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陇县东风镇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为了规范完善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陇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特制订《陇县东风镇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请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总 则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学常规,建立良好的教风,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深入教育教学研究,以提高科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学校领导要定期研究、检查和分析教学工作,提出对策,由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是管理教学工作的职能机构,负责日常教务管理,经常深入教研组和课堂进行调研,协助分管校长做好教学工作的动态管理,主动性、创造性地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意见,向分管校长提供教学信息,为教学管理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学校实行双线目标管理下的年级组负责制。教务处代表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安排、检查和评价职责,年级组负责具体落实,教学成绩由年级组负责,按照目标责任书评价。
4、教务处为教师提供各科课程标准及考点等相关资料,并由年级组组织教师分科目学习、掌握。教师要准确把握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并在教学活动各环节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实效性强。
细 则 一、教学计划 1.制订计划前,各年级备课组所有教师要做到四个熟悉,即:
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教学目标与任务,考点,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新理念,熟悉时代发展对本学科的要求。
熟悉教材:准确把握与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切实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
熟悉学生: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与前任教学及班主任的交流,了解学生“双基”、“能力”、“学风”、“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情况。
熟悉方法:针对特定的目标、内容、学生,选择恰当有效的基本方法,并明确各教学方法的基本功能。
熟悉模式:区分新授课、复习课、考练课等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有模式但不唯模式,使每种课都有章可循。
2.年级组组织、同科目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实际,经集体讨论后完成教学计划,计划内容包括:(1)本学期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
(2)学情分析和教学资源分析;
(3)教学进度、平时测验、课内外教学活动及期末考试时间;
(4)完成计划的措施以及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5)本学期的教学研究专题。
3.开学前定好教学计划,送交教研组长。科任教师要按计划授课,不得提前或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
1.个人备课 教师个人备课应做到“五有六备”:“五有”即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
“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2.集体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年级组内同学科教师组成备课组。备课组必须做到“一坚持四统一两公开”,即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考试命题统一;
信息公开、资料公开。备课组长要落实“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教案的内容 每位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情和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课时备课,编写课时教案。充分理解把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设计作业,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为上课作好各项准备。备课要充分,项目要齐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2)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3)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巧、妙、趣、活、新。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6)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进行反思,有所感悟,对教学设计有重建、有改进。
4.提倡备简案,对于有5年以上教龄,且担任本学科教学3年以上的教师,允许在备课中省略知识部分的备课,突出教法与学法备课。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信息群作用,进行教案研究、交流、借鉴和实现资源共享,反对照搬照抄。
5.备课检查:采取年级组随机检查和随机听课抽查、教务处定期抽查三种方式,并将检查情况作好记录。当发现教案不合要求时及时交换意见,要求改正,检查中发现未进行二次备课情况要及时纠正。年级组每周至少抽查两科教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年级组内通报处理。
三、课堂教学 1.提倡候课制。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前教师要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发现缺课学生要查明原因。
2.任课教师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得接待客人,中途不得随便出入教室,上课一律关掉手机,严禁接打电话。未经教导处允许,教师不得随意调课或停课。
3.遵守教师行为规范,穿着端庄整齐,教态自然、举止大方,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讲普通话,语速要适当。不带个人情绪。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
4.教学思想要端正。尊重学生的人格。
5.教师讲授知识必须正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切忌“可能”“也许”。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不同意见。讲究教学方法和精心安排教学进度,使复习、新授、作业有机结合,师生活动协调和谐,努力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6.教学过程要和谐。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沿着“学会——会学——乐学”的轨迹走向进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7.教师要具有教育智慧,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语言规范、精练、准确、生动、有激情、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
(1)作业题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做到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2)份量适中,课堂作业力求在课上完成,课外作业应按有关文件要求布置,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不得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3)体现作业的基础性、层次性、选择性、综合研究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2.作业批改:
(1)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无错误。
(2)教师的改笔一律用红笔,字迹要规范、端正,书写要清楚。
(3)批改符号要规范统一,要常用简要激励性批语给予鼓励。
(4)重视错别字的订正和错题的纠正。及时批改,不得有漏批、不批或代批现象。
(5)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错误要及时统计分析讲评,及时矫正补偿,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3.学生作业情况的检查,由年级组周随机抽查,教务处组织定期(月)检查,并作好记录。
五、课内外辅导 1.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具体措施。辅导可分为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辅导,称之为课内辅导,而自习课、活动课、晚自习等时间的辅导称为课外辅导。无论课内外辅导,都提倡分类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
2.自觉加强课内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课外辅导的时间主要为自习课、课外活动课和晚自习等。要加强课外辅导计划性,要明确辅导对象和具体内容。
3.课外辅导要符合有关规定。规定使用的教辅资料要求教师要批改、讲评,并对教辅书面作答。
六、早读及晚读 1.早读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而文科重在读,理科也有一些概念术语需要记忆的特点。认识早读的重要性。
2.严格落实学校课程表安排的早读任务和教务处或年级组临时安排的小早读、晚读任务。早读内容要紧扣课标和学科要求。
3.要求早读要有按时到岗,跟班到底。并分层次提出早晚读目标内容,以板书形式明确安排。并在早晚读结束前抽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4.早晚读任务完成情况除教务处检查到岗情况外,给年级组提供制式检查表,由年级组检查落实情况,并填写相应表格,周内报教务处。
七、考试与评价 1.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
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坚持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质性评价。学校都要善于利用考试评价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服务。
2.采取多元化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规范考试评价方式。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考试为主,其他科目及实验、操作等以考查为主。每学段可由年级组或学校命题,组织一次考试或考查。期中和期末考试监考与评卷,原则上由学校统一要求,组织和安排老师监考、集中评卷。
4.对基础年级实行周检测制度,出发点是针对性解决我校学生基础差,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要求命题紧扣考点,内容为前两周所学生知识,以作业原题为主,可适当变化形式,题量适中,有层次,要求监考要严格,批阅要准确及时,讲评要重点突出,精练省时。周检测各环节由年级组把关,并及时向教务处上报命题及成绩单。
5.提高考试命题水平。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考试命题是一门科学,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全体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命题思想要端正,要体现学科教学的导向;
重视单元过关测试、期中和期末的学段测试与中考和高考的功能差异,处理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基本能力的训练提高与应考能力训练的关系;
试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
八、听、评课 1.教师听课要求一般以本学科为主,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0节,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教研组教研活动必须保证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听课、集体讲评。
3.组内研讨课要求本组教师必须听,各类校级公开课要求同组教师必须听,倡导跨学科教师听课。
4.听课时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议论,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和课后评价,至少写出一条意见或建议。
5.研讨课、公开课等课上完后,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下教研组的学校领导也要参加评课活动,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
6.年级组下组领导要带领年级组同学科教师,每周至少听取本年级组教师2节课,并及时评课。
九、总结 1.总结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任何人不得无故不上交总结。
2.总结的种类与计划的种类相对应。凡期初制定了计划的工作,期末必须进行总结。
十、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021年5月18日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