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当前的战略目标里提到,到建国80年时,人均国内1篇
篇一:党在当前的战略目标里提到,到建国80年时,人均国内
我国是怎样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
一、案例内容:
建国以来至1978年,我国分配制度的安排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按劳分配”思想为依据。但在实践中,在这一时期,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实行“统一分配”,个人收入在农村是实行“平均主义”的工分制,在城市里是实行固定的平均主义的八级工资制。这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完全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相背离。1978年,邓小平在他非常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决策出台后,各类相应的政策相继推出:1979年以后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期间,我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给企业下放决定职工工资的自主权,在企业内部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使工资同本人的职务、责任和业绩密切联系起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意味着各种合法的非按劳分配收入的劳动收入、资产收入、经营收入等也得到允许和保护。党的十四大,延续了十三大的提法,但回避了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
在上述1979-1992年这个阶段,我国的GNP增长达到了历史最快的增长速度。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人的财富也快速增长:80年代到90年代初,曾经涌现出3批快速富裕群体(有人认为是暴富群体),第一批是第一代个体户,自由市场和极度缺乏的物质资源使得他们大赚特赚;第二批是“价格双轨制”下的“官倒”,借助权利赚取了大量市场差价;第三批是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先富起来的两批人和广大人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急切愿望而迅速赚鼓了腰包。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两方面思想:一是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个人收入分配开始遵循市场化原则;二是“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使其合法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重大发展:一是提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素参与分配。”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十五大有关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确认。
在上述1992-2001年这个阶段,我国的GNP仍旧保持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投资持续增长。大批“海外华人”纷纷加入“海归一派”,大批富豪涌现出来。《福布斯》杂志每年都公布“中国富豪100强”,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与富豪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国企改革这时似乎进入到一个最难的阶段——很多人“下岗”,电视上竞相用“下岗、创业”等为广告背景来引起市民的共鸣以促销,如“雕牌洗衣粉”、“从头再来”等等。社会上一些退休老职工抱怨,“干了一辈子,却拿不到退休金”,他们说“还是毛主席时代好,大家都一样”。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会议认为,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
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至2005年底彻底取消“农业税”,农业户籍改革启动,农民工开始可以办理社保。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将调高至1600元,公务员将按岗位执行统一工资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甚至有人抛出“中国威胁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5万亿元,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343.4元提高到2004年的942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提高到2004年的2936元。中国的“先富一代”逐渐转为IT界精英,商界名流,律师,高科技人员,即使收入不高的教师也从“臭老九”逐渐成为毕业生“愿意从事的职业”。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也从80年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演变成到2004年居世界第一的2000万人。
专家预测到2010年“十一五”末,即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差别很大,但已不是今天贫富悬殊的概念,体现的是生活水平“底线”的提高。他们描绘“十一五”末的情景时举例说,目前中国有4亿个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富裕家庭占10%,就是有4000万个,按照GDP8%的增长速度,到“十一五”末,富裕家庭将达到7000万个。
但在整个历程中,“希望工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等词语也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中。也有如下报道:最近公布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地区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有3798个贫困村,272.6万贫困人口。“房子是土泥房子,屋顶用柳条糊住。家具是一个水泥柜、一口锅、几个碗,另外还有几只羊。家中全部资产不值1000元。”这是环京津贫困乡村的一个切片,从东部沿海地带依次深入到广袤的西部内陆,这种活生生的视觉强烈反差迫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存在着两个悬殊的中国:一边以高楼大厦、香车宝马为象征,资本的最大程度占有和利润的最大化追逐,驱动着消费主义的欣欣向荣,以及附于其上的莺歌燕舞;一边为基本生存而艰难奔波的人们。
前不久,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完成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显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是“世界最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调查报告主创人李实对这个“世界最高”进行了说明:如果仅算货币收入,不包括实物,中国可能不是最高,津巴布韦比中国高。而调查之所以得出中国是“世界最高”,是因为调查中考虑到非货币因素。记者注意到,李实所说的“非货币因素”仅仅是指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单位福利性质的非工资收入,而没有提到单位外收入和非法收入。可以肯定,中国的城乡实际差别比《调查》所公布的数字还要大。调查还显示,中国基尼系数即反映社会平等的经济系数已经到了0.454,而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位博士生透露,不久前曾有几位专家做过相关调查,这项未公开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可能超过0.6,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案例编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杨洪涛
案例来源:荀关玉,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7、《文摘周报》、《财经时报》
二、案例讨论题:
1、有人说,我国“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分配制度改革导致了今天的“贫富差距悬殊”。所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的新理念实质上是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思想的否定。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怎样回应?你会改变当初的决策吗?
三、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是根据我国国情实现我国分配制度目标的必然选择。
2、使学生了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坚持和完善而非否定。
3、培养学生根据我国社会各阶段具体情况做出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本案例的教学用途
通过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对历史脉络的清晰把握,引导学生面对当前分配制度的最新变化情况,抓住“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的原则,合理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原则,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各阶段具体情况做出分析判断,实现“共富”的分配目标。
(三)案例适用
本案例可应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第三节“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课程的考核。
四、本案例的结构及其分析思路的建议
(一)案例结构:
本案例是一个描述型案例,它主要包含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
1、1978-1992年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决策和之后对我国发展的现实影响。
2、1992-2001年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决策和之后对我国发展的现实影响。
3、2002年至今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决策和我国发展的现实。
(二)分析思路:
本案例的分析可以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社会现实的实践,揭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在当时现实形势下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意义。
2、在分析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时,要根据其反映的实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角度,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各阶段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当时现实情况做出最符合当时实际的决策。
3、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的要点在于以“先富”方式实现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国家民族发展的“底线”,构建“企业和个人共富”的前提和基础。
4、要密切关注现实形势的发展,认识到当国家民族发展的“底线”已大幅度提高时,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不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所以应转向更加体现“共富”指导思想,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五、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1.在本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分析案例材料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去把握,理解“先富与共富”方针及其实践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应用重点的意义。要防止就现象论现象的倾向,如单纯强调贫富差距等具体问题。
2.本案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先富与共富”决策的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从“是否能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的原则出发去思考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共富”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我国社会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和现实背景,提出自己的判断和应该采取的对策。
上一篇:青干班党性分析8篇
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