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土地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启发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导语 :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听过歌曲有何感受?(学生可随意发言,之后教师总结导入 )是的,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人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基础知识检测 1、注音: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怪诞( )
亘古( )谰语( )
蕻( )
汉字:gǎo头( )
默 qì( )
污 huì( )
蚱 měng( )斑 lán( )
田 lǒng( )
解词:炽痛 泛滥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污秽 2、作者介绍: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三、整体感知 1、听赏PPT课件朗诵《土地的誓言》,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说说你听完本文后有何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哪些感想,会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师生在此深入探讨文章的思想感情。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三、研读、赏析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像”,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2、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
问题一:文中那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列说明。
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这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问题二:运用了大量富于鲜明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等句子。)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陈“她”而不用“它”是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随着情感的越趋越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问题三:反复揣摩句泛滥和埋葬在句中的含义? 明确:“泛滥”一词贬义褒用这里是指作者的思乡之情无法控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文中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五、反思归纳 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人称的变化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文章正是运用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共鸣,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
2、谈谈学过本文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
六、知识小结与拓展 作者端木蕻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家乡永远是一个人灵魂寄宿之地,那么请你用一句五言古诗概括家乡在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无可替代。
生答,答案可能不一,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月是故乡明。
推荐访问:
上一篇:2020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
下一篇:2021年乡镇人大工作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