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的新思考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属于应用性课程,更是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要求在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方面不断更新,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但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必须进行改革。文章结合成本会计教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对改善我国成本会计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学;
改革
一、成本会计教学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实践性更强,教学与学习难度较大。成本会计教学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贴近实务,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性。成本会计是一门与实际联系极为密切、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从整个财务核算的角度来看,成本会计渗入到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从生产制造开始涉及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及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摊销、人工成本的分配,到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产品销售的成本处理等。所以,针对学科特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实效,在授课方法上应当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将学习理论与实践动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切身的体会,加深理解,从而有利于日后真实的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的提高。
第二,成本会计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又要求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成本会计本身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形成的系统学科,随着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这就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要想对成本会计有真正的理解,要求学生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过关。另外,现代成本会计相比其他会计专业课和传统的成本会计,更突出了学科上的交叉。它不仅包含成本核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体现了对于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更为复杂的相关问题的分析,融入运筹学、数理统计、战略管理等多门学科,要求能够对交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
第三,成本会计内容体系庞杂,计算方法多,掌握难度大。成本会计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首先它以成本为对象,围绕成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讲述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同时也突出了成本管理理念,与管理会计有相通之处。正因为内容比较多,核算项目庞杂,各自可以适用的费用分配方法也很多,计算比重大。也就给成本会计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知道怎么计算,重要的是理解,对方法进行恰当选择。所以掌握难度相当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掌握重点理论和方法,并随着实践逐渐体会,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现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正在逐渐改革,力图满足实践发展需要,但是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界对成本会计重视程度不够
《成本会计》的内容介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而且作为后起之秀,相对于对财务会计领域的重视程度而言,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成本会计的忽视。很多教育管理者认为成本会计附属于财务会计,没有给予成本会计独立的地位。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安排中的,不论理论研究投入还是师资教学力量的安排比重都相对比较轻,限制了有关学者开展深入的调查、访问和总结成本会计的实践经验。
(二)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
目前成本会计教学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述,单向灌输,对成本会计领域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仅仅作初步的介绍。而且,整个教学受到教学课时限制,很少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更谈不上与企业实践管理的结合。长期下去,再次陷为纯理论教学、只懂理论不会实务的窘境。
(三)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陈旧
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实务性最强的成本会计,其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但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很好地体现在学科发展中,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仍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而且教学方法手段绝大多数还是依靠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是听老师的描述与讲解,学生难以掌握产品成本的形成和计算全过程,一知半解。遇到真正的业务处理时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四)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无法提供深刻的理论见解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目前,高校的很多老师都是从毕业之后直接在高校工作,虽然理论基础不错,但由于本身社会实践机会少,其在理论理解的深入程度上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其不可能对学生讲解出更透彻的理论要点,学生掌握起来也更加吃力。
(五)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学评价不够客观
成本会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置目的似乎仅为了补充财务会计的不足,本身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不论是教材内容的过于简单与狭窄,还是教学课时的安排,都不利于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实践应用对知识体系的修改与完善。而且受传统的考试模式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般途径是授课老师根据自己的进度与讲解详略点自己出题检测,有的学习课程由学习者自测。这些评价检测方法都不利于成本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和改进成本会计教学的建议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成本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提高对成本教学的重视程度
态度决定一切。首先应该对成本教学有足够的认识,将其提高的应有的认识和决策高度上,从教育体系的安排到课程设置,都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人力和物力。教师担当起传授知识的重任,学生对成本会计有足够的兴趣,多方面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成本会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完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我们要及时掌握社会需求动态,从整体发展与综合性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材编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原则,使得成本会计能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建立体现时代需求的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结构,并随着实践不断更新、补充和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
(三)改革会计教学手段,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成本会计教学必须体现其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合理安排课时,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参观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讲授的内容就会变得直观清楚。此外,利用“成本会计”网络实训软件,教师可以完全自主地设置、添加实训内容,模拟真实的票据、账簿及角色、流程等,把理论知识在实训中进行应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实训内容在网络平台中,所以使授课与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学生接受课程内容也变得容易起来。
(四)强化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提高成本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国家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提高的财政投入,下拨教育基金,使得各层级教育机构有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到各学校,应该创造条件使教师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加大课堂实例教学的比例。有条件的还可以考虑长期聘请一线的会计人员兼职任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指导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最大程度地改变成本会计教学与管理需要相脱节的局面。
(五)完善成本会计课程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考试的客观性,应该建立试题库,根据教师或学生的要求进行自动、随机选题,避免自己老师出题时考查的片面性,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较客观的评价。除传统的笔试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训操作、案例分析、自由讨论等多种考试方式,并将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灵活把握考试周期和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成本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俞宏,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现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2006(9).
2、尹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
3、郑艳华.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7(10).
(作者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