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9篇
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9篇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一、课前解析关注梁启超〔1873年—1929年〕,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少年中国说〔节选〕
一、课前解析关注梁启超〔1873年—1929年〕,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进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溘然长逝,终年56岁。
关注创作背景:?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写于1900年,即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时期。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比照,竭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关注易错字:皇、履、疆二、教学目标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奉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感受了古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今天
我们将走进近代的中国,走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师引导:“说〞是一种古代文学体裁,是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表示自己的观点和
见解。比方?师说?、?爱莲说?、?少年中国说?等。梁启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课件1:
〔设计意图:以课题为导入,初步理解课题的含义,感受文章的主要基调,为深入理解课文作铺垫。〕
二、结合资料,了解背景1.教师出示资料:谁了解梁启超能结合着课前查阅的资料来给我们介绍介绍他学生交流资料。教师点拨: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少年中国说?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呢“少年中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出示课件2: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师提问:读完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对“少年中国〞的理解预设1:“少年中国〞这个说法是梁启超先生为了回击帝国主义分子提出的。预设2:“少年中国〞是说我们的国家像少年一样充满着朝气和活力。教师小结:梁启超先生以人喻国,针对日本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愤然回击,在他看来中国是犹如少年一般蓬勃兴旺、充满朝气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课题的含义,初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根底。〕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教师出示要求:这样一篇情感充分的文章需要我们用心品读,接下来就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做到不添字、不落字。开始吧!出示课件3:
学生朗读。教师组织活动:这篇课文中有很多难字、生僻字,你是否都认识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4:
出示词语:潜龙、腾渊、鳞爪、啸谷、震惶、鹰隼、矞矞皇皇、发硎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生开火车朗读。教师指名读:认识了生字,相信课文你一定能读的更好了。这篇课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我们找三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学生分段朗读,教师关注读音,共找三组。教师组织活动:接下来同桌两人互读课文,女生先读,总分值5分,读完给你的同桌打个分吧!同桌互读。〔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识记生字和不同形式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将文章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读出情感奠定了根底。〕四、自学生字,引导练习1.学生自学教师组织:请同学们自学本课生字。你认为需要特别注意字,或容易写错的字,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请勾画出来,一会儿我们全班一起交流。学生自主学习。2.集体交流教师引导:这些生字中,有哪些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呢预设1:“试〞字右边没有撇,同学们容易写错,这里要注意。〔板书:试〕预设2:“履〞字要注意“尸〞的右半局部不能写得太长,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半局部留足空间。〔板书:履〕预设3:“疆〞字左边不要丢掉“土〞,“土〞不超出“弓〞字,右半局部的三个横长度不同,中间横最长,上横最短。〔板书:疆〕出示课件5:
教师小结:写字是一件需要我们用心才能做好的事,只有用心才能写正确、写好看。下面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容易出错的字再写一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通过自主、交流的方式识记了生字,并针对易错字进行了交流,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加深了印象。〕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梁启超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同时我们初
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梁启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作业:课后请你结合注释试着理解文意,并练写本课生字。出示课件6:
六、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试履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3.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奉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教学过程】一、谈话回忆,导入新课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少年中国〞的含义。在作者梁启超心中,
少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呢他对我们中国少年又有着怎样的期盼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少年中国说〔节选〕〕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学习第一段教师组织活动:想要理解作者的情感,我们就要先读懂文章。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结合注释和资料说说第一段的意思,开始吧!小组交流文意。教师提问: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谁来和我们说一说作者希望少年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板书:少年中国〕出示课件8:
预设:作者希望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教师提问:在作者看来想要实现这样的愿望,需要靠什么请你用文章中的原句来答复。预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板书:中国少年〕教师引导:为什么不靠政府,不靠别人,而说责任全在我少年呢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出示课件9:
教师提问:看完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我觉得非常的愤怒,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很落后。预设2:我觉得清政府很没有骨气,任列强欺负中国。教师引导:想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需要改变现状,需要注入新鲜的力量,而我们的中国少年们,就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梁启超先生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在我少年。〞读一读,第一段文字有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0:
预设: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都很固定。教师引导:句式整齐富有变化,层层递进,情感越来越强,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语调可以逐渐拔高,读出气势,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学生朗读。2.学习第二段教师引导:少年中国的前程究竟是怎样的呢文中没有进行写实的描绘,而是在第二自然段通过象征的手法进行了赞美,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结合注释和资料说说第二段的意思,并圈画出课文都是用哪些事物来赞美的少年中国出示课件11:
小组交流阅读并圈画。预设:作者分别用“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来赞美少年中国。出示课件12: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师提问:通过对第二段的理解,你觉得这些事物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它们分别象征着什么
预设:这些事物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读起来让人感觉到了力量。比方“红日初升〞,刚刚升起的太阳象征着希望,表示我们少年中国的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的。
教师引导:你说的很好,红日升起,道路上充满霞光,少年中国有着灿烂的前景!谁还想再说一说
预设1:读到“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时候,我感觉到河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的气势,让我想到了祖国的长江黄河,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强大的前进力量。
预设2:“潜龙〞“乳虎〞“鹰隼〞,这三个事物给我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虽然现在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大,但一旦崛起,就会很厉害,让人震惊。
预设3:“奇花〞“干将〞让人感觉很珍贵、很独特,我想我们少年中国就是这样独一无二的,是像奇花一样美丽,像宝剑一样有锋芒的。
教师引导: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喻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未来是光明灿烂的,是有开展前途的,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时间上看,我们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从空间上看,我们有着辽阔的土地,少年中国的前途像大海一样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我们体会着作者的情感,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
学生朗读。3.学习第三段教师组织活动:课文的第三段又是什么意思呢小组交流一下吧!小组交流。教师启发思考: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是怎样理解的出示课件13:
预设:我觉得少年强大国家才能强大,我们中国的少年代表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是什么样的,国家就是什么样的。
教师引导并小结:同学们说的不错,少年担负着国家繁荣兴盛的重任,少年强中国才能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强。但是同时,中国强那么少年强,国家的稳定开展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保障,让我们能够有这样好的条件在教室中学习。所以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相辅相成的。〔板书:紧密相连〕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祝福我们的祖国永远美丽,和天一样不老共存,也愿我们的中国少年们能越来越强壮,和祖国的大地一样辽阔广博!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设计意图:本环节先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文意。在此根底上结合资料和课后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三、分享故事,升华情感教师引导:其实千百年来,像梁启超一样心怀祖国、拥有强国梦想的优秀人物还有很多。他们为了祖国的富强不断奋斗,作出了卓越的奉献。我们一起来看课后的第三题。出示课件14:
教师提出要求:你都知道哪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呢课下请你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手抄报。制作完成后,我们将在的展示栏中进行评比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杰出人物的奋斗故事,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文章并结合资料,感受到了梁启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盼望,同时也明白了作为一名青少年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将爱国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勤奋学习,不断提高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做出我们的奉献!作业:1.背诵课文2.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小组合作做一份手抄报。出示课件15: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五、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紧密相连少年中国——————中国少年
【课后反思】?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少年中国说〔节选〕?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
精读课文,文章中所蕴含的浓浓爱国情让人振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情感根底,但他们对文章所创作的时代背
景不够了解,情感体悟容易薄弱、流于口号。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资料,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课堂一开始,我以理解课题为导入,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从而为后续理解课文、深化情感作好了铺垫。
本篇课文结构层次鲜明,结合注释很容易理解意思,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疏通文意,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除此之外,本篇课文语言充满韵律感,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所以在教学时,我通过初读、诵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悟情,读中体会。
最后,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强化学生查找资料的学习方法,我结合课后题布置了作业,了解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并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
整节课学生情感充分,课堂活泼。今后我也会将本篇课文放在日常的晨诵中,在学生不断的成长中,激发更深的情感共鸣。
人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字词,积累四字词语。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找到规律后背诵课文,并理解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
3.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感受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题目的意思
1.看《新华字典》对“说”的解释,了解“少年中国说”中“说”的意思。
说:①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②解释:~明|解~。③说合,介绍:~亲。④言论,主张:学~|著书立~。⑤责备:他挨~了|~了他一顿。
2.《少年中国说》就是梁启超关于少年中国的想法。他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三节。第二步:学习第一节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这段文字生僻字并不多,请自由朗读。2.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部分,怎么分?——第一句是总起句,后面部分讲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3.第一句中的“今日”指什么时候?交流:梁启超文章中的“今日”,可不是指我们正在上课的“今天”。梁启超是于1900年写的《少年中国说》,“今日”就是指1900年前后。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结合1900年前后的中国老照片讲解)——1900年前后的中国贫穷。千万别被一些影视剧误导,清朝末年,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生活穷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1900年前后的中国蒙昧。那时候,很多人相信人可以刀枪不入,相信各种“养生”方法,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现代的医学、科学。那时候的人看到皇帝、官员时下跪,自称奴才,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不知道人与人是平等的。——1900年前后的中国落后。落后是相对欧洲来说的,当时的欧洲发现、发明层出不穷,而当时的中国百姓对这些发现、发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1900年前后的中国弱小。西方列强使着自己强大,通迫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租用、侵占我们的土地。4.了解了1900年前后中国的大致状况,我们再来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句话,你觉得梁启超在表达什么?
——希望中国能够改变。-希望少年们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5.接着看下面的句子,你们发现了吗?这一段如果要求背诵,是很好背的,为什么?
——这一段有规律,句式都是差不多的。(让学生读一读)——只要记住中间串联的部分,记住中间这些词语,就可以背下来。6.看着下面这些关键词语,你能把这段话背下来吗?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7.看着下面的提示,你能把这段话背下来吗?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
少年则国
少年则国
8.梁启超写了八个分句,其实都是围绕少年与国的关系来写的。
看着下面的词语,你能把这段话背下来吗?
少年()则国(
)
9.这段话是围绕少年和国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梁启超写了八个
分句,如果这八个分句只能留下一个,你会留下哪一个?为什么?(一
定要学生说理由)
10.看来,这八个分句里的关键词语,梁启超不是随随便便写的,
而是经过斟酌的。那么这八个分句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还是有讲究
的呢?
11.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段话。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
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2.1900年,梁启超写了这样的文章,发出这样的呼声,这一
百多年来有这样的优秀人物涌现出来吗?(补充为中华复兴努力奋斗
的优秀人物资料,结合人物图片讲解)
——鲁迅:反复权衡,弃医从文,打算用笔唤醒民众。-邓稼
先:两弹元勋。
——李四光:他的努力让我们发现,我们的土地下面有大量的
资源,包括石油,不用依赖他国。
——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攻坚克难,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郎平:女排精神激励、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13.在了解了这么多优秀的人物后,再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国家的振兴,需要中国少年勇于担当,奋勇向前。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理想而努力。第三步:学习第二节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这段话不太好读,跟老师读。2.这段话不仅难读,而且难理解。借助注释,小组讨论、理解这段话的意思。3.对照注释,说说这段话的意思。(逐句问答、核对)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里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向的时间来看,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横向的空间来看,中国有辽阔的疆域。中国的前途像大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4.这段话也可以分成两部分,怎么分?说说你的理由。前面这么多句子其实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少年。正在蓬勃发展。句式也是差不多的。后面三句是总结,总写少年中国项天立地,地域广博,非常伟大。5.前面这些句子有很多共同点,请你们再读,讨论。每句话都是八个字。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都押ang韵。(光、洋、扬、惶、张、皇、芒)——每句话都在用一种事物形容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红日、黄河、龙、虎、鹰隼、花、干将剑)——这些事物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刚刚开始的状态。(初升、伏流、潜龙、乳虎、试翼、初胎、发硎)——每句话里的事物都很有代表性,很有象征意义。(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特别喜欢龙,在衣服上绣龙,在器物上刻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一段。7.梁启超为什么说中国是“少年”呢?中国上下五千年,梁启超写文章时(1900年)的清王朝日薄西山,已经没落了。人家说我们是老大帝国,梁启超为什么说是“少年中国”呢?你们来猜猜。(小组讨论)梁启超在这一段最后一句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虽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未来的日子更漫长。相对漫长的人类历史来说,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还是“少年”。
篇三: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鹰隼(sǔn)发硎(xíng)澌(sī)2.给文章划分层次。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第三部分(第三段)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深入阅读。
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弄懂重点文言字词和文章的译文。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
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三是中国是古老
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国。
3.阅读课文,说一说少年中国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课文运用了八种象征、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以
“红日初生”,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
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造的少年
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
后者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四、拓展迁移。
特色品评:小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结构完整,推理严密,以人喻国,富有鲜明的形象性。
五、布置作业
我们的祖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阔步走向世界。以“青春中国”为
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少年的责任
少年中国说
少年和祖国的关系
作者对少年和中国的赞美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课外拓展
学习方法指导: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感谢观赏——
篇四: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少年中国说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
语。
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目标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
教学目标
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设计意图:用充满感
导入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
()分钟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引起学生的探究欲
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望。】
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
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
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
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
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
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
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
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
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新课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力。】教学组讨论解决。()分钟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
相交流探讨。
三、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设计意图:在自读课
5.小组活动
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生总结并汇报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ín()
háng()
zhāi()
鳞
惶
哉
líng()huáng()
zāi(
)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yíxiè(
óbīng(
)。
)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lǚb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
伏流,一泻汪洋。
临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答案】一、línhuángzāi二、一泻如履薄冰三、红日河出潜龙乳虎
鹰隼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复习上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一节课的内容,有利于
导入()分
钟
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夯实基础。】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习,详细地研读文章,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
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
用?
新课教学
()
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
分钟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
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
的感染力。
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设计意图:本文第二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
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
悟,能加深理解。】
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
示课件16)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
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
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
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二、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A因此B顾念C故事
翕张()A张开B闭合C一张一合
履()A踩、踏B职务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初升,其道大光。()出伏流,一泻汪洋。()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试翼,风尘翕张。()初胎,矞矞皇皇。(
),有作
其芒。()戴其苍,()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
四、作者分别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鳞潜胎纵
二、ABA
三、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天地横有八荒来日方长四、作者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大的生命力,点明中国前途无量。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
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
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干将:(gān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
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这条大河yíxièqiānlǐ(
),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
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四、重点段落品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排比B比喻C拟人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一泻千里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四、1.A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
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篇五: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统编版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积累重点实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梁启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2.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
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
3.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4.其实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出示课件2:【时代背景】1900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清王朝连自己的龙椅都拱手让与他人,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民族危矣!中国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改良政治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听日本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说是“老大帝国”,(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老”,跟“老大帝国”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是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新中国。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是议论。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政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介绍当时的背景,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二、读通课文,背诵课文。1.出示课件3:检查本课的生字词。2.朗读课文的方式如下:(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3.读熟后背诵课文。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同时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
三、对照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1.学生自学文言文,理解意思。2.教师点拨文言文意思。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下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作者对中国少年寄予的殷切希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体会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一、复习导课。1.上一堂语文课,我们要求背诵课文,现在老师检查同学们背诵得怎么样。(学生背诵后教师小结)2.教师小结:背得较好,但是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背诵,要想真正把握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那一段历史。设计意图:由背诵引导学生再次走入文本。
二、品读课文。1.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获得启示。出示课件4:(自读第1自然段)(1)找出作者是怎么描述心目中的中国的。用几个词来归纳一下。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学生可以分开说,教师相机板书: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2)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①这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组句子里的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整齐、统一。②我觉得这些句子的表达程度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③说是排比的同学,主要是从这组句子的结构着眼;说是步步推进的同学,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结
论当然就不同。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3)学生齐读,根据句式“少年×则国×”背诵。(要求越读越有力量)
(4)读文章就该这样,尤其是读这类感情充沛的文章。刚才我们用的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背读法。
(背读法,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2.下面,我们就用背读法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课件5:①请大家先读一遍,体会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各自低声诵读)②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2)句子的特点:①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②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感情非常充沛。(3)这组句子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里运用了四言韵语,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之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
篇六: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课题
少年中国说
课型讲读课文
讲课时间
2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要点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联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教课目标3.联合查找的资料,领会文章歌颂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联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教课要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联合查找的资料,领会文章歌颂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教课难点
第一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要点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联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教课义和作用。目标
课件。
教具准备
一、激趣导入。
教课方案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将来。我们
设计企图【设计企图:用充满感
思想家,政治家,教肩负着国家中兴的责任。清朝末年,有一位特别有远见的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导入育家——梁启超,他就理解这个道理。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钟
引起学生的探究欲
所以,他写了一篇交口称赞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
望。】
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球,我们中国的少年
充满
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为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1/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
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诬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人心涣散”,不可以自立,只好由列强共管或分割。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随着叫喊“中国不亡是无
公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能够消亡中国”,分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辩驳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
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轻自贱、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忱,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合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小组活动,合作研究
1.高声朗诵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词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议论解决。新课3.小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达成以上练习后,小构成员互教课
()分钟相沟通商讨。
三、整体感知。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生总结、报告:(出示课件5)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第二自然段:颂扬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叹之情。
【设计企图: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2.朗诵课文,想想,我们应当用如何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报告:(出示课件6)第一自然段要读出澎湃的气概;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觉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叹之情。
板书:澎湃的气概蓬勃的生命力
赞叹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生总结、报告,师指引(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叹中国少年?
生总结、报告,师指引(出示课件8)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
5.小组活动要点阅读第二自然段,依据说明理解句子的意思。
【设计企图:在自读课干将
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生总结并报告
讲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部署作业(出示课件9)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企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而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讲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以下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ín(
)háng()zhāi(
)
鳞
惶
哉
líng(
)huáng()zāi(
)
二、读拼音,写词语。
3/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瀑布从绝壁上yíxiè(
óbīng(
)。
三、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
啸谷,百兽震惶。
)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提心吊胆,rúlǚb
伏流,一泻汪洋。试翼,风尘翕张。
临渊,鳞爪飞扬。
【答案】一、línhuángzāi二、一泻如履薄冰三、红日河出潜龙乳虎
鹰隼
第二课时1.持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构造。教课2.联合查找的资料,领会文章歌颂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目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课方案
设计企图
一、复习导入
【设计企图:复习上一
1.听写以下生字。(出示课件12)导入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分钟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
年与中国的关系。
节课的内容,有益于夯实基础。】
板书:层层深入
4/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二、研读课文。1.朗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①这个自然段采纳了如何的构造方式?师指引,生总结。(出示课件13)
这个自然段采纳总分的构造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边的部分环绕这句话进行论述。
【设计企图: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们自主学习,详尽地研读文章,掌握文章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参加的兴趣。】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
用?
师指引,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
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激烈,有很强
新课教课
()分钟
的感染力。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达成以下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能够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特别亲密。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特别重要,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
5/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任,因,国家的大靠的是少年。
2.朗、感觉第二自然段,从文字供给的美好形象
中感觉少年中国活力勃勃的生命力。(出示件15)
①“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背。②比的作用:“日”般的远景,“河出伏流”的壮展,犹如“潜”“乳虎”的巨高声威,有如“奇花”的壮远景,如“干将”的利芒;(出示件16)③“天戴其”“地履其黄”,一“”一“横”,得气非凡,一个天立地的方巨人巍然矗立在地球之上。
朗要求:是一段韵文,充奏感和韵律感。
在朗的程中,我要出种感。在朗的
程中要思虑:些是静描绘是描绘?作者
比有什么企图?
生文,并、
(出示件17)
:我在程中,些事物都是
描绘,都充着生命力。作者用些充生命力的事
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我,少年中国就是最具
有生命力,最有展前程的。
④朗第三自然段,领会句子承的思想感情。
生,:(出示件18)
段是抒怀段,作者用两个感句,再次重申了
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亲密的关系以及作者他的
美之情。
【意:本文第二自然段特别有神韵、有内涵。学生在中感悟,能加深理解。】
三、小
堂小及拓展延伸()分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行
明的比,情歌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悲观
守旧思想,鼓舞人肩任,。本文表
出作者切期望祖国繁华富的梦想,
而且中国的
将来希望。
6/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四、部署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澎湃的气概蓬勃的生命力
赞叹之情
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讲堂作业新设计
【讲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边打√。
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
二、选出以下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
)A所以B顾念C故事
翕张()A张开B闭合C一张一合
履(
)A踩、踏B职务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初升,其道大光。()出伏流,一泻汪洋。()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试翼,风尘翕张。()初胎,矞矞皇皇。(
),有作
其芒。()戴其苍,()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程似海,(
)。
四、作者分别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企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鳞潜胎纵二、ABA三、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天地横有八荒
改日方长
7/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四、作者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裕生命力的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盛的生命力,点明中国前程无量。
教课反省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差别,有些字很冷僻,大多数句子不切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所以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课过程中,我抓住朗诵,经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诵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优秀成效。
2.在教课中,我指引学生经过抓要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经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指引学生,让学生在朗诵中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课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好多同学对这些内容照本宣科,没有达到真实的理解。在此后的过程中,关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必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可以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剖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叹之情。文章语言精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
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
8/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新法家代表人物。【与文章有关的资料介绍】
干将:(gān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
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合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以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记,也被以为是中国民众的政治运动的初步。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期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
经过光绪帝进行倡议学习西方,倡议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财产阶级改进运动。
课后作业
基础累积大稳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xièqiānǐ()l
二、解说以下句子的意思。
,气概特别雄伟。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高
三、课文整体梳理。这篇课文第一重申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盛体靠少年的强盛,紧接着,
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
9/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国少年前程无量,少年中国前程无量。
四、要点段落品析。
故今天之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
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
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
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程似海,改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A排比B比喻C拟人
)的修辞方法。
2.第一自然段采纳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构造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
。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创新大拓展
五、作为今世少年,你感觉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答案一、一落千丈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暴风,飞沙走石。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刺眼的光辉。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四、1.A2.总分故今天之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少年。
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活力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同样前程无量。
五、示例:作为今世少年,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特别重要。祖国兴盛要靠我们,祖国强盛体靠我们,祖国将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10/11
部编新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课方案
11/11
篇七: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为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更是直指中国少年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贴近学生身份。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第二学段已学过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人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少年中国说》的创作背景对学生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中国近代的国情,以更好地解读本文的创作目的,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故本课的设计从课前就让学生有目的地查找资料,课堂教学过程中则在思考文本内容时巧妙结合资料,让资料为解决困惑、加深情感体验服务。本课感情充沛,要求学生背诵。借助《作业本》中的“语势图”,组织学生在对比探究中理解课文内容,发现表达规律,抓准情感表达的脉搏,层层递进地指导朗读和背诵。二、教学目标(一)会读“泻”“鳞”“惶”“胎”“履”“哉”6个生字,会写“泻”“潜”“试”“胎”“皇”“履”“疆”7个生字。(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语势图,结合资料,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三)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初步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树立“勇于担负建设祖国责任”的意识。三、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初解课题1.理解“说”。明晰文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是对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自己的感想。以后还会学到这种文体的文言文,像《爱莲说》《师说》《马说》。本文就是—篇文言议论文。它议论的对象就是——少年中国。(板书:少年中国说)2.理解“节选”。(出示原文)《少年中国说》全文共3805字,编者从中选取一部分,共184字,形成今天的课文。这叫节选。(补充板书:节选)3.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资料
1
(2)教师补充资料。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变革。4.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中国社会变革的教育家,忧心祖国,写下来这一篇警醒少年的《少年中国》(二)预习检测,读准课文1.多形式初读课文。读准难读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重点指导读好生字集中的第二自然段。(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准重点词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裔裔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随机纠正多音字“爪(zhǎo)”“干将(gānjiāng)”,易错字“隼”“脔”“删”的读音。(3)同桌互读互评第二段(三)语势图探索发现,读出节奏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第一句,用沉稳的语气读出责任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1)通过查字典可知:“故”在文言文中常见意思有以下几种。联系上下文,思考在此处选择哪种意思(第④种)①缘故,原因;②旧的,原来的;③老朋友,旧交情;④所以,因此。(2)联系上下文,思考此处的“责任”具体指什么。(使祖国进步、强大的责任)(3)这一份责任都在“我少年”,也就是我们“中国少年”。(板书:中国少年)(4)根据意思,读好第一句的停顿。3.通过抓关键词,发现规律,读懂第二句的意思。学习活动一:①独学: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思考:梁启超对中国少年提出了哪
2
些具体希望?圈画关键词。②合学:四人小组讨论,并完成《作业本》第四题。③展学:全班交流。(1)学生汇报,校对。(2)思考:这些关键词有什么特点?预设一:按照字数排列、从三个单字词到三个二字词再到两个四字词:整齐
中带有变化。预设二:内容上是层层递进的,有了“智”才有“富”,才能有“强”;同
时范围上也是逐步扩大,从个人物质、精神的发展到立足世界。3.通过语势图,读好第二句的节奏。(1)既然层层推进,那朗读时语势就要不断增强,对吗?
(2)学生尝试朗读后会发现,八个句式逐层上扬地朗读非常吃力。(3)出示作业本上的语势图,发现:语势图体现了语调的高低变化、抑扬顿挫,符合作者内心的波澜起伏。
(4)根据语势图,多形式朗读。(5)借助语势图,尝试背诵第二句。思考:为什么只看着语势图上的关键词就能把第一自然段背下来?预设:采用了相同的整齐的句式,“少年……则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常见的排比多是相同句式使用三次,而这里整整用了8次,是可见此处所要抒发的情感之强烈。(四)资料促理解,读出气势1.思考:为什么梁启超会对中国少年提出这些希望?(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创作背景的资料)
3
2.教师补充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屈辱史。(1)1分钟视频资料了解中国近代战争,感受中国的土地上列强人侵,硝烟不断,民不聊生(2)图表资料了解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感受中国的弱小、被肆意剥削。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海战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至此,中国与英、法、俄、美等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得已经记不清了,国家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3.结合资料,学生谈一谈对近代中国的认识。由此体会到作者提出要“独立、自由、进步”的意图。
4.文字材料进一步加深对“少年中国”和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寄望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成瓜分。老大帝国就是老年帝国,有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列强认为,中国正在而梁启超却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他称中国为“少年中国”。(板书:少年中国)5.结合资料,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少年应该如何做,催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自身做起,振兴中华,这是我们的责任)(板书:责任)6.配乐诵读7.男女生合作读8.小结这就是作者眼中的中国少年的模样,更是少年中国的模样。它的未来有着怎样绚丽的画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作业布置:
4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②背诵第一自然段;③用这节课学过的方法(查字典、查阅资料)理解第二自然段中不懂的词语。
5
篇八: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4.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是少年人,少年与国家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深刻地了解一下。2.助读资料:(1)走进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饮冰室合集》。(2)写作背景: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入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
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
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
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
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
(重点)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难点)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泻:写字上边是冖、横上没点,竖折折钩的两竖下边都稍向左拉,下横稍长。试:左窄右宽,式字上横稍短并向上拉,工字要小、下横变为一提,斜钩要长。皇:日字要扁窄、左右两竖都稍向里收,王字扁宽、上边两横窄、下横要长。疆:笔画多要写紧凑,弓字下框要长、土字要小,右边上横要短、中间横要长。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
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重点)
3.
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
会强烈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
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难点)
二、品读释疑
1.译文: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国家就聪明,
少年富裕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
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
雄于世界。
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
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
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
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
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
寿无疆!
2.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课后第2题)课文用了“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奇花初胎”“干将发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八种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
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用四字句的韵文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2)从这些事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韵文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3)填空:
红日(初升)。河(伏流)。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天(戴其苍
),地(地履其黄
)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5.讨论交流:
作者用这样富有韵味的文字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课后第2题)
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译: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不在⋯⋯而全在⋯⋯”递进关系强调了少年肩负的责任非常大。这“责任”指的是什么?背景材料: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入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7.作者从哪些方面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联系在了一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1)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八个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系在少年人身上。(2)第一自然段句子排列有什么特点?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步步发
篇九: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泻、鱗”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潜龙腾渊”“地履其黄”“与国无疆”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准课文的节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3.练习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准课文的节奏,初步体会课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课文的节奏,初步体会课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释题明意,触摸写作时代1.板书、齐读课题。2.理解“故今日之责任”中的“故”的意思。交流与这篇课文以及作者相关的背景资料。(板书:搜集资料了解背景)
要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此时正值戊戌变法刚刚失败,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资料一:
梁启超,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力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家的强大。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继续从事政治活动。他是鸦片战争后我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资料二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精之奴……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什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节选自《少年中国说》3.小结:梁启超撰文极力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并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就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觉得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中国”。学习活动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解“说”明体(1)大声读课题,理解课题中“说”的意思。要点:“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往往放在题目的后面,主要用来表明这篇是关于阐述观点,发表议论的,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议论文(2)交流题目中带有“说”字的文章。要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爱莲说》《马说》《师说》等文章,它们都是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描述、议论从而表述观点的文章。
2.识“字”解义。(1)明确初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第2自然段中生僻字较多,如学生初读有障碍,教师可以出示词串,指导学生反复认读。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2)学生交流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提示1:“泻、鳞、惶、胎”等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提示2:可将识字与句意结合起来。如:“惶”是“惊惶”的意思,“百兽震惶”就是“百兽感到惊惶害怕”的意思;“哉”是平舌音,在古文中是语气助词,相当于“啊”,表明课文中的所在句是为了表示赞叹。提示3: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词语来识记、理解字义。如“履”字,可以用“如履平地”“如履薄冰”这样的词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地履其黄”的“履”在课文中是“踩、踏”的意思。提示4:可利用字源法来学习。如“疆”的原义是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可理解为田界。在“与国无疆”这个短语里则是使用了它的引申义,表示极限的意思。提示5:可结合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陌生的词语。如:“隼”是指一种凶猛的鸟;“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的意思是,宝剑刚用磨刀石磨好,发出耀眼的光芒;“干将”是指古代的种宝剑;“硎”是指磨刀石;“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3.梳“脉”理序。(1)请学生将课文连贯地朗读一遍,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交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1自然段:写中国少年的责任。(板书: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板书:少年中国)提示:归纳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自然段进行分解,从而逐步落实。①请学生找出这段文字里写到的事物。②交流作者描写的事物: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事物都是用来比喻少年中国的,让学生对意象有初步的感知。第3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3)理清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关系。要点:先分别写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然后总结提升,表达赞美之情。三个自然段是先分后总的关系。(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课文,理解“潜龙腾渊”“地履其黄”“与国无疆”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到课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连贯而有气势地朗读全文,并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少年中国的形象。4.能借助资料,了解一些为实现“强国梦”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的故事,并制作手抄报。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少年中国的形象。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少年中国的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三:诵读会文,感悟“中国少年”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出示第1自然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要点:第1自然段的后八个分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每一分句都有“少年……则国……”这一相同结构。2.用竖排的方式出示第1自然段后半部分的八个分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3.从这样的排列方式里找到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要点:每一句话都“少年……则国……”的结构,相似句式的八个分句组成了排比句,而且由短到长,所以朗读起来富有鲜明的节奏与越来越磅礴的气势。4.选用现代文中熟悉的关联词把前后两部分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提示:“如果少年强,中国就强……”“因为少年强,所以中国强……”“只要少年强,中国就强……”“只有少年强,中国才能强……”要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尤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言词“则”的妙处,增强文言文的语感。在上面的关联词语中,“只有……才……”似乎更能体现少年对少年中国那无可取代的重要性。
5.指名读八个分句,找出关键字词,并说说这些字词能不能调换顺序。要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智、富、强……”这些关键字词。这些字词不能调换先后顺序因为这些字词是逐步深化、渐次递进的关系。用竖排、放大字号的方式出示关键字词:
智富
强
独立
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
雄于地球
(板书: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6.梁启超在那样让人沮丧的时代背景下,大声疾呼创造少年中国的力量来自“中国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时隔一个多世纪,重温这篇演讲,它仍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少年肩负着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重任,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脊梁。因此,少年必须发愤图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理想而奋斗。让我们牢记(引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提示1:教师可先引读,再让学生自由练,最后指名朗读。提示2:句子由短到长,朗读时的语气也应由轻到重,而且读每个分句时的
语气也应该是前轻后重,同时“智、富、强……”等关键字词要重读。“则”字前可以略停顿,以体现文言文的语感。7.师生配乐读第1自然段,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学习活动四:诵读会文,感悟“少年中国”1.结合初读时找到的事物,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板书: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1)出示第2自然段。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2)根据注释和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并在全班汇报。提示1:如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时,可以想象红日普照中华大地,充满希望的画面;读“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时,可以想象乳虎狂啸,声振寰宇的画面。提示2:刚刚升起的太阳,已经能把道路照亮,那中天的太阳,该是怎样的辉煌景象啊;刚从地下冒出来的黄河水,已经是波涛汹涌,那流淌千里的河水,该是怎样的浩浩荡荡啊;小老虎的吼声已经令百兽害怕惊慌那正值壮年的老虎,该是怎样地威震四方啊……新生的事物能开启新的美好,并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板书:借助注释理解内涵)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的共同点。
提示:“少年中国”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红彤彤的,充满希望;就像汹涌的黄河,奔腾不息;就像腾飞的潜龙,有着无穷的力量;就像小老虎,声振寰宇,惊惶百兽;就像矫健的雄鹰、强悍的大鸟,一飞就能掀起狂风,一路飞沙走石;就像奇丽的花朵,华美无比;就像刚磨好的利剑,发出耀眼的光芒。要点:两者都展现了蓬勃的生机、磅礴的力量、无限的希望。(板书:结合意象体会情感)3.小结:这就是让梁启超感到无比自豪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伟大祖国,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该有的“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灿烂前程,而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应努力投身于改造旧中国的战斗。这,永远都是我们中国少年应该有的样子!4.观看《少年中国说(节选)》朗诵视频。每组读一句,最后两句齐读。6.配乐朗读全文。(1)引导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的意思。出示: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板书:美哉壮哉)提示“美”“壮”二字既呼应了前文一系列的比喻,又勾勒出了少年中国美好,雄壮的形象。“哉”作为语气助词,饱含着赞美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美哉”“壮哉”,如“美哉”可表述为“美啊”“太美啦”。
(2)小结:这是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这是一种“与天不老”“与国无疆”的磅礴气势。(3)师生配乐朗读全文。(4)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全文。提示:第1自然段按顺序记住“智、富、强……”这些字词,就能很快记住八个分句;第2自然段按顺序记住“红日、河流、潜龙……”这些事物,并想象画面,就能很快记住这一段。学习活动五:开展体验活动,牢记强国梦想1.制作小报(1)交流中国百年来各行业中为了实现“强国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代表的典型事迹。提示:可以关注袁隆平、邓稼先、周恩来、孔繁森、钟南山(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人物卡片“我的偶像”,由教师择优张贴在班级黑板报中。
“我的偶像”人物卡片
2.开展相关主题诵读拓展活动相关主题诵读活动的方式,除了独诵、小组朗诵、男女声朗诵外,还可进
行创新,如:领诵与合诵结合、配乐朗诵、在情境中朗诵等。提示:可利用班队课,结合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拓展学习。板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中国少年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壮哉
少年中国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美哉副板书:搜集资料了解背景借助注释理解内涵结合意象体会情感精彩片段师:同学们,请大家先默读第1自然段,然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小声交流。出示第1自然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阅读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下面请大家来分享。生:第1自然段的后八个分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每一分句都有“少年……则国……”这一相同结构。师:是的,这是了不起的发现!请看——用竖排的方式出示第1自然段后半部分的八个分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师:你能从这样的排列方式里找到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吗?生:每一句话都是“少年……则国……”的结构,相似句式的八个分句组成了排比句,而且由短到长,所以朗读起来富有鲜明的节奏与越来越磅礴的气势。师:梁启超真不愧是百年前的演说家!那如果让我们选用现代文中熟悉的关联词把前后两部分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你会找哪一组?生1:可以用“如果……就……”,连起来说就是“如果少年强,中国就强……”。生2:可以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就是“因为少年强,所以中
国强……”。生3:可以用“只要……就……”,连起来说就是“只要少年强,中国就强……”。生4:还可以用“只有……才……”,连起来说就是“只有少年强,中国才能强……”。师:同学们选用了这么多关联词,那你们觉得哪个更合适呢?生:我觉得用“只有……才……”好像更加有力一点。师:你的感觉很正确。确实,“只有少年强,中国才能强……”似乎更能体现中国少年对于少年中国那无可取代的重要性。这就是文言词“则”的妙处,我们只有不断去体会,长此以往,语感才会得到加强。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智、富、强……”这些关键字词能否调换先后顺序?生:我认为不能调换顺序,因为这些字词是层层递进的。用竖排的方式出示关键字词
智富
强
独立
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
雄于地球
(板书: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生:我也觉得不能调换,因为这些词语的意思是步步深入的。智慧了才能富足,富足了才能强盛,强盛了才能独立,独立了才有自由,追求进步。师:梁启超在那样让人沮丧的时代背景下,大声疾呼创造少年中国的力量来自“中国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时隔一个多世纪,重温这篇演讲,它仍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少年肩负着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重任,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脊梁。因此,少年必须发愤图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理想而奋斗。让我们牢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师先读前两句,生读后面的)。(教师可先引读,再让学生自由练,最后指名朗读)师:大家已经发现了文字背后的密码了。只有深入理解了内容,我们才能由内而外地朗读好。让我们一起牢牢地记住!(师生配乐读第1自然段。师读前两句,生读后面的)点评:课文中的这一段脍炙人口,而教师深知连贯而有气势的朗读,势必要先品语言之妙,悟情意之深。教师通过重构文本,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了排比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关系,让学生把关联词放“少年”与“中国”之间,细细品读从更多元的角度去理解“少年”与“中国”的关系,夯实了情感基础,激发了强国意识;通过凸现层次,引导学生感悟范围和内涵的层层推进,使其豪迈气势油然而生,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了中国少年的责任重大。
篇十: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表现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文言
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设计就把体会作者对国家前途满怀信心的豪迈感情作为教读的主线,借助文言文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汲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找课文的背景资料,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正值少年。有人说,少年是一首诗,浪漫隽永,明秀悠长;也有人说,少年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2.解题:“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是议论。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联系学生的实际,采用赞美少年的方式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读自学。(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圈画生字,注意会认字中“鳞”的笔画较多;“哉”的字形要注意右上一点和右下一撇要同时存在。(3)再读课文,注意停顿。3.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惶”读huánɡ,不读huǎnɡ,也不读huānɡ。“哉”读平舌音。(2)辨清字形。①“泻”与“泄”的字形、字义要区分开。(“泻”指液体很快地流下;“泄”也有液体、气体排出的意思,也指透露。)②“履”和“覆”的字形要区分开。(两者部首不同)③“疆”字左下的“”不要丢。(3)读好词语。一泻汪洋鳞爪飞扬百兽震惶奇花初胎地履其黄美哉(4)读好句子。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4.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准停顿。5.交流资料,了解背景。这是一篇政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样一个“少年中国”是每一个中国少年的责任。6.大声朗读,了解内容。自由大声朗读,小组交流,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帮助小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中国的崛起,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作者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
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
设计意图:从读准字音开始,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而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了解了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品读开篇,体会语言1.课件出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指名读。2.引导学生交流: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把“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一样,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3.再读这段话,体会它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个句子里的每个分句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2)意思层层递进。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
课件突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4.总结:“排比”主要是从这个句子的结构着眼;“层层递进”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主题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当然就不同。5.鼓励学生再读这个句子,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思路。(句子的意思层层递进,不但容易记,而且越读越有劲。)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此环节,不仅引
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迁移、运用。四、总结规律,引导背诵1.课件出示:少年×则国×……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并试着背诵。2.学生各自背诵。鼓励学生积累下来,可用于爱国、自强类的演讲。3.小结:其实,只要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根据意思的层层递进来背
诵,就容易得多。这也是学习文言文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节课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引入新课1.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2.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句子长,背起来困难,看我们能不能沿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把它攻下来。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为品读剩下的文本做好铺垫。二、品读内容,感受画面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读文。2.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3.学生各自低声诵读后汇报交流:(1)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2)用了许多比喻。(3)感情充沛。4.师生小结: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情赞颂和无限向往的感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
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和鼓舞。现在我们深入地体会这些文字。5.这段话中有些难理解的词语,在书中也给了注释,借助注释请同学们展
开想象,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6.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内交流总结本段文字的意思: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汹涌的黄河从地下涌出,惊
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奔向汪洋大海。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跃起,在云中飞舞鳞爪。小老虎在山谷里咆哮,成千上百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才试试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漫天飞扬。珍奇的花含苞待放、姹紫嫣红,显得一片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发出耀眼的光芒。少年中国像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幅员辽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7.教师讲解寓意:“红日初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乳虎啸谷”和“鹰隼试翼”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德的中国少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描写了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表现了少年中国无比广阔的前景。
8.分析事物形象,引导背诵。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背诵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再读本段,找一找这一组句子中作者写了哪些事物?[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请同学们注意我这里用的标点。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用标点吗?(这些事物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界的景物,第二类是动物,第三类是静物。)(3)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每一类事物的安排也有次序,第一类是从天上到地下,第二类是从大到小,第三类是从有生命的到没有生命的。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字擦掉,你们能把这些事物按原来的次序复述出来吗?(4)引导学生在复述主要事物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原文。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文言文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通过把握语言的形式规律,解决了积累背诵的问题。
三、激情赞颂,情感升华1.激情过渡: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2.课件出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3.激情引读: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4.指导背诵。背诵时要注意发挥板书的作用。5.小结: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中国少年)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中国,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设计意图:读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读文,通过自主、合作等探究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还能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感悟文中每一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四、布置作业,情景表达1.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做法。2.课后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用背读法尝试着读一读。3.查找有关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等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读一读,也可以试着做一份手抄报。设计意图:进行表达训练,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提高习作水平。适时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增加了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成功之处有三点:1.以读为本,感受文言韵味。由于文言文距现代的时间比较久远,而且语
言表达形式和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以读为本,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师生合作读、创设背诵等多种形式的穿插进行,不仅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更为文字的理解内化打下了基础。
2.依法施教,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教学中注重了方法的指导,教给了学生背诵的方法,为今后独立阅读奠定了基础。
3.合作探究,落实主体地位。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掌握了一般的阅读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本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在交流中,教师适时地抓住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重点探究,做到以学定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合作互助,共同进步,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
篇十一: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列生字。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预设:层层深入【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开课时通过复习上一节所学,为学生能够建立起已有知识和本节课要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打好基础。】二、研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①第1自然段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都是“少年……则国……”②借助关联词,体会关系。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关联词,把“少年”和“国”连接起来。预设:因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其次,初步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请同学们将每一个关联词带入课文中,集体朗读。例如:(因为)少年智,(所以)国智,
(因为)少年富,(所以)国富,(因为)少年强,(所以)国强,(因为)少年独立,(所以)国独立,(因为)少年自由,(所以)国自由,(因为)少年进步,(所以)国进步,(因为)少年胜于欧洲,(所以)国胜于欧洲,(因为)少年雄于地球,(所以)国雄于地球。……师提问:你感受到少年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了吗?是怎样的关系?预设:有怎样的少年,就有怎样的中国。师追问:你能找出这一段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吗?预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师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的责任是什么?预设:少年的责任是振兴中华。师:说得非常好。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中华民族的呐喊,更是中华少年神圣的职责。2.朗读、感受第2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师:我们来看看第2自然段,大家看看这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四字词语组成的。师:还有吗?预设:句式整齐。师:你们读一读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押韵师:没错,那你们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预设:略师总结:这种句式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之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鼓舞。师:接下来请大家看看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什么事物,批画下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生默读课文,并总结、汇报预设:“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师: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份情感?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生自读课文,汇报交流。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
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3.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师: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所以他在最后一段写道——生读课文、汇报: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中国又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设计意图:深入课文每个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在结构,作者的写作特点,运用关联词串联少年和国的方式来感受两者的关系,从而体会到少年中国光辉灿烂的前程;在第二自然段中,发现局势的特点,其实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作者表达强烈的内在情感,并通过朗读的形式理解文意、体会情感,从而明白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二者的关系。】三、总结全文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
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设计意图: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强烈
情感的体会,学生明白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内在关系,就更能理解作者的初心: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升华感情师:上节课老师让每人搜集一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肯定感受颇多,现在谁来分享他搜集到的人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预设生分享。师:时间关系,我们课下把自己的感受和杰出人物的故事融到一起,做一期手抄报,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启发学生通过所了解的杰出人物的爱国故事,来增进对文章的理解,激励同伴们的爱国之心,并明白杰出人物跟国家富强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正确的爱国情怀,激励小学生们立志以国为荣、报效祖国、回报祖国的爱国热情。】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制作手抄报。六、板书设计
篇十二: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重点
教学学习本课的写作手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难点感。
第一课时
教学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课件。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
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激发
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
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究欲望。】
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
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节选)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导入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
(
)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
分钟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
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
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
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
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
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
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
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三、读文识字。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出示课件4)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
典等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
的能力。】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
交流探讨。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新课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
教学然段?
(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分钟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
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
年?
【设计意图:在自读课文的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基础上自主学习,锻炼学生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自学能力。】
5.小组活动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课堂小结及
拓展延伸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分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1.继续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础。】
导入(
分钟
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
)中国的关系。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
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习,详细地研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
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
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表格。(出
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新课教学
(
)
分钟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
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
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
的是少年!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
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①“红日初升……来日方长。”熟读背诵。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
【设计意图:本文第二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能加深理解。】
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
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16)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
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
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
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较有什么用
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
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
课堂小结及
拓展延伸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
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
(
)
分钟
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节选)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会出现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
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简练,含意丰富,韵律优美,值得品读。【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干将(gān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
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篇十三: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方案教材解析
《少年中国说》是部编版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1900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泻、鳞”等6个生字,“泻、潜”等7个会写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做到朗读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少年中国说》及梁启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
100多年前,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2.齐读课题。师:读完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回答。师:“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那“说”又指什么呢?“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说”是用于议论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二、简介背景,认识作者
1.关于作者: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2.了解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三、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字词学习。(1)学生认读(2)教师教读2.初读感知(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3.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1)生总结、汇报:(2)教师总结:
第一自然段: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4.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请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学生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课,深入了解梁启超心中的“少年中国”。2.作业布置:(1)继续读通、读懂课文。(2)找出全文,读熟内容。
一、复习内容,导入新课
第二课时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听写词语,订正。2.讲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试着说说“少年中国说”的意思。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师引导,生总结。明确: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师引导,生总结。
明确: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段话讲了什么?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3.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师: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三、总结课文,体悟感情
篇十四: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少年中国说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
重点词语。教学目
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教学重
点义和作用。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教学难
点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
重点词语。教学目
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
【设计意图:用充满
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
导入()分
远见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
感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
钟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兴趣,引起学生的探
年中国说。这篇文
究欲望。】
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
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
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
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
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让学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式阅读,能提高学
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生的阅读能力和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解决。新课教学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
)相交流探讨分钟
、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
蓬勃生命力。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
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
礴的气势;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
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
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
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
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设计意图:在自读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5.小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学
组活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习,锻炼学生自学能
思。生总结并汇报
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lín()háng()zhāi()
鳞惶哉líng()huáng()zāi()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yíxiè()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lǚb
óbīng(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伏流,一泻汪洋。临渊,鳞爪飞扬。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答案】、línhuángzāi、一泻如履薄冰、红日河出潜龙乳虎鹰隼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
教学
目标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复习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板书:泻潜上一节课的内容,
导入试胎皇履疆
有利于夯实基础。】
()分钟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
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老师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的引导下,同学们自
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师引导,生总结。主学习,详细地研读
(出示课件13)
文章,把握文章内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容,这样有利于提
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高学生自学能力,同
话进行阐述。
时提高学生参与的兴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趣。】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
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
感染力。
篇十五: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课题
少年中国说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目标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重点
教学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
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生的探究欲望。】导入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分钟板书:少年中国说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
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
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
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
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
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
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
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
式解决生字词。
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
决。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三、整体感知。
新课教学()分钟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
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5.小组活动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自读课文
生总结并汇报
的基础上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ín()háng()
zhāi()
鳞
惶
哉
líng()huáng()
zāi()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yíxiè(
)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lǚbóbīng
(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
伏流,一泻汪洋。
临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答案】一、línhuángzāi二、一泻如履薄冰三、红日河出潜龙乳虎鹰隼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课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
导入
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
础。】
()分钟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
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导下,同学们自主学习,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详细地研读文章,把握文
新课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
章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
教学
()分钟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提高
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学生参与的兴趣。】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
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
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
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
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16)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
【设计意图:本文第二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能加深理解。】
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
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
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
二、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A因此B顾念C故事
翕张()A张开B闭合C一张一合
履()A踩、踏B职务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初升,其道大光。()出伏流,一泻汪洋。()腾渊,鳞爪飞扬。()啸谷,百兽震
惶。()试翼,风尘翕张。()初胎,矞矞皇皇。(
),有作其芒。()戴其苍,()
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
四、作者分别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鳞潜胎纵二、ABA三、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天地横有八荒来日方长四、作者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大的生命力,点明中国前途无量。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
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简练,
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干将:(gān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
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xièqiānlǐ(
课后作业),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三、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四、重点段落品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排比B比喻C拟人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一泻千里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四、1.A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
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篇十六: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聪明那么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那么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那么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那么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那么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那么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那么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那么国家就称雄于世界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文本分析:本文节选自梁启超的散文《少年中国说》。选文中,作者极力赞颂中国少年
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中国少年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反映了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同时也赞颂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本文不同于现代散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因此本文很适合用于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听音频朗读、自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学生读顺、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沉的爱国情,并受到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本文中的文字障碍不多,但是很多词句的含义必须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而且不少词语,如“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含义与文章主旨有密切的关系。因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理解课文意思的能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结合注释,通过小组合作去理解课文,这样不仅能加深印象,而且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目标:
“泻、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潜、试、胎”等7个生字。2.采用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文义。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并能熟读成诵。4.通过朗读感受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5.感悟文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教学重点:熟练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语言美。教学难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受到鼓舞。课时安排:2课时
“泻、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潜、试、胎”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能熟读成诵。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疏通文义,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4.初步体会文中蕴含的爱国热情。
1.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义。2.熟练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爱国情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男儿当自强》等歌曲,学生听后交流感受。交流示例:师:听了刚才的两首歌曲,同学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生:我感悟到了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我感受到了我们少年儿童是初升的太阳,我们要用生命点燃未来,振兴祖国。……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有个人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理解题意。(1)文体:了解“说”。(“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说明。本文是议论。)(2)理解:学生把课题读明白,说说自己的理解。(“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3)思考:能不能把“少年中国”换成“中国少年”?(不能。这里是偏
正关系,修饰的中心语不同,强调的内容就不同。两者的含义分别为“年轻的中国”和“中国的少年人”,所以不能互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等,广东新会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探索改良主义与君主立宪制;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提倡“新文体”。梁启超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了解背景:提到梁启超,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戊戌变法”。(教师板书:戊戌变法。)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变法,拯救国家。由于维新派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因此,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东渡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梁启超坚持运动,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是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梁启超也把它视为“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画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预设:朗读时要注意读好语气词“哉”,读出赞美的语气。(2)学生交流读不准的字音,教师相机正音。(教师出示认字卡,指名朗读,注意加颜色字的读音。)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地履其黄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与国无疆◆需注意的字音:①“爪”在“鳞爪飞扬”中读“zhǎo”,大型鸟兽的脚读“zhǎo”,如龙爪、虎爪、鹰爪;而表示小型的鸟兽的脚时读“zhuǎ”。②“干将发硎”中“干将”是古代的宝剑名,“干”读“gān”;“发”是发出的意思,读第一声“fā”。(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预设:《少年中国说》是一篇文言散文,课本中的选文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有些词语出自典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简单地介绍与部分词语有关的典故,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重点词语释义:[其道大光]语出《周易·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光,光大,发扬。[矞矞皇皇]语出《太玄经·交》:“物登明堂,矞矞皇皇。”意为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干将发硎]干将,古代宝剑名。硎,磨刀石。[八荒]也叫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上极远的地方。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多样朗读,理解文意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预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教法,将其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就是要突出诵读的地位,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通过自吟、分段朗读和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1)听音频朗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①教师播放音频,学生用心倾听,用笔在文中划分朗读节奏。朗读节奏示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
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②同桌交流自己划分的朗读节奏,找出划分不一样的地方,并说说理由。(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培养语感。预设:教师提醒学生根据划分的节奏朗读课文,可以提出要求,如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注意聆听,随时纠正学生读错的音、处理不当的停顿等。(3)教师请读得较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交流示例:师:刚刚听了同学的朗读,谁来评价一下呢?生:这位同学在读第1自然段时把文中所有的“则”字做了重音处理,我觉得这样处理很有道理。生: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最后一段中的两个“哉”和两个带感叹号的句子处理得很好,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豪情万丈。生:我觉得“来日方长”的“长”音调应该还要拖长一点。……师:看样子大家都在很用心地听,朗读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只有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4)师生合作读课文。过渡:同学们刚刚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熟读了课文,基本上能够将课文读得连贯而有气势。现在请大家跟我合作读文章,我范读一句,同学们跟读一句,在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预设:读文是理解文义的基础。教师通过听音频朗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这为下面疏通文义做好了准备。
2.合作交流,疏通文义。(1)回顾理解文意的方法。明确:理解文义的方法——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疏通文义。(教师出示要求。)①小组内合作,运用刚刚总结的理解文义的方法理解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②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3)呈现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全班交流。预设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故”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流示例:“故”在这里是“所以”的意思。由于本文是选段,这个“故”字是承接前文而来。预设二: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其道大光”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交流示例: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其道大光”出自《周易·益》,其中“光”是“光大,发扬”的意思。结合上一句“红日初升”,即太阳刚刚升起来,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前程光明”。这句话描绘了太阳刚刚升起来,前程一片光明的景象。预设三: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震惶”是什么意思?)交流示例:可以借助想象来理解这两个字。这句话中有两个事物,即幼虎和百兽,它们的举动分别是“啸谷”和“震惶”。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老虎呼啸,百兽皆惶恐害怕。所以“震惶”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震惊惶恐”。预设四: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这句话有什么寓意?)交流示例:结合经验我们能理解“千古”指的是时间长,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我们了解到“八荒”指的是空间广。所以这句话指出了时间之长、空间之广。(4)学生试着翻译课文,小组内交流讨论。
(5)小组内成员汇报,教师适时出示文字。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那么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那么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那么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那么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那么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那么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那么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那么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鹰隼振翅欲飞,风卷起尘土高高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育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预设: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和方法积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疏通文义,便于学生积极思考、获得新知。而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词句的意思就会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来疏通文义就变得容易多了。
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全文。过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强盛国家、振兴民族的重任。作为中国的少年,我们要从小立志,发愤图强,为早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自强不息。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尝试着背诵下来。2.延伸拓展,积累运用。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文。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1.学生自主积累朗读文章、疏通文义的方法。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朗读课文,感受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怀。3.激发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
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美。2.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奋发努力、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过渡:同学们,上节课上我们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了课文的大意,背诵了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来背一背全文,看谁背得既快又准。预设:教师指名背诵课文,发现学生背得不熟练的地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时加强训练。2.引导学生口头复述课文。过渡:刚才的几位同学背诵得很流利。哪位同学能用现代汉语将课文的第2自然段复述出来呢?预设:通过复述课文既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要记录下学生复述得不流利的地方。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学习第1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②第二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③作者在第二句话中认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怎样的关系?④你怎样看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预设: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从教师出示的问题来看,主要是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来赏析第1自然段的文字。(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推荐学生在班级交流讨论的结果。(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问题一: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节选部分之前的内容。①教师介绍《少年中国说》的内容概要。《少年中国说》开篇以驳斥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国”的侮辱性的称呼“老大帝国”入笔,引出梁启超远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中国”。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心胸,抚今追昔,在历数唐虞郅治、秦汉雄杰、汉唐隆盛、康乾武功的基础上,笔锋顿挫,一转而至感慨万千:畴昔已随岁月流转为陈迹,“而今颓然老矣”!字里行间充满着痛心疾首的深沉焦虑与忧愁。随后,作者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指出造成国势衰微的根源——“中国老朽”,即制度的因袭、官员的守旧。进而,作者指出创造“少年中国”的力量在于“中国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与此同时,以形象化的手法揭示了“中国老朽”与“中国少年”对于民族和时代的迥乎不同的责任心。在鲜明、冷峻的对照中,作者提出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张。在此基础上,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明确:课文节选的内容是《少年中国说》的最后几段文字。即内容概要里面的“在此基础上,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②理解“故”“而”的含义。明确:“故”是所以的意思,“而”表示顺承。③体会这句话的作用。
明确: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故”承接上文,“而全在我少年”自然引出下文的内容。
问题二:第二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预设:这个问题主要是赏析第二句话在写法上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出示课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①找出这句话的特点。明确:特点一是结构相同,都是“少年……则国……”;特点二是字数上有规律,前三句都是六个字,中间三句都是八个字,最后两句都是十二个字。②分析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③明确朗读要求。明确:这是一组情感强烈的排比句,几个分句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朗读时要富有节奏感和旋律感,读出气势来。问题三:作者在第二句话中认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怎样的关系?明确:作者用一个排比句说明了少年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中国少年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少年中国才能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这使得每一个中国少年理所当然地感到责任在肩。问题四:你怎样看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预设: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需要他们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学生紧扣这一点各抒己见即可。2.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遭遇变法失败的梁启超眼见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践踏,目睹着广大百姓处于极端痛苦的境地中,他痛心疾首!但是他对祖国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坚信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国少年一定能让祖国焕发出英姿,迎来光辉
灿烂的前景。那么在他的眼中少年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齐读第2自然
段。)
(1)学生朗读教师出示的语段,找出文中的事物,照样子说一说各自的特
点。
(教师出示语段。)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
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
芒。
示例:红日——东方初生,充满光明。
明确: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巨龙——腾跃而起,气势逼人。
幼虎——啸声激荡,威震百兽。雄鹰——展翅飞翔,飞沙走石。
奇花——含苞待放,生机勃勃。宝剑——锋利无比,闪耀光芒。
思考: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共同点?
(2)理解象征手法,感悟少年中国的形象。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面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讴
歌少年中国的。
①什么是象征手法?
明确: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
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本体)。
②分析象征手法的具体运用。
过渡:上面的事物大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显示出强壮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力
量,这些形象正和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的形象一样。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下面
的填空题,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来讴歌少年中国的。(教师出示填空题。)
“红日初升”象征();“河出伏流”象征();“潜龙腾渊”
象征(
);“乳虎啸谷”象征(
);“鹰隼试翼”象征(
);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象征();“干将发硎,有作其芒”象征()。
学生交流后明确答案: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少
年中国的突然崛起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少年中国在
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
③体会象征手法的作用。明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人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3)学生读第2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丰富少年中国的形象。预设:“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描写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指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为下文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第2自然段的语言特点。探究示例:师:同学们,我们在读第2自然段时发现这一段都是四个字一句,这样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呢?生:语调铿锵有力,读来朗朗上口。生:这样读起来韵味十足。师:除了朗读上的感觉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体会呢?生:还使得文章的语言在对称中富于变化,在整齐中显出气势。生:给人一种不仅结构美,而且语言美的感觉。3.学习第3自然段。过渡: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生活幸福美好、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想到这里,作者不由得说——(学生齐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感悟情感。预设:教师指名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从“美哉”“壮哉”这两个词语及两个感叹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情感主旋律——赞叹。(2)体会作用。预设:从内容上——作者把“少年中国”与“天”“中国少年”与“国”联系起来,热情地讴歌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美好未来,进一步说明了二者之间
的密切关系。从结构上——用感叹句总结全文。4.学生朗读全文,梳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明确:“少年中国”是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进步的中国,而“中国少
年”应是有进取心、独立、自由、强大、智慧、敢于革新的少年。“少年中国”是作者的理想,而“中国少年”则是实现理想的希望。二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5.教师小结。三、情感延伸,学有所获
过渡:作为一个中国少年,学习课文后,你是否感受到自己肩挑重担?是否对未来信心满满呢?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导语: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得到启示。下面希望大家能从多个角度谈一谈各自独特的读书感受。预设:思维一旦被激活,学生之间又相互启发,鲜活的感悟就会异彩纷呈。个性化感悟就是要为展示学生对文本原生态的理解提供平台。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示例:少年智则国智。智,即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上进。遇到问题,要学会多思考,不能随心所欲,冲动行事。即使是去做一件很小的事情,完成之后,也要学会思考不足,并寻找改进的方法,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智”。少年富则国富。富,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指思想和知识的储备达到了饱满的状态。我们的学习应该涉及方方面面,科学、法律、文化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去拼搏和努力。同时,精神上也应强大,不能被小小的打击和挫折打败,只有这样,我们和国家才能在风雨中逐渐强大起来。少年自由、少年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以上如果中国少年都
能做到,那中国必将坚不可摧。2.结合实际谈强国梦。思考:梁启超期望的强国梦实现了吗?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诉说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如今,我
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觉得他的心愿实现了吗?交流要点提示:(1)现在的祖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安定、
富裕,梁启超的强国梦可以说是实现了。(2)我们的祖国现在发展不均衡,有些地方的人民生活上还有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是暂时的,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3.激发爱国情,立志为强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学生自由交流。)4.教师小结。小结: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回顾历史,从清末被蹂躏到现在的繁荣盛世,多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就要造就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弘扬民族之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用知识武装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相信在你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四、课堂回顾,拓展阅读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在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的基础上重点赏析了语言,体悟了情感。本文的语言高度凝练、概括,情感饱满。选文的开始,作者就以一组排比句奔腾直泻,一抒心中对中国少年的期望;转而运用一组整齐的四字句展现少年中国的英姿,赞颂之情喷薄而出,让人心潮澎湃。我们在体会作者的情感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志向。2.课外读一读《少年中国说》的其他内容,试着写一篇读后感。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文本师:刚刚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感受了语言的特点。现在我先把几个难词解释一下,然后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教师首先解释了“河”“鹰隼”“初胎”等词语,然后由学生阅读、想象。)师: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把他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然后请大家对他的描绘进行评论。生1: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透过朝霞射向大地;黄河从地下涌出,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奔向汪洋大海。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而起,它的鳞爪在云中飞舞。小老虎在山谷里怒吼,成千成百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试着扇动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飞扬。奇妙的花含苞初放,是那样的鲜艳、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闪射出寒光。少年中国像个巨人屹立在东方,头顶着青色的长天,脚踏着黄色的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限广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那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天一样不会衰老!那么豪壮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师:大家觉得他说得好不好啊?生(齐):好!师:的确说得好!真不愧是作文的能手。他不仅把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得很美,而且较好地顾及了原句的含义。如“红日初升”,他的描绘是“一轮红日刚从东
方升起”,用了“刚”字,就顾及了原句中的“初升”的“初”。这些都说明他不仅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读书很细心。
生2:他是说得很好,不过有一点我不大同意,他把“初胎”说成“含苞初放”,我认为用“含苞欲放”比较好,“初胎”是才含苞,还没有开花。
生3:他(指生1)这样解释“初胎”当然是对的,但后面还有“矞矞皇皇”四个字,课本上注解是“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只有花开才会这样美,“含苞欲放”就不够美。
(学生纷纷议论,两种意见各有支持者。)师:两位同学的意见都有充分的理由,这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情况在辩论中经常会有,没有什么奇怪。他(指生1)的优点是理解一个词能够顾及全句的意思,不过他(指生3)说“含苞欲放”不够美,我的意见却不是这样。盛开的花固然是美的,但是将开未开的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给人另一种美感。古人有句诗叫“小蕾深藏数点红”,小小的花蕾中深藏着几点红色,比开放着的红花更有风韵。大家体味一下,是不是这样。总之,我的意思是,他(指生2)的意见是值得考虑的。不过,我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初放”也好,“欲放”也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挥想象。同学们还有别的意见吗?生:我觉得他(指生1)根据“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想象少年中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是很好的。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都有一定的道理,大家就要这样积极思考。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这一组句子中作者一共写了哪些事物?生: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教师边听边板书。)师:请你们注意我板书时使用的标点,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这些事物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界的景物,第二类是动物,第三类是植物。生:“干将”不是植物。师:那么是什么?生:静物。师:好,就用这个词,“静物”既可以包括花,也可以包括剑,而且跟上一类的“动物”相对。还请大家注意每一类内部的安排次序,第一类从天上写到地
下,第二类从大的逐步写到小的,第三类从有生命的写到没有生命的。由此可见作者的思路真是一步不乱。现在我把黑板上的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事物按原来的次序复述出来。
(两名学生先后复述。)师:你们看,思路理清了,想记住就不困难了。下面,我要求你们不仅要复述这几个名词,而且要把原句复述出来,谁来试试?(学生稍做准备后,由一人复述。)师: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相信同学们已经把这篇课文的大部分内容背出来了,在课外只要再读一读,就能全文背诵了。这就是背读法的作用。具体地说,这种方法的要领是什么?你们还记得那两句话吗?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师:请大家体会一下,这样读文章有什么好处?生:不但背出了文章,而且加深了理解。师:谁还有意见要发表吗?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生:可以提高记忆能力。师:你们看,这样读文章好处真不少。读得多了,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体会。现在布置作业:请大家在课外再读几遍文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贯地背出来。赏析:朗读、理解、联想、记忆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步骤。本文的第2自然段大量使用四字短语,集中运用象征手法,意象众多,很适合运用此教学步骤来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事实也验证了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的确不错,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意,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积极性,并锻炼了学生朗读记忆的能力。另外,热烈的课堂氛围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我觉得让学生重温中国那段屈辱的历
史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而让学生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地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所以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显体会到了朗读给理解文章带来的益处。我还发现朗读后背诵也成易事,理解情感更成易事,所谓“品读易达情”在这一课得到很好的验证。《少年中国说》对中国少年的启迪,对美好祖国前程的展望都给当代少年以很大影响。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跨越了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也牢固地完成了学习的目标。但我反思课堂教学后,发现自己在朗读的辅导时间上有些长,用了一课时,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加以调整,以便课堂时间被利用得更充分。另外,在文章第2自然段的结构上,部分学生的理解显得吃力,这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还应探索更好的角度去剖析。
课题
少年中国说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
教学目标
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学重点和作用。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
教学难点
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教学语。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
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设计意图:用充满感
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引起学生的探究欲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望。】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导入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分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钟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让学生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
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力。】
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
相交流探讨。
三、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新课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教学()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
分钟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
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
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
—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
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设计意图:在自读课
5.小组活动
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生总结并汇报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ín()háng()
zhāi()
鳞
惶
哉
líng()huáng()
zāi(
)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yíxiè(
)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lǚb
óbīng(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
伏流,一泻汪洋。
临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答案】一、línhuángzāi二、一泻如履薄冰
三、红日河出潜龙乳虎鹰隼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复习上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一节课的内容,有利于
导入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
夯实基础。】
()分
钟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
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习,详细地研读文章,
新课教学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
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有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
(
)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
分钟
阐述。
的兴趣。】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
用?
师引导,生总结。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
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
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
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设计意图:本文第二
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悟,能加深理解。】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16)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
二、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A因此B顾念C故事
翕张()A张开B闭合C一张一合
履()A踩、踏B职务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初升,其道大光。()出伏流,一泻汪洋。()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试翼,风尘翕张。()初胎,矞矞皇皇。(
),
有作其芒。()戴其苍,()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
四、作者分别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鳞潜胎纵二、ABA三、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天地横有八荒来日方长四、作者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大的生命力,点明中国前途无量。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干将:(gān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
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
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
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
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xièqiānlǐ(
),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
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四、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排比B比喻C拟人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一泻千里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四、1.A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
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篇十七: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4.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是少年人,少年与国家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深刻地了解一下。2.助读资料:(1)走进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饮冰室合集》。(2)写作背景: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入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
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重点)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泻:写字上边是冖、横上没点,竖折折钩的两竖下边都稍向左拉,下横稍长。试:左窄右宽,式字上横稍短并向上拉,工字要小、下横变为一提,斜钩要长。皇:日字要扁窄、左右两竖都稍向里收,王字扁宽、上边两横窄、下横要长。疆:笔画多要写紧凑,弓字下框要长、土字要小,右边上横要短、中间横要长。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
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重点)3.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难点)二、品读释疑1.译文: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2.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课后第2题)课文用了“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奇花初胎”“干将发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八种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用四字句的韵文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
的前程。
(2)从这些事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韵文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3)填空:
红日(初升)。河(
伏流)。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天(戴其苍
),地(地履其黄
)。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5.讨论交流:
作者用这样富有韵味的文字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吗?(课后第2题)
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译: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不在……而全在……”递进关系强调了少年肩负的责任非常大。
这“责任”指的是什么?
背景材料: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
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入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
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
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7.作者从哪些方面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联系在了一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
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1)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八个方面竭力
强调国家命运系在少年人身上。
(2)第一自然段句子排列有什么特点?
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步
步发展,层层推进,气势磅礴
(3)填空:
8.还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密切?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2)美在哪里?壮在何处?与天地共存不老的美!与祖国万寿无疆的壮!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写作方法:联系现实生活读懂课文4.主题延伸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两弹元勋”邓稼先、“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爱国将领邓世昌》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习作:我想对您说》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2.学习用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3.联系生活实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培养爱父母的情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2.联系生活实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培养爱父母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用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你是否还记得……《妈妈的爱》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母亲、父亲,请你也讲一讲父母爱自己的故事。孩子们,闭上眼睛,回顾你和父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那一幕幕在你的头脑中过电影。只要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不要放过,因为那都是父母对你的爱。孩子们,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二、习作内容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流”。
三、审核指导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本次习作要求把平时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说的内容:1.可以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2.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3.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四、思路导航这次写作该怎样去写呢?1.确定写作的内容及形式。从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来写作选择“提建议”或“写心里话”的可以采用书信体来写。2.借鉴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写。《慈母情深》一课中作者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体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句话刻画出一位贫苦的母亲形象。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3.写作的时候,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出精炼而又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东西来拟题。如:“雨中情”、“温暖的手套”、“××我想对您说”等。4.写作时内容要翔实,详略要得当,记叙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记事的文章应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在写成初稿后需要自己认真修改,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请同学提出建议再修改。五、技法点拨
1.写真事,露真情。这次习作应该怎样写才能露真情?选择生活中真实的事情来写,要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写,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活”起来。2.说事例,要具体。怎样才能把事例说具体?要注意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的描绘。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写出人物个性。3.抓细节,打动人。父母的哪些举动打动了你,抓住细节进行描写。4.说真话,诉真情。和父母说心里话的时候语言要委婉,感情要真挚,让人容易接受。你了解书信的格式吗?①开头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②正文。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主体文的内容一般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个段落,不要混为一谈。③结尾。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第一,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第二,根据和收信人的关系,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您健康!”“祝您工作顺利!”“祝你学习进步!”等。④署名。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⑤日期。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书信格式顺口溜: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六、佳作引路例文:分析《妈妈,我想对您说》总评:文章通过两个事例,写出妈妈对“我”的爱。一是妈妈给“我”收拾了一个装得满满的背包,这个背包承载了太多的爱。二是在考试前妈妈不让“我”看电视剧,但是后来却买了全集光盘!如果说第一个题材还经常出现在大家的作文中,那么后一个则是新颖的。一个善解人意、开明大气的妈妈形象跃然纸上!文中详细描写了妈妈的语言,表现了妈妈对“我”的担心,体现了满满的母爱。“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呈现,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篇十八: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13少年中国说(节选)
1.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泻、鳞”等6个生字,“泻、潜”等7个会写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难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
系。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质。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2.在教学中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引入资料、抓重点词语等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采用朗读、想象等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3.排比、设喻,连珠喷发。如文章的第2自然段,在描述少年中国时,就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像这样集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表现手法于一体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像这样大面积连珠喷发的语言气势,可以说是梁启超“新文体”的一个十分耀眼的特点。
4.激情滚滚,一气呵成。梁启超的文章,得力于气势,而气势则得力于激情,激情则得力于感愤之深重。有了真实、激烈的情感,文章才有了逼人之盛气,作者才能“纵笔所至不检束”,“情”“气”所至自成妙文。
1.预习提纲(1)激情导入,简介作者。(2)疏通文义,质疑问难。(3)细读课文,品悟感情。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4)再读课文,学习写法。(5)探究异同,励志豪情。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资料;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20世纪末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大清帝国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听到日本人谈到中国的时候,都说中国是“老大帝国”。师:(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大了。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中国,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地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4.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法?预设: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师:说得好极了!“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那“说”又指什么呢?“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说”是用于议论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学生聆听歌曲并谈及感受,教师引出主题,再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介绍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让学生感受作为少年的责任。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朗读课文。(提示:对课文的感知,要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2.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梁启超先生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在听读时意在听准字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3.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请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4.学生放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用不同方式的读书,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感受作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感情。三、疏通文义,解决疑难。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是怎样疏通文意的?(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是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试着自己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疏通文义。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还有结合语境的方式理解词语,进而大概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质疑,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四、布置作业。1.继续读通、读懂课文。2.找出全文阅读,并读熟。
结合本文的选段,找出全文阅读,达到对作者思想的全面理解。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体会本文所要表达的强国梦想。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
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2.大概讲述课文的内容。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获得启示。大家齐读,找出作者描述心目中的中国的句子。(学生齐读)用原文来回答。(学生交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1)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我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教师相机板书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2)这句话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大家仔细琢磨琢磨。(课件红字突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预设:生1:这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这就是是排比。生2:我觉得这些句子的意思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才能“雄于地球”,意思是步步推进的。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3)小结:说是排比,主要是从这组句子的结构着眼的;说是步步推进,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着眼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当然就不同。我们学习某种修辞手法,重要的不是识别,而是体会它表情达意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组句子读一遍,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大,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路。(学生齐读)(4)同学们都读得很好,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预设:生1:充满了少年的自豪感。生2:句子的意思层层推进,不但容易记,而且越读越有劲。师:你记住了吗?(生点头)那就请你背背看。课件出示:
少年……则国……(提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师:体会得很好。这位同学不仅体会了作者的感情,而且还背了出来。其实,只要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背诵确实是很容易的。不妨请每个同学都试一试,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记住了。(学生各自背诵)师:据我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大家不仅背得很顺利,而且都饱含感情。读文章就该这样,尤其是读这类感情充沛的文章。刚才我们用的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背读法。课件出示:
背读法,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2.下面,我们就用“背读法”学习下面这组句子,这组句子不仅长,而且有点“绕口”,特别难背。看
看我们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把它攻克下来。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请大家先读一遍,体会一下,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诵读)预设:生1: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生2: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感情非常充沛。(2)我们先从句子的形式来看,这组句子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里运用了四言韵语,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之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鼓舞。这一点,同学们刚才读的时候,我从你们的读书声中就知道你们已经有了一些体会。
接下来再看这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刚才有同学说用了比喻,是对的;我好像听到还有几位同学在下面说还有排比,这也是对的。这跟讨论前面一组句子一样,也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我想着重讨论比喻的问题。请你们告诉我,你们在读文章的时候,遇到这种形象化的生动比喻,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你们是怎样读这些比喻句的?预设:生:找出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3)本来是十分生动的比喻,我们如果急着去分析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还有什么味儿?难道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读法了吗?生: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生动的比喻展开想象。(4)这段话中有几个难理解的词语,在书中也给了注释,我们首先借助注释,然后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把你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注意,我不要求翻译,而是用你们自己的话来描绘。(学生自己阅读、想象,指名交流)预设: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生: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透过朝霞,射向大地。(“红日初升”象征着中国少年的灿烂前程)黄河从地下涌出,汹涌奔腾,浩浩荡荡地奔向汪洋大海。(“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而起,它的鳞爪在云中飞舞。小老虎在山谷里怒吼,成百上千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展翅试飞,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飞扬。(“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这些都在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妙的花含苞初放,是那样的鲜艳、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打磨出来,锋刃闪射出寒光。(“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歌颂了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一句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作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德的中国少年。)少年中国像个巨人屹立在东方,头顶着青色的长天,脚踏着黄色的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限广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句描写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一指时间之长,再指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师生评价:哪位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挥想象?(随机找同学说一说)(5)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这一组句子中作者一共写到了哪些事物?生: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教师边听边板书)师:请大家注意,我这里用的标点是原句的标点。3.你们看,思路理清了,记住就不困难了。下面要求你们不仅复述几个名词,而且要把原句复述出来,谁来试试?(学生稍做准备后,由一人复述,基本上背出了原句。)4.现在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作者用了这一连串的比喻,目的是什么?生1:为了写出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师:是呀,当我们的眼前呈现出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自然会感觉到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那样地朝气蓬勃,富于青春的活力,他们在地球上的出现,犹如红日东升,黄河奔流,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的!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一组比喻是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生2:把少年中国比喻成“红日”等事物。生3:本体还应该包括中国少年。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清了这段话的思路,更好地体会了作者的感情,也提高了记忆能力。谁愿意来试着背诵一下?(指名学生来背诵)我们学习文言文要切记——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5.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齐读: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
品读课文,借助注释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以此来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同时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三、展示社会主义新面貌,探究异同。
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应该靠谁来实现?(中国少年)
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从清末的被肆意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想法。学生畅所欲言:预设:生1:我们是幸福的新一代,也是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我们的今天决定着中华民族明日的复兴。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的精神,学知识,练技能,强体魄,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时刻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生2: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力量来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祖国建设贡献,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对文章的理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在畅谈当代少年的理想时,教师指导学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的精神,学知识,练技能,强体魄,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时刻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四、布置作业。1.以“我为祖国做贡献”为主题写一段话。2.课后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用背读法尝试着读一读。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让学生重温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多读多悟,可以很全面地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给理解文章所带来的益处。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朗读后背诵也成易事,理解情感更成易事,所谓“品读易达情”,在这一课得到很好的验证。《少年中国说》对中国少年的启迪,对美好祖国前程的展望都给当代少年带来了很大影响。学生跨越了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目标。
但教师在朗读的辅导时间上有些长,用了一课时,在以后的教学上可适当加以调整,以便课堂时间被利用得更充分。
另外,在文章第2自然段的结构上,部分学生的理解显得吃力,这也与此文属于文言议论文有很大关系,教师还应探索更好的角度去剖析结构。
反思过去,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在教学上,这一点尤显重要。在日后的教学中,借鉴以往,改正不足,才能日臻完善,给学生一个活泼有效的课堂。
篇十九: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优质资料课题
少年中国说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
教学目标
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和作用。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
教学难点
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
教学目标
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设计意图:用充满感
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导入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钟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引起学生的探究欲
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望。】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优质资料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
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
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
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
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
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让学生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
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
组讨论解决。新课教学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
(
)相交流探讨。
分钟
三、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优质资料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
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
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
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
—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
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
5.小组活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干将【设计意图: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生总结并汇报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ín()háng()
zhāi()
鳞
惶
哉
líng()huáng()
zāi(
)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yíxiè(
óbīng(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
啸谷,百兽震惶。
优质资料
)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lǚb
伏流,一泻汪洋。试翼,风尘翕张。
临渊,鳞爪飞扬。
【答案】一、línhuángzāi二、一泻如履薄冰三、红日河出潜龙乳虎
鹰隼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复习上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一节课的内容,有利于
导入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
夯实基础。】
()分
钟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
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优质资料
二、研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习,详细地研读文章,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
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有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
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
阐述。
的兴趣。】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
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
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
新课教学
的感染力。
(
)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
分钟下列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
优质资料
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设计意图:本文第二
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
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
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悟,能加深理解。】
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
示课件16)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
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
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
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
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
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
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
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
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
赞美之情。
三、小结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
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优质资料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
二、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A因此B顾念C故事
翕张()A张开B闭合C一张一合
履()A踩、踏B职务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初升,其道大光。()出伏流,一泻汪洋。()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试翼,风尘翕张。()初胎,矞矞皇皇。(
),有作
其芒。()戴其苍,()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
四、作者分别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鳞潜胎纵
二、ABA三、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天地横有八荒来日方长
优质资料
四、作者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大的生命力,点明中国前途无量。
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
新法家代表人物。
优质资料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干将:(gān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
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
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
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xièqiānlǐ(
),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
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
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优质资料
四、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
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
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
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排比B比喻C拟人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一泻千里二、1.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2.宝剑从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三、责任红日河出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四、1.A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3.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中国也像少年一样前途无量。
五、示例: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
推荐访问: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节选 上册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