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5篇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在高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为创业教育配套和服务的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也不断涌现,创业实训基地对创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5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在高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为创业教育配套和服务的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也不断涌现,创业实训基地对创业教育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仅能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教学模拟、技能练习,还能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仿真实训、创业孵化等。对高等学校来说,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属于新兴事物,因此,基地建设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都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部分高等院校由于受师资、资金、管理等方面影响,在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操作和实践能力。首先,通过创业教育,学生能有效掌握创业知识,了解创业过程。在创业基地可以让学生模拟创业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依托就业创业实训基地,高校可开展多种类型的创业活动,如创业游戏、创业计划大赛等,以便有效扩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在创业设计、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
学生要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社会实践,离不开创业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在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还重视训练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实现创业目标,既能确保专业理论教学高效完成,又能通过创业实训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改变被动适应的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建立了社会和综合型人才沟通的桥梁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工程类高校,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还需要社会进行检验,在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可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被社会认可、适应社会。
(四)是培养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地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可知,要培养双师型教师,让教师积极参与生产实践和创新活动是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多数高校都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提高实践技能。在就业创业实训教育基地,教师通过模拟企业内部管理,不仅能开拓视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还能参与企业一线管理,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在创业中改变操作模式,最终成长为双师型高校教师。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定位
(一)为创业服务
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业服务,学生通过在就业创业基地实践,能培养创业意识、思维和技能,是学生大学教育的深入和延续。首先,就业创业基地的创业孵化、盈利、资产升值等就不能作为就业创业基地的核心目标,这些因素是学校的"辅助产品",最主要的产品应该是"学生"。其次,就业创业基地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和技能强化训练要有所区别,前者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而后者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两者在目标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就业创业基地不能成为技能训练基地,也不能成为某些技能比赛或兴趣小组的集散中心。最后,创业就业实训基地要遵循开放性、仿真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学生提供满足个人发展需求、配套齐全、真实模拟承担社会服务的基地。
(二)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就业创业基地在运行过程中,要根据高校专业教学、发展及科研的需求,投入必要软件和硬件设施,并根据行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及时更新和添置设备,持续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秀教师和现代化实验设备的优势,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促进高校科研学术水平和科研项目不断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及早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意识。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要全天候保持开放,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方便,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密切结合,充分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2
(一)、大学生就业
我国大学扩招七年以来,大学在校人数,大学毕业生都大幅度增加。1998年,扩招前一年,大学招生107万。1999年,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50万。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413万人,从1998年到2006年的八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官方公布的该年大学生就业率是84%,即使以这个数字来计算,当年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人数达40万之众,这还不包括那些立志来年考研的考研专业户、将户口迁回原籍挂靠单位的事实失业者,以及为数众多的工作不稳定,无法平稳度过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三个月适用期的漂泊者
(二)、大学生创业分析
在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五个一”总体要求和《吉林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团省委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青春创业”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创业分析的带动下,大学生掀起了创业高潮。可是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问题:
(1)单打独斗。在强调团体合作的今天,大学生单打独斗创业的成功率仅2%~3%。团体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
(2)心态问题。据调查,有70%多的学生有创业愿望,其“动手”创业的不到10%,不动手的原因只是简单填写了条件不成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能够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务实精神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三)、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1、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
2、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免交的收费项目包括: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卫生部门收取的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民政部门收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劳动合同鉴证费、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
1、程序更简化。
凡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下同)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商品外,一律放开核准经营。对限制性、专项性经营项目,允许其边申请边补办专项审批手续。对在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特区申请设立个私企业的,特事特办,除了涉及必须前置审批的项目外,试行“承诺登记制”。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书、验资报告等主要登记材料,可先予颁发营业执照,让其在3个月内按规定补齐相关材料。凡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智力成果、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的,允许抵充40%的注册资本。
2、减免各类费用。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部门自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收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包括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补照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各种证书费。对参加个私协会的,免收其1年会员费。对高校毕业生申办高新技术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如资金确有困难,允许其分期到位;申请的名称可以“高新技术”、“新技
术”、“高科技”作为行业予以核准。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等活动的,经居委会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后,1年内免予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免收各项工商管理费用。
提醒:据工商局个体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有关政策已经执行,大学毕业生在办理自主创业的有关手续时,除带齐规定的材料,提出有关申请外,还要带上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证书等有关资料。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一)、大学生就业
我国大学扩招七年以来,大学在校人数,大学毕业生都大幅度增加。1998年,扩招前一年,大学招生107万。1999年,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50万。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413万人,从1998年到2006年的八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官方公布的该年大学生就业率是84%,即使以这个数字来计算,当年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人数达40万之众,这还不包括那些立志来年考研的考研专业户、将户口迁回原籍挂靠单位的事实失业者,以及为数众多的工作不稳定,无法平稳度过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三个月适用期的漂泊者
(二)、大学生创业分析
在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五个一”总体要求和《吉林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团省委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青春创业”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创业分析的带动下,大学生掀起了创业高潮。可是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问题:
(1)单打独斗。在强调团体合作的今天,大学生单打独斗创业的成功率仅2%~3%。团体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
(2)心态问题。据调查,有70%多的学生有创业愿望,其“动手”创业的不到10%,不动手的原因只是简单填写了条件不成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能够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务实精神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三)、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1、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
2、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免交的收费项目包括: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卫生部门收取的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民政部门收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劳动合同鉴证费、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
1、程序更简化。
凡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下同)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商品外,一律放开核准经营。对限制性、专项性经营项目,允许其边申请边补办专项审批手续。对在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特区申请设立个私企业的,特事特办,除了涉及必须前置审批的项目外,试行“承诺登记制”。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书、验资报告等主要登记材料,可先予颁发营业执照,让其在3个月内按规定补齐相关材料。凡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智力成果、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的,允许抵充40%的注册资本。
2、减免各类费用。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部门自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收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包括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补照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各种证书费。对参加个私协会的,免收其1年会员费。对高校毕业生申办高新技术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如资金确有困难,允许其分期到位;申请的名称可以“高新技术”、“新技术”、“高科技”作为行业予以核准。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等活动的,经居委会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后,1年内免予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免收各项工商管理费用。
提醒:据工商局个体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有关政策已经执行,大学毕业生在办理自主创业的有关手续时,除带齐规定的材料,提出有关申请外,还要带上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证书等有关资料。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3
一、音乐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时所面临的问题
音乐类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和创业的选择时往往会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来自于社会外部及自身内部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当前我国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现状紧密相连。
(一)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院系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教学而轻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重“技”轻“艺”。这种教学现状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音乐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这种教学理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不少音乐类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多样的大学课程时往往有着“学好专业课就行”的意识,对于其他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课程兴趣不高、关注不够、参与不足。
(二)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差。社会竞争能力是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所必备的包括团队配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抗压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音乐类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经常不能令人满意。由于音乐类大学生大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个性和相对独立的个体意识与自我表现能力,因而在团队配合精神与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差,再加上音乐课程的专业授课大都是小班教学形式,学生相互间交流沟通机会较少,甚至与教师也缺乏合理的互动沟通,更不用提对学生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了。
(三)就业期望错位。很多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存在着“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准确,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存在着期望值错位的现象。有些学生专注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甚至“非编制不进”,因而高不成低不就,自己反而满腹牢骚。应该客观地看到,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事业单位在招聘普通文职人员时,音乐类的大学生本身并不具备什么优势。私营企业、私立学校乃至培训机构都需要大量的有专业技能的音乐类大学生,然而由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往往不加考虑就直接拒绝这些工作,宁愿待业也不愿意接受眼前现成的工作,因此加剧了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推进音乐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对策
(一)结合社会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在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中需要将社会对于音乐类人才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对于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充分考虑进来,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音乐类大学生的课程内容设置,提高专业课程与社会就业岗位的匹配程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要特别重视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根据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结合社会需求的市场导向,进一步优化高校音乐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
(二)鼓励音乐类大学生自主创业。音乐类大学生有着活跃的思维和张扬的个性,这些特点在自主创业中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了一系列包括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在内的政策,因此要不断鼓励音乐类大学生在毕业后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实践表明,音乐类大学生在毕业后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开设艺术培训班、开办乐器行乃至演艺公司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所从事工作结合起来。随着当前家长对于孩子艺术技能的逐渐重视,音乐培训和乐器行的市场也渐趋好转,这就为音乐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
(三)提高学生的社会岗位适应能力。随着社会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数量渐趋饱和,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社会用人单位考量的主要标准,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音乐类大学生在处理问题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不足以满足要求,从根本上来说这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增加实践活动的学分和教学时间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4
2.1 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2 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 ,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5
1 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1.1 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我国的创业教育其实起源的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四川省就在部分农村开展创业教育试验活动。中国科协会、共青团中央、全国高学联在我国创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由于这个竞赛的成功开办,我国高校学子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了,数十年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1.2.1 大学毕业生人数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这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有559万,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在如此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面前,社会各界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失业。
1.2.2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缺乏动手能力,而现在企业需求的正是踏实肯干的人才,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相对来说不太受企业青睐。其次,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又由于大学生本人往往不太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下降了。
1.3 大学毕业生创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1.3.1大学生创业与经济发展
创业是一个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创业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利益化,节省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起到了模范作用,这将会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活动中,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3.2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稳定
一个国家的就业率如果过低就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出现在失业人员中。在目前就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大学生如能创业成功,将会造就大批小创业实体,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将大大缓解社会各界人士的就业压力,解决大部分人的失业问题,消除因失业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1.4 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
当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一件比较紧迫的事情。20xx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有699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大学生是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能的群体之一。为响应国家政策,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创业应当尽早进行。
2 大学生创业调查
2.1 大学生创业意愿
我国的大学创业教育虽然开始较晚,到20世纪末才起步,但是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在全国高校盛行。中国青年网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意愿。在4551个有效调查样本中,81.5%的受访者表示对创业“有兴趣”,接近半数的人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
2.2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20xx年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而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浙江也只有4%。这与西方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差实在是太远。
3 影响创业的因素
3.1 外在因素
3.1.1 创业环境
企业无论大小,都是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创业离不开一个合适的环境。创业环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环境。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二,行业环境和地理环境。大学生创业时,一定要看准将要投身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第三,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指创业所需的人、财、物,产、供、销,技术、信息等要素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环境。
3.1.2 资金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资金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第二,大学生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其启动资金都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另外一般银行对其授信贷款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大学生难以获得。
3.2 个人因素
3.2.1 创业者的性格品质
第一,目标远大,胸有抱负。创业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能够随着长期的战略导向不断地调整,选择更好的目标或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规模。
第二,自我激励,勇于开拓。创业者必须有自我激励的精神,永远保持奋斗不息的兴奋状态,这样才能在各种风险和风浪中存活。
第三,乐观自信,精力旺盛。如果没有乐观的精神,创业者很容易被各种决策失误或经济风险打败。
第四,善于合作,不断学习。创业者往往也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作为团队的领导或倡导者,他们礼贤下士,又有独立主见,不拘小节,挥洒自如。
3.2.2 创业能力
一是关键技能。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成功创业的概念和程序,同时要发现并发展新的和旧有观念,能够整合资源,并将其付诸行动且有所收获。其次要理解与成功创业有关的个人行为特征,包括领导力、个人评价和人事管理等。
二是必要技能。包括有关商业和企业的知识技能,比如有:商业基础,数字化能力,金融知识,人际交往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效沟通的策略、职员的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商业技能。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技能等。
4 大学生创业未来
4.1 在摸索中前进
我国的创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各高校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人数也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十几万人。
然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在是很低,据统计只有1%左右。可是大学生创业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从不被艰难困苦吓到。另外,那些创业成功的前辈也一直为我们提供帮助,让大学生创业少走了不少弯路。
4.2 任重而道远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新,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要人才,肩负着为我国创新事业添砖加瓦的重任,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创业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6
摘要: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际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当下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创业能力,总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研究
一、研究概述
1、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总结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问题;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寻找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不足,为学校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依据,帮助大学生总结创业能力的短板,为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提出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前期,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以及网上查询其他相关的调查问卷,共设13题。发放问卷870份,回收问卷826份,问卷回收率95%,有效问卷783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讨论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精简和对存在歧义的问题进行更正。
3、研究对象
以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着重分析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齐齐哈尔大学的学生,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二、调查结果整理分析
在数据的处理上,运用了描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并总结出一些问题:
1、在创业实践活动的参与上,8.64%的学生参加过知识讲座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约30.56%的大学生参加过技能培训,参加过分组讨论类活动仅有2.47%的学生,而参与其他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只有2.47%。可以发现,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并不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在“你是否了解政府出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信息”这一问题中,选择选项最多的是第三选项(一般),受访者的平均答案处于“比较不了解”和“一般”之间(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一些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对于创业政策的学习处于空白状态,这样会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创业,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这一问题与“你是否对创业感兴趣”综合分析发现(表2),P-value值远远大于0.05,可见两者并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无论学生是否想创业,是否对创业存在兴趣,都对政策的了解甚少。究其原因,仍然是大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够快捷,导致大学生创业基础薄弱。
3、通过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很高,66.24%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可见当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有所改变,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就业,而是选择创业来实现自身价值。
4、在对“你创业的阻力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占比最大的两个原因分别是“经济状况”和“社会实践经验”,分别占比51%、27%,这两者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创业阻力的主要原因(图1)。可见,当下大学生创业政策一片向好,可是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在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的经历,导致个人能力欠缺,这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欠缺
在调查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受访学生的创业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缺少很多基本素养,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并没有良好的准备,不论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一定的规划,都应该了解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都有很大帮助;二是很多学生可能拥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长所在。这反映出大学生缺少创业知识的学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处于空白,无法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不到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这将导致在创业的道路上无法选择正确的方向。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些专业化的指导与教育。大学生对于创业概念不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处于空白,无论对创业还是就业方向都很迷茫。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创业知识匮乏。很大原因在于在校期间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教育,需要我们对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个系统、详细、高覆盖率地讲解和教育。
2、资金筹集困难
我国每年有数以百万的毕业生,有着创业想法的不在少数,可是有很多项目想法不能得到及时投资,很多人认为得不到投资就是得不到投资人的肯定,这样不仅使得许多创业项目荒废,同时也会打击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事实上,许多项目并不是得不到认可,而是缺少与投资人见面的机会,创业大学生与投资企业的脱节大大制约了一些创业项目起步的可能性。
大学生想要开启创业大门,首先就要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作为支撑,创业资金的筹集过程对于每一个创业人员至关重要。目前看来,大学生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就是家庭网络的支持、国家扶持政策,但是往往这些渠道并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信贷机制还不算健全,大学生无法获得风险投资企业的信任。我国虽然有一些贷款优惠政策,但是仍然受信用影响,额度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人员的需要。目前,很多大学生因为缺乏资金而使一些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施[1]。在创业过程中投资方介入程度不是很理想,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对象常常是企业,在确定投资某家企业前,投资机构会详细调查该企业的管理团队、赢利能力、社会责任意识、高科技背景等等因素。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争取创业投资机构在资金、增值服务方面的支持,以保证创业的成功。 3.政策了解不足
目前在我国市场环境及大学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也没有使创业成功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够完善,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把促进创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其二是政府、社会、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服务未能贯穿大学生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未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未能促进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学习与了解[2]。
4、实践经历太少
大学生的实践经历太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级别的创业创新实践项目或活动,参加过的学生只占到小部分比例,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在学校中不能学习到实践经验,导致大学生毕业后犹如一张白纸进入社会,无论从就业还是创业方面考虑,都大大缺乏经验,在能力上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创业人员要想适应变化无常的创业竞争,就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经验的取得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积累,现在大学生在校园里缺乏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亲身实践,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人员来说是个很大地挑战。
实践经历太少主要还是归结于大学生缺少一个稳定的获得创业经验的环境。现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由团中央牵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才逐渐被推广到全国高校。可是在调研中发现,在校生对这一赛事的参与程度不足50%,还有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此类赛事,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许多家长对于学生在大学里的期望仍然是好好学习,却忽略了能力锻炼的重要性。
四、对策建议
1、完善创业教育
高校应将创业创新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形成创业型知识结构提供教学支撑。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时,应对他们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帮助想创业的学生找到创业方向,这一切不一定完全需要依赖导师来完成,可以通过某些校园团体的形式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2、为创业学生寻找资金
学校可以成立一种服务性质的组织,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寻找资金,可以将创业计划书进行统一管理,将优秀的想法推荐到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面前,使项目主动地寻找资金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投资,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大学生创业想法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找性质与创业计划相似的企业,这样可以实现同行业间的合作及指导,创业项目可以更加顺利进展,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专业指导,更能使创业学生得到锻炼。
3、普及创业知识
政府和高校应当联合起来为在校生进行定期培训,向在校生普及创业政策,使学生对国家、地方的政策有所了解。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为学生讲解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处理方法,分享创业经验;针对某些领域某些专业创业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组织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学习成功经验;应向学生普及管理学的知识,使每名创业人员在创业时科学合理管理自己的公司。根据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校可从政府部门、工商部门、人事部门、外贸管理部门、知名企业、校内经济管理专业教授群中邀请专业人员组建“创业指导讲师团”,形成创业导师库系统,参与讲授大学的一些创业课程,对各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教学[3]。
4、为学生增加创业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成立社团组织,为学生搭建一个能与企业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的创业计划可以被企业知晓,为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学生的优秀计划,这样不仅实现了创业学生与企业的对接,也解决了创业学生找不到资金、投资者不知道将资金投向哪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创业想法得到实现,还可以使投资企业对创业学生有一个指导,使学生的创业更加顺利。
总的来说,学生创业还面临许多问题,目前国家对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创业环境向好,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想在创业中更加顺利,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要加强。自身方面,大学生在大学里就一定要丰富自己,增加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更优秀;环境方面,高校和政府也要在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多多思考,提供更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为创业学生搭建一个与企业沟通合作的平台,将资金、政策更好地灌输到每一名学生中。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7
近年来,我国为了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增长的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多,这就彻底打消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想法。但是伴随着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长,失业人数越来越多,社会迫切地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更多的行业,从而全面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激发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意义
(一)能够优化创业工作资源配置
大学生创业与项目管理的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经费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提升创业项目的整体效率。在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经常出现由于缺乏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而造成的资金浪费、项目重复工作、项目延缓等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创业工作的最终效果。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主要以重视成本控制为主,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目标不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能够健全创业工作管理制度
大学生创业与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等。相对完善的创业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便于对创业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对项目成员进行绩效考核管理,为创业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能够强化创业工作负责人制度
将项目管理切实应用到大学生创业中去,能够形成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制度。在创业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负责人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管理项目成员,统筹项目实施。创业项目负责人不仅要负责内部管理,还要负责外部沟通等事务,还要负责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和质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项目负责人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能够增强创业团队内部分工协作
项目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项目的团队必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自身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实现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进一步合作沟通,从而实现创业的最终目标。而且,将项目管理切实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去,能够有效克服创业项目内部经常出现的内部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
(五)能够实现创业工作全面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在客观上要求创业项目进行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全面的监督控制,不仅要监督项目中资源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等,还要保证这种监督控制自始至终处于创业项目的真格过程,这样将有利于及时地纠正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六)能够形成有效的创业工作管理模式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能够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创业项目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效率。并且进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团队的内部团结和谐,降低创业成本,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系统的创业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研究
二、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保障
(一)科学的创业文化保障
在实施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宣传形成科学的创业文化保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多元化的宣传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创业观念,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宣传环节,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和创业相关的信息和具体流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二)完备的创业资源保障
首先,必须具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创业是大学生运用知识展开实践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专业的教师指导。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专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创业教师队伍,以便于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正确的引导,进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最终目标。其次,还要具备必要的场地经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而且成员之间还要明确分工合作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就要求成员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以此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所以团队中的成员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而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从而促进创业活动的进行。再次,还需要具有科学的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项目必须进行明确分工协作,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就直接关系到创业项目的组织问题。而相对完善的创业组织结构是成员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构建的权利责任系统,成员必须要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划分,从而有助于成员能够有效完成任务,这样就能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就能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最后,还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想要顺利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客观上必须要有健全的创业项目管理制度,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学校的重视度不足,创新创业知识的缺乏,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进而诱发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而项目管理能够通过过程控制、时间控制和成本控制等各种方式方法,促使我国大学生创业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减缓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8
一、独立院校特质
(一) 独立院校特质
独立院校是民办运作机制的高等院校,是依托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延展。独立院校基本上承担30%的本科生教育培养任务,为社会提供全方面人才。虽然独立院校是属于民营化的模式,但机制比较灵活,避免了民办、公办机制高校的弊端,具有自己的一定教学特色,也具有明确的定位,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及针对性。
(二)独立学院与公立学院的差异性
公立学院,公办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学校;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计划内统招的民办大学享受公立大学同等待遇。独立学院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民办性质,它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及现状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直面“招生计划与生源和就业率挂钩”的现实,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有重要作用。独立院校的办学质量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此需要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的数据显示,独立院校的大学生面临以下几种状况:
(一)竞争力薄弱
部分大学生表现为竞争力薄弱的状态,不利于面对就业状况去灵活反应,具体表现在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彻,对于实践动手方面能力不强,使得在面对就业的企业单位时,无法满足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地位。
(二)认同度不高
个别用人企业对于独立院校的认同度不高。这取决于独立院校的背景。独立院校属于办学条件及就学品牌未真正形成的学校,所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导致独立学院在社会的反响及认同度都不高,从而为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个别企业甚至硬性规定只招收名校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门槛,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这是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学生择业观念差
独立院校的学生择业观念容易产生偏差。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境条件良好,在就业求职中比较看重经济因素,对福利高的单位有较高期望,忽视了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及对实际经验的积累,造成期望值越高失望越高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容易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丧失信心,找不准自身定位。
(四)就业信息不全
就业院校缺乏一定的专业人员对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进行指导工作,导致学生很难运用完善的就业信息来进行分析探讨,同时也因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较低,企业对于学校的招聘需求工作较少,导致学生可选择的就业渠道也相对狭窄,造成就业被动的局面。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独立院校与公立院校是具有一定差异的,这与独立院校的建学背景及社会知名度相关,具体大学生就业现状可分析以下原因:
(一)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难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中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在部分法制方面的制度并不算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时有存在户口的限制,企业用人指标也有申报的限制,不能良好地去解决就业大学生档案及相关户籍派遣问题,使得就业大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造成用人单位用工荒,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特异现象。
同时有些地方还有地域的限制要求,企业并没有良好的用人自主权可以去自由选择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无法达到成熟的状态,使得企业与就业大学生无法建立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管理不到位也使得矛盾并存。
(二)教学定位
由于经济化发展影响,院校对于学生需求增多,广大院校开展扩招来满足教育需求,虽然一方面提升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却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及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市场已经是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状,僧多粥少的情况不利于就业的发展,短时间内无法安排就业机会,造成就业人才极大的浪费及流失,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会有打击积极性的影响。部分的独立院校在教学期间注重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导致大多毕业生在面临企业单位的需求时处于被动尴尬的地位。目前的社会企业需求除了要求就业大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如果院校仅仅教授教学理论,直接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与社会出现断层是教育任务的失职。
(三)企业单位
目前就业市场大学生的比例已相对较高,曾经相关的国有事业单位是接纳毕业大学生的主要渠道,但随着企业的机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接纳单位变得有限,使得大学生就业渠道变得狭窄,同时受当代经济发展影响,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甚至个别企业设立高门槛高要求来期待高人才的输入,因此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拒之门外。个别用人单位对接纳就业大学生的学历要求也较高,学历本科已经是最低级的要求,甚至有个别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上岗作为硬性条件,认为高学历等于高素质及高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非常严峻。
(四)学生原因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时代亟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方式,高校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真正承担的责任相对不多,况且大部分高校衡量高校就业率也往往不以大学生创业的好坏为衡量水准,在这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有靠自己。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定位,也是受独立院校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就业信息有关。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无法做到详细的分析规划,使得自身无法明确就业定位,那么在就业市场中就不能很好地分析自身优势,根据自身定位来选择就业,使得就业与社会出现断层,不能很好地达到就业目标。
另外个别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对于就业存在观念偏差,对于就业的环境及薪酬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就业职位,不愿意去中小企业福利差的单位,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地区,不愿意从事低薪岗位,不愿意从事基础性的基层工作,导致大学生对于就业机会视而不见,待价而沽往往会导致坐失良机,不切实际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相比,就业学生宁愿选择虚无的理想,导致就业情况困难。面对社会需求,大学生自身素质也是就业困难的一道门槛。往往在就业严峻情况下,大学生才意识到自己缺乏必备的相关技能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考试、从业资格证等等。对于就业单位要求的实践技能于院校教学期间也没有很好的掌握,导致自身条件不符合企业要求,一来院校的教学失去了意义,二来个人条件不成熟导致就业机会的缺失。学生欠缺一定的素质培养也是就业困境的最大问题。
四、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一)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中小企业的民营业可以尽快发展,使得机制灵活、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接纳毕业大学生的主力军,从而解决就业岗位缺少及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及户口限制的问题管制,使得大学生的户口限制及企业的用人指标限制得以放松,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等与就业学生相关的制度改革,使得独立院校的就业学生获得更多的保障,同时政府要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措施配备,使得基层就业场所获得较大吸引力并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政府也要落实好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比如个体经营的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制度等等,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先决条件,使得大学生提升创业的热情及积极性,为社会经济贡献力量。
(二)学校方面
独立院校方面要避免教育与社会的断层现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针对就业市场的趋势要进行广泛调研工作的开展,明确获取就业的全面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意向、人才素质要求、专业限制、能力需求。针对就业市场的趋势来调整教学的方案,使得教学可以具有灵活针对性,更能合理建设教育结构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契合才能真正满足用人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避免人才过剩现象。同时独立院校要了解当今社会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真正使得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己用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探索中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自信度。
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一种投资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教育政策的约束令学费水平刚性化,在相对收入机制作用下,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水平下降。独立院校要多加强企业单位的合作。大多独立院校的学费较高,独立院校的学生家境较好,学校可从家长方面入手,谈成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增加学生校外实习机会及就业发展的基地。利用企业的需求来定向培养人才,使得用人单位与学生达到共赢互惠互利的局面。校外实习可以使得学生利用良好的实习机会获得工作经验,也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进行考察;就业基地可以使得企业及大学生对双方增加了解,为企业用工及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独立学院要加强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和专业的就业服务,一方面就业院校要寻求符合市场行情的就业指导材料,方便学生对就业趋势行情详细分析、找准就业定位,另一方面独立院校要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贯穿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就业的选择有着明确的了解及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不足,针对性提升素质培养。
(三)企业方面
大多企业在择人方面存在学历论、实际经验论及名校论,这些不切实际的择人观念很容易导致企业好高骛远,学生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对就业市场人才极大的浪费,拉低了社会就业的整体水平。虽然高学历、高经验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的最终渴求,然而一家有女千家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因此用人企业应转变就业观念,降低不切实际的要求,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做到不求最好但求合适的就业用人氛围,一来可以给予广大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广泛的就业机会,二来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最终达到就业企业与就业人才的双赢局面。
(四)学生方面
对于现今的就业市场趋势,毕业生要建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改变天之骄子之类的就业价值观,要找准自己的就业目标做好自己的就业定位。只有真正切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到自己在就业岗位实现价值的可能。学生要结合院校给予的就业信息进行详细整合,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认清就业市场的潜在形势,同时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培养,努力与社会进行接轨,先进行就业再找寻自身职业方向或创业思路。随着经济发展,独立院校被社会认可会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面对就业严峻的形势,独立院校要合理采取措施去面对就业压力,为社会贡献合格人才是独立院校的最终教学目的。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9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首先现简要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然后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目前的就业难提出了几条解决对策。
关键词:现状;就业难;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20xx年至20xx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对此,不少人将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政策,认为是扩招导致大学生贬值缩水,供过于求。OECD公布的《20xx年教育展望》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达42%,韩国达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达51%。而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还不到5%,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即使到20xx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才达20%,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很低的。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涉及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层问题,关系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加强通盘考虑,加强统筹管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硬件不足,图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实验条件简陋;教学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直接导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时间不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得不到及时改善。特别是有些地方性大学和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学水平较低,学科及专业结构矛盾突出,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达不到社会认可。
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5、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xx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xx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6、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
7、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一方面是就业期望依旧,大多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予考虑;另一方面要求离家近、薪水高、工作轻松。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方向应该从基本的就业理论教学转向更加基础的就业实用性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工作观念进行改变。我国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就业的概念,就业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对于实际的就业技巧,就业方式,自身定位,就业情况等等对于大学生就业重要的课程和信息都没有涉及,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改革应该更加彻底,课程安排上不能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更应该向着实践看齐。
(二)社会就业环境
社会就业环境来讲,有必要增加我国的就业岗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增加我国就业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这样才能将企业从对于一般人才的需求转回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上,同样也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再有需要社会进行支持的是,将大学生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尽量动员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当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国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将创业进行到底,国家再有能力的情况下,要更加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而且我国可以设立一些的国家性质的大学生二次培养机构或者可以鼓励民办专业技能学校对于大学生进行二次教育。这样就可以使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接收到更多专业性的教育。事实上我国已经存在一定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这些学校与传统的技校,专科不同,都是针对于大学生这一人群,为特定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员工,而且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加接近实际工作,这些学校已经想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学校的覆盖程度,专业能力不足,也不够正规,所以国家应该进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规规范的民办职业学校,为大学生提供转行的机会,想冷门行业提供更多的员工,减少大学生待业情况。
(四)高校体制改革
高校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发展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放一定的大学进行实践型技术教育,理论教育放轻。虽然这样的改革必然会减少我国理论研究人才的数量,但是这样的体制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也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再有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接轨。学校不能再盲目的设定专业,而是应该随时对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合理的设置学校的专业情况。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降低培养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减少因为专业过于集中导致的大学生竞争激烈,大量同岗位人员没有工作的机会。最后,我国大学应当注意的是,盲目扩招问题,的确大学扩招使得我国的人口平均素质有了明显地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但是如果继续大学扩招历程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不能够有效缓解,依然会造成社会的严重不稳定,这不是提高素质能够解决得了的。所以大学扩招工作应该更加谨慎,在衡量实际的高考人数的情况下和国家适龄学生数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决定大学应当招录的学生数量,这样的才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的数量,减轻就业压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姚佩玲。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J]。商,20xx
[2]张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
[3]阚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0
摘 要
目前国家的政策逐步调整,大学仍旧在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步增加,就20xx年而言,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人,可想而知,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么的严峻。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各种教育制度也在进行深化改革,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创业之路,但是前路迷茫,十分困难。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及时就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创业 对策
1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1.1 大学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走访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也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调查显示,近年来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理想,大多数理工科毕业生选择去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的工作。相比而言,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甚理想,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多通过考试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
就专业而言,目前一些人才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医药和师范类等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对于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少,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从地区来看,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人才较为饱和,就业竞争激烈,而中西部地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但是其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于是就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矛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从院校类别来看,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高达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机遇并存。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也不乏机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动力,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在努力扩大就业,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尽力完善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自动调节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加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职业培训计划和再就业培训计划,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调节供需矛盾。另外,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日益完善,国外先进技术、资本也在不断涌入,这也为增加工作岗位提供了可能。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开发程度在不断加深。将大学生安排到基层去工作,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他们的意志,近年来国家推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而且未来工作的力度将不断增大,这成为开发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措施。
1.2 大学生创业现状
目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也选择了创业,近五年来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20xx年约有21万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创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大多创业毕业生选择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开发app,开网店,做微商等都成为不少学生选择的职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开餐厅,开甜品店,农业院校的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业。
2 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成因
2.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下行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就业压力。近年来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加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家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外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裁员,至少开始调整和大幅压缩招聘进人计划。这使得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以致带来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矛盾。
(2)高校扩招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的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许多人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找一个好工作才能算实现就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如果他们没上大学,就不会有那样高的预期,或许更能够从容地就业。此外,不少学校因教学资源不足,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各学科领域和专业之间很少发生联系,致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普遍过窄,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3)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或者说找不到期望值高的工作,然而毕业生只是拥有高学历,只有浅薄的课本知识,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或者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切都得重新学习,所以用人单位不会给毕业生支付很高的工资。低工资水平与高期望值的冲突,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2 大学生创业的原因
(1)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府扶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设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大学里开设了创业培训课程,加强了同学们的创业兴趣,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无息贷款。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2)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自身的学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少人开始认为自主创业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自己寻找项目,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开店当老板,这一观念的转变带动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多个行业注入了年轻的血液,极大地促进了多个行业的发展。
3 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在创业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减免措施,鼓励青年大学生创业。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拨发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创业培训,使得大学生拥有自主创业的能力,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贷款和资金上给予照顾,在税收方面也给予减免,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的设立,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计划的可行性。此外,国家还要大力发展借贷业务向学生创业倾斜,大学生还可利用信用卡借贷来创业。
3.2 企业方面
在就业方面,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不能仅仅依靠学历就判定一个毕业生的能力,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真正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单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也要开展相应的工作培训,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的要领,尽早地投入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创业方面,一些成熟的企业要有责任担当意识,对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技术上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创业初期可能面临的困难,企业要勇于帮助大学生渡过难关,业务上加强与大学生创业公司的合作,帮助毕业大学生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使得有兴趣创业的同学可以先通过在创业基地的学习,增长知识,为今后的创业积累经验。
3.3 高校方面
在新形势下,为同学们营造创业的氛围,使得有志于创业的同学能够在一起学习交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创业指导,开展SIYB创业培训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培训,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在课程设置上对创业班的同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都要涉及,同时对于毕业创业的同学,学校在技术和科研知识方面予以帮助,对于高校自行科研的项目,鼓励本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3.4 大学生自身方面
在就业方面,当代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社会,不断地充实自己,认真把握每次就业机会。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只有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自身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又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在创业方面,面对创业的千斤重担,要用正确的方法策略和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面对。面对缺乏启动资金问题,要学会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合法争取稳定的筹集资金、家庭资助、贷款等等。针对缺乏市场经营经验问题,要培养自身的激情和抱负,在实战中摒弃“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积累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所以大学生不要只看到他人成功的表象,不顾时间、地点的差异,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合理借鉴他人经验,只要努力向正确,方法合理,相信我们就会实现成功就业或创业的。
4 总结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必须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也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就业存在压力,创业存在机遇,一定要把握机遇,将压力化解为动力。相信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很好地解决目前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相信有更多的大学生会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题问答[Z]。20xx.
[2] 辜胜阻,肖鼎光,洪群联。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xx(1)。
[3] 许明,肖强,韦鸿鹏。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4] 李岩,田泽。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与对策[J]。职业时空,20xx(13)。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1
一、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网络、新闻媒介上人们能经常看见大学生创业的例子,而且成功事例比比皆是,这些都促使了更多的大学生进入这一领域中,不仅是因为它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增加实践能力、经验和社会阅历,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创业带动了就业,比如4月份新闻报纸报道由黎锦权刚毕业就跟自己的团队开发的维维网,作为珠海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网购自助平台,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300多位珠海大学生申请在维维网开店,可见在就业压力日益上升的时代,创业在缓解就业压力中发挥出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
二、就业紧张对大学生创业的刺激作用分析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前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人数占不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一,但20xx年到20xx已经从百分之一上升到百分之二,虽然上升幅度较小,但也能看出在我国创业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初期中呈现的难题时表现出的畏惧和选择困惑,甚至难以坚持维系下去。究其原因有很多种,不仅包括了学校和教师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和实践指导的缺乏,也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如何利用就业的紧张,来刺激大学生主动投入创业,才能更加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创业。
(一)刺激教育者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一般高校都不会专门开设一门创业培训课程,最多只会在大学毕业之即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但为了学生能更顺利创业,缓解就业压力,教学一方面不得不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增加创业的实践活动,以及帮助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让其具有创业的意识,坚韧的毅力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因为这是创业的基础也是核心。通过在高校中对创业的教学,让学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在就业紧张的环境下,能刺激更多的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加入创业的阵营。
(二)刺激大学生通过调整自身的状态,克服创业中的困难和不利环境,加入创业行列中。就业紧张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因此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虽然鼓励和刺激了更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但由于大学生的自身问题导致在创业中出现很多的困难,也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一是大学生通常是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实践锻炼为主的学习,涉及到创业的相关知识比较少,导致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知识的局限性,比如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根本用不上,或是不适用的情况。二是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创业过程不同于公司的实习或是上班,创业项目需要市场调查、要有资金来源,创业者具有创新的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坚强的意志,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创业的艰辛过程。三是对创业的认知存在有一定误解。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就能赚钱、来的非常容易,严重忽略了创业的风险意识,当创业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四是由于父母或是周围亲戚朋友反对的态度,他们会认为一个大学生毕业就开始自己创业,是属于不成熟的表现,读这么多书都没有用上,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是读大学呢,这给学生创业带来无形的压力,所以说就业紧张的前提下,为了使自己不仅不属于失业行业,而且也能为更多人带来就业的机会,刺激了大学生们努力调整自己对创业的心态,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片天空,大胆进入创业领域。
(三)刺激国家出台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条件,帮助和促进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创业不仅促进大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锻炼、解决自身就业紧张问题,而且能为其他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在几年前我国就针对就业困难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比如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免交1年的登记注册费等相关费用,小微型企业贷款政策相对放松,当地人事部门为创业者免费管理档案等等优惠政策,对于不同的省市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了不同扶持政策和制度,为实现大学生创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处于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服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各种政策上还是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扶持,采取灵活方法来调整相关政策,以此全力刺激和推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工作。
三、结语
本文认为刺激教育者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刺激大学生通过调整自身的状态,克服创业中的困难和不利环境加入创业行列;刺激国家出台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条件和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创业。这一切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2
一、独立院校特质
(一) 独立院校特质
独立院校是民办运作机制的高等院校,是依托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延展。独立院校基本上承担30%的本科生教育培养任务,为社会提供全方面人才。虽然独立院校是属于民营化的模式,但机制比较灵活,避免了民办、公办机制高校的弊端,具有自己的一定教学特色,也具有明确的定位,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及针对性。
(二)独立学院与公立学院的差异性
公立学院,公办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学校;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计划内统招的民办大学享受公立大学同等待遇。独立学院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民办性质,它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及现状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直面“招生计划与生源和就业率挂钩”的现实,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有重要作用。独立院校的办学质量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此需要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的数据显示,独立院校的大学生面临以下几种状况:
(一)竞争力薄弱
部分大学生表现为竞争力薄弱的状态,不利于面对就业状况去灵活反应,具体表现在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彻,对于实践动手方面能力不强,使得在面对就业的企业单位时,无法满足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地位。
(二)认同度不高
个别用人企业对于独立院校的认同度不高。这取决于独立院校的背景。独立院校属于办学条件及就学品牌未真正形成的学校,所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导致独立学院在社会的反响及认同度都不高,从而为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个别企业甚至硬性规定只招收名校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门槛,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这是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学生择业观念差
独立院校的学生择业观念容易产生偏差。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境条件良好,在就业求职中比较看重经济因素,对福利高的单位有较高期望,忽视了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及对实际经验的积累,造成期望值越高失望越高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容易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丧失信心,找不准自身定位。
(四)就业信息不全
就业院校缺乏一定的专业人员对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进行指导工作,导致学生很难运用完善的就业信息来进行分析探讨,同时也因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较低,企业对于学校的招聘需求工作较少,导致学生可选择的就业渠道也相对狭窄,造成就业被动的局面。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独立院校与公立院校是具有一定差异的,这与独立院校的建学背景及社会知名度相关,具体大学生就业现状可分析以下原因:
(一)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难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中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在部分法制方面的制度并不算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时有存在户口的限制,企业用人指标也有申报的限制,不能良好地去解决就业大学生档案及相关户籍派遣问题,使得就业大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造成用人单位用工荒,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特异现象。
同时有些地方还有地域的限制要求,企业并没有良好的用人自主权可以去自由选择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无法达到成熟的状态,使得企业与就业大学生无法建立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管理不到位也使得矛盾并存。
(二)教学定位
由于经济化发展影响,院校对于学生需求增多,广大院校开展扩招来满足教育需求,虽然一方面提升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却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及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市场已经是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状,僧多粥少的情况不利于就业的发展,短时间内无法安排就业机会,造成就业人才极大的浪费及流失,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会有打击积极性的影响。部分的独立院校在教学期间注重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导致大多毕业生在面临企业单位的需求时处于被动尴尬的地位。目前的社会企业需求除了要求就业大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如果院校仅仅教授教学理论,直接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与社会出现断层是教育任务的失职。
(三)企业单位
目前就业市场大学生的比例已相对较高,曾经相关的国有事业单位是接纳毕业大学生的主要渠道,但随着企业的机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接纳单位变得有限,使得大学生就业渠道变得狭窄,同时受当代经济发展影响,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甚至个别企业设立高门槛高要求来期待高人才的输入,因此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拒之门外。个别用人单位对接纳就业大学生的学历要求也较高,学历本科已经是最低级的要求,甚至有个别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上岗作为硬性条件,认为高学历等于高素质及高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非常严峻。
(四)学生原因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时代亟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方式,高校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真正承担的责任相对不多,况且大部分高校衡量高校就业率也往往不以大学生创业的好坏为衡量水准,在这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有靠自己。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定位,也是受独立院校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就业信息有关。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无法做到详细的分析规划,使得自身无法明确就业定位,那么在就业市场中就不能很好地分析自身优势,根据自身定位来选择就业,使得就业与社会出现断层,不能很好地达到就业目标。
另外个别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对于就业存在观念偏差,对于就业的环境及薪酬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就业职位,不愿意去中小企业福利差的单位,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地区,不愿意从事低薪岗位,不愿意从事基础性的基层工作,导致大学生对于就业机会视而不见,待价而沽往往会导致坐失良机,不切实际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相比,就业学生宁愿选择虚无的理想,导致就业情况困难。面对社会需求,大学生自身素质也是就业困难的一道门槛。往往在就业严峻情况下,大学生才意识到自己缺乏必备的相关技能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考试、从业资格证等等。对于就业单位要求的实践技能于院校教学期间也没有很好的掌握,导致自身条件不符合企业要求,一来院校的教学失去了意义,二来个人条件不成熟导致就业机会的缺失。学生欠缺一定的素质培养也是就业困境的最大问题。
四、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一)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中小企业的民营业可以尽快发展,使得机制灵活、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接纳毕业大学生的主力军,从而解决就业岗位缺少及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及户口限制的问题管制,使得大学生的户口限制及企业的用人指标限制得以放松,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等与就业学生相关的制度改革,使得独立院校的就业学生获得更多的保障,同时政府要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措施配备,使得基层就业场所获得较大吸引力并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政府也要落实好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比如个体经营的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制度等等,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先决条件,使得大学生提升创业的热情及积极性,为社会经济贡献力量。
(二)学校方面
独立院校方面要避免教育与社会的断层现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针对就业市场的趋势要进行广泛调研工作的开展,明确获取就业的全面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意向、人才素质要求、专业限制、能力需求。针对就业市场的趋势来调整教学的方案,使得教学可以具有灵活针对性,更能合理建设教育结构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契合才能真正满足用人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避免人才过剩现象。同时独立院校要了解当今社会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真正使得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己用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探索中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自信度。
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一种投资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教育政策的约束令学费水平刚性化,在相对收入机制作用下,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水平下降。独立院校要多加强企业单位的合作。大多独立院校的学费较高,独立院校的学生家境较好,学校可从家长方面入手,谈成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增加学生校外实习机会及就业发展的基地。利用企业的需求来定向培养人才,使得用人单位与学生达到共赢互惠互利的局面。校外实习可以使得学生利用良好的实习机会获得工作经验,也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进行考察;就业基地可以使得企业及大学生对双方增加了解,为企业用工及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独立学院要加强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和专业的就业服务,一方面就业院校要寻求符合市场行情的就业指导材料,方便学生对就业趋势行情详细分析、找准就业定位,另一方面独立院校要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贯穿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就业的选择有着明确的了解及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不足,针对性提升素质培养。
(三)企业方面
大多企业在择人方面存在学历论、实际经验论及名校论,这些不切实际的择人观念很容易导致企业好高骛远,学生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对就业市场人才极大的浪费,拉低了社会就业的整体水平。虽然高学历、高经验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的最终渴求,然而一家有女千家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因此用人企业应转变就业观念,降低不切实际的要求,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做到不求最好但求合适的就业用人氛围,一来可以给予广大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广泛的就业机会,二来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最终达到就业企业与就业人才的双赢局面。
(四)学生方面
对于现今的就业市场趋势,毕业生要建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改变天之骄子之类的就业价值观,要找准自己的就业目标做好自己的就业定位。只有真正切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到自己在就业岗位实现价值的可能。学生要结合院校给予的就业信息进行详细整合,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认清就业市场的潜在形势,同时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培养,努力与社会进行接轨,先进行就业再找寻自身职业方向或创业思路。随着经济发展,独立院校被社会认可会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面对就业严峻的形势,独立院校要合理采取措施去面对就业压力,为社会贡献合格人才是独立院校的最终教学目的。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3
摘要: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xx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xx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xx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xx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xx-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白话文★√,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4
大学生创业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1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1.1 认识有误区
(1)扩招惹的祸。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34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 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1.2 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 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 000万城镇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 200~2 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
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1.3 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2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2.1 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2 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 ,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篇15
(一)、大学生就业
我国大学扩招七年以来,大学在校人数,大学毕业生都大幅度增加。,扩招前一年,大学招生107万。,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50万。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413万人,从19到20的八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官方公布的该年大学生就业率是84%,即使以这个数字来计算,当年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人数达40万之众,这还不包括那些立志来年考研的考研专业户、将户口迁回原籍挂靠单位的事实失业者,以及为数众多的工作不稳定,无法平稳度过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三个月适用期的漂泊者
(二)、大学生创业分析
在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五个一”总体要求和《吉林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团省委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青春创业”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创业分析的带动下,大学生掀起了创业高潮。可是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问题:
(1)单打独斗。在强调团体合作的今天,大学生单打独斗创业的成功率仅2%~3%。团体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
(2)心态问题。据调查,有70%多的学生有创业愿望,其“动手”创业的不到10%,不动手的原因只是简单填写了条件不成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能够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务实精神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三)、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1、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
2、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免交的收费项目包括: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卫生部门收取的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民政部门收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劳动合同鉴证费、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
1、程序更简化。
凡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下同)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商品外,一律放开核准经营。对限制性、专项性经营项目,允许其边申请边补办专项审批手续。对在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特区申请设立个私企业的,特事特办,除了涉及必须前置审批的项目外,试行“承诺登记制”。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书、验资报告等主要登记材料,可先予颁发营业执照,让其在3个月内按规定补齐相关材料。凡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智力成果、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的,允许抵充40%的注册资本。
2、减免各类费用。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部门自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收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包括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补照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各种证书费。对参加个私协会的,免收其1年会员费。对高校毕业生申办高新技术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如资金确有困难,允许其分期到位;申请的名称可以“高新技术”、“新技
术”、“高科技”作为行业予以核准。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等活动的,经居委会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后,1年内免予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免收各项工商管理费用。
提醒:据工商局个体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有关政策已经执行,大学毕业生在办理自主创业的有关手续时,除带齐规定的材料,提出有关申请外,还要带上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证书等有关资料。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一)、大学生就业
我国大学扩招七年以来,大学在校人数,大学毕业生都大幅度增加。年,扩招前一年,大学招生107万。19,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50万。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413万人,从1998年到2006年的八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官方公布的该年大学生就业率是84%,即使以这个数字来计算,当年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人数达40万之众,这还不包括那些立志来年考研的考研专业户、将户口迁回原籍挂靠单位的事实失业者,以及为数众多的工作不稳定,无法平稳度过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三个月适用期的漂泊者
(二)、大学生创业分析
在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五个一”总体要求和《吉林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团省委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青春创业”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创业分析的带动下,大学生掀起了创业高潮。可是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问题:
(1)单打独斗。在强调团体合作的今天,大学生单打独斗创业的成功率仅2%~3%。团体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
(2)心态问题。据调查,有70%多的学生有创业愿望,其“动手”创业的不到10%,不动手的原因只是简单填写了条件不成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能够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务实精神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三)、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1、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
2、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免交的收费项目包括: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卫生部门收取的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民政部门收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劳动合同鉴证费、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
1、程序更简化。
凡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下同)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商品外,一律放开核准经营。对限制性、专项性经营项目,允许其边申请边补办专项审批手续。对在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特区申请设立个私企业的,特事特办,除了涉及必须前置审批的项目外,试行“承诺登记制”。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书、验资报告等主要登记材料,可先予颁发营业执照,让其在3个月内按规定补齐相关材料。凡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智力成果、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的,允许抵充40%的注册资本。
2、减免各类费用。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部门自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收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包括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补照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各种证书费。对参加个私协会的,免收其1年会员费。对高校毕业生申办高新技术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如资金确有困难,允许其分期到位;申请的名称可以“高新技术”、“新技术”、“高科技”作为行业予以核准。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等活动的,经居委会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后,1年内免予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免收各项工商管理费用。
提醒:据工商局个体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有关政策已经执行,大学毕业生在办理自主创业的有关手续时,除带齐规定的材料,提出有关申请外,还要带上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证书等有关资料。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 创业 论文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2000字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3000字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题目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000字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500字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1500字范文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引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5000字
下一篇:同学聚会策划书3篇(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