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街道办2016-2020年十三五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五年工作总结报告
乡镇2016-2020年十三五脱贫攻坚五年工作总结 2016年至2020年,镇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组织、全面落实、全面提升,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脱贫政策落到实处、脱贫工作健康发展、贫困群众真正脱贫。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关怀指导下,在各个帮扶部门的积极帮扶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和退出。镇共有14个行政村,其中7个贫困村、7个非贫困村。2016年初,经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后,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3户1014人,历经多次动态调整,目前全镇贫困人口521户911人,已全部脱贫退出。以公安部门出具的2014年底全镇户籍人口数2306户6253人为基数,我镇贫困人口发生率由五年前的16.2%降至0,实现了贫困发生率降至0.5%以下的目标。7个贫困村也在2019年全部完成脱贫摘帽。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上,我们本着“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贫困人口识别合规、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则,按照贫困户识别“五步法”和“八不入”原则,经过逐村、逐户、逐人摸底核实,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贫困人口退出上,我们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脱贫退出7项指标进行仔细核实,并综合考虑其脱贫退出的收入稳定性、各方面保障的可持续性,审慎执行退出程序,保证贫困人口在脱贫退出后除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不出现返贫情况。
(二)大数据平台信息录入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平台数据录入工作,按照要求完善“全国扶贫开发业务管理子系统”的相关录入,及时改正平台中的检测错误数据。一是强化组织保证,落实责任到人。通过召开镇党委专题会议研究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录入工作,明确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限,落实工作任务,形成了“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培训学习,确保工作质量。通过参加县里的培训学习,组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进行工作要点解读,提高精准扶贫大数据采集录入工作水平。三是组织信息核实、确保数据质量。由包片镇领导牵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干部配合,进村入户,详细核对农户资料,确保了全镇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数据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三)扶贫档案材料整理。我们严格按照县扶贫办《关于印发精准扶贫档案目录的通知》(*扶办字〔2018〕*号)执行,按年度完成各级扶贫档案的分类归档工作,并按照统一要求装订成册,以内容真实全面、逻辑清晰、装订规范为目标,全面推进“三相符”(村增收台账的收入与户台账相符、与农户家中的台账相符、与系统相符)、“五统一”(村里档案、贫困户手中档案、扶贫手册、贫困户家中上墙的收入明白卡、贫困户口述)。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形成可追溯和痕迹化管理,切实提高档案的规范性和精准度。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真实、齐全、规范、完整,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镇级档案、村级档案和户档案进行指导整理,扶贫办工作人员入村指导及电话指导,确保精益求精、不出纰漏。
(四)“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情况。一是加强义务教育保障和“雨露计划”补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再次进行排查,确保5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五年来,累计对11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学生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7.35万元,确保无因贫辍学现象发生。二是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四道防线”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签约医生服务等政策,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题。进一步核查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做到“应签尽签”,建立贫困人口患慢病台账,引导患慢病贫困人口到县级以上医院开具诊断书,确保所有贫困患者包括新发病例全部纳入管理。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全覆盖。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仍存在困难的给予医疗救助。加强政策宣传,特别是实行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额度通用,村卫生室额度不低于350元,通过微信、入户随访等多种途径,深入宣传解读健康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加强住房安全保障。严格落实“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动态调整”制度,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再排查,重点解决危房改造质量不高的问题,形成台账,落实责任,明确措施,确保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对重建户原危房拆除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建新拆旧政策。五年来共完成危房改造42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5户。目前,全镇贫困户都有安全住房。四是加强饮水安全保障。针对我镇大排查发现的饮水问题及时整改。要求各村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制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工作制度》《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农村饮水安全水管员工作职责》张贴上墙,执行到位;
分发挥水管员日常监督管理作用,加强水井房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水源消毒处置等相关工作。全镇14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饮用水无肉眼可见杂物无异色异味,水质检测全部合格,检测报告并于村级存档,同时水量和取水程度上均满足“安全饮水”标准。目前,全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
(五)产业项目发展情况。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发展短平快项目与培育特色产业相协调,以产业“输血”激发贫困对象自身“造血”,让贫困对象短期能致富、长期能增收。在已实施产业项目回头看及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上,逐户研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项目实施和监管工作,确保贫困户的项目留得住、能发展、发展好。抓好现有村集体项目管理,通过引入独立经营、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多种参与模式,引导能人、党员、干部带头创办、领办村集体经济项目,力求在休闲民宿、观光旅游、棚膜经济、农耕体验等方面实现突破。坚持以县委县政府“以奖代补”和“因户施策”项目政策为依托,结合镇实际情况,以“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为目标,激发贫困对象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继续优化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因户施策、党员大户带动、合作社带动”四种模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计划、一户一个措施、一户一个倒排工期,实现村村都有产业项目,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年来,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以奖代补”“因户施策”等产业项目,带动1600多户次、3100多人次实施了种养殖产业项目。
(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脱贫攻坚以前,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代表的全镇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特别是道路、边沟、供水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对全镇群众生产生活及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从包装基础设施项目入手,根据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度,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了包括水毁重建工程、自来水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水泥路工程、沥青路工程、机耕路工程、彩钢板围栏工程、边沟工程、桥涵维修工程、太阳能路灯工程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扶贫资金投入近亿元。现在,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人居环境也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全面推行“户积存、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实现镇域全覆盖;
要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上级改造任务;
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干净人家星级户,美丽庭院星级户,全面落实“五净一规范”活动,彻底整治“脏乱差”,努力实现“净序美”,全力建设一批样板村、样板户。
(七)光伏项目情况。2017年建设完成集中式10MW和分散式3MW两座电站。2018年全力推进联村光伏电站项目,成立了镇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领导小组,并于2018年2月6日注册成立“县天恩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31336MW光伏发电项目厂区选在县镇村四队苗圃西,占地面积78亩,项目运营期25年,项目总投资1896.84万元,全部由财政资金解决。几年来累计发放光伏收益分红资金200余万元,帮助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进行兜底保障。
二、责任落实 (一)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全面系统压实三级书记和镇包村工作组、各扶贫工作队以及村干部责任,发挥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标本兼治构建农村领域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加强对扶贫干部日常管理,定期、不定期通过大会、座谈会等方式调度第一书记的工作开展情况,要求第一书记每天在微信群里报告驻村情况;
根据“五位一体”工作措施,对包村领导工作进行部署,镇党委通过定期党委会、专题会和座谈会,由包村领导汇报进展、检查督查情况通报等形式督促工作落实到位。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六个环节”,聚焦“三个精准”,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找,对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对帮扶一项一项抓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二)问题整改情况。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巡视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积极安排部署,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逐项梳理,分析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办法,确保各方面问题整改彻底、解决到位。安排镇扶贫办专门负责对问题汇总、整理以及指导各项问题如何整改,将整改事项责任到人,明确专人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清单管理、销号管理,确保立行立改事项“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同时举一反三,确保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及时。
(三)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情况。为进一步贯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后续帮扶,切实保持脱贫退出工作的稳定性、持久性,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制定了《镇后续帮扶及巩固提升计划》。一是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照贫困人口、贫困村退出标准,对已脱贫人口、出列贫困村进行全面核查。抓好已脱贫人口,尤其是脱贫监测户的巩固提升,精准落实政策措施;
构建全方位防范返贫工作体系,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二是构建预警发现和及时应对机制,畅通各种渠道,对发现返贫现象,立即启动相关应对程序。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后,在攻坚期内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三是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强化产业扶持,继续完善和实施“以奖代补”产业项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持续加大光伏分红,保障收入稳定持续;
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以清泉村、青山村为主,依托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本土特色品牌,吸引县域内外游客观光、旅游、住宿、消费,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是促进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转变作风,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党建促脱贫的中心思想,提高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二)建立健全机制。镇党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对工作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落实不到位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约谈或全镇通报批评。
(三)抓好政策落实。按照县负总责,部门联动、镇村抓落实的总体要求,落实乡镇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包保单位包保责任,各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脱贫攻坚的具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扶贫的重大政策、重大问题要高度重视,做到统筹安排部署,带领机关干部、村干部和帮扶单位把精力、感情投入到脱贫攻坚上,压实责任,促进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确保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收官之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创新工作及典型经验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党委结合实际提出了“1256”工作方案,即聚焦一个核心,即全镇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完善2个体系,即责任体系、组织体系;
实施五大行动,即扶志(智)、产业发展、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升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确保实现6个目标:以激发内生动力为目标转变贫困户陈旧观念、以增收为目标引导农民及贫困户发展产业、以形成合力为目标强化镇域扶贫工作、以扎实推进为目标逐步改善镇村基础设施、以达标为目标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抓好基层党组织,推进全镇各项工作不断深入的发展思路。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改变陈规陋习,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主题宣讲,为全村党员上“志智双扶”专题党课。帮扶责任人结合“大走访”活动和包保贫困户工作,组成夜访组在农户家中开展面对面民情访谈活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让贫困户的思想在根本上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营造出舆论引导氛围、文化文艺氛围和浓郁的社会宣传氛围。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自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2020年底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出列的“两清”(到2020年底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出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转;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做强长板、补齐短板。不断攻坚拔寨,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50.1平方公。全镇有 7个行政村(4村3社区),其中“十二五”期间贫困村3个。有62个自然村(大组)、200个村民小组。全镇现有人口10699户39364人。
2014年扶贫新一轮建档立卡全镇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2户2548人,当年贫困发生率6.92%(按2014年农业人口36795人计算)。2014—2019年期间,所有贫困村脱贫出列,所有贫困户完成脱贫退出,其中2018年**镇三个村代表***县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组迎接评估,以零错误顺利通过检查。2020年末,**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96户3082人,其中脱贫796户3082人;
全镇贫困发生率0。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本镇工作实际,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全镇安居工程、产业致富工程、基础改善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群众思想大教育“五大工程”作为工作抓手,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一)贫困人口稳步脱贫。
1.脱贫成效更加稳固。2014年全镇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2户2548人,当年贫困发生率6.92%(按2014年农业人口36795人计算),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96户3082人已全部脱贫退出,人均收入达11572.6元,已达到全镇人均收入水平。
2.专项治理更加有效。一是通过专项治理工作,确保了当前符合政策的群众应享尽享。二是对历年来的扶贫资金使用做了摸排和整理,理清了项目资金使用规范程序等,规范了项目资金资料档案,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三是规范驻村工作人员派驻、及时调整驻村人员,充实了驻村工作队伍。完善了帮村队员的长效调度管理机制,对驻村队员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四是进一步夯实了东西部协作基础,镇人民政府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签订了《共同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协议书》,**1、**2、**3三个贫困村分别与青村镇青溪商会签订了“携手奔小康”行动协议书,使得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情况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五是调整了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配齐配强各战区指挥所人员,派驻国家干部挂包各村各组,摸清家底,实施因户施策,户户制定脱贫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的放矢。六是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召开群众会政策宣传等措施,群众对政策知晓率得到普及、对政策申报程序得到进一步了解,干群关系得到了质的提升,工作满意度得到大幅提高。
(二)两不愁、三保障更加有力。
1.确保收入达标有保障。按照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关于产业发展要求,一是充分发挥**镇区域优势,以茶牛融合发展为核心产业,大力发展挖掘蓝莓、辣椒等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优势,稳定增加贫困对象收入,确保贫困对象能脱贫致富。二是利用产业优势,积极探索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利用入股分红等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利益链接分红18.284万元,真正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以稳定收入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
2.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一是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力度,坚持零顾虑搬出、零负债入住、零距离融入。全镇89户376人搬迁至县城安置点搬迁对象,保证了户户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二是大力排查危房情况,2019年新实施危房改造4户并全面完工入住。三是对贫困对象房屋漏雨等需要修缮的情况,进行了政策保障,现已完成30户贫困户房屋修缮。
3.确保社会兜底有保障。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建立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三重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体系,落实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和“预防+救治”责任制,确保实现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实行低保线略高于贫困线保障兜底措施。目前,全镇共有农村低保户575户1365人,城市低保户9户17人;
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3户16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27户30人,实现无业脱贫、无力脱贫的“两无”家庭社会兜底保障全覆盖。
4.确保教育措施落实有保障。全面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和完善联控联保机制、信息比对核查机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特殊困难学生送学、控辍保学“七长”责任等制度机制,确保不出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辍学情况。目前,我镇教育扶贫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全镇贫困户家庭无因贫辍学、因贫失学情况发生。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终紧紧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瓶颈,针对产业、房屋、饮水、教育、医疗、就业六大板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现境内组组通公路基本实施完毕,已实施的项目得到了有效管护维护。二是积极探索各类人饮工程管护办法,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三是大力实施电力通讯攻坚工程,对全镇农村电网和通讯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了行政村“组组通宽带目标”。
(四)产业促收稳步提升。一是以产业扶贫脱贫为抓手,聚焦500坝区谋产业、调结构、抓产销、增成效,按照“花椒上山、蔬菜进坝”的产业布局思路,着力巩固茶叶、蔬菜2大优势产业,突出抓好“茶牛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稻+”、“烟套菜”、双椒套种等复合型产业,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产出率和附加值。目前我镇已建成见效茶园32000亩,已通过有机认证面积3425亩;
肉牛存栏量达1.5万余头;
发展有机水果基地4350亩;
常年种植有机蔬菜3000多亩、种植辣椒7500亩,种植花椒1100亩。二是以“双有机”产业为引领,积极牵手贵州千禾农业、***苏贵茶旅、***中兴农业、***万雄蔬菜等龙头企业,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建设“双有机”示范基地,推进有机农业、有机产品、夷州文化观光体验融合发展,推进茶旅一体、农旅一体、森林康养等产业业态蓬勃发展,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目前,我镇已建成2个镇级和1个县级“双有机”示范点,基地面积3000余亩;
茶寿山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已获省级认证,**1山古军事洞堡已升格为“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贵州恒苑农旅、黔龙生态农业、联纵生态农业等一大批实体企业正在加快发展,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三是以“村社企三合一”组织模式为抓手,积极培育、做优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主体,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方式,着力助推脱贫攻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目前,我镇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清产核资,7个村(社区)落实了“村社企三合一”组建工作。
(五)群众思想转变明显。一是群众观念转变较快,以“优自治、立德治、强法治”群众思想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国家干部网格化指导各组级支部原则,全方位召开小组群众会、院坝会,将思想道德、遵纪守法、扫黑除恶、环境卫生、安全生产、双有机等关键内容纳入《组规民约》,引导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打扫家庭卫生,管护好路、水利等公共设施,强化公民自治的权威性、执行力,提高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大力宣传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
引导群众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弘扬正能量,唱好正气歌,讲好好故事,坚决摒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庸懒思想。二是生活习惯改善明显,通过支部党员活动、群众思想大教育活动等,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全方位、无死角发动群众开展清洁家园、美化庭院,目前农户生活环境得到质的飞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全镇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地方“断头路”还未打通,季节性缺水严重,通讯信号弱,村民人居环境、公共活动场所、美化亮化工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建设滞后,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苦,解决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的欠账仍然较多。
(二)产销对接不顺畅。我镇目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民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难以有效对接市场;
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较少,辐射带动效应不强,农业产业化链条短,产销对路渠道窄,市场风险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种养殖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建设施投入不足。我镇有500亩以上坝区7个,坝区面积达11200亩,略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一半,产业扶贫的关键在坝区,结构调整的重点也在坝区。因政府财力有限,财政扶贫资金整合难,产业路、机耕道、农灌设施建设等布局有限,维修维护乏力,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个别边远地方“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方还是靠肩挑背磨、人工投送,劳动力成本高、风险大、产出效益低。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工作建议 (一)下步工作打算。
1.持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全省基础设施“六网会战”(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地下管网、互联网)工程,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作用,着力解决交通设施瓶颈。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升级改造,落实安全饮水设备设施管护措施,切实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扩容改造提升进度,着力解决个别边远地区电力供应弱化问题。加快厕所革命工程,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进一步规划谋划产业路、产业灌溉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产业壮大提供保障。
2.扎实抓好产业扶贫建设。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做好点面兼顾、长短结合。大力推进“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加快农村“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一是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聚焦500坝区明思路、谋产业,巩固茶叶、肉牛2大优势产业,盘活现有产业经济效益,规划金鸡-**1、永盛-石门—新冈、**2-**33条主线路、3个主战场,大力实施“牛—沼—茶”生态循环模式,突出抓好茶牛“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茶叶、肉牛两大核心产业,辐射带动林下养殖、蜂蜜、辣椒、花椒、万寿菊、烤烟、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齐头发展,顺势而为、至下而上推进产业革命。二是以“双有机”产业为引领,牵手龙头企业赢得产业先机,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建设“双有机”示范基地,推进有机农业、有机产品、夷州文化观光体验融合发展,推进茶旅一体、农旅一体、森林康养等产业业态蓬勃发展,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3.千方百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双手光荣脱贫、勤劳致富奔小康。
4.筑牢返贫风险防范墙。一是在就业上下功夫。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多开发特殊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二是织牢社会保障兜底网。继续坚持兜底保障政策和惠民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工作,健全救济救助工作机制,坚决防止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筑牢返贫风险防范机制。
(二)工作建议。
1.继续加大产业基础设施投入。目前产业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之后的友谊短板,因6.26洪灾,大部分灌溉等基础设施已损坏,来年坝区生产任务十分艰巨,目前亟待资金解决产坝区生产基础设施。
2.投入资金引进龙头企业。目前我镇辣椒、蓝莓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群众品牌意识不强,生产意识薄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建议投入资金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连片发展产业,使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农特产品推销出去。
3.做好产业发展“后勤保障”工作。当前阶段,经济下行,针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建议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科普宣传、农技推广、能人示范等工作力度,切实帮助贫困户掌握相关技能,减少相应的损失及风险。
某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金子乡基本情况简介 金子乡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其中省定贫困村1个,一般贫困村8个。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537户1436人,2019年减贫人口总数为314户854人,其中麻石垭村(省定贫困村)减贫61户181人。
二、工作完成推进情况 (一)减贫人口任务如期完成。2020年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下达我乡减贫人口任务数为154人,现已全部按期完成脱贫任务。其中灯盏坝村减贫82人,阳大坎村减贫38人,立笔山村减贫12人,渔溪沟村减贫2人,礼台观村减贫9人,渔溪沟村减贫2人,长乐场村减贫4人,金子山村减贫3人。
(二)道路建设持续稳步推进。我乡现已完成所有通村公路建设,其中省定贫困村麻石垭村村村社道路共计16.5公里,仅有一条通往村口的水泥路,受益人口极少,群众出行极为困难,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影响全村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严重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全面改善省定贫困村落后交通条件,2019年由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实施新建水泥路5.3公里,2020年以来,由市公路局机械化养护中心实施,新建水泥路13.1公里,极大的改善了该村交通面貌。
(三)安全饮水工程按需按质建成。长期以来,我乡部分村民饮水存在喝水不便、水质差、出行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为此,乡党委、政府派遣专人现场调研,并制定了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对贫困村饮水工程项目的上报工作,项目总概算投资650万元,涉及5个村520户2100余人。目前全乡已完成新建蓄水池 8口,修建集中供水站3处,铺设管网 50000米,整治山坪塘6口。
(四)“三改一建”工作成效喜人。为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乡党委、政府结合上级项目资金,采用“农户自建+村统一实施”的方式,全面完成了22户贫困户的第二批、第三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C、D级危房改造完成390户;
完成改厨189户、改厕236户,新修便民路12950米,贫困群众住居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集体经济发展明显进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快速高效发展壮大省定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为我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经济保障。在省定贫困村精心打造精品猕猴桃套种中药材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面积为110亩,采用“专合社+种植大户+党支部+党员+贫困户”的方式,吸收贫困户入园53户,并完成了渠系、滴灌、产业道路等配套建设,户均入股5000元,前3年实行10%的固定分红,3年后按照园区收益的20%进行分红,吸纳贫困户常年园区务工近20人。村委会通过用产业扶持资金8万元入股脱贫奔康产业园分红,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00元,同时还将集体的塘库堰发包实现集体收益1500元,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六)贫困户识别公开精准。按照上级会议精神要求,我乡对全乡所有农户进行了反复复核比对,对照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识别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一人,严格识别程序,把每个环节做到位,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做细做实了识别软件资料,全乡新增精准扶贫户28户70人。
三、工作举措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紧密结合我乡实际,全面落实“五个到位”:
(一)强化组织,压实责任到位。结合省市要求,健全责任机制,成立以书记、乡长为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1人,一般贫困村“第一书记”3人,农技员5个,成立驻村工作组8个,农业服务巡回小组1个。落实村有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农技员,户有帮扶责任人。实现责任书签订全覆盖,目标考核全覆盖,纪检监察跟踪督导全覆盖。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到位。全乡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之后,采取广播、会议、资料、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全乡机关干部、帮扶单位、驻村组和第一书记进村入户,层层摸底,宣传中央政策,明确脱贫任务,制定脱贫措施,同时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扶贫工作,及时疏导群众的情绪,做到不出现矛盾、不出现纠纷、不出现上访,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夯实基础。
(三)落实责任,制定规划到位。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实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将帮扶单位、乡村干部同贫困村、贫困户绑紧捆实,抱团发力。帮扶单位和责任人结合联系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需要什么规划什么,同村“两委”一道制定全村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五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无病残卧在床)弄清致贫原因,确定贫困户是因病、因残、因学还是因缺少劳动力导致的贫困;
根据致贫原因制定每户的脱贫计划,需要低保兜底的安排低保兜底,需要学生资助的通过资助方式,需要移民搬迁的做好搬迁工作,可以发展产业的扶持其产业发展。
(四)细化措施、苦干实干到位。
根据脱贫的目标与时间要求,倒排时间表,细化每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对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划分类施策,确保当年完成脱贫。由于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发展诉求千差万别。因此,我们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实现扶贫工作效率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
1.抓基础设施,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近年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标准。实施“村村通”工程,拓宽硬化村级道路110公里;
实施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治山坪塘20余口,新建蓄水池23口;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装自来水管道5千米;
省定贫困村修建文化广场1个,提升老百姓居住品质。实施危旧房屋改善,解决贫困户基本生活需求。投入30万元,对省定贫困村农户房屋进行了全面风貌改造。
2.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依托各村自然优势,挖掘潜力,发挥特色,通过流转土地2000余亩,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以猕猴桃、辣椒、工业丝瓜和中药材为代表的现代特色农业5700亩,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3000亩,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
扎实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培训5场720人次,同时提供种养殖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找到发展致富道路。
3.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高度重视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100%。严格落实低保兜底,确保收入困难贫困户家庭100%享受低保兜底政策。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五)完善机制,巩固成果到位。一是算好收入帐,按照扶贫手册的内容,每户建立收入台账,随时掌握好增收动态,为年度脱贫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算好考核帐,乡上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单项考核,建立健全情况定期通报报告制度,对扶贫工作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并与对村年终目标考核挂钩。三是要求各村要在扶贫过程中体现特色,在脱贫过程中创造经验。挖掘“不等不靠、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以及“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的典型案例,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强贫困群众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决心和热情。
2020年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南村镇党委政府,向省考核组莅临南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南村镇位于辉县市西北部25公里处,南部、东部为山脉,中部、北部为平原,西部为丘陵。东与林州市交界,南邻高庄乡、拍石头乡,西接沙窑乡、黄水乡,北连西平罗乡。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2.3万余亩,辖25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6921户30287口人。其中有9个贫困村,2020年底脱贫213户890人,未脱贫户518户1372人。一般贫困户242户,723人;
低保贫困户212户,582人;
五保贫困户64户67人。在2020年7月份开展的河南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核查评估中,我镇代表辉县市在全省131个县中排名居第19位。
2020年度,南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理清思路,狠抓落实,切实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上下功夫,使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责任落实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责任要求,切实强化政治站位,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夯实工作基础,形成了上下联动、责任一体、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一)夯实组织领导。一是强化组织体系。成立镇扶贫办和镇扶贫产业办,25个村级脱贫攻坚责任组,安排镇村干部与16个面上村贫困户结对帮扶。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制订了脱贫攻坚相关落实制度、措施,各村工作职责规范,不定期督查检查通报,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制。
(二)构建责任体系。乡级责任。一是加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同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等文件和讲话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任务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二是健全机制。加强组织建设,成立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脱贫攻坚责任组,贫困村由包片领导担任组长,面上村由包村干部任组长。镇包村干部负责各村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实,与村干部一起制定和实施贫困户的帮扶措施,是面上村贫困户的直接帮扶责任人。各村配备专职信息员,和镇信息员相互结合做好国办、省办系统信息采集录入和对照修改工作。三是推进落实。通过多次组织召开班子会、机关会和由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参加的各种大小型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通过细化责任,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落实到位。四是严格考核。制定镇村驻村工作队考核办法,定期听取镇村两级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情况汇报,并组织好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
村级责任。一是制定贫困村脱贫规划,贫困户帮扶计划。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行政村脱贫攻坚责任组,主动开展工作,抓好落实。二是做好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实施扶持对象动态管理,并及时公告公示贫困户识别和退出、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不断提高三率一度;
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发展。做好扶贫项目筛选申报工作,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库建设,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三)统筹社会扶持。充分协调社会力量,建立扶贫大格局。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资助我镇困难学生5名,每月100元生活费。中国狮子联会浙江东方红服务队为10户困难户赠送价值2000元的物资,并出资4000元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为敬老院捐资9890元,为南村中心学校资助图书5000余册,采取一对一资助14名小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四)突出作风引领。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把“转作风、抓落实”贯彻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推动镇村两级干部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去年共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档卡整理规范培训会和档卡整理规范推进会、产业推进会、动态调整等大型会议40余次。制订出台脱贫攻坚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深入调研、指导工作。经常到帮扶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采集信息、签字审核,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提出全局性、规范性、指导性意见。镇村脱贫责任组成员、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员坚持在脱贫攻坚中锤炼作风,同志们经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甚至带病坚持工作;
有的夫妻两口奋战在脱贫一线上,孩子和老人不能照顾;
有的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南村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倾心为民、真抓实干、合力攻坚的作风面貌。
二、政策落实情况 镇党委政府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和省委、省政府“转、扶、搬、保、救”工作要求,围绕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完善扶贫举措,提升帮扶效果,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一)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镇村两级扶贫政策宣传专栏、广播、悬挂过街标语、刷写墙体标语、绘制文明新风墙画,印制扶贫政策挂历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开展“五个一”扶贫宣传活动,做到了“每户贫困户有一套扶贫政策明白卡、每户贫困户有一个扶贫政策明白人、每村有一个扶贫政策宣传栏、每村有一个扶贫政策宣传队、每周有一个扶贫政策宣传日”,印制了精准扶贫政策明白卡,并通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人逐户进行宣传、到村委会集中宣传、小品相声等文艺表演的方式,使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一是大力发挥公司、合作社带动脱贫。鼓励种养大户帮带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2020年以来,流转土地140多亩,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其中:新乡市奥天牧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61.54亩,申请奖补资金30770元;
河南省富田农业种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7.87亩,申请奖补资金8935元;
辉县市万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16亩,申请奖补资金30080元,吸纳贫困户就业25人,申请奖补资金47924.1元。2018年共申报产业项目21个,主要包括百企万户、用工奖补、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奖补。二是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针对低保、五保、残疾和无劳动力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以及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2018年将达到九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目前该项目的选址已经完成,征地工作正在进行,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村均在5万元以上,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光伏全覆盖。三是推进转移就业。2020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60人次;
积极为企业和贫困劳动力提供用工登记、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共帮助39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外出务工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主要渠道。
(三)抓牢落实社会保障。1.2020年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30户426人,发放低保金123万元;
五保对象79人,12人为新增户,其中集中供养4人,发放供养金2.4万元,分散供养75人,发放供养金30万元;
2.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0人,每月6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3人,每月60元。3.农村危房改造13户,104000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享受补助88000元。4.建档立卡贫困户11名患者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免交押金4万元。5.建档立卡贫困户2098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2018年实现群众全覆盖。6.返还建档立卡贫困户2176人新农合参保费328650元。7.建档立卡贫困户2176人享受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130560元。8.建档立卡贫困户2176人享受医疗扶贫再保险217600元。9.小麦种植保险每亩补贴27元,实现全镇小麦种植全覆盖。10.电费减免政策落实。第三季度全镇低保户421人,电费减免共3796.8元,其中贫困户148户,电费减免共2486.4元。11、易地扶贫搬迁。南村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25户,735人。其中214户选到了佳怡社区的房号,200户搬迁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实现入住,7户搬迁对象因房源问题待后期再进行选房,新增搬迁对象5户。
(四)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做好2020年度在校贫困生补贴工作,共有313名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到了营养改善计划补贴和寄宿生补贴,共有67名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到了减免学费、住宿费和助学金,共有15名中职学生享受到助学金和减免学费,78名高校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共帮助16名高职、中职贫困生申报“雨露计划”,落实帮扶资金1.6万元;
2020年秋季学期,加大了宣传力度,共有38名中职、高职学生进行了申报,33名学生通过了贫困资格和学籍审核,现已进入公示阶段。
(五)认真落实金融扶贫。2020年8月份,按上级金融扶贫政策要求,我镇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建立了信用信息评价体系,为金融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基础。9月份,农商行南村支行完成小额信贷放款452户,放贷金额1617万元,所贷款项用于企业入股分红,政府贴息。截止目前,452户贫困家庭享受到了人均270元左右的分红,共计分红资金219912元;
429户贫困户享受到了贴息政策,实现了稳定增收。另对今年脱贫的没有实现企业带贫分红的30户124人实现了轿顶山入股分红全覆盖,目前全镇213户脱贫户全部实现了产业覆盖。
(六)不断夯实基础支撑。一是村内道路建设。司北、司东、界地、贾庄、忽树庄、刘家池、东村7个贫困村共投资479万元。二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司北、司东、贾庄、刘家池4个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5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卫生室建设。9个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共投资156.5万元,其中司东、界地作为出列村医疗器械已配齐,已投入使用。四是村级综合性文化广场建设。9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共投资88万元。五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2020年共投资160余万元,新修垃圾池40处,清理垃圾1.5万余方,墙体涂白1.7万余平方米,新建文化墙547米。结合我镇实际成立了保洁公司,形成了“村收集、公司运输、镇监督”的管理新模式,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对村庄周边及房前屋后的杂草、污水、垃圾进行专项治理,开展文明庭院评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的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三、工作落实情况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实,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
(一)扎实开展动态调整。2020年以来,根据上级安排,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识别退出标准,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认真开展了以纠正漏评、错退、错评为重点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退出、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和档卡规范化建设工作。按照“四个必到”的要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16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所有农户必到,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必到),全面开展入户普查,四类人员普查率达到100%。2020年底动态调整新识别贫困户10户21人,脱贫户213户890人。
(二)推进项目资金落实。2020年上半年我镇主要围绕司东、界地两个出列村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标准化卫生室以及综合性文化中心8个基建项目,目前以上项目已经实施了验收。下半年根据上级扶贫部门的工作要求,两个出列村再次进行提升改造,其余7个贫困村的基建项目提前进入实施阶段。全年共计申报35个基建项目,合计投资779.2万元,除河北村的道路硬化招投标程序有变,新贾庄村卫生选址变动以外,其余项目均已开工,资金拨付比例达到了70%(贾庄文化广场资金拨付比例达到了30%)。以上基建项目的实施,为2018年四个贫困村的出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着力开展精神扶贫。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大宣传大走访大整改活动,动员党员干部下沉力量,宣传扶贫政策,开展精准帮扶,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知晓度、帮扶满意度和工作认可度。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认真开展 “我脱贫、我光荣”“ 扶贫先扶志、扶志促脱贫”等活动,逐级评选“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树立了“勤劳脱贫光荣”的正确导向,凝聚了脱贫攻坚的正能量。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层基础。一是完善基础设施。2020年,市、乡、村三级财政共投入110万元,新建村室1个,修缮村室18个,更新25个村的制度版面,并配齐办公桌椅。9个贫困村实现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二是加强干部培训。多次举办责任组长、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信息员脱贫攻坚知识培训班,学深悟透各项扶贫政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狠抓软弱涣散村整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共调整8名村支书,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人作用。村级组织建设与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统筹整改,3个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全部完成,全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四、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强。个别贫困群众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意识不强。
(二)精神扶贫任重道远。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效果不明显,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文明程度不高,卫生意识不强,“争当贫困户”的攀比思想仍然存在。
五、下步打算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度,南村镇党委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确保资金安全拨付,使未出列的七个贫困村基建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早日达标,对今年退出的两个贫困村进行提升改造。
(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引进一批能够提供技术要求低、工序简单就业岗位的企业,解决一批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低、身体状况差的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鼓励企业和农户按标准生产、加工、包装,保证农特产品供应质量。积极适应“互联网+”的新趋势,通过电商、微商等营销新途径,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规模,实现企业扩大规模、带动贫困户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重点谋划旅游项目。南村镇工业发展落后,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发展旅游业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凤凰古村乡村旅游项目、西王村古村落项目已初具规模,发展“慢生活休闲游”有很大潜力。因缺少高标准的总体规划和项目发展资金,南村镇旅游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规模小、基础差、水平低。要高标准规划旅游发展规划蓝图,积极争取旅游项目,加大资金投入。
(四)认真落实扶贫任务。各项扶贫政策侧重于脱贫人口,确保脱贫户今年年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加强基层设施建设,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对于2020年脱贫的贫困户,我们会随时掌握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对于一些家庭出现问题的已脱贫户,我们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不出现返贫现象。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