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可敬人物 真实感人报道 人物报道文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可敬人物 真实感人报道 人物报道文章,供大家参考。
亲可敬的人物真实感人的报道
——杨善洲事迹报道特点评析
近一时期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云南日报》等一批媒体,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这位媒体多次宣传过的老典型重新聚焦,经过深入采访,深度挖掘,找准了人物自身最具时代特征、最具现实针对性的东西——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论地位发生什么变化,不论在什么时期,都要永葆共产党人本色,从而形成了贯穿杨善洲事迹报道始终的鲜明主题。各媒体发挥自身优势,系列、规模,多侧面、多角度、多体裁,对杨善洲事迹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使这位退休领导干部的感人事迹很快传遍全国。
真实是打动读者的力量所在
作为云南的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在杨善洲生前曾与他有过3次接触,对其人有所了解。因而,对有关杨善洲的报道格外关注,几乎每篇必看。这些报道中有不少作品确实感动了我,使我对曾经自认为有所了解的杨善洲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也从杨善洲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在这些报道中,令我几次眼湿的当数《人民日报》2011年1月30日刊登的长篇通讯:《(主题)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副题)追记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杨跃萍,人民日报记者姜洁、宣宇才)。我细细品味,扪心自问:为何这篇文章会如此感动我?我认为,真实是这篇通讯打动读者的力量所在。文章中,作者十分注意也较好地处理了杨善洲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党组织的关系、与亲属的关系,特别是有分寸感地处理了杨善洲自身优点和缺点、成绩与不足的关系,而不像某些“追记”文章那样,一味拔高,刻意渲染,一好百好,掺杂使假,水分不少。从而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符合杨善洲的本来情况;使这篇文章在真实的基础上,上升到了准确、全面、客观的高度。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杨善洲也同样如此。这位从保山市施甸县偏僻的大柳水村一个普通农家走出来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他永远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一辈子坚定信念,一条路走到底,切切实实地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党内长期极左思潮的影响,加之杨善洲个人文化程度也不高等,他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并非没有失误之处:他熟悉种田种粮食,缺乏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经济的意识,当年曾极力反对修建保山机场,认为占用了农民太多粮田不值得;他坚信工农干部忠诚可靠,对知识分子心存疑虑,一些同志在他手下曾受到不公正待遇;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对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如包产到户、自留山、开展边境贸易等,不是那么积极主动;他还反对把大电网接入保山,认为这样会抢去本地区小电站的市场,肥水流入外人田……当时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注意到了杨善洲存在的这些不足,及时给予指出和帮助。同时,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快保山地区改革开放的有力措施。难能可贵的是,杨善
洲正视自己的不足,知错就改,坦荡光明。在1988年3月退休时召开的送别会上,他讲话时还对任上一些工作未做好表示内疚。
很明显,在新闻界内被誉为“新时期人物通讯写作代名词”的张严平以及其他3位作者,采访中都已掌握了上述情况,在他们所写的文章中,我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处理上述情况的原则和技巧。
浓墨重彩与简练传神
从标题看,《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似乎是追记杨善洲一生的事迹,其实不然。文章并非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而是有重点、有侧面,截取式地着重写了杨善洲在退休之后,婉言谢绝按规定到昆明安家的厚意,带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扎根家乡大亮山,开始了十余年艰苦造林的事情。这十余年的栉风沐雨拼搏,又不时闪现出广阔的背景:在杨善洲生命的84个春秋里,他一直都在坚持为人民做好事,生命不息,行善不止,始终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使气壮山河的最后10年有了厚实思想根基和生活根基。文章运笔从容,穿插得当,详略分明,适乎其度,浓墨重彩的十余年与简练传神的70多年叙述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令人过目难忘,留下深刻印象和无尽回味。值得强调的是,作者所写的杨善洲,并非刻意雕琢使之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而是写出了一个极其符合杨善洲本真的共产党员形象。
主题是文章写作选材的基本标杆和唯一尺度。在人物通讯的写作中,与主题无关的东西,不论多么感人、多么生动,均要忍痛割爱。既然文章重点写的是杨善洲退休之后的植树造林,主题是一辈子坚守信念,永葆共产党员本色,那么,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当然也就不用提及了。
然而,像杨善洲这样曾经位居高位的领导干部,退休后的最后十余年不可能与之前的时期截然分开,特别是在思想感情上往往一脉相承,因而在一些问题上又无法回避也回避不开。通讯作者正视问题,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文中写道,杨善洲退休后“选择了另一种活法,这是一次还债,也是最后的报恩。”还什么债呢?杨善洲亲眼看到曾经长满大树的大亮山,一点点变秃变荒,乱砍乱伐,曾成为一个时代的隐痛。因而他不止一次向身边的人诉说:“都是在我们手上破坏的,一山一山都砍光了,多可惜!我们要还债!要还给下一代人一片森林、一片绿洲!”报什么恩呢?家乡的山水、家乡的父老乡亲养育了他,他在任上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退休后,我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他吐露心迹。
发掘人物身上合情合理的依据
很明显,杨善洲正视时代的局限,正视自己任上工作的不足,并决心在退休后给予补偿。这样,使他退休后回乡种树这个看似突然的行动,找到了合情合理的思想依据。另外,文中还用一个段落专门交代:“毋庸回避,杨善洲也不是事事都看得准。他也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落后于农村改革的实践。但当他一旦了解到群众的意愿,便会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英雄人物,并非没有丁点失误和问题,要紧的是认识到失误和问题后能够正视并加以改进;优秀的人物通讯也并非不能写正面人物的失误和问题,关键是要分清人物身上的主流和支流,不诿过,不粉饰,更不能颠倒黑
白,用史家之笔,写传世之作。这一点,此篇通讯的作者基本做到了。
杨善洲的传闻,诸如在施甸大街上伸出援手,帮助赶马人端马脚钉马掌;在公路建设工地,捋起袖子,拿起铁钎,打出漂亮的芝麻花纹石头;赤着双脚下田,为农民示范“三岔九垄”插秧新法等,早年我在保山市采访时就听说过,另外还得知他严苛家人的不少奇事。留下的印象是,这是一个“苦行僧”,“不近情理”、“自讨苦吃”。《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的作者,同样在采访中得知了这些传闻和情况,但没有浅尝辄止,人云亦云,而是深入采访,深度挖掘,发现了杨善洲所作所为的思想基础,揭示出杨善洲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职位发生什么变化,杨善洲都没有忘记,他的根就在大柳水村;没有父老乡亲和家人,就没有他自己。文中写道:他16岁,滇西抗战,被派去参加担架队。和他一起抬担架的是一个叫刘贵的40岁的农民。刘贵用绳索将年少的他套在担架上,万一滑倒,刘贵会拽住他。上坡时,刘贵叫他在前,自己在后;下坡时刘贵让他在后,自己在前。少年的他走得轻松稳当,可刘贵走得挥汗如雨,磨烂的草鞋露出脚趾,在山路上留下点点血迹。这件事在他心里装了一辈子,父老乡亲给予他的真情,成为他日后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一辈子为人民谋幸福的源泉。这样的描写,将杨善洲“一辈子的坚守”诠释得清楚明白。他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一辈子从大地母亲身上吮吸养分。这样的描写,也使杨善洲信念的形成和坚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合情合理,让人信服,让人佩服。
文中所写的另外一桩事情,更可看出杨善洲对家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在身患重病、自知来日不多之时,他将占地5.6万亩、总价值达3亿多元的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地移交给国家。为此,保山市委、市政府决定给予他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经过再三劝说,杨善洲接下了这笔钱。如何花呢?杨善洲给保山第一中学捐了10万元,给林场建瞭望哨捐出3万元,给山下老百姓修建澡堂捐出了3万元。文中写道:他最终留下4万元。因为,他想到了老伴,一个一辈子含辛茹苦、给他撑起整个家、没享过他一天福的老伴。他对老友说:“如果我走了,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了。”他决定把这4万元留给老伴,让她一生愧疚的这个好女人安安稳稳,一路走好。另外,杨善洲还在林场房前仔细地种下一棵玉兰花,这种花在当地称“报恩花”,他说,这棵花是我对家人的最后表达了……真爱无价,真爱无疆,感天动地!谁说共产党人就不食人间烟火,谁说共产党人就无情无义,谁说为国为民就非得舍弃小家?杨善洲身前身后事,较好地处理和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杨善洲,也消除了人们对他的种种误解。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假、大、空”的人物典型早已烦腻,对媒体推出的先进人物报道总是不以为然,甚至有人嗤之以鼻。其实,英雄模范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的先锋和代表,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和任何一个国家,英雄和英雄主义都是最为激动人心和鼓舞斗志的物质和精神力量,都是人民群众争相学习、传颂和仿效的榜样。时代呼唤英雄模范,人民群众期盼涌现出更多的英雄模范。事实说明,受众摒弃的是那些乱贴标签、强扭角度、无限拔高、违反新闻真实的所谓典型人物通讯;欢迎的是源于生活、忠于事实,可信、可敬、可亲、可学的英雄模范的人物报道。《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就属于这样的好文章。
从《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其中,对正面
典型的描写不能“木匠斧子一边砍”:只讲人物成绩,无视不足,甚至把弱点也颠倒写成优点;为突出所写人物,压低周围群众的觉悟和力量,无视组织的培养和帮助;将人物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要家人、亲戚、朋友,没有一点私利和私心等。
这,应该是人物通讯写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点,也是目前我们在写作中常常忽视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