2:选出每组最快的,再汇总进行比较。
师:课上时间有限,先请每小组比出小组冠军,并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比较的。
(学生小组内比一比)
生1:把时间比一比,谁用的时间最短就是最快的。
生2:算一算每个人的速度,比出速度最快的人。
师:我们把每一组的小组冠军所用的时间填入统计表。十几个数据一一比较起来还是有点眼花缭乱,你有更加一目了然的方法吗? 生:画统计图。
师:好主意!为了更好地体现运动员跑得快慢,我们算出他们的速度,再制作统计图。
(教师演示用Excel表格计算速度、制作统计图)
师:瞧,谁的速度最快,是100米跑的冠军? 生:…… 师:看来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展示比赛结果,在运动会上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汇总运动员成绩,计算他们的速度,再用统计图显示出排名情况。
5.表达交流,分享收获 师:我们设计的100米短跑比赛的方案,经过我们的亲自实验,又改进不少,也更加详细了。说一说你的收获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后,亲自实践测量速度的方法。以设计赛跑方案为任务驱动,学生先设计,再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再完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学习使用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工具来采集数据,并且优化处理和展示数据的方法。
【总结点评】 本节课与前一课联系紧密,是其内容的细化与延伸。以任务为驱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结合原有经验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又发现自我知识技能的缺失,从而主动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先比小组冠军再比班级冠军的设计,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方法处理信息,有层次性和对比性。
4.运动的形式 【教学分析】 物体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运动每天围绕着学生。在学生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后,本节课对物体运动的形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并通过多种方法描述运动的特征,总结不同运动的异同点,归纳出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常见的运动形式。再通过对一个物体的复合运动的分析,迁移升华对运动形式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观察不同的运动,能运用示意图等多种形式记录整理信息,描述运动的特征。
2. 按照运动的形式给运动分类,知道运动的常见形式。
3.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形式。
【教学准备】 乒乓球、绳子、《运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让乒乓球动起来 师:(出示乒乓球、绳子)同学们,你有办法让这个乒乓球运动起来吗? 生:可以用……方法让乒乓球运动。
师:有不一样的办法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学生实验)
师:哪一小组来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演示方法)抛下乒乓球,推动乒乓球,绳子绑住乒乓球晃动、转圈等。
师:你能说一说每种方法中乒乓球是怎么运动的,有什么特征呢? 生:抛下乒乓球后它会在桌面上来回跳,推动乒乓球后它会在桌面上往前滚,绳子绑住乒乓球晃动后它会来回摆,绑住乒乓球转圈它会跟着转圈。
师:(板书:跳动、滚动、摆动、绕圈)我们用不一样的方法使乒乓球运动,发现乒乓球运动的形式也不一样。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运动的形式》(板书课题:运动的形式)。
2.观察描述:不同运动的特征 师:(出示教材11页图)这些活动中,是什么在运动?它是在怎样运动呢? (学生发言描述,鼓励学生配合动作描述:人在前进、绳子在绕圈、陀螺在旋转、铁环在滚动、毽子在往复运动、秋千在摆动等)
师:所有运动的事物(包括人)我们都称为运动的“物体”。同学们用语言和动作把它们的运动描述得很具体,你们做动作主要是在比划什么呢? 生1:运动的路线。
生2:运动的轨迹。
师:那有没有其他办法来表现物体运动的特征呢? 生:画图。
师:画什么样的图呢?图上有哪些内容? 生:运动的轨迹、运动的方向。
师:我们用线条代表运动的轨迹,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请小组合作在《运动记录表》中填一填、画一画。
(学生完成记录表)
3.归纳交流:常见的运动形式 师:(出示十字路口、游乐园、音乐会等生活场景)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还有许多,你能举举例子并且画一画它们的运动轨迹吗? (学生结合图示交流汽车转弯、摩天轮旋转、吉他琴弦振动等,并画图)
师:哪一小组来展示你们的记录表? 师:这么多运动,如何给它们分类呢? 生:可以分为…… 师:没错,这样可以归纳出各种运动形式,我们一起找一找一共有多少种运动形式。
生:(展示并归纳)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
4.迁移延伸:分析物体的复合运动 师:(出示摆钟)摆钟的摆是什么运动形式呢? 生1:摆在摆动。
生2:指针在绕圈。
师:摆钟里还有什么运动呢? 生:齿轮在旋转。
师:我们在研究摆钟时,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其中包含了多种在运动的零部件,也就有了不同零部件的多种运动形式。自行车、汽车等都是这样的整体,你能说一说其中包含了哪些零部件的不同运动形式吗? (学生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活动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活动作为观察事例,学生因为对这些事例熟悉而充满了兴趣和表达的愿望,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以提高,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总结点评】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动手做科学中思考的学习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表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探究中,设计有层次,动静结合,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5 运动与能量 【教学分析】 能量是看不见的,而运动以及运动造成的变化是可以看见的,本课由追究看得见的现象的成因导入,感受能量的存在,观察物体的运动,从而将两者建立联系。再用学生熟悉的弹珠进行验证实验,进一步发现,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生活中多种多样的运动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继而识别日常生活中其他能量。
【教学目标】 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观察、描述运动的物体撞击其他物体时的现象。
能用简单的图示表达物体的运动过程或现象。
联系生活、观察图片,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能量。
会设计简单的验证实验。
知道遵守交通规则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弹珠。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猜想假设 师:(出示运动员跳沙坑、铅球落地、汽车撞坏的图片)你能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吗? 生:运动员跳入沙坑,沙子被溅起来;
地面被飞来的铅球砸出了坑;
汽车被撞击后,外壳被撞瘪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结合经验,说一说图中情景发生的具体过程。
生:……(比划)
师:我们发现,这些现象发生前,物体都是什么状态?这些现象与物体的状态有关系吗? 生:它们都是被运动的物体撞到的。运动的物体可以……,可以…… 师:如果它们没有被运动的物体撞击到,会有这些现象吗?这说明什么呢? 生1:说明运动的物体有种“力”。
生2: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师:是呀!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我们一起来验证。
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师: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爱玩儿的弹珠,我们就用它来验证。你准备怎么验证运动的弹珠具有能量? 生1:用运动的弹珠去撞另一个静止的弹珠,静止的弹珠会动起来。
生2:用运动的弹珠去撞……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撞击时还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小组实验,仔细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总结现象,得出结论 师:哪一小组来介绍你们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运动的弹珠能使静止的弹珠运动起来,还听见了“哒”的声音。运动的弹珠是具有能量的。
迁移应用 师:人类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特点应用到了生产生活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具体说一说。(出示射箭、水坝、敲钉子等图片)
(学生发言讨论)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一特点除了给我们带来好处,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坏处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课前看的汽车被撞坏的照片,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师:这是运动的物体在撞击时,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为了避免人受到严重伤害,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保障安全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14页的内容)
拓展延伸 师:(出示生活场景)生活中还有其他形式的能量,你能找到它们吗?还有什么能量与运动有关呢? 生:物体发出声音、太阳发出光和热、电池产生电流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描述现象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联想运动物体的能量作用的过程,顺其自然地将运动与能量建立联系。用学生实验的亲身感受联系生活场景中的经验,使学生的感知丰富、具体,较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总结点评】 本课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以可见的现象展示,巧妙地化抽象为具体。以学生熟悉的材料、游戏为实验主体,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起到了良好的科学探究技能的指导效果。与生活充分地联系,剖析生活中常见现象中的科学知识,达到了良好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效果。
第二单元 山石石与矿产 1 玩石头 【教学分析】 单元开篇以“玩石头”为题引入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对山石、矿物、矿产等内容还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的认知基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可以是野外采集的,也可以是从建筑工地或其他地方捡来的废弃的小石头,这样既联系了生活,找到山石出现在生活中的哪些角落,又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制作、建造等活动做好铺垫。本课不必要涉及山石的科学名称,只用石头来称呼即可。通过石头之间的相互摩擦、用刻刀等尖锐工具在石头上刻划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发现石头本身的质地不同,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软有的硬。最后再通过拓展阅读环节展现颜色、形状、质地或者结构千差万别的石头,激发学生展开对山石深入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磨一磨、刻一刻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山石在表面粗糙程度、软硬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各式各样的山石。
(2)能对山石的初步认知进行梳理,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山石的外部特征,用比较科学的词汇来表示山石的硬度,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对山石深入探究的热情。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各式各样的石头、铜钥匙、刻刀、美丽山石的影像或PPT资料。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1.介绍石头 师:在课前,老师为你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任务——采集石头。现在请大家把准备的石头放在桌子上,请每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石头是从哪里采集的?你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生1:这是我在泰山旅游的时候买回来的石头,是旅游纪念品,写着泰山石敢当。石头表面是青绿色的,有一些明显的花纹,很好看。
生2:这是我家装修剩下的边角料,叫花岗岩。它被切割机器切成了长条的形状。它的颜色比较乱,有很多种颜色的小点点,但是铺在屋子里面很好看。
师:你说的颜色比较乱,我们可以称它为“花色”的或者“杂色”的。
生3:这是我在河边捡的鹅卵石。在我老家的河边上有很多这样光溜溜的石头,大小都有,我就捡了一些小的、圆圆的,放在我家的鱼缸里面。
生4:这是我爷爷刻印章用的石头,叫青田石。我也跟着爷爷刻过石头,这石头挺软的,不用费很大劲儿就能刻上印儿。
…… 2.观察实验:比较山石的不同(处理信息时重点用科学词汇描述石头的软硬)
师:大家带来的石头很丰富。石头来自不同的地方,样子不同,在生活里也有着不同的用途。如果找出这些石头中谁是最硬的石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用两块石头互相撞,看看哪块儿石头撞不碎就是最硬的。
生2:用一块石头在另一块石头上砸,看看哪个能碎,不碎的是硬的。
生3:他们说的方法太危险了,我觉得把两块石头互相磨一磨就行,看看哪个能被磨掉渣。掉渣的就软一些,不掉渣的就硬一些。
师:小组的比试既要注意安全,又要比出结果。我们就按照第三位同学说的去试试。每一组推选出一块最硬的石头,然后我们进行全班评选。
学生分组比试与汇报 师:刚才大家用石头互相刻划的方法比较它们的软硬,这样比来比去的,不好统一标准。在野外工作的时候,科学工作者为了方便、准确的比较出石头的软硬,经常随身携带一些铜钥匙、钢针、刻刀之类的工具。并对石头软硬的划分制定了一个大致的判断方法:铜针和铜钥匙能刻动表示硬度低;
铜针和铜钥匙刻不动、钢针和刻刀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
钢针和刻刀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师:下面我们用工具来刻划一下你们的石头,试着给它们从软到硬排排序。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
师:今天,我们对自己采集的石头进行了展示和初步的研究。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颜色、形状、质地、结构非常特别的石头,人们称它们为奇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记住哪块石头给你的印象最深,一会儿和大家说一说。
3.观赏奇石 (观看影像或PPT)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块像肉的石头。那石头长得太像肉了,我都想吃一口了。
生2:有一块石头上面长满了花,像白色的菊花。石头摆在那里就很好看,像一幅画儿。
生3:我看到太湖石的造型非常奇特,就像连在一起的山…… …… 师: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关于石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我们在下节课中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关于感知石头的软硬,不急于一下子就用到科学的比较方法。允许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方法去不断尝试,然后在给出比较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判断和排序。在最后的奇石展示环节,如果有实物的展示会更加作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石头产生深入研究的热情。
【总结点评】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玩石头的方法,相信小男孩们会有更多新奇的方法。本课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研究石头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区域特色,带领学生捡石头、玩石头,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不一样的山石 【教学分析】 本课先给出山石的科学名称,规范学生的科学用语。然后出示了三种典型性的山石:花岗岩、大理岩和砂岩。教师组织学生对三种山石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每一种山石的观察结果进行集中展示和比较。当大家认可了一种山石的基本特征信息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有效处理信息,统计和比较三种山石的异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可以对研究的山石和第一课自己采集的山石进行标本的制作。制作分为四个步骤,其中确定山石名称的步骤就需要采用信息处理的结果,需要比对文字信息和实物信息,确定基本特征的异同,给生活中的山石命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记录,认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在颜色、颗粒均匀度、颗粒大小及质地软硬方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表格统计的形式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观察和统计活动中客观准确、实事求是,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刻刀、铜钥匙、山石标本盒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1.制作山石卡片 师:上节课,大家通过玩石头、欣赏各种石头,发现石头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在科学上都称为“山石”(板书),地球表面就覆盖着一层山石。花岗岩、大理岩、砂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三类山石。
师:现在这三种山石在大家的桌面上,你们能分清三种山石吗?大家先观察观察。
(学生分组观察)
生1:白颜色的是大理岩,我知道有许多漂亮的石狮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
生2:花色的应该是花岗岩,我家的地面就差不多是这样的。
生3:那剩下的就是砂岩吧,我在旅游的时候见过这样的山石。
师:大家在认识山石的时候往往会记住它们的颜色和用途。其实,认识一种山石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要对这个人的性别、年龄、外貌特征、性格等有一个综合的认识才行。我们认识山石也需要从山石的颜色、组成它的颗粒大小、颗粒均匀度以及软硬等几个方面去观察和认识。下面我们以花岗岩为例,就是这个花色的山石——对它进行观察记录。
(全班统一观察花岗岩并汇报)
生1:花岗岩的颜色就像老师说的,是花色的。因为它有三种不同的颜色:肉红色、黑色和亮晶晶的白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不是以哪种颜色为主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叫花色。
师:关于花岗岩的颜色还有不同意见吗?像这样的由多种颜色组成,不以哪种颜色为主的,我们可以称为花色或杂色。
师:谁来说说花岗岩的组成颗粒有什么特征。
生:花岗岩是由三种颗粒组成的,颗粒比较大,颗粒不均匀,肉红色颗粒明显大于黑色的颗粒,肉红色颗粒还多于黑色和亮色颗粒。
师:大家可以像老师这样把花岗岩的表面特征记录在卡片上。最后谁再说说花岗岩的软硬。
生:花岗岩是很硬的,我用刻刀都刻不动。
师:判定山石的软硬还需要用上节课我们说到的方法。铜钥匙能刻动——硬度低、软;
铜钥匙刻不动、刻刀能刻动——硬度中等、较硬;
刻刀刻不动——硬度高、很硬。大家都同意花岗岩的软硬为很硬,我补充记录在卡片上。
师:像这样观察花岗岩,可以把它的特征明确地记录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去观察和记录砂岩、大理岩的特征,然后送到卡片展示区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和展示)
生1:大理石纯白色颗粒大颗粒均匀硬度低软 生2:砂岩黄褐色颗粒小颗粒均匀硬度高很硬 师:我们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统一了对花岗岩、大理岩和砂岩表面特征的认识。三种山石相互比较又有哪些异同呢?怎样才能便于比较出来呢? 生:我们把三种山石放在一起再来观察、比较。
2.处理信息:统计山石表面特征 师:你们说的这种方法是把三种山石重新观察一次。刚才我们已经对三种山石进行过观察和记录,现在需要把观察到的信息有效处理一下。例如,我们来列个表格,把三种山石、观察的要素列在表格里,将观察结果直接写在表格中,然后比较异同。(可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的表格中)
(学生进行信息处理)
花岗岩杂色颗粒大颗粒不均匀很硬 砂岩黄褐色(灰色、绿色)颗粒小颗粒均匀很硬 大理岩纯白色颗粒大颗粒均匀软 生:经过比较,三种山石的颜色不同,颗粒大小和均匀度不同,软硬也不同;
但是三种山石都是由颗粒组成的。
师:把对各种山石的特征通过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我们对身边不熟悉的各种山石进行比对和辨别。例如我们从各地采集来的山石究竟是什么山石,下面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山石参照表来辨认自己的山石可能是什么山石。
(学生参照山石对照表辨别自己采集的山石名称)
3.制作山石标本 师:我们将自己采集的山石制作成标本。先准备一个小盒子,然后将山石摆放或固定在盒子里面,在山石下面标注名称或编号。(注:可以在盒盖内侧用文字进行编号的说明)
(学生制作山石标本并展示)
师:今天,我们通过对山石的表面特征进行了观察,还制作了自己的山石标本盒。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对山石的组成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两个环节同时进行,教师会指导学生直接用表格的形式来对三种山石进行观察和记录。这里之所以分开进行是符合学生的观察习惯的。先对一种山石的各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去按照同样的方法去观察记录更多的山石特征,这样的观察会更加专一和准确。经过展示和比较,各个小组会在相互认可和相互批判的过程中达成对每种山石特征的统一意见,这样得到的信息更加的真实、有效。最后将有效的信息进行列表处理,便于对三种山石特征异同的比较。因此,这一训练会有效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结点评】 在教学中,教师强调了信息的处理环节。看似简单地梳理三种山石表面特征的基本信息,实则已经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地学习和巩固利用图表的形式来处理信息的方法。在图表中可以有效地比较信息的异同,方便对信息进行比较和概括,从而帮助形成科学结论。
3山石的组成 【教学分析】 研究山石必须谈到矿物,山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教材先点名了山石和矿物的关系,然后给出常见矿物的名称和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呈现矿物标本,供学生观察和比对使用。教师先指导学生分析花岗岩内含有的三种颗粒分别是什么矿物,从颜色、透明、反光的情况分别去比对和判定。在此基础上在分别去分析大理岩、砂岩的矿物成分,最终理解山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至此,学生对山石从表面特征到内部组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时就可以仿照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的居民身份Z来为山石制作“身份Z”了。这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制作活动,更是对山石研究的一个小结,使学生对山石的认识更加系统。
【教学目标】 (1)比对矿物标本,知道山石是由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2)会从阅读资料等渠道获取重要信息,通过制作“身份Z”的活动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更全面地认识山石的基本特性,感受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矿物标本、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身份Z”卡片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1.阅读了解矿物知识 师:在观察山石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山石由不同的颗粒组成,颗粒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组成山石的这些颗粒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认识地球上分布更广的一种资源——“矿物”。矿物的种类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的石墨,做粉笔的石膏等,都是矿物。下面按照小组来观察一下矿物标本。
(学生分小组观察矿物标本)
2.假设花岗岩中有哪些矿物 师:每种矿物都是一种因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的纯净的化学物质,是组成山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请大家回顾一下,花岗岩是由几种颗粒组成的?它们分别可能是什么矿物呢? 生1:花岗岩由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肉红色、黑色、白色(有些透明和反光)。
生2:我认为肉红色的很像长石,长石就是肉红色的。
生3:其中黑色的有可能是黑云母或者是石墨。矿物里的黑云母和石墨都是黑色的,石墨是做铅笔芯的,在纸上画能画出黑印儿。我用花岗岩在纸上画是没有黑印儿的,所以我判断黑色的颗粒应该是黑云母。
生4:花岗岩中那个白色的有些透明和反光的颗粒既像石英也像方解石,我不能准确判断。
师:大家能够把山石和矿物标本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还有自己的知识,通过分析说出自己的合理假设,这样非常好。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究一下砂岩和大理岩的组成,先进行小组观察、比对和讨论,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小组观察、比对、讨论)
生1:我们小组看到的砂岩是黄褐色的,在放大镜下面看到有肉红色的颗粒和白色透明的颗粒。白色透明颗粒像是石英,肉红色的颗粒像是长石。偶尔还有一些深灰色的颗粒夹杂在里面,不能确定是什么。
生2:我们小组观察到的大理岩是纯白色的。里面明显有两种颗粒组成,有一种是白色不发光的,另一种是白色发光的。我们认为白色不发光的可能是方解石,白色发光的可能是石英。
生3:我们小组看到的大理岩是白色和绿色混合的,里面的白色颗粒像方解石,绿色颗粒不容易判断。
3.多种证据证明山石的组成 师:关于山石的组成,我们除了观察、比对和判断,还需要看看科学工作者提供的信息资料,最终确定山石的组成。
(小组查阅信息资料并讨论确定山石的组成)
师:经过观察、比对矿物标本和参照信息资料,下面请大家再交流一下自己对不同山石的组成的看法。
生1: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物质组成。
生2:砂岩有很多种,颜色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砂岩由石英、长石组成。
生3: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和白云石。
4.处理信息:制作山石“身份Z” 师:现在我们对三种山石的组成、表面特征以及基本用途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像对一个人有了全面认识一样。下面我们要为每一块山石制作一张“身份Z”,把它相关的全面信息记录下来。大家为山石记录基本信息之后,还可以为“身份Z”进行信息补充。(可以在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记录,也可以仿照身份Z的大小做成卡片)
(学生制作并展示山石“身份Z”)
师:山石的种类很多,在生活中的用途也非常广泛。下节课我们要研究山石在生活中的用途,请大家留意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山石。
【教学反思】 关于山石组成的观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观察样本要有显著的特征。如果所选样本和教材所呈现的样本特征差异不大,学生接受起来当然会比较顺利。如果样本和教材上样本之间的颜色差异比较明显,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花岗石的特征即它的颗粒大小、均匀度和硬度等,而颜色则会因所含具体矿物的种类、多少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如果考虑到教学过程的顺利,教师可以尽量选择和教材上所呈现的样本相接近的颜色,而且分配给每个小组的样本要尽量相同,这样小组之间观察的结果就不会出现太多差异。当然,教师在最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将花纹、颜色不同的花岗岩、大理岩、砂岩样本或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也可以避免学生形成片面的科学概念。
【总结点评】 当学生的观察与给出的文字资料不匹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观察是第一手材料,比较真实、可信,但是观察的范本是个体的、单一的。参考资料是从广泛的观察范本中获取的资料,结果比较全面。我们需要结合着观察和资料,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4山石与生活 【教学分析】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山石产品是很丰富的,就是没有将这些用途进行有效的梳理。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有效处理信息,学会用圆圈和箭头合理表达中心概念、二级概念和相关知识等内容。教材中的思维导图并不一定是“标准”的处理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按照想表达的等级关系重新梳理。最后的山石花园建造活动是一个含有技术工程要素的内容,学生在之前收集的山石除制作标本外还可以建造自己的山石花园或是其他作品。这里强调学生需要设计好制作主题,找到结实的底座,利用热熔胶等粘结材料,相信会有各式精彩的山石花园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处理图文信息,知道山石在建筑、工业、生产生活以及工艺美术等方面的用途广泛。
(2)会用思维导图、流程图、手抄报等形式梳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在建造山石花园的活动中,感受设计建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山石用途的影像资料、展示卡纸、我的花园景观制作材料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山石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师:老师请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山石?谁能给大家说说? 生1:我们学校的小花园里面有一块大石头是景观石,山石上面的花纹非常漂亮。
生2:我说的也是花园里,花园里用鹅卵石铺了一条小路,人光脚踩在上面可以安抹脚底。
生3:我老家的小河上都是石头桥,已经很多年了,还很结实。
生4:我看到过一个可以磨玉米面的石磨,我还推过,很沉很沉。
…… 2.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山石在各方面的用途 师:大家都很留意生活,也说了山石在生活中的很多用途。如果大家把山石的用途通过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梳理出来,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请看这位学生做的关于山石用途的思维导图:山石作为中心概念写在中间位置的圆圈里;
花岗岩是山石里的一种,作为二级概念,写在从山石出发的箭头指向的圆圈里;
花岗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作为用途写在从花岗岩出发的箭头指向的圆圈里。
师: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大家要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陈述证据和结果,要通过自己的处理让大家更容易明白信息内容。
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22页的资料和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整理我们自己掌握的山石用途的信息,可以参考23页的思维导图。(可以写在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的思维导图上,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补充)
(小组讨论并处理信息)
(小组展示山石的用途信息思维导图)
3.拓展活动:建造山石花园 师: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山石有了很多了解。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己采集的山石来建造一座山石花园。请大家在每个小组的硬纸板上完成自己的设计和制作。
设计制作要求:具有一定的主题,能结合各种山石的特征合理布局和建造。
(学生分组建造山石花园)
(全班展示各小组建造的山石花园)
师: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设计和建造的山石花园也是各具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采集更多样式的山石,来不断扩建我们的山石花园。
【教学反思】 本课中仅凭教材中呈现的并不丰富的图文资料,难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山石的丰富用途。因此,教师需要扩充资料渠道,如影像资料、PPT、网站等,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信息来源,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概括总结山石的用途,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信息活动。
【总结点评】 这节课前半部分的重点是信息的处理,以动脑为主。后半部分的重点是建造活动,以动手为主。教师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将学生的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建造活动需要为学生多提供些辅助材料,要提供必要的底座,热熔胶的数量要充足,也可以提供一些给山石上色的材料,以及装饰用的小绿植和草粉等,帮助学生建造更完美的山石花园,体验建造的乐趣。
5矿产资源 【教学分析】 矿产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些远,但是矿产在工业生产后的各类产品是人们生活所离不开的。教材是按照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类别顺序呈现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以铁矿为例对铁矿石的冶炼、加工和生活中的用途进行了流程图的举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提供煤、石油的干馏产品标本,供学生简单、形象地了解矿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网上还可以查阅到煤、石油干馏的影像资料。这些都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为搜集证据的资料,最后还是通过流程图、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信息的处理。最后的小辩论环节需要给学生时间去收集辩论的资料,一定要在有的说、有的辩的前提下开展辩论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矿产以及矿产资源的简单分类;
能说出人类对煤、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
(2)会用思维导图、流程图、手抄报等形式梳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在小小辩论会活动中,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矿产标本(煤和煤的干馏产品标本、石油的分馏产品标本等)、展示卡纸、矿产资源的影像资料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1.剖析事例,认识矿产的加工 师:上节课我们建造了山石花园,大家的精美建造现在还历历在目。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对山石和矿物的利用,除了直接加工使用的方式,还有很多工业上的冶炼、干馏等提取方式,这样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生产生活用品为人类服务。
师:举个例子,现在用途最广的塑料制品,它是从何而来呢?谁给大家说说? 生:塑料是从石油里面提取出来的,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
师:对,你的知识面很广。塑料作为一种附属产品,是在对石油的加工中得到的。
师:(PPT)石油一般都埋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深的地下。开采石油通常采用钻井的办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原油经过加工,可以得到液化的石油气、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石脑油、柴油和沥青等还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塑料、化学纤维、药品等。
2.阅读了解矿产资源 师:经过介绍你是否了解到了,身边的许多物品和山石、矿物有很密切的关系,只不过它们是经过变化的,已经找不到最初山石、矿物或者其他矿产资源的影子了,它们最初的样子就是自然界中的矿产资源。
师: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山石等自然资源。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需要进行工业加工和提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页的图文资料。
(学生阅读24页图文资料)
师:有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不容易见到,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几段影像资料,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播放)
煤(科学启蒙)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科学启蒙)
金属冶炼制造工艺流程 金属冶炼现场 (学生观看影像资料)
第三环节: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建立矿产资源档案 师:请大家试着为矿产资源建立档案,可以用到我们学到的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形式。
(学生分组建立矿产资源档案,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的空白处)
第四环节:辩论会 师:经过大家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新型能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能否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了呢?请大家以此为主题展开辩论会。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搜集自己的有利证据,或开展小组讨论,最后10分钟我们进行辩论。
(学生分组准备材料并进行辩论会)
师:大家的辩论非常精彩,我们还可以继续搜集相关证据,在课后继续辩论。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研究了矿物、山石和矿产资源,既了解了它们的相关知识,更学习了处理信息的方法,这更有利于培养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其他方面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中教师的作用较多地偏向主导地位,大多数的材料和资源以教师提供为主,资源的提供还是比较丰富的。教师还可以多设计一些活动,促进学生更多地、更主动地进行探究,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
【总结点评】 对于“矿产资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学生受其生活经验缺乏,开始比较难以理解和认识,教师要提供大量的实物标本或影像资料供学生认知。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身边的常见的学习文具、服装及其他用品等,它们的原材料都来源于哪里?和什么矿产资源有关?只有这样逐一地找对应、找关系,才会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 乒乓球复原了 【教学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冷与热”的起始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瘪的乒乓球如何复原”引发思考,从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体验依据事实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
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教师须规范实验操作的细节,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正式实验前,教师须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器材。了解针筒的构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点。针筒上的刻度是获取实验现象的关键,是判断活塞是否运动的重要证据。
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讨论。该部分,学生观点的呈现十分重要,教师须准确把握学生表达的内容,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成课标中“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本课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梳理提炼。
【教学目标】 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教具:乒乓球、乒乓球拍、热水、烧杯;
铜球与铜环、酒精灯。
小组:针筒、软塞、热水、烧杯;
烧瓶。
活动场地: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有哪个同学会打乒乓球吗? 生:我! 师:请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颠球。
生:老师这个乒乓球是瘪的,不好颠。
师:大家有什么办法将这个瘪的乒乓球复原吗? 生1:捏回来。
生2:给乒乓球打气。
生3:将乒乓球放在热水里。
师:到底哪种方法可行呢,我们来试一试。
2.假设 师:我们先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内倒热水。一起观察,发生了什么? 生: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又凸出来了,慢慢复原了。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是太棒了!为什么接触热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复原样呢? 生:乒乓球里面是空气。
师:为什么乒乓球里面有空气接触热水就能复原呢? 生:因为有空气受热后空气就会变大,就把乒乓球顶起来了。
师:你们同意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3.观察 师:为了帮你们更好地设计实验,老师准备了包括针筒在内的一些实验材料。请大家先认真观察针筒的构造,并想一想如何使用它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学生观察针筒)
师:观察时间到,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结构可能具有哪些功能? 生1:我发现针筒有一个可以拉出来、压进去的活塞,我觉得这个活塞可以将空气从前面的小孔吸进去或放出来。
生2:活塞可以拉出来,上面有一个大口,下面有一个小口。
生3:活塞一般是不能拉出来的,就是用来堵住大口的,所以针筒只有一个出入口,就是下面的小口。
生4:我发现针筒上有刻度,我觉得能帮助我们判断吸入或排出了多少的空气。
师:大家的推断有理有据,非常棒。如果我们想验证空气受热后会不会变大,我们还能让针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气吗? 生:不能,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知道是原来的空气变大了,还是新进去了空气。
师:非常有道理。就像乒乓球放进热水里,乒乓球本身并没有进去空气一样。那我们怎么不上针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气呢? 生:活塞是密封的,只要把下面的小孔用东西堵结实就行了。
师:说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段介绍实验方法的影像,看看和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
(板画:针筒放入热水)
(此处可播放相关的操作影像,影像文案如下)
将针筒内原本的空气全部排出。
左手抓住针筒下方,右手拉出活塞,使得活塞的最下端与刻度10对齐。
做好标记,记录数据。
用软塞将针筒的排气口塞住,确保不漏气。
将针筒放入热水中,使得热水没过空气柱,却不超过针筒的顶部。
仔细观察活塞的变化,标记或记录数据。
师:实验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研讨 师:时间到,请将材料归回材料区。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PPT展现出句式“我发现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生1:我发现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才开始移动,说明和热水有关。
生2:我发现活塞一开始指的是10,后来移动到了12,说明里面的空气变多了。
生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我们已经用软塞将口堵住了,空气进不去。我认为,应该是空气受热变大了。
(板书学生关键词:受热开始移动;
活塞10→12;
堵住排气口→空气无法进出)
师:我们来整理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在针筒接触到热水后活塞的位置才开始发生变化,活塞往后移了2格,针筒内的空间不断变大,但外面的空气不能够进去。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可能是受热后,空气把里面的空间撑起来了。
师:是的,我们推测是针筒内原本的空气受热变大了,用科学的说法也就是膨胀了,才出现了以上的现象。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乒乓球遇到热水为什么会复原呢? 生: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
(板书学生得出的结论)
5.小结 师:我们通过收集大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所以在得出结论前,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梳理和分析非常重要。
6.拓展 师:我们已知气体受热后会膨胀。液体和固体受热后,它们也会膨胀吗? 师:这是一个铜球,这是一个铜环。请一个同学上来操作,看看这个铜球能不能穿过铜环。
(学生操作)
师:谢谢。接下来,老师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
(教师进行演示操作)
师:现在铜球还能穿过铜环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试试,能否将铜球穿过铜环。你觉得能穿过吗? 生:可以。
师:请这位同学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认为加热后,铜球变大了。而铜环没有加热,所以还是原来的大小。
生2:说明固体和气体一样,受热也会膨胀。
师:看来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大部分同学得出的结论是:铜球受热会膨胀。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液体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性质。请同学们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内容。
(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他的记录单。
生:我们提出的假设是遇热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大。实验方案是将烧瓶放到热水中,观察前后玻璃管内液体的高度变化。
(教师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
师:实验期间请注意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加入热水后,液面变高了。
生2:一开始液柱慢慢地往上涨,后来涨得越来越快,再后来慢慢停下来了。
师:你们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液体受热也会膨胀。
师:很多物体都存在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知道了这个自然规律,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难题。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验证式教学,而是探究“空气受热后会产生什么变化”,打破受热膨胀的思维局限,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空间。我设定的重难点是:学生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自主分析、推断,从而得出结论。为突破重难点,我先引导学生关注针筒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设计,使学生更有目的地关注实验现象。在描述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利用例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去思考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由于本节课是单元首课,应强化验证实验的各个环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意愿。同时,能够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打造更加灵动的课堂。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教师从单元全局出发,落实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热胀冷缩”的小概念教学出发,落实了三个实验;
从培养“得出结论”的能力目标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材料,更好地搜集证据、得出结论,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2凹陷的保鲜膜 【教学分析】 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上节已验证物体受热膨胀的性质,本节课将继续探究物体遇冷收缩的性质。
教材第一部分仍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保鲜膜凹陷的原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验证实验的环节已有了解,教师应强化该方法和步骤,继续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作出解释。
第二部分是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上节课“热胀”的学习,学生较容易利用逆向思维模仿设计出本节课“冷缩”的实验方案。
第三部分教材给出了详细的图解步骤,旨在引导学生操作及观察。通过上节课的实操经验,学生已知晓操作细节及如何依据实验现象推理得出结论,因此,该部分重在观察记录。
第四部分教材给出了得出结论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出结论。教师可再给出更多的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让学生进行证据的整理,从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比较实验现象,并用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感受感受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乐趣。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针筒、冰水、烧杯 ;
烧瓶;
铜球、铜环(小一号和大一号)。
活动场地: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提出假设 师:为什么加热膨胀后的铜球过不了铜环,过了一会后又能穿过铜环了呢? 生1:铜环也受热膨胀了。
生2:不对,老师没有给铜环加热。我猜想是铜球在那里放了一会后,就没有一开始这么热了,所以又变了回去。
师:哪种猜想更接近实际呢? 生:铜球遇冷后会缩小体积。
2.设计实验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同步探究液体和气体是否也具有遇冷收缩的现象,请大家先思考实验方案。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请三位学生来分享他的实验方案。
生1:我负责设计“铜球遇冷是否会收缩的实验”。我将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铜球、铜环、冷水、烧杯。实验的第一步是尝试将铜球穿过大号和小号的铜环,观察是否能穿过,记录现象;
第二步,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冻一小会儿;
第三步,再尝试铜球能否穿过两个铜环,记录现象。
生2:我负责设计“空气遇冷实验”。我将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针筒、软塞、冰水、烧杯。实验步骤,和上节课一样,首先用针筒吸入10毫升的空气;
然后用软塞堵住出气孔;
最后将针筒放入冰水中,观察针筒活塞的变化。
生3:我负责设计“水遇冷实验”。我用的实验材料有烧瓶、冰水、烧杯。实验步骤是,先观察标记原玻璃管的液面高度;
然后将烧瓶放入冰水中;
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变化,及时做好记录。
3.实验操作 师:这三个方案还有什么疑问吗?注意实验的时候耐心等待,放入冰水的时长应不少于五分钟。还要注意双手不要长时间接触冰水,以免冻伤。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
4.汇报分享 师:通过实验,大家有什么发现呢?(PPT给出句式:在______实验中,我发现______,从而推断______。)
生1:在“空气遇冷实验”中,我发现一开始活塞处于10的位置,在冰水里放一会后就慢慢的走到了9的位置。从而推断,空气遇冷后会压缩。
生2:在“空气遇冷实验”中,我们一开始的活塞位置是15,冷冻后变成了14,至压缩了1格。
师:其他小组的数据呢?为什么大家的数据不一样。
生3:有可能是一开始的刻度位置不一样。
生4:可是只需要看压缩了几格就可以了,和起始位置无关。我觉得可能是针筒放入冰水的时间不一样。
师:我们虽然大家的数据略有不同,但这些数据变化能说明什么共同问题? 生:针筒里面的空间都变小了。
师:通过这个实验现象,把实验结果与研究的问题相联系,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空气遇冷后会收缩。
师:看来你们已经掌握得出结论的小技巧了,最后两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在“水遇冷实验”中,我发现放入冰水里,玻璃管的液面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认为水遇冷没变化。
生2:我们观察到的是有变化的。我们一开始就在初始液面做上了标记,后来把烧瓶放入冰水一段时间,发现液面最后下降了,液面位于标记的下方。
师:这里得出了两个不同的实验结果,一个说有下降,另一个说没有下降。其他同学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 生3:我和第二个同学的发现一致,我们将烧瓶和针筒同时放进冰水里,也做了标记,他们都是下降的,但只有一点点,不做标记根本看不出来。
生4:我们组发现也是下降的。
生5:…… 师:看来有时候仅有一两组数据不容易得出科学的结论,往往需要多组或者多次的实验才能让我们归纳概括出来的结论更加接近事实。
生4:我们一开始就假设空气、水、铜球遇冷会收缩,所以我们同时将这三样器材放进冰水里,实验证明它们都会收缩。
5.得出结论 生:我们发现空气、水、铜球加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通过自己比较、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6.拓展应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例子呢? 【教学反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探究实验的大致流程,并熟悉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因此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后面的研讨,由于是三个实验同时进行,存在同质比较和异质比较,得到的数据和结果会比较多元,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个对各种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再通过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总结点评】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实验课,学生自主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各环节清晰、完整。本节课有两个第一次:第一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第一次同时操作多个实验,搜集证据。这两个部分教师处理巧妙,一方面大胆地放手锻炼学生,一方面自己从细节着手为学生探究提供帮助,从而让学生将动手操作和动脑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给水加热 【教学分析】 本课继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后,进一步探究水受热后的变化。
本课对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要求较高:一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
三是给水加热的方法及安全事项。教师应落实各项操作,为后续的现象观察、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第三部分给出了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特别提到了小组合作,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员的分工,高效完成实验。最后的表格提示了学生操作中需要关注的两部分内容:一是实时记录水温;
二是实时观察水的情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第四部分是通过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虽然在三年级天气单元已学过根据折线图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但并没有学习如何绘制,所以本节课的另一个重难点是将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折线图得出结论。
由于本节课容量较大,如有必要,可以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学会描述测量物体或者空气温度的方法。
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能够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
在科学探究中能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水、陶土网、酒精灯。
活动场地:最好在含有通风橱的实验室或科学教室。
【教学过程】 1.提出假设 师:老师这里有一杯常温的水,如果我想将这杯水变热,你有什么方法? 生1:在火炉上烧。
生2:用电热水壶加热。
师:如果给这杯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1:水会变得很烫。
生2:水会被烧开。
生3:水会被烧干。
师:接下来我们亲自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实验技能 师:既然要给水加热,我们将用到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酒精灯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影像来认真地学习掌握。
(播放酒精灯使用方法及使用安全的影像)
师:接下来是有奖竞答:
问题1: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吗?(不能)
问题2:如何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拿起来,再盖一次。共盖两次)
问题3:若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应如何扑灭?(湿抹布)
师:加热时怎么知道这水有多热呢? 生1:用手小心地碰一下。
生2:小手碰容易烫伤手,也不准确,应该用温度计。
师:借助工具来测量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有一种专门测水温的温度计叫做水温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生:我觉得这个和气温计差不多,都有液柱,上面都标有刻度。
师:有哪里和气温计不一样的吗? 生1:水温计比气温计长。
生2:量程超过了100摄氏度。
生3:外壳是用玻璃做的。
师:如何读数呢? 生1:看红色液柱的最顶端。
生2:要注意零上还是零下。
生3:读数的时候要平视液面。
3.实验操作 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具体的加热操作吧。(播放操作影像)
…………………………操作影像文案………………………… 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 把陶土网放在三脚架上 在烧杯中装一半的常温水,将准备加热的水放在陶土网上 将水温计悬挂在烧杯的中间,使液泡完全浸没进水中,注意不要触碰到烧杯底部和杯壁 点燃酒精灯 一人负责计时,每过一分钟报一次时 一人负责观察温度计,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一人负责观察水的变化,一分钟记录一次现象 …………………………操作影像文案………………………… 师:在实验过程中谨防烫伤,观察时请勿过于靠近加热装置。整个过程中注意记录数据与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4.结果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给常温水持续加热的实验,大家都记录了实验数据和现象,现在我们一起将这些数据和现象分享到黑板上。
师:我们先观察黑板上相同的部分,请你们仔细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100℃的时候水都出现了大量气泡、水翻腾、冒白烟等现象。
生2:水的温度都在不断上升。
生3:前三分钟水都没有变化,三分钟后才逐渐有小气泡、白烟产生。
师:实验结论是要在多次实验与数据的支持下得出的,所以当我们总结结论的时候,可以从出现最一致的实验现象出发去表述。你现在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PPT给出句式: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_____。)
生1: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温度会不断地上升。
生2: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一开始会出现小泡泡,最后会出现大泡泡。
生3: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烟雾会越来越大。
师:但大家的实验中存在不一样的现象,有哪些现象是不一样的? 生1:第一组过了4分钟才到20℃,第二组过了4分钟就到达22℃了。
生2:可能是大家开始计时的时间不一样,因为后面的温度都一样。
生3:我们组还发现烧杯中的水变少了。
师:这些现象与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吗? 生:不矛盾。水变少正好可以说明水变成烟雾飞走了。
5.数据分析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但在数据方面有比较多的争议,不如我们将这些数字转化为折线图,看看有什么其他的发现。
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接触过折线图,这次我们来学习如何自己画出折线图,并利用它来帮我们分析数据。
师:我们截取表中的两组数据,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温度”。我们用竖轴表示温度,每一格代表10℃,所以这里有10、20、30、40……120℃。接下来再看横轴,横轴表示时间,每一格代表一分钟,这里有0、1、2、3……10分钟。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将自己组的数据贴在上面。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好数据点,教师及时指导,必要时作示范)
师:确定好数据点,我们用平滑的线将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忆作图方法:
数据转为折线图, 对齐竖轴与横轴。
先确定点后连线, 观察趋势下结论。
师:请大家将各组的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并贴在黑板上。
(学生绘制折线图)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折线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画的点和转折的地方不一样。
生2:我觉得水温都会不断地上升,然后就维持在一个温度上,不动了。
师:通过分析总结所有折线图的共同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
这些折现图都说明了常温水持续地加热,温度会不断地上升,最后都维持在100℃。
师:你概括得很好,将所有同学画的折线图的趋势都表述出来了。根据折现图的走势,如果让大家推测15分钟时水温大概是多少,你能推测出来吗? 生:100℃,因为从7分钟开始水温就维持在100℃,没有变化。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沸腾”这个词,根据我们今天做的实验与后面的分析,你觉得水处于怎样的情况下才叫做“沸腾”呢? 生:我认为水温为100℃时水不断地翻腾,产生大量气泡,就叫做沸腾。
师:没错,也就是折线图中直线的这一部分。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
【教学反思】 本课容量较大,所以我分成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个课重点进行实验操作,第二课重点进行组织学生开展数据分析。本课堂的难点是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与归纳实验现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从共同点出发分析,再从不同点出发分析;
从分段分析,再到整体分析,再到趋势分析,最后根据自己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总结点评】 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中的细节与难题,再利用影像讲解等方法解决知识和操作上的盲区,化被动吸收为主动吸收。折线图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从“如何认”“如何画”“如何辨”三方面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折线图的用法。在最后的研讨中,教师注意提供方向性的引导,最终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4 水去哪儿了 【教学分析】 本课继续研究汽化——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上节课的沸腾实验是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剧烈汽化的现象,本节课探究汽化的另外一种形式——蒸发。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了生活中两个常见的蒸发事例引入教学,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强调验证猜想假设需要寻求证据,实验是获取证据的常用方式之一。
在第三部分的模拟实验中,教材提供了两种设计方案,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实验分别模拟什么情况下水消失的原因,重在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是“消失的水去哪了?”学生的猜想可能会落脚在“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等,而该部分的实验主要探究的是引入活动中水消失的两种情形——水在常温下可以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模拟常温下水迹的消失)、水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模拟太阳照射下水的蒸发),以验证学生潜在的假设,即水在常温下或者加热时能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思路,必要时加以引导。
第四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处理信息的方式进行归纳、概括。
第五部分是迁移应用,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物理现象拓展至固体转化为液体的物理现象。
【教学目标】 能够描述加热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蒸发、冰融化等。
知道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
知道水蒸气的微粒太小,肉眼无法看到。
能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有合作分享的意识,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 小组:玻璃片、灯泡、滴管、水、计时器;
湿巾、温度计、纸巾。
活动场地 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假设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水的沸腾实验,你有没有发现过,如果沸腾后还给水一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水会变少。
师:消失的水去哪了呢? 生:到空气中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水消失的? 生:加热,水受热后会跑到空气中。
师:既然受热是原因,我们用灯泡来做个模拟实验,验证水消失的原因。
2.验证1 师:请仔细观看实验操作影像。
…………………………操作影像文案………………………… 在两片玻璃上各滴同样大小的一滴水 其中一片玻璃在灯泡下加热,另一片不加热 计时员开始计时 观察记录两片玻璃上水消失的过程以及时间 实验完毕,将两片玻璃留在桌面上,其余材料送回材料区 …………………………操作影像文案………………………… 师: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手不要碰到玻璃上的水,避免影响实验。
(学生操作)
3.研讨1 师:通过实验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加热后,水一点一点变少,最后完全干了,但没加热的水就没干。
生2:我们组两片玻璃上的水都干了。加热的水用时1分钟就完全干了,没加热的水要5分钟才干。
师:其他同学呢?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看来大家观察到的现象是差不多的,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结论了。这次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给水加热或者不加热水都会消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生2:我认为没加热的玻璃片之所以上面的水也会变少,是因为没有放在完全Y凉的地方,也能感受到灯泡的热量。
生3:我们小组实验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特意用书挡住了灯泡的光线…… 师:你们想得真周到,根据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即使是把水放到Y凉的地方,它还是能变成水蒸气的,是这样吗? 4.实验2 师:不给水加热它也能变成水蒸气吗?它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现象呢?现在让我们借助工具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操作影像文案………………………… 利用温度计测量室温,等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数据 将温度计插入湿纸巾,等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数据 等待一会后,取出温度计,计时员开始计时,每过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操作影像文案………………………… 师:注意前两个数据至少等待一分钟后示数稳定才读数。取出温度计后需要立即开始计时,并且每分钟读一次数。
(学生操作)
5.研讨2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记录的数据? 生1:我测量的室温是15℃,湿纸巾的温度是14℃,取出温度计后数据为…… 师:你推测室温和插入湿纸巾后的温度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1:一开始测量的时候温度计是干的,插入湿纸巾后,温度计就沾上了水,所以温度就低了。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的数据。
生2:我将数据转化成了折线图,发现一开始线段上升的比较快,4分钟后温度上升就变得非常缓慢。
生3:我取出温度计后,和第一位同学一样,温度也变得比室温还要低,然后才慢慢上升,最后和室温一样。
师:你的发现太重要了,所以你有什么推测吗? 生4:温度计一直没有高于室温,反而降低了,所以说明没有加热,水也会渐渐消失。
生3:我怀疑水蒸发的时候会吸走温度计上的温度…… 6.结论 师:同学们能够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并利用折线图去分析趋势,这给最终得出结论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比较以上两个实验,你能找到什么共同点吗? 生1:水不管是加热还是不加热都会慢慢消失。
师:谁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 生2:水如果加热会消失得更快。
生3:不给水加热的时候,水消失的过程中会使温度变得比室温还要低。
师:非常好,我们通过比较两个实验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也能够总结出实验的结论。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支持你们的结论? 生1:我们擦黑板后,水会慢慢消失。
生2:晒衣服的时候,有太阳比没太阳衣服干得更快。
生3:洗澡的时候,没擦干身体就走来走去会很冷,但擦干了就没这么冷了。
师:太棒了!大家今天发现的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水在常温下之所以会消失不见,是因为蒸发变成了看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就是气体状态的水,由于其微粒太小了,所以我们肉眼无法看见。而我们平时看得见的水,是液态的水。(可辅助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从学生较容易理解的“加热能使水消失”出发,再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不加热的水也能消失。由于水蒸气肉眼无法看到,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宏观到微观理解这个过程,我设计了对比试验,并借助温度计辅助观察,以搜集更多有关“液态水不断地变成气态水”的证据。在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经验去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结论,做到既懂得搜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又启发大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大胆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调整实验顺序,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在分析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搜寻证据、寻找真理。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水蒸发消失的过程,为此,教师采用多种手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5 小水珠从哪儿来 【教学分析】 在前4课的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有针对性地提出假设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温度计的使用;
能够有意识地搜集证据,分析整理实验现象,懂得借助折线图进行数据处理并归纳、概括得出实验结论。本课一方面将继续运用之前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总结提升整单元学习的作用。
本课对学生猜想假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有猜想和假设,还要有猜想和假设的依据。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记录自己猜想假设的习惯,这对于后续开展高质量的研讨十分重要。
第二部分为模拟实验。既然是模拟,最重要是需要理清用什么模拟什么。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更好地完成模拟实验。
第三部分教材通过四个人物提示:①关注实验现象,搜集证据;
②引导学生思考水蒸气和水是否是同一种物质;
③思考水珠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
第四部分为拓展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发现其体积的变化。
【教学目标】 能够描述加热或遇冷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蒸气凝结、水结冰。
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它们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比较实验现象,并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体会得出结论的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探究中,能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冰块、烧杯、玻璃片。
活动场地: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猜想假设 师:洗澡的时候总会发现镜子上雾蒙蒙的,还有许多的小水珠。你们遇见过吗?(PPT给出图片)
生:遇见过。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珠呢? 生1:可能是洗澡的时候水不小心洒上去了。
生2: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师:我们知道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为什么在窗户上又看得见了呢? 生:…… 师:不妨我们做个模拟实验观察一下? 生:好! 2.模拟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玻璃、杯子和冰块,想一想,该怎样模拟? 生1: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再将玻璃片盖在玻璃杯上观察. 生2:冰块不能放太满,不能碰到顶上的玻璃片,这样方便观察。
师:太棒了,你们考虑的都很到位。接下来,我们一起实验,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操作)
3.研讨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玻璃片上慢慢地出现了小水珠,同时杯子里面的冰块在融化。
生2:小水珠出现在杯子外面,可能是里面融化的冰水渗透出来的。
生3:我觉得不可能,玻璃这么厚,应该就是我们猜想的那样,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冰冷的玻璃就变成了小水珠。
生4:我的杯子周围起雾了,我用纸巾沾了一下,发现变湿了。
师:在大家分享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有许多自己的推测,可能会与别人的推测不一样。没关系,我们可以把真实存在的实验现象都记录下来,再一个个判断大家的推测是否符合所有的实验现象。
师:真实存在的实验现象有——①玻璃片外面出现小水珠;
②杯子里面的冰块在融化;
③玻璃存在厚度;
④杯子周围起雾,用纸巾沾了一下,会变湿了。(此处教师可用板画替代)
师:大家的推测有——①杯子外面出现的水珠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②杯子外面出现的水珠是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冰冷的玻璃形成的。你觉得推测一更能说明所有的实验现象,还是推测二呢? 生:推测二。
师:可是我们可以否定推测一吗? 生:等久一点,如果杯子里面的水不断地变少,就说明真的可能是里面的水渗出来了。
师:太了不起了。那我们发现杯子里的水变少了吗? 生1:杯子里冰在慢慢地减少,水在不断地增多,它们的总量没看出有明显的变化。
生2:但杯子外面的小水珠却明显地增多了,说明水不是从杯子里面渗透出来的。
师:大家观察得都非常细致,分析得也非常有道理。那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了。谁来试着说一下我们的结论? 生:气态的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液态的小水珠。
师:这能够证实我们最初的猜想吗? 生:能。
4.拓展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本单元我们所学的内容,液态的水怎样才能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呢? 生1:加热。
生2:不加热也行,通过蒸发。
师:没错,那水蒸气变成水呢? 生1:遇到冷的玻璃。
生2:只要是冷的东西应该都可以。
师:那就是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液态的水。如果将液态的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呢?又会怎样? 生:变成冰块,并且体积会变大。
师:没错,将液态的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一段时间会变成冰块,所以冰就是固态的水。可是你怎么知道它的体积会变大的呢? 生:我有一次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第二天发现被冻裂了,爸爸说这是因为水结冰体积会增大,把玻璃瓶撑破了。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看来真的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往往都和我们的科学学习分不开,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处处留心,大家回家之后都可以做做水结冰的实验,但是一定不要放到密封容器里,那样会把容器冻裂的,说不定还会有危险。好,那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冰融化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夏天的时候冰淇淋会融化,说明加热可以使冰融化。
师:看来你也是一个留心生活的孩子。看来冰、水、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它们的状态不一样,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下面让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它们分别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其他状态。(板书得出水的三态转化图)
【教学反思】 本课我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他们提出猜想假设并开展探究活动。由于本节课的实验为模拟实验,所以要弄清楚需要模拟什么,这需要学生充分猜想形成小水珠的条件。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并进行思维碰撞。只有真正想清楚为什么这样设计,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才有助于最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的得出。最后通过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结束本单元的教学。本课没有将水的结冰实验安排进来,而是将其安排为家庭实验,这样可以节约课堂宝贵的时间,让课堂探究开展更充分、更深入。
【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教师善于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的猜想、模拟实验设计、现象分析部分,教师都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论证,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声,适当引入头脑风暴,训练学生思维,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由于本课是单元最后一课,教师注意组织学生讨论和梳理本单元内容,这样的总结方式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具有示范性作用。
第四单元 人体的呼吸竒官 1.我们需要呼吸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呈现两个在睡觉的小朋友的图片,一个小朋友蒙头睡觉感觉闷气,另一个没有蒙头的小朋友却没有感觉到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进行猜想假设:缺氧了,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实验中,一组实验用嘴通过塑料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另一组实验用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打气,分别观察并记录发生的实验现象。根据只有用嘴吹气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蒙头睡觉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习单上,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2)在搜集证据中,能运用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澄清石灰水、烧杯、塑料管、气筒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小朋友蒙头睡觉图片)同学们请看,从这张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下? 生1: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牀上睡觉,一个小朋友用被子盖着脸睡觉,另一个小朋友没有盖住脸。盖住脸的小朋友表情好像很难受。
生2:蒙头的小朋友出现呼吸困难、闷气。
师:蒙头睡觉时为什么会感到闷气? 生:缺氧了呗! 第二环节:猜想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师:为什么蒙头睡觉会缺氧呢?(出示人体呼吸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表)
生1:蒙头的小朋友,呼吸需要吸入氧气,被子里的氧气被消耗,吸入的氧气越来越少。
师:小朋友吸入的气体还会被呼出来呀?为什么说被子里的氧气减少了呢? 生2:蒙头的小朋友需要呼吸,吸入的氧气多,呼出的氧气少,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了。
师:是不是像这位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了呢?我们可以将“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二氧化碳增加”作为我们的猜想假设,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假设是否正确,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在实验之前,老师有一点提示,我们要想判断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是不是增多了,就必须利用一种二氧化碳具有而其他气体没有的特性来判断。二氧化碳还真有这么一种特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我们怎么利用二氧化碳的这种特征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生:可以利用对比实验,把我们呼出的气体吹到澄清的石灰水里,再把空气吹到澄清的石灰水的石灰水里,看哪个变浑浊。
师:怎么把空气“吹”到澄清的石灰水里呢? 生1:可以用吹风机。
生2:可以用打气筒打。
师:同学们的主意可真多。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这些材料,也许会帮助到你们。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再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完成记录单。
(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实验设计? 生:准备两个烧杯,放入相同的澄清石灰水。1号烧杯用气筒打气到澄清石灰水中,2号烧杯用嘴通过塑料管吹气到澄清石灰水中,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单上。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动手实验环节了。请同学们按照你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实验中,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注意卫生和安全,每个同学要单独使用自己的塑料管吹气,实验时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生进行实验)
师:实验结束了,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下,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生:1号烧杯用气筒打气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
2号烧杯用嘴通过塑料管吹气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师: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我们发现,只有用嘴吹气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二氧化碳增加。
师:请你解释一下,你们实验时使用了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了吗?为什么能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二氧化碳增加”的结论呢? 生:因为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气体就是我们周围的空气,打气筒也是抽取周围的空气再打到石灰水里的,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增加了,也就是比吸入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增加了。
师:解释的真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吧?因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体积差不多是一样的,所以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了,氧气就减少了。我们在呼吸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利用氧气来氧化身体里的营养成分,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氧化营养成分的时候不仅会消耗氧气,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和吸入的气体也就是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现在再请同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蒙着头睡会闷气? 生:因为每次呼吸都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如果蒙着头睡,被子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时间长了我们就吸收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为我们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了,这样就会感觉到闷气。
师:完全正确。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被不透气的袋子罩住脑袋,就会引起窒息甚至死亡。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时时刻刻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我还有一个问题,人和动物时时刻刻都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生:不会用完,大自然中有许多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
第三环节: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师:人和动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各有各的用途,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什么蒙头睡觉会闷气了,经过猜想假设和实验搜集证据,我们得出结论,原来是被子里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造成的。我们还知道空气的氧气不会用完,因为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所以,为了保证人类和所有其他动物有足够的氧气,我们要多多植树造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以问题“为什么蒙头睡觉会闷气”为驱动,引导学生经过猜想假设和实验搜集证据等环节,最终得出结论,“是因为被子里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造成的”,进而提醒学生养成时时刻刻都要呼吸到新鲜空气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总结点评】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的提示较多,是考虑到学生相关知识背景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源(如光合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2.我们的呼吸竒官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清晨起来,奇奇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呼吸新鲜空气。提出问题:呼吸时气体都经过我们身体的哪些竒官呢?进行猜想假设,通过阅读呼吸竒官材料和拼摆活动,落实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的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清晨起来深呼吸,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行为,在熟知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阅读材料和拼摆活动搜集证据,归纳我们身体有哪些呼吸竒官,识别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而得出结论,呼吸时,吸进的空气经过我们身体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后,再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人体在呼吸时,气体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竒官。
(2)通过阅读资料和拼摆活动,能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对找出人体用于呼吸的竒官和气体吸进呼出的路径。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体呼吸竒官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呼吸健康的理念,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拼图(拼装模型)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清晨起来,奇奇打开窗户,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色,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清爽的气体在身体内畅然地流动,好舒服啊。猜一猜,奇奇在呼吸时,气体经过了身体的哪些竒官? 生1:气体先进入鼻子里,再进到肚子里。
生2:气体先进入鼻子里,然后进入肺中。
生3:气体先进入嘴里,再进入肺里。
生4:气体先进入鼻子里,进入肺里,再从嘴里排出。
第二环节:通过阅读资料与亲身体验活动,猜想并假设空气进入身体呼吸竒官的先后顺序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呼吸竒官,结合图文信息,提炼出我们在呼吸时,气体经过了身体的哪些竒官? 生1:呼吸时,气体经过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生2:吸入的气体经过先经过鼻,之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再从肺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从鼻子呼出。
第三环节:拼摆人体呼吸竒官模型活动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习手册将左边呼吸竒官的图片拼放到右图中人体的相应位置。
(生分组活动)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拼摆的?以及在拼摆时,你是如何思考的? 生1:首先在头的位置摆放鼻和咽,咽连接的是喉,把喉摆在脖子的位置,喉连接的是气管,把气管拉过来,再根据连接点确定支气管和肺的位置。
生2:人体在呼吸时,先经过鼻子吸入气体,将鼻、咽放到头的这个位置,气体经过咽后进入喉,喉在脖子位置,把它连接到鼻咽,之后气体进入气管,将管状的结构连接上面的结构,气管连接支气管和肺。
师:刚刚我们阅读了呼吸竒官的资料,还进行了模型拼摆活动,请同学们分析和概括一下,我们进行嘚时气体进入体内和排出体外的路径。
生:呼吸时,空气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然后从肺里出来,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第四环节:通过阅读和拼摆模型活动,分析、综合并得出结论 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阅读资料和模型拼摆活动,分析空气进入人体内和排出人体的路径。呼吸时,吸进的空气经过我们身体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再从肺里出来,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这些呼吸竒官构成了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
【教学反思】 学生利用图片和阅读资料认识呼吸竒官并不困难,但是在拼摆的活动中,鼻咽喉的位置学生容易摆放混淆,另外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最好采用影像的形式教学。
【总结点评】 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给予的提示较多。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料,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气体经过身体的呼吸竒官的流动路径。
在研究呼出的气体时,还可以用简易的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即用塑料袋收集呼出的气体,然后把点燃的线香放进袋内,观察现象。也可在袋内装入少许澄清石灰水摇晃几下,观察现象。
3.肺是怎样呼吸的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体验呼吸过程情境,提出问题“呼吸竒官是怎样把空气吸到肺里的?”通过制作肺模型和阅读资料来搜集证据,经过分析实验现象和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膈位于胸腔内肺的下面,是用于帮助进行呼吸运动的呼吸肌。膈下压,肺部扩张,吸气;
膈上提,肺部收缩,呼气。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肺模型,并对其进行操作来模拟呼吸竒官的工作过程。通过阅读膈的作用图片,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呼吸竒官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简单结构,了解肺的呼吸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搜集证据的能力。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体肺和其他竒官是怎样共同工作完成呼吸的,注意呼吸竒官的卫生保健。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塑料瓶、吸管、橡皮筋、气球、细绳、橡皮泥、彩色纸、黏土、剪刀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几个小朋友体验呼吸过程图片)几个小朋友们在公园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体验呼吸的过程,在他们呼吸时,呼吸竒官是怎样把空气吸到肺里呢? 生1:是鼻子一用力就把空气吸进去了。
生2:可能是咽把空气从鼻子里挤进肺里去。
生3:可能某些肌肉把胸腔扩大了,空气就流进去了,像吸筒吸水一样。
师:以上都是我们的猜想。同学们可以根据你们的猜想假设,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个肺模型,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出示人体呼吸竒官图)老师的材料超市中有这些物品,请思考你们需要哪些材料,分别用它们来代表哪些呼吸竒官?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肺模型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步骤一:先观察可以利用的材料有哪些。
步骤二:思考这些材料适合模拟哪些呼吸竒官,例如: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等。
步骤三:在学习手册中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进行设计。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设计,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在实验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
步骤四:可以按照课本中的提示图解进行制作。
步骤五:完成制作肺模型后,利用模型进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并且结合肺模型来解释呼吸的过程。
第三环节:汇报与交流肺模型工作原理 师:各个小组基本都完成了实验,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组是如何制作肺模型的,并且用你们制作的肺模型来演示呼吸的过程。(学生汇报前请同学们阅读资料《膈的作用》,结合图像和制作的肺模型说说一说膈是怎样配合其他呼吸竒官来共同完成呼吸过程的)
生1: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体积变大,有空气进入气球;
也就是说膈向下运动时,肺部扩张体积变大,有气体进入。
生2:松开橡皮膜时,气球体积变小,有空气从气球中排出。也就是说,膈向上运动时,肺部体积变小,气体排出。
生3: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体积变大,有空气进入气球;
也就是说膈向下运动时,肺部扩张体积变大,有气体进入。松开橡皮膜时,气球体积变小,有空气从气球中排出。也就是说,膈向上运动时,肺部体积变小,气体排出。
第四环节: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师:经过制作和操作肺模型,你比较一下吸气与呼气时的不同。
生:吸气时,膈下压,肺部扩张,气体进入;
呼气时,膈上提,肺部收缩,气体排出。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实验现象,阅读了相关资料,了解了肺的工作原理,应得出怎样的结论?请概括出来。
生:膈是用于帮助进行呼吸运动的呼吸肌,膈与肺等呼吸竒官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呼吸工作,吸气时,膈下压,肺部扩张,气体进入;
呼气时,膈上提,肺部收缩,气体排出。
第五环节:反思与评价 师:分析并推测肺和其他各呼吸竒官是怎样共同工作的。与我们当初的假设一致吗?现在又怎样想? 【教学反思】 本课涉及利用材料制作肺模型,当学生们不了解模拟实验所“模拟”的真正意义,只是简单地利用材料制作,那么这个环节就失去了其设计的意义,所以让学生理解肺模型与呼吸系统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总结点评】 肺模型的制作过程不是本节课学生认知的重点,学生认知的重点在于利用肺模型来解释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建议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
4 呼吸与运动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几个小朋友在运动会上跑步运动,有个小朋友说“我快喘不上气了”,提出问题“呼吸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测量和记录在安静时和全蹲起运动后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制作肺活量测试器测量班上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肺活量,分别得出结论:运动比不运动时呼吸次数多,获得的氧气多;
经常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大,肺功能好,每次呼吸吸入的氧气多。
学生分析:动手实验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测量人在安静时和做全蹲起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进行比较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对于班上运动员的肺活量和非运动员的肺活量数据的收集、比较、分析的过程是难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义。
(2)能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量工具并测量肺活量,记录数据和简单分析数据。
(3)在小组合作制作、讨论、测量等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通过班级同学肺活量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运动、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秒表、瓶子(上下粗细一样)、塑料管、水、塑料盆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运动会上运动员赛跑图片)运动会上运动员在赛道跑步,有个小朋友说“我快喘不上气了……”为什么他会喘不过来气呢?大家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我想知道呼吸跟运动有什么关系? 师:这个问题很好。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呢? 生:人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所以会喘不过气来。
第二环节:通过全蹲起活动,测量并收集数据 师:这位同学说“人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所以会喘不过气来”。我们怎么验证人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呢? 生: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实验,先测量一下每个人安静时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再让每个人去运动一会儿,比如跑100米,跳绳,等等,再测量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是有合理的。但是我们正在上课,不好让大家去跑100米,在教室里跳绳也不大方便,我想用全蹲起活动比较合适(演示)。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你们小组内同学在安静时和全蹲起运动后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你们的结论。
(生开始实验,教师提醒运动时注意安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实验数据? 生:我们小组同学安静时1分钟的呼吸次数分别是23、21、20、26;
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分别是51、48、47、56。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运动前后呼吸的次数是不同的,人在运动后比安静时的呼吸次数多。
师: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次数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会不一样呢? 生1:可能是因为有的同学身体好,有的不够好。
生2: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肺活量不一样,肺活量大了,呼吸次数就少了。
生3:有的人平常运动得少,肺活量就小,所以要比别人呼吸的次数多。
第三环节:小组合作制作肺活量测试器 师:我们综合一下几位同学的观点,他们认为“经常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我们怎么验证这个说法呢? 生:我们可以对比班上运动员的肺活量和我们不是运动员的同学的肺活量,测量一下他们每个人的肺活量。
师:要怎么比才公平呢? 生1:要男运动员和普通男生比,女运动员和普通女生比。
生2:最好找个头差不太多的比。
师:大家想得真周到。要想测量肺活量,首先得制作一个测量肺活量的工具——肺活量测试器。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和制作肺活量测试器的提示材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简单的肺活量测试器,然后用来测量小组每个同学的肺活量。在实验的过程中,请注意每一个同学使用一根新的塑料管吹气,不能重复使用。实验时要及时将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
(生制作肺活量测试器并进行测量)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汇报你们的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生1:这是我们小组测量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肺活量…… 生2:我们发现运动员的肺活量普遍比非运动员的肺活量高。
生3:我们发现女运动员李小月的肺活量不仅比其他普通女生都大,竟然比男生张小北的肺活量还要大。
第四环节: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师:刚才大家经历了两个实验活动,又对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自己的发现。
生: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大。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师:…… 【教学反思】 实际教学中,在测量肺活量活动中,可将各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整个班级的肺活量数据,对全班运动员的肺活量和非运动员的肺活量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总结点评】 收集肺活量数据后,教师可以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学生出现困难时再及时进行引导。
5 保护呼吸竒官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果胶粘灰尘实验、对比新口罩和在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对比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肺,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呼吸竒官的重要性,总结保护呼吸竒官的方法。
学生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搜集资料,运用对比、分析来总结保护呼吸竒官的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保护呼吸竒官的相关知识。
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通过图、文等方法记录和提高学生汇报研究成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塑料片、果胶、双面胶等。
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海报图片)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几个小任务,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你们观察情况。
生:我们组把几个涂满果胶的塑料片分别放在我们班级的内、外窗台上、操场的跑道旁边。两天后,我们发现窗台外面的果胶塑料片有了一些灰尘,窗台里面的果胶塑料片灰尘少一些,操场的跑道旁边的果胶塑料片上的灰尘最多。四天后去观察,发现不同地点的果胶塑料片灰尘都增多了,七天后,这些地方的果胶塑料片布满了灰尘,操场的跑道旁边的果胶塑料片灰尘特别多,几乎看不到果胶的原来样子了。
第二环节:关于果胶实验的汇报交流 师:在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在我们生活的环境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可能会被我们吸进肺里。
生2:如果空气质量差,我们就会吸入有害物质到我们的肺里,不利于我们的肺的健康。
生3:学校的操场人多,风沙大,所以果胶上的灰尘最多。教室里我们每天都打扫卫生,果胶上的灰尘最少。所以,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来净化空气,注意身边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勤打扫卫生,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新鲜的空气。
第二环节:关于口罩灰尘实验的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做的是对比新口罩和在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 :我们组在研究新口罩和在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对比时发现:新口罩的颜色是白色的而且看不到灰尘,非常干净;
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颜色是灰的,灰尘多,脏脏的。
生2:在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口罩内侧有脏污的迹象,还有异味,新口罩都没有。
生3:反复使用后的口罩还会出现如变形、带子或鼻夹变松懈的现象,新口罩没有。
师:这能说明什么呢? 生:1:雾霾天空气质量差,空气中有小灰尘,在我们呼吸时,它被隔离在口罩芯上,这样我们呼吸的空气可以更干净。
生2:空气质量差的时候,我们出行要佩戴口罩,保障我们的呼吸健康。
生3: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第三环节:关于吸烟对肺影响实验的汇报交流 师:对比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肺的照片,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明显变黑,说明肺很不健康。所以我们要拒绝烟草!珍爱生命! 师:那在生活中我们该怎么保护呼吸竒官呢? 生1:自己不要吸烟,也要远离二手烟。
生2:防范雾霾,出行佩戴口罩,勤换口罩。
生3:不随地吐痰,避免传播疾病。
生4:经常开窗通风,避免污浊的空气影响健康。
生5: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生6:坚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第四环节: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得出结论 师:根据我们的观察、实验和搜集到的证据,请概括出我们的结论。
生:我们发现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呼吸竒官的功能。
生: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不吸烟、雾霾天戴口罩、经常开窗通风、植树造林、减少大污染等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竒官。
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观察任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课前完成、课上汇报交流。教学中可不拘泥于这三种活动形式,只要是与空气质量和呼吸健康有关的内容和活动,都可以组织和开展。比如本课既可以只做一个关于汽车尾气的调查,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头去完成这些研究活动。
【总结点评】 建议课堂教学模式要进一步放开,要结合生活实际将教育生活化。由于教材呈现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与空气质量有关的活动都表现出来,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对教材倡导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充实和发展,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五单元 人体的消化竒官 1 一次神奇的旅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们讨论的话题“吃下去的食物去哪里了”为起点,聚焦到“人是如何消化食物的”这一问题,进而创设“胶囊小导游”游历人体消化道,讲述消化过程的情境。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人体的消化竒官和食物的消化过程,并利用图画与人体模型认识人的消化竒官有哪些。然后对照模型与自身,认识各竒官在人体的位置。
学生分析:这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在上一单元学生认识了《人的呼吸竒官》,通过阅读、分析、实验等学习活动,对呼吸竒官的组成与作用有了认识。学生通过“搜集证据”“计划组织”等内容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为继续学习人的消化竒官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人体的消化竒官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能借助简单的图形、文字和表格,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
(3)利用图画与人体半身模型认识人的消化竒官,对照模型与自身,认识各竒官在人体的位置。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人体的消化竒官表现出探究兴趣。
(5)乐于为完成学习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彩笔、画纸、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卡片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1.展示学生郊游中的照片。照片包括野餐照片和其他游玩照片。
师:这是我们郊游时情境,你们玩得很开心,聚餐吃得也很高兴!你们在聚餐时是否意识到一些科学上的问题? 生1:我在想打开这些食物包装袋有什么便捷的方法? 生2:我在想这些食物太好吃了,工人是怎样把它们生产出来的? 师:看来你们还是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物的。很多的科学家都比较关心身边的一些事情,还会提出很多的科学问题。这些习惯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我们也可以像他们那样试着多留心一下身边的事物,多问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生点头)
师:咱们科学课的几个伙伴探探、究究他们四人也组织了一次郊游,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也像你们一样玩得非常开心,吃得非常高兴。探探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吃下去的东西都到哪去了?”同学们知道食物都去哪了吗? 生1:食物去了胃里,然后就消化了。
生2:食物变成营养进到我们身体里了。
生3: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被消化了,是一部分被消化了,还有一部分变成了粪便,要不然我们就不会上厕所了。
第二环节:阅读资料、体验活动,搜集证据 1.观察、分析、推测食物的消化过程 利用课本“食物的消化过程图”与学生搜集的人体消化系统及其功能资料,开展学习活动,认识人体的消化竒官与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了解的还挺多!看似这问题被你们解决了!可我对你们说的“消化”还有几个疑问,请你们帮助解释一下。比如:消化是怎么回事?胃承担了所有的消化任务吗? 生1:不是。先是嘴,嘴要把食物嚼碎,然后才进入到胃,胃再消化食物。
生2:消化就是胃把营养挑出来,就像挑铅笔一样。
生3:可是胃又没有眼睛,它怎么会知道? 师:看来大家也没有完全弄清楚食物在人体内发生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让我们跟随“胶囊小导游”进入到身体里面,一同经历一下食物的消化过程吧! “胶囊小导游”:食物中有很多能给我们提供能量、有利于我们生长的物质,我们称它们“营养物质”。但是在食物中有些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所以身体就要把它们分解开,变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而消化就是在消化竒官的作用下,利用许多种化学物质,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点点地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为人体所用。
2.有目的地阅读课本资料,认识人体消化竒官有哪些 “胶囊小导游”:一会儿我们将游历整个人体消化竒官,利用课本上的资料和你们收集的信息,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消化竒官,并了解一下它们的作用吧! 师:在学习中请弄清这样几个问题:⑴有哪些竒官参与了食物的消化?⑵这些竒官都做了什么事情?⑶食物先后通过了哪些竒官? 学生利用食物的消化过程图,认识消化的过程,并将收集的信息整理在记录单上。
3.学生汇报、交流本组收集的信息 师:请一组同学汇报你们收集的资料。
生1:我们发现参与消化的竒官有口腔、胃、G脏、小肠,它们的作用是消化食物。顺序就是口腔、食管、胃、G脏、小肠、大肠和G门。
生2: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们认为这些竒官都是在消化食物,但是功能不一样。口腔是把食物嚼烂,然后再消化淀粉;
胃是消化蛋白质,再把食物揉烂送到小肠。G脏是分泌胆汁。小肠是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食物先后经过了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G门,没有经过G脏。
生3:我同意第二位同学的。
师:就像你们收集到的信息中所描述的,人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有很多竒官参与其中,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在课本中也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分工,人们把所有参与食物消化的竒官构成的这个系统称为“消化系统”。它包括:口腔、咽、食管、胃、G脏、胰腺、小肠和大肠等;
其中把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G门称作消化道。消化道起始端是口腔,末端是G门。
第三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活动,认识消化竒官在人体的位置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消化竒官,还了解它们的作用。同学们相互看看你的小伙伴儿,看看自己,这些消化竒官处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上呢?你们能试着找找吗? 生1:我知道胃大概在肚子的位置。上次我吃了东西肚子疼,我想胃就在这。
生2:我觉得胃应该在肚脐眼上面。我吃完冰激凌觉得这个位置凉凉的。所以我认为胃就在肚脐眼上面。
生3:我认为小肠和大肠在肚子这个位置,刚才那张图就画出来了,在肚子的下面。我们学过肚子的上面有肺,既然食物从嘴要进到胃里,吃多了这个位置会胀,所以我觉得胃就应该在这里,就是肚脐眼上边、肺的下面。
师:你们能利用刚才的信息,结合之前学到的呼吸竒官的位置,来分析、推理消化竒官的位置,做得很好!老师这还给大家准备了消化竒官的模型,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和你的经历,再细致分析一下这些竒官在人体的什么位置,把它们拼摆在人体的轮廓图上。注意和组员交流你的想法,和大家达成共识。
第四环节:学生小组合作,拼摆消化竒官模型,认识消化竒官在人体的位置 生1:这是我们组拼摆的,我们再次看了书中的图片,还看了前面学的呼吸竒官的位置,我们觉得大肠和小肠是在肚子这个位置,而且是在肚子下边。胃在大肠和小肠上边和它们挨在一起。G脏在胃上面也是紧挨着胃。G脏的上面就是肺和心脏,所以食管才那么长,它要穿过肺的位置。所以我们这样拼摆。
师:为你们点赞,你们可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分析出消化竒官在人体中的位置。其他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2:我觉得他们组说的紧挨着不对。它们是有一些空间的。要是紧紧挨着的话,食物还过得去吗?会不会就动不了了? 师:对呀!我们在逛庙会的时候人就特别多,人挨人,人挤人的,这个担心可以理解。
生1:我们说它们紧挨着也不是那么紧,我觉得它还是有自己的位置,不会压得太厉害。要不然我们就不舒服了。老师们也说过不让我们吃完饭就剧烈运动,这样就会胃下垂。
生3:我们组觉得它们把肺的位置画出来挺好的,这样更容易找消化竒官的位置。
师:老师真的很高兴,看到你们能全面利用学到知识来分析问题,这本身就非常好了。老师还要再表扬你们一下。
师:为了弄清楚大家推理得是否正确,弄清楚大家在交流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老师找到了一些辅助资料,有X光片和一些解剖图片。我们利用这些资料再来验证一下,咱们的推理是否准确。
(学生们再次核对修改自己组的推测,并修改模型)
第五环节:“人体导航器”——将消化图模型贴在身体上,再次观察它们在身体的位置 师:小组修改完毕后,把模型图贴在一位同学的身上。模拟一下食物在体内经历了怎样的 “旅行”。要是“胶囊小导游”报告了它的位置,你是不是第一时间能找到它的大致位置? 师:每个人轮流报告位置,看看大家是否都能迅速找到它在哪里。
(学生们开始“导航活动”)
第六环节:通过阅读、拼摆、体验等活动,经过推理、归纳概括人体的消化竒官有哪些,以及所在人体的相应位置 师:怎么样,你们都能迅速找到每个消化竒官的位置了吗? 生:可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充实了哪些消化竒官的知识? 生1:人体的消化竒官有口腔、咽、食管、G脏、胃、小肠、大肠、G门等,它们一起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还知道它们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
生2:我还学会了结合前面学到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
师:经过今天课上的学习,我们跟随“胶囊小导游”做了旅行前的准备工作。认识了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些知识。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跟随着“胶囊小导游”开始进入“人体”中的奇妙旅行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消化系统的各竒官,了解到了各消化竒官的位置,初步感知它们在消化过程中作用。教师还应更多地营造“胶囊小导游”的情境创设,提供给学生们丰富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们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在教学中注意联系“旧知”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从而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点评】 对于“胶囊小导游”的处理,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案例中的创设方法。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即可。
关于模型的建构与再运用,建立模型就是将原型客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结构等进行提取,借助某些材料再现或突显原型客体的某些特征。本课是将不便于观察的消化竒官在人体中的位置,在资料的支持和对自身的探寻中,建立了二维模型,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进而又将二维模型张贴在身体上,将二维信息三维化,利用模型对消化竒官进行再认识,这种处理是可取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2 口腔“历险记”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承接上节课,先通过嚼馒头谈感受的活动,引发学生对口腔结构的关注,并思考口腔是如何粉碎食物的,再通过阅读学习资料认识人的口腔结构。然后开展口腔消化模拟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口腔中各竒官的功能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协同,认识口腔是人体的第一个消化器,知道它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消化竒官的作用,但对于口腔的结构,如何粉碎食物认识得并不清晰。在实验能力上学生们有一定的设计实验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与同学协作交流的能力,这些为本节课探究口腔的消化作用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口腔的结构。
(2)借助简单的实验材料,模拟咀嚼食物的过程,认识口腔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在模拟活动中体会口腔中各竒官之间的相互协同与配合,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4)乐于为完成学习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瓷碗、馒头块(或其他事物)、擀面杖、木铲、塑料勺、水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奇妙旅行”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消化竒官秘密的兴趣 (情境引入:延续“胶囊小导游”情境,开始“奇妙旅行”)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通过“胶囊小导游”了解了人体消化竒官的概况。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胶囊小导游”一同进入人体,开始我们的“奇妙旅行”。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学生们表情不一,有的兴奋,有的激动)
“胶囊小导游”:我们今天先到口腔中细致了解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我刚才在口腔中被弄得头晕目眩难受极了,我要先休息一会儿。
第二环节:体验活动 师:让它先休息一会儿,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补充体力。我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小块馒头,看看它入口前是什么样子。留一小块放在纸巾上,然后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至少要咀嚼50-70下。细细感受一下在咀嚼的过程中,哪些竒官参与了咀嚼,咀嚼时有怎样的感受。再留一点点咀嚼后的馒头,也放在纸巾上,其余的“咽到肚子里”。比较一下咀嚼前与咀嚼后馒头的变化。最后说说口腔在消化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这是口腔的结构图,这里是牙齿,这里是舌头,这是唾液腺。
(学生们认真而新奇地参与体验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材料的留存、咀嚼时感受的采集、小组内的交流、记录单的填写)
师:在咀嚼前后,馒头块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咀嚼时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1:咀嚼前馒头是块状的,软软的,是个整体。咀嚼后很碎、黏黏的、湿湿的,把纸都弄湿了。咀嚼时一开始比较干,后来就不干了,还有一些甜。我们认为口腔有把食物弄碎的功能。
师:他们组在语言上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其他组听清他们的观点了吗?你们对他们的表述有什么看法? 生2:我觉得他们说的挺好的。观察的比较细致,我也同意他们的观点。
师:我还是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一开始有些干的馒头,嚼碎后就湿湿的呢!哪里来的水分呢?为什么“胶囊小导游”说它被舌头反转得晕头转向呢? 生3:因为口腔里本来就是湿湿的。上节课我们也学了口腔中的唾液混合到馒头里,所以是湿湿的。
生4:书上还说有些淀粉在口腔里被消化掉。我还记得。
生5:我听爸爸说过淀粉就是甜的。
生6:我没觉得舌头在里面翻搅。
生7:舌头翻搅了,我开始用一边的牙齿嚼,后来累了。我就用另外一边嚼,然后舌头就把食物给弄另一边去了,我觉得搅了。
师:看来你们还是很有自己想法的。至于淀粉是不是甜的,科学家们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在唾液中含有一种叫做“唾液淀粉酶”的物质,它把一些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所以才觉得甜。
师:舌头到底搅没搅呢?老师再发你们一块馒头,你们再慢慢咀嚼一次,感受是不是有唾液分泌出来,舌会不会翻搅。
(学生再次咀嚼馒头)
生1:我觉得舌在搅拌。
生2:我觉得搅拌了。平时我在吃糖的时候明显觉得舌头在动。
生3:我不确定舌头搅拌没有,我看见他(指着同组的同学)嚼的时候,下巴除了上下动,还左右动,就像这样(演示),所以我不敢确定。
生4:老师我觉得我们是不是放嘴里一个摄影机,看看到底动没动。
生5:那嘴还嚼的了东西吗? 师:我觉得看一看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生6:我们不然张着嘴嚼试试? 生7:那还不都漏到嘴外面来了。
第三环节:口腔消化模拟实验 师:看来闭着嘴巴咀嚼不是偶然的,是为了防止食物漏出来。舌头究竟搅拌了没有,它在咀嚼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我们一时无法准确辨别。你们看咱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把咀嚼食物的过程模拟出来,看看舌在咀嚼的过程中是否有作用,然后再推理真正的咀嚼过程中舌的作用,你们看怎么样? (如果学生们产生疑问,不知如何模拟,教师可以讲解模拟实验的设计方法)
师:简单地说,模拟实验就是利用一些材料,模拟口腔中各个竒官的功能,用它们尽量模拟咀嚼的过程,观察出现的现象,然后进行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口腔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包括这些竒官(出示课件,材料超市中的材料)。大家思考一下:口腔中牙齿、舌、唾液有什么特征?这些材料和口腔中的竒官有哪些相似的特征?怎样模拟咀嚼过程呢?要观察什么现象呢? 师: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觉得水可以模拟唾液,它们都是液体;
咀嚼的食物是馒头;
铲子可以模拟舌头;
擀面杖可以模拟牙齿。
师:挺好!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似特征,这说明你们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还是很强的。
师:我有一份实验记录单(课件),上面罗列了口腔中各个竒官的特征。小组讨论一下哪些材料与它们有相似的特征,可以模拟它进行咀嚼,把它们用线连接起来。
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用碗来模拟口腔,这样食物不会漏出去。用铲子模拟舌,它是扁扁平平的。用勺子用模拟牙齿,把馒头切碎。水模拟唾液。我们组一个人负责放食物,一个人加水,一个人负责当牙齿,一个人当舌头。反复地嚼,先看看舌头没搅拌嚼出的效果,再看看舌头搅拌后嚼的效果。看看哪个更接近我们嚼的样子就能知道舌头搅拌没有。
生2:我们不同意他们的想法,不能用勺子模拟牙齿。嚼馒头时我们是用磨牙来嚼的,磨牙是宽的,不是像勺子那么薄。我们是用擀面杖来模拟的牙齿。其他的都差不多。
生3:我们是用勺子模拟的舌,没用铲子。
生4:我们想用勺子和擀面杖一块模拟牙齿。
师:那咀嚼完了怎么把食物“咽”下去呢? 师:你们的思考还是比较完善的,看来你们抓住了模拟对象的特征,只需要在你们的想法上稍作修改就可以使模拟对象更完善。就这套材料来说,用铲子模拟舌,用勺子模拟吞咽。这样可以防止吞咽时食物滑落,你们觉得这样安排可以吗?如果有更多的材料也可像他们组那样用铲子和擀面杖模拟不同形状的牙齿。
师: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1:注意卫生,不要弄到外面去。
生2:水不要加太多,要一点一点地加。
师:模拟实验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口腔中各竒官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你们的配合也要像它们那样默契。
(学生开始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获取实验现象,分析处理信息)
师:通过模拟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先进行的是舌头没搅拌的情况。把食物放进去嘴里嚼了一下没有嚼碎,又加入了一些水又嚼。就嚼动了一小块,一大块跑到边上去了。舌头要是不搅拌,食物根本回不来。舌头要是搅拌了,食物就能回到牙齿那,而且几乎每次都要搅拌。所以我们最终认为舌在咀嚼过程中是一直在搅拌的。
生2:我们也同意他们说的。我们觉得牙齿、舌头配合得太默契了。舌头在搅拌的时候,几乎没有咬到舌头。
师:看来这个模拟实验帮了你们的大忙了。
第四环节:得出结论,推理概括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胶囊小导游”:我的头终于不晕了。同学们,我带你们一起到口腔里看看在那发生了什么吧!了解一下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师:同学们快跟它说说,在它头晕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做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又有哪些收获?小导游为什么会头晕呢! 生1:通过模拟实验,我推理出口腔很重要,有磨碎食物的作用,而且唾液还可以消化一些淀粉,使嚼碎的食物湿润,容易咽下去。要是嚼不碎胃就会很不舒服。口腔在咀嚼时,牙齿、舌和其他竒官要密切配合嚼碎食物,舌还有搅拌的作用等。
生2:我还知道做模拟实验时,要找它们的相似特征,不是胡乱选择的。
“胶囊小导游”:你们真是太棒啦!这段旅程没能陪你们,但是下一段旅程一定带给你们更多的惊喜,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吧! 【教学反思】 本课延续了“胶囊小导游”的情境。设计了在没有小导游帮助下,学生自己探究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多次咀嚼馒头,比较咀嚼前后馒头的变化,发现口腔各竒官的作用。对舌是否有搅拌作用进行讨论,并确定研究问题“舌在咀嚼中是否有搅拌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模拟实验,为《胃中奇遇记》一课中模拟胃的运动的实验做准备。
【总结点评】 关于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并不唯一,教师可以灵活把握。教材中内容的编排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与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关于模拟实验,要注重对模拟实验的整体设计。本单元要进行多个模拟实验,可以采用“教”“扶”“放”的策略整体考虑本单元的实验教学。在模拟实验设计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模拟实验要点的把握,即模拟材料的选择和对模拟条件的还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获取,分析现象与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模拟现象与实际咀嚼现象的差距,推理口腔咀嚼过程中各竒官的作用。
3 胃中奇遇记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先引领学生回到消化系统旅游的情境,通过“胶囊小导游”来到胃的实际经历,推测出胃进行消化吸收的作用,再根据对胃蠕动模拟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搜集更多实际证据,通过对证据运用分析、综合、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对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正确认识。
学生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一次神奇的旅行》和《口腔“历险记”》两课,有了对“胶囊小导游”的认识,知道了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简单了解各个竒官的基本功能,能够按照顺序连接各个消化竒官,并且知道了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竒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因此本课继续使用“胶囊小导游”引入,通过阅读《“胶囊小导游”胃中“奇遇记”》的连环画,提出“胃的功能是什么”这个探究主题,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形成对于胃功能的正确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和模拟实验活动,知道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竒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场所,胃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
(2)在探究胃消化功能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和利用实验材料合理的设计并进行模拟实验,搜集证据,从而通过分析、综合、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对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3)学生在知道胃的消化功能后,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初步感受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面包片、塑料袋、一烧杯水、皮筋、记录单、板贴各消化竒官模型图。
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进入情境 师:(出示板贴:人体的消化系统)上一节课当中,我们跟随“胶囊小导游”认识了人体的消化系统,谁还记得在消化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消化竒官? 生1:有口腔。
生2:小肠和大肠。
生3:胃。
生4:食管。
师:非常好,谁能按照食物进入身体的顺序再说一次? 生:口腔,食管,胃,大肠和小肠。
师:大肠和小肠的顺序应该怎样呀? 生:先小肠再大肠。
师:上节课“胶囊小导游”还和我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历险记”,它和食物一起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当中,来到了口腔和食管里面,经过对食物变化的观察,发现了口腔和食管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谁来说一说口腔的消化作用是什么呢? 生1:先用牙齿咀嚼,然后再用磨牙把大块的食物磨碎,然后再用舌头搅拌,最后咽进食管中。
师:非常好,简单来说,在口腔里我们已经把整块的食物变成了小碎块,它有一个切割、磨碎食物和初步消化的作用。(板贴:口腔的作用)食物在食管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就是把食物运到胃里。
师:它就是一个运输食物的作用。(板贴:食管的作用)这节课当中,“胶囊小导游”将带着我们跟随食物一起来到了下一个很重要的消化竒官,它应该是哪儿? 生:胃。
师:今天我们来跟“胶囊小导游”看一看胃在我们消化食物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它在胃中有一番自己的奇遇记,那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获取它所遇到的信息,请同学们注意一会儿阅读教材的时候要思考一个问题,(出示课件)你从“胶囊小导游”的经历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一会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可以吗?现在阅读教材获取信息。
第二环节:阅读教材,提取信息并分析证据 师: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从“胶囊小导游”的奇遇中知道了什么?你说说好吗? 生:我知道了胃非常大,像个大口袋,它还有一种特殊的液体,能让食物变成像粥一样。
师:她说胃像个大口袋,能有多大呀? 生:胃的长度是25到30厘米,宽约12到14厘米。
师:(板书胃的大小)长度是25到30厘米,宽约12到14厘米。胃像个大口袋,我们知道了它的长度和宽度,这个是胃的什么特点呢? 生:胃的大小。
师:我们从小导游的信息中首先知道了胃的大小,还有什么信息呢? 生:胃会分泌胃酸,它能让哪些被牙齿咀嚼得很小很小的食物变得更小,然后跟粥一样。胃酸有一种气味是特别难闻的。
师:(板书胃酸)也就是在我们的胃当中会分泌胃酸,细小的食物来到了我们的胃中,会变成粥状的食糜,还有其他信息吗? 生:我还知道了口腔里的食物被牙齿负责磨碎的,然后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
师:这是上节课我们知道的,在图中的信息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大家再找一找。
生:食物进入胃以后会上下翻腾, 师:食物怎么就会自己翻腾起来了呢? 生:胃能蠕动。
师:胃的肌肉在不断地运动,这种运动使得进入它里面的食物出现了上下翻腾的现象,我们把胃的肌肉的这种运动叫做蠕动。(板书:蠕动)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对“胶囊小导游”的奇遇提取了一些它的经历,它给我们的信息,你能不能根据已有的这些信息进行一个猜想,猜想胃到底是怎样把食物最终变成食糜的。我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 生1:我们组认为,进入胃中的食物是通过在胃里的翻腾和左冲右撞,才慢慢地变成食糜的。
生2:食物先进入胃中,然后胃酸会先将它“软化”,然后再开始蠕动,蠕动的时候能让它与胃酸更充分地结合,然后就变成食糜了。
生3:我们认为小块食物进入胃里之后,胃就分泌胃酸,然后胃就用肌肉蠕动,就好像勺子在那搅拌似的把食物和胃酸搅拌在一起。
师:但是这里没有勺子呀? 生:胃的肌肉好比是勺子。
师:那我有一个疑问了,那你可以怎样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解决一下吗? 生:我们可以用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呢? 生1:我们应该模拟胃的蠕动。
生2:我们要做一个胃的模型去模拟一下胃消化的真实过程,看看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那样。
生3.还要加入胃酸消化,然后去验证猜想。
第三环节:设计一个模拟胃蠕动的实验 师: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老师想对大家提出几点小小的提示。第一:在设计实验时,我们最重要的当然是实验的方法,我们怎样做这个实验,用什么去模拟胃,用什么去模拟食物,什么模拟胃酸。第二: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思考重点要观察什么,才能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第三:每个小组有四五个人,进行模拟实验时将如何进行分工呢?现在每个小组开始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并设计方案)
师:我听到了很多组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每个小组的方案都不太一样,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方案?你们组先说说好吗? 生:我们想用塑料袋来模拟胃,用水来模拟胃酸,用面包当作食物,把食物和水放在塑料袋中摇一摇。
师:同组同学对他的方案有补充吗? 生:摇一摇之前还要再拿皮筋儿捆住口。
师:针对他们组的方案你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生:实验中要观察面包在那里是否变成了食糜。
师:她提到了我们刚才提示的第二点,就是在实验中要重点去观察什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想分享下自己的方案? 生:我们是想把烧杯当作胃,把面包撕成小块扔进胃里,然后再拿塑料袋把烧杯口套上,拿皮筋儿捆上,然后再摇它。
师: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有的小组用塑料袋模拟胃,有的小组用烧杯模拟胃,哪个会更贴近我们真实的胃呢? 生:我觉得塑料袋更贴近我们的胃,因为烧杯是硬的,没办法蠕动。
师:同学们说的特别好,相对于塑料袋和烧杯,我们要选择一个柔软的,能够模拟肌肉的蠕动,更贴近于会收缩蠕动的胃,所以我们选择塑料袋效果会更好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的设计,老师这里也有跟同学们相似的方法,跟刚才两个组说到的很相像,我们用塑料袋去模拟胃,将食物和水倒进我们的塑料袋中,在摇晃前进行封口,但是为了更贴近于胃的蠕动,我们不用摇晃的方式,我们用揉和捏来进行,为了保证我们每一个组实验的效果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一起约定一共需要揉捏150次,应该会很累,所以建议大家中间休息两次,也就是每揉捏50次休息一会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生:我们要在刚刚把面包放进去的时候看面包是什么样子,揉捏完第一组后看面包变成什么样子,揉捏第二组后再看看,然后揉捏第三组后再看看。
师:非常好,他说了很重要的一点,在每一次实验后,及时地看看面包的变化。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想一想实验方法中除了看,还有什么方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记录一下每次实验的时间。
师:揉捏的时间我们可以记录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既然有同学用手去揉捏了,你的手在模拟胃蠕动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观察面包的变化和手(胃的肌肉)的感觉。
师:嗯,就是通过手的感觉来进行观察记录,所以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记录单当中涉及了两个方面,做实验的同学要及时说一说你在揉捏过程中,食物和手感上的变化,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眼睛看的方式观察食物的变化,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每一组实验完成后都要及时记录。在实验开始之前,还有最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的,就是实验的注意事项,你有什么想给大家提示的呢? 生1:我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使用塑料袋时要小心,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就是揉捏的力度要控制好。
生2:实验中如果袋子中的水洒出来了,你得用抹布及时清理桌面。
生3:放水的时候要小心翼翼,避免水洒了。
生4:我们在扎口的时候要把皮筋扎紧一点。
师:老师还想跟大家提示一下,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的材料是不能放入口中的,因为这些材料达不到足够的卫生标准。最后提示大家一点,在我们揉捏完150次以后,请你把塑料袋放回到白托盘里,剩下的时间总结你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最后推想一下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第四环节:汇报与交流,归纳概括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竒官这一结论。
师:哪个组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研究成果呢。
生:这是我们组的发现,在第一组揉捏50次时手的感觉是软的,然后食物的变化是从小块变成食糜。第二组揉捏50次时,手的感觉是更软了,摸起来食物变得比之前更小了,然后用眼睛看发现食物变化是更软、更小,水也变色了。最后第三组50次后,用手揉捏发现食物就变得很细了,然后用眼睛看发现食物就变得非常细了。我们的结论是,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竒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要场所。胃部肌肉的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
生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第一组揉捏50次的时候,我的手感是比较软的,食物大约1.5厘米的块块;
揉捏100次的时候,我的手感是食物变得更软了,食物比以前小了很多,揉捏150次时,揉捏食物的感觉就和粥一样了,食物与水融为一体。我们的结论是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竒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要场所。胃部肌肉的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
师:通过同学们的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食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胃的功能有了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想有区别吗?小块的食物通过食管,运输到胃当中,胃分泌了胃酸,通过胃壁肌肉的蠕动,最终让我们的食物在胃里面从小块变成了食糜。(板贴:胃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胃的消化作用。
第五环节:拓展与提升,应用所学提高学生保护消化竒官的意识 师:那我想采访一下刚才实验的同学,你在做完这150次实验之后,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生:我做完150次实验,就是感觉手非常的累,刚开始会发酸,发胀,最后都快没有感觉了。
师: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的胃,你只揉捏了150次手都这么累,但是你知道胃的工作吗?它要把你每天、每顿饭吃的所有食物全部通过蠕动加工成食糜,所以你想一想应该如何爱护我们的胃,在生活饮食上,我们应该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吗? 生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把吃的食物在口腔里要把它变成特别小的食物,这样做我们就可以保护胃。如果狼吞虎咽,很多大块的食物进入胃,胃也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蠕动了。
生2:我们要细嚼慢咽,定时定点吃饭,让胃有工作的时间,也有休息的时间。
生3:我们要不挑食,保护胃。特别是不要吃过于坚硬的东西,不要吃很多辛辣的东西。
师:今天我们和“胶囊小导游”一起经历了在胃中的奇遇记,那么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将会到哪里去呢? 生:小肠。
师:对,下节课“胶囊小导游”会带着我们来到下一个重要的消化竒官——小肠。
【教学反思】 可以使用教材阅读与模拟实验相辅相成的教学策略。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搜集证据,可以安排阅读教材与模拟实验两项活动。阅读教材是为了让学生对胃有一些深入的认识,从而提出合理的猜想,而模拟实验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上的验证。有猜想有验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搭建脚手架。
【总结点评】 本课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胶囊小导游”的经历,第二部分是模拟实验的设计与操作,第三部分是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分析总结胃的消化作用,这三部分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将学生带回“胶囊小导游”消化系统旅游的情境中,带着已经磨碎的食物,一起来到了胃,通过阅读“胶囊小导游”的经历,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并提出自己对于胃消化吸收作用的猜想,再通过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搜集更多的证据,从而通过分析、综合、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对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4 蜿蜒的旅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依托“胶囊小导游”情境,通过阅读小肠与大肠的资料,制作小肠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依据观察的现象和体验的经历,分析食物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得出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竒官之一,是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场所。
学生分析:在对消化竒官口腔和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学生们多次参与了利用模拟实验进行的探究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并实施,积累了一定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法与经验,为本课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与模拟实验等形式,认识小肠和大肠是重要的消化竒官之一,在消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2)知道小肠与大肠的特征。
(3)乐于思考,能借助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并依据实验现象运用比较、推理等方法认识小肠与大肠的吸收过程,不断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人体的消化竒官表现出探究兴趣。
(5)乐于为完成学习活动,相互协作并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彩笔、画纸、绒布(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双面胶、剪刀、漏斗、食糜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延续“胶囊小导游”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与“胶囊小导游”一同认识了胃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哪位同学带着我们复习一下? 生1:胃像一个大口袋,是我们人体中重要的消化竒官之一。它能蠕动,能分泌胃液,能够将口腔嚼碎的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它能吸收蛋白质。
生2:我们还设计了胃蠕动的模拟实验,观察到了食物在胃的蠕动下被揉捏搅拌形成食糜。这个实验还提醒我们吃饭时一定要把食物嚼碎,这样可以减少胃的负担。
师:看来你们从“胶囊小导游”的胃中“奇遇记”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延续“胶囊小导游”情境,开启食物在小肠中的蜿蜒旅行 师:今天我们将跟随“胶囊小导游”一同进入到下一个消化竒官——肠,包括小肠和大肠中去了解一下发生在哪里的事情。小导游提示大家:这个旅程的道路十分崎岖蜿蜒,你们要做好准备哟! 师:小肠是什么样子的?食糜从胃中来到了小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会有哪些营养物质被吸收?请大家阅读课本中的资料,看看你们都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开始阅读书中资料“小肠与大肠”)
师:你们都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1:通过阅读我知道了“胶囊小导游”为什么说道路特别蜿蜒。因为小肠有4-6米,弯弯曲曲地堆在肚子里。
生2:我知道了小肠内壁上有好多绒毛,使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绒毛上有好多毛细血管,能吸收营养。
生3:我知道了小肠一端连接胃,另一端连接大肠。大肠也有1.5米。
生4:小肠也会分泌消化液。而且我从这个单元的第一课还知道,小肠中有肠液、胆汁、胰液。它们可以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大肠没有分泌消化液。
生5:我觉得小肠和大肠肯定也会蠕动,要不然食糜不会自己从小肠走到大肠。
生6:我觉得是不是书上印错了?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在200平方米!我们家的房子才100多平方米,比我们家的地面还大? 师:看来你们不仅从资料中获取了很多的信息,还有更多自己的思考,有意识的辨别材料的真伪,值得点赞。
第三环节:观察小肠外部和内部的特征 师:小肠的内壁上会有那么多绒毛吗?这些绒毛又是什么样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鸡的小肠。你们可以戴好手套、护目镜和口罩,利用镊子和放大镜观察一下鸡小肠内壁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用语言描述一下它的样子。注意观察要有顺序,我们可以先观察内壁的整体特征,再观察局部特征。
(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小肠内壁特征,并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生1:小肠内壁整体上是一条一条的突起,我们在用放大镜观察时一条条的突起更明显了,但是没有发现绒毛。
生2: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突起,但是没有观察到像课本上那样的绒毛。
师:其他组看到了吗? 生:也没看到。
师:这说明小肠的绒毛太小了,如果我们换用更大倍数的放大镜,或者利用更专业的设备比如显微镜,我们就能看到小肠绒毛了。我这有一段影像,拍摄了小肠绒毛的样子,咱们一起来看看在小肠上的绒毛是什么样子吧。
师:看完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不怀疑200平方米以上了,绒毛太小,太多了。
生2:我觉得小肠太神奇了,那么小的绒毛上面还有那么细的血管,太神奇了! 师:人的身体就是很神奇。信息里说小肠有4-6米长,你们能感受到它有多长吗? 生:大概教室这么长吧! 第四环节:活动——制作纸筒模型感受小肠的长度 师:我准备了一些报纸,各小组将它卷成纸筒,用胶带粘接成一个6米长的纸筒。感受一下“小肠的长度”,再试着把它盘曲起来,不要挤压,感受一下盘曲后的大小。
(学生动手开始实验)
师:通过这个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6米长的小肠盘曲在一起挺难的。必须要弯弯曲曲地放在一起,还不能压、不能挤、不能折,要不然食糜就过不去了。
生2:我觉得人体的结构更神奇了,怎么就能长成这样呢!太神秘了。
生3:有时我肚子痛,是不是就是小肠受伤了呢? 师:这可不一定,身体要是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不过注意保护小肠的健康倒是必要的。你们知道吗?食糜要在小肠里停留很久,不同的食物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大概是3-8个小时。
第五环节:设计制作小肠模型 师:口腔可以咀嚼,将食物嚼碎;
胃可以蠕动,将食物揉捏、搅拌形成食糜;
你们觉得小肠有什么作用呢? 生1:我觉得小肠肯定也要蠕动,食糜才能运动。
生2:我猜测小肠中的绒毛能吸收食糜中的营养。
师:小肠有什么作用呢?还是让我们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一下吧!我在材料袋中准备了这些材料,看看对你们设计这个模拟实验是否有帮助。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儿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样设计的模拟实验? 生1:我们用绒布卷成卷模拟小肠,有绒毛的一面朝里,模拟小肠绒毛。
生2:把捣碎的食物当食糜,倒进绒布里,放在托盘里。
生3:先不用手按,看看食糜能流到哪,再用手按压,看食糜能流到哪里。
生4:最后打开观察现象。
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生1:要慢慢地倒入食糜,不能流出来。
生2:还要注意比较食糜进入小肠前、后的变化。
(学生开始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 生1:我们组是开始没有用手按压,食糜倒入后流了一小段就不动了。后来我们开始用手按,食糜能够一点一点地向前流,但是很少的一部分出来了。我们发现,按的时候绒布都湿了,手也湿了,流出来的食糜比之前的要干很多。所以我们认为小肠是运动的。
生2:我们和他们组的方法一样,也认为小肠是运动。我们还觉得绒布湿湿的,正好模拟了小肠在吸收营养。
(影像资料补充学生对小肠、大肠的认识)
第六环节:能够依据观察现象和体验经历,分析食物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得出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竒官之一,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的主要场所这一结论 师: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请分析小肠和大肠有哪些作用。
生1:我知道了小肠和大肠的长度,小肠4-6米长。小肠也会分泌消化液,小肠能吸收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所以在消化系统中很重要,然后把余下的残渣运输到大肠里。大肠长1.5米,它能吸收水分。
生2:小肠和大肠都可以蠕动。
生3:小肠内壁有很多绒毛,和食糜的接触面积能有200多平方米。小肠弯弯曲曲的盘在一起,怪不得叫“蜿蜒的旅行”。
第七环节:课后拓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小肠和大肠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整理一张消化过程导游图。并把图中的奇遇讲给家人听吧。
【教学反思】 通过阅读小肠与大肠的资料,制作小肠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等环节安排。学生依据观察的现象和体验经历中的感悟,分析食物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认识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竒官之一,是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场所。
【总体点评】 在资料的准备上,教师可以利用本单元中的资料,也可适当增加其他资料包,便于学生获取更多信息。对小肠的观察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观察时注意选择高倍放大镜,清洗小肠并浸泡在清水中。观察时要注意民族信仰和个人卫生。
5 保护消化竒官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聚餐时的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引入,经过对生活中不好饮食习惯的现状调查,引发更多人关注饮食健康。再用自己的方式设计并宣传,使得更多人关注饮食健康,知道保护自己的消化竒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前面几课的学习,对消化竒官和消化过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设计和实施模拟实验,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设计实验能力。对现象的分析与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基于以上知识与经验以及能力的积累,对于本课调查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策划调查方案与组织调查活动,将有可能成为学生们在本课活动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调查活动收集到饮食习惯与身体健康关系的信息。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简单的调查活动计划与记录工具。
(3)在调查活动中,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
(4)知道保护自己的消化竒官,能养成良好卫生、饮食、睡眠等健康生活习惯。
(5)通过交流展示活动,促使学生们以新颖的表达方式阐述调查结果,促进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6)乐于为完成调查与展示活动,相互协作并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创设,聚餐后引发对不好饮食习惯的关注 师:上节课“胶囊小导游”带领我们认识了人的消化过程。探探他们几个小朋友们为小导游开了一个丰盛的美食派对。结果贪吃的奇奇发生了一件事情,接受了大家好一番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呢?(课件课本中的聚餐图)
(学生观看课件,获取图上的信息)
生1:是因为奇奇吃的太多了,所以大家才批评他! 师:看来他确实吃的挺多的。他吃的太多了,思考别人没得吃了才批评他吗? 生2:我觉得他吃的都肚子疼了,大家是为了他的身体健康才批评他的。
生3:我也觉得是为了他的身体健康。他们都是朋友,不会因为吃的多少吵架。
师:大家都是一些有爱心的孩子,知道与好朋友分享,更知道关心爱护同伴,还能理性地分析。
师:你们有过这种“暴饮暴食”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什么感觉,现在你觉得吃的这么饱好吗? 生1:我有过,上次我弟弟过生日,我们做了一大桌子饭菜,还有一个大蛋糕。我和弟弟都吃多了,就觉得肚子胀胀的。晚上我们都没吃饭,我觉得这样不好。现在我知道了,一定是我的胃里面装的食物太多了,胃不容易蠕动了,增大了负担,下次我要少吃点。
生2:我在上辅导班时,我的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在那吃饭,每次都吃的特别多,撑得还打嗝。老师总是劝他少吃点少吃点,他就是不听,结果现在特别胖。妈妈说人太胖了会对身体不好。
师:看来暴饮暴食确实会危害身体健康,至少会对我们的消化系统有不好影响。小朋友们要注意饮食习惯,保护我们的消化竒官。(学生们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环节:调查研究学生生活中的不好饮食现象 师:我们的身体就是很奇妙,当你有一些不好习惯的时候,它都会给我们发出一些信号提醒你,就像在说“我不舒服啦!你对我好一点!下次不能这样啦!”比如说奇奇吃撑了,胃就会痛;
吃了凉东西了,肚子也会痛或者拉肚子;
刚吃完饭就去踢球,结果吐了等等现象。在咱们的班级里、学校里这种不好饮食习惯的人多吗?大家是不是都能克服这些不好饮食习惯呢?我们有没有必要做一个“保护消化竒官”的宣传呢? 生1:我觉得不用,科学课上一说不就行了吗? 生2:我觉得有用,他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样就能少犯几回错啦! 生3:我觉得要宣传,科学课咱们上了这课,别的年级没上。
生4:我觉得不用,他爸爸妈妈就告诉他啦! 生5: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爸爸妈妈也告诉过我,可是我自己明白了比别人告诉我要好,我就更注意了。我觉得要宣传,还要说明为什么。
师:你们说的都有自己的理由。看来你们对这个问题是有思考的,能够自己分析、权衡利弊。可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看着身边的同学,因为不好饮食习惯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却不理不睬吗?相信大家在心里还是愿意去善意地关心、提醒身边的伙伴,你们觉得呢? 师:
针对“保护消化竒官”这个主题,我们要宣传什么呢? 生1:我觉得要写一些提示语,就像“节约用水”那样。
生2:我觉得可以做些实验,我就是在模拟胃的蠕动实验时认识到要把食物嚼碎,细嚼慢咽,要不然会增加胃的负担,不容易消化。
生3:我觉得要把不好习惯列出来。
生4:我们怎么知道有多少不好习惯? …… 师:看来大家对这次宣传还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总结了一下,你们的问题集中在:要宣传什么,怎么宣传?同学们都有哪些不好习惯呢?针对不好习惯我们要讲哪些知识呢?咱们可以针对不好饮食习惯做一次调查,看看咱们班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我们宣传更有针对性,做什么实验不也就知道了吗? 生1:我们要怎么做调查呢?大家都在上课呢! 生2:我们可以画一张表,做个问卷发给大家。
师:你们说的这种调查方法叫“问卷调查”。它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很多人的看法,能保证信息数量,缺点是后期统计会比较麻烦。
生3:我们可以去采访,把他说的记下来。
师:她说的这种方法叫做“访谈法”。优点是信息获取的准确,缺点是非常耗时。
师:我们先罗列几个大家公认的不好习惯,然后再统计数量,边统计边增加遗漏的不好习惯。小组讨论一下,看看有哪些是公认的不好习惯,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暴饮暴食、吃特别凉的东西。
生2:吃完饭后剧烈运动,边吃饭边看电视。
生3:边吃饭边大量喝水喝饮料。
生4:狼吞虎咽,食物没嚼碎就咽下去。
生5:不吃早饭,不按时吃饭。
…… 师:看了我们罗列的这些不好习惯,心里默默地数一数,在你身上出现了几个?你有什么想法? 生1:这些不好习惯太多了。我一定要保护自己的消化竒官,改掉这些坏习惯。
生2:我也是。
生3:我觉得我们还真的要宣传一下。
师:请你们从中挑选一到两个不好习惯,利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设计一个宣传活动。注意小组人员的分工与合作。
(学生们小组讨论,设计宣传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宣传设计)
第三环节:关于饮食习惯与保护消化竒官的关系,研究成果的汇报与交流 生1:这是我们组罗列的不好习惯提示图。我们画了一张草图。背景是人的消化竒官图,然后将每个不好饮食习惯都罗列在上面,每个不好习惯一张纸。然后纸的正面写不好习惯,背面写会出现的问题。这样他们一翻就看到了。
生2:我觉得他们设计的挺好的。你们写字的纸要用硬纸,要是软纸的话自己就垂下去了,就能看见后面的字了。
生3:我也觉得挺好的。
生4:我们组想用实验的方法说明食物要嚼碎,细嚼慢咽。我们想用胃蠕动的实验材料,把一些馒头块、熟肉块、蔬菜、水果等分装在ABC三个袋子中。然后A揉捏100下,B揉捏200下,C揉捏300下,最后比较分析结果,看看他们变成什么样的食糜了。这样能明白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生5:我们组也想用胃蠕动的实验材料,说明不能暴饮暴食。就是将馒头块、熟肉块、蔬菜、水果等装进两个相同的袋子里,但是一个装的满一些,一个装的不太满,然后用手揉捏袋子里面的食物,模拟胃的蠕动。发现装得满满的袋子不好揉捏,装得不满的袋子好揉捏,而且里面的食物容易变成食糜。用这个来说明,一定不能暴饮暴食。
第四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保护消化竒官的方法和意义 师:看到你们精心设计的宣传材料,老师真的很感动。你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都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仅自己有意识保护消化竒官,还能提醒大家改掉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做一个健康生活的小卫士。你们真棒! 【教学反思】 学生们从调查班级中同学的不好饮食习惯,到制作宣传材料,成为一个保护消化竒官的宣传员。不仅增强了自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意识地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馈他人,为他人提供帮助,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在调查方案的设计中,如何策划调查方案、数据的统计与数据分析显得有些不足。设计时还应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优化。
【总体点评】 本课重点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护消化竒官,与人体其他内容的配合学习,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
学生在参与宣传活动的策划中,初步习得了策划调查活动的过程,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健康生活的社会责任感。在策划活动中发挥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在宣传展示方法上,学生们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呈现相关内容,努力做到宣传的内容、形式耳目一新。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反思单元 伟大的命名者 【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前面几个单元学生经历了多次“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对这两项要素活动经历进行回顾反思,是本册教材的“反思单元”。
【教学目标】 通过林奈处理收集到的植物的信息并建立植物分类的方法体系、创立规范统一的植物命名方法的故事,分析理解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方法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引导学生反思回顾自己的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总结探究经验。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学生一学期的学生活动手册及其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地球是现在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同学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吗? 生:…… 师:这么多种植物有的差异很大,有的差异很小,怎么才能把它们搞清楚呢?这一直是植物学家们头痛的问题。直到300多年前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的名字叫林奈。下面我们就来打开书本来读一读他的故事。
二、阅读分析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自主阅读科学家故事)
师:林奈为生物学研究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生:给植物和动物进行了分类,创建了双命名法给植物命名…… 师:分类也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林奈在研究中是怎样处理信息的? 生:…… 师:在发现没有统一的分类和命名之后,林奈是怎样做的? 生:…… 师:他提出了怎样的分类系统? 生:…… 师:他创造的双命名法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三、回顾反思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林奈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这学期,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是怎样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 生:…… 师:我们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吗? 生:…… 四、活动:我的科学概念图 师:刚才大家对自己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相信大家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一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就请大家来小试牛刀,把自己脑袋里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一次信息处理,然后用概念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接到这个任务你们准备怎样做? 生:…… 师:嗯,可以先通过回忆的方式,把自己脑子里的所有科学知识在本子上简单罗列一下,然后再把这些知识分门别类,把同一类的知识写到一起,把紧密相关的写到相邻的地方,然后再进行调整…… 师:分类有困难的同学,老师可以提醒大家,我们小学科学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工程技术等几个领域。大家可以按这四个领域进行整理。
(生分组或个人进行知识梳理)
师:有愿意将自己梳理的情况拿出来交流的吗? 生:…… 师:他是怎样梳理的?他有什么优点值得借鉴?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生:…… 师:大家再次对自己的科学概念图进行修改和优化。
师:课后请把自己的概念图贴到教室墙壁上供大家观摩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阅读科学家故事,用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感悟到处理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过程。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绘制自己科学概念图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比如先给一张样张让孩子们看看,让他们先知道什么是概念图。这样会缩短孩子们摸索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总结点评】 让学生梳理制作自己的科学概念图,既是一次很好的处理信息再实践,同时又是一次科学学习的大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声音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奇官-声带。(P5)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 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 到内耳,并触发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强,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弱。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 振动越快,发出的 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6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1.6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6 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报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报动的快慢改变了。
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趙低。
1.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8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8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 2.1人的呼吸奇官有:鼻腔、气管、文气管、肺、横膈膜等。
2.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 排出二氧化碳。
2.1吸气。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2.2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LU气不变 2.2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
2.2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2.2人体需要的 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2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 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2.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2.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3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2.4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4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藎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
2.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根据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另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
2.4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凉菜中包含黄瓜、粉丝、粉皮等食物,从食物来源上分类,属于植物类食物。
2.4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
2.5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5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5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2.5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2.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防和糖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
2.5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各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藁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西红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盐是一种矿物质极其丰富的食物,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食物中来。
2.5 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2.5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我们可以采用看标签或查资料的方法。
2.5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2.5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6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6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2.6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
粗细粮搭配;
多种搭配;
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等。
2.6只有营养均衡,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成长。
2.6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比重是不一样的。
2.6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6谷物类、油脂类食物含有糖类和脂肪,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
2.6奶制品、豆类、鱼虾类和蛋类等含有蛋白质,可以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2.6蔬菜和水果类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2.6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2.7消化奇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奇官之一。
2.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 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 大臼齿(20个)。
2.7 门齿:用来切割食物:白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 食物。
2.7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大食 物在体内消化。
2.7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2.8人体的消化奇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8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点:光滑且直,作用:输送食物到胃部:置特点:肌肉发达,有胃酸。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特点:5.7米长,有很多消化液,作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储存食物残渣,并吸收少量水分。
2.8人体的每个消化奇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2.8 食物的旅行线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一体外 2.8人体按工作类型分类可以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
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血液循环 系统:(心脏,血管)
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3.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3.1 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2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3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3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寓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4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3.4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弹簧)五部分组成。
3.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3.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量。
3.4跳板、健身球、撑杆和海绵垫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3.5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5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3.5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利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3.6飞行的子D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 它们都具有能量。
3.6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3.6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推荐访问: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科普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汇编 花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湘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中段考试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