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程力文秘网 > 思想汇报 >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2篇

|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2篇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狭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2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2篇

篇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狭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从阶级属性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产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含义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规律的真理。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因此,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1.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时间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等。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三、我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的基本了解,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指导人们如何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的理论,同时它也能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具有深大意义的。

  当代大学生,初踏入大学校园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诱惑,比如自己的学习与社团工作相冲突时的矛盾,又或者是经济能力与自身欲望相不匹配的矛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这些矛盾常常会使他们不知所措,有时我们无法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而因为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能够将其运用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能够使用矛盾分析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使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使我们能够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思维的培养。

  另外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能够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校园这个象牙塔的我们,常常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偶尔盲目膨胀或妄自菲薄。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使我们以客观、辩证的态度看待自己,分析自己,从而更加正确地认识自身,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定位。作为大学生,我们非常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更加清楚自身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共学写了20课时,对于学生生涯最后一门社会科学类课程,我倍感珍惜,每次课都比较认真地听讲,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这门课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进入这样一门完全陌生的领域后,感觉非常震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就是开拓。结合了网上的内容,对这门课的基本知识,我进行了一小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由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实事求是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他三个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展开。此外,辩证逻辑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应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方法论主要是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系统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尽管从学理上来说不能直接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内,但是给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以启迪和补充。比如系统方法,它很显然的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所以是很有价值的。(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个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在30年代末,毛泽东就明确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进行新的解释,赋予了哲学命题的含义。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系统阐明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根据这样的解释“,实事求是”就是用中国语言表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作为思想方法,它要求人们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是与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根本对立的,也是在与之作斗争中形成的。

  主观主义是一种从主观意志和愿望出发,从书本和某些原则出发,不顾客观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思想方法,曾经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基本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以书本为出发点,照抄照搬已有的结论和别国的模式;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忽视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但都是从主观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实际,寻求客观规律,都是极为有害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必须时时处处防止和纠正主观主义,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矛盾分析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具体分析就是矛盾分析。

  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以及事物发展中在其总体上和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以暴露事物的本质,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不仅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反映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区别;还要分析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毛泽东把这一共性与个性的道理,概括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分析矛盾确实很重要。1919年列宁分析帝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在其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是同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相联系的,因此社会化的程度更高了,范围更广了,层次更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私人资本不仅发展成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大量股份化,股份资本又有大众化、分散化、全球化的趋向。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的程度也更高了,范围也更广了,层次也更多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大大增强,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多了,对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更加关注,从而对减少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起了作用。同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还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变化是否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资本主义进入了当代形态?这个形态应当怎样概括?这正是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但是,无论怎样去研究,必须以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变化是不是真的解决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呢?肯定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的最终趋势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列宁在1917年就讲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尽管他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寿命估计得短了,但是,他所揭示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也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我们国家没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本来应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生产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有人也许会说,那你们搞社会主义干什么,不能不搞吗?这是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矛盾所决定的。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资产阶级革命,不能发展民族工业,中国不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只允许你当人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所以这个时候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的革命胜利了,能把果实交给资产阶级吗?不能,更不需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奋斗,不断探索,寻求独立和自由,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找到了正确道路。历史教育了中国人民,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

  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工业化任务、城市化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搞的,不是按照资本主义那种办法来搞的,所以避免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好多弊端,避免了好多问题。现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矛盾。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扭住这个主要矛盾不放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按照“三步走”目标往前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有希望的。(三)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完整含义是两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面一句话是整个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由此,还可引申出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引导群众前进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第二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际上讲的是群众路线的方法。怎么贯彻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中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形成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检验、丰富、修正、完善、发展,再形成新的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毛主席的伟大创造,把群众路线和认识论完全统一起来。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要求,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这一方法可以概括为“个别—一般—个别”,这是检验、丰富和推广领导意见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这就是说,做什么工作除了发文件、开大会、开广播电视大会、动员、号召以外,还要去做个别指导,抓一些典型,搞一些试点。在个别指导当中发现你的一般号召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获得如何贯彻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二是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要贯彻群众路线,还要发挥领导骨干的作用,要注意发挥领导骨干和群众的两个积极性,以领导骨干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积极性能够持久,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且提高到高级程度。这是组织群众、宣传和落实领导意见,完成领导任务的有效途径。三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毛泽东说,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统一,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保证。尤其是要发扬民主。集中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特别是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四)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怎么会成为思想方法呢?好像跟前三个做比较,讲的不是那么顺。独立自主,首先是我们党处理政党关系、本国力量和国际力量的关系以及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

  的总结。在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用自己的脑子去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总是希望共产国际给我们提出指示、指明道路,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绝对化,把苏联的经验特别是城市武装暴动的经验神圣化,把马列主义的一些观点教条化,这是一种幼稚病。所以他们只知道照搬外国的经验,特别是俄国武装革命的经验。毛泽东主张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的道路。独立自主的思想实际上在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已经有了萌芽。这篇文章中有两个观点很重要,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革命情况。1945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他还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他不仅主张独立自主地进行民主革命,而且主张独立自主地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人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人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从毛泽东说的这些话来看,独立自主的含义,有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二是立足于本国,把方针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也就是自力更生;三是树立和发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

  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的转化。任何事物与他事物都有联系,也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面,就形成了这个事物的特点。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认识和把握本地区领导活动的特殊环境,把统一性与独立性结合起来,独立自主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领导活动中有一个内力和外力即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利用外部条件,要借助于外力,但关键是要利用内力,立足于内因,用外因来增强内因,才能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方法,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掌握的处理国家关系、政党关系、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方法,也是我们每个领导者要掌握的,是领导者创造性思维和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如何把握和贯彻独立自主思想方法?第一,要坚持独立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使两者统一起来。毛泽东说: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统一性是全局性、整体性,独立性是局部性、差异性。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做到统一性和独立性相统一,把这个统一性寓于独立性之中,创造有特色的工

  作。上级要防止只强调统一性,不给下级独立性这种倾向。作为下级也要注意,要有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就是说,你不要把你那个独立性与统一性割裂开来,要与统一性联系起来。二是坚持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独立自主并不排除对外开放。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要吸收外在的能量来增强系统的功能,所以它要求开放。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为出发点,我们对外开放,引进技术、资金是为了增强我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坚持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任何开放性的系统,在吸收外来有利于自身发展能量的同时,要拒绝或排除破坏本系统的消极的东西,这就是封闭的一面。这样,系统才能运行起来,循环起来。

  

篇三: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

  杨春贵

  【期刊名称】《理论视野》

  【年(卷),期】2009(000)012

  【总页数】5页(P13-16,42)

  【作者】杨春贵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J],徐景义2.农业部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韩长赋强调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能力[J],3.领导干部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J],梁芸芸4.努力掌握做好新疆工作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J],岳海峰5.“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J],吴艳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一篇:关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2.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总是善于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体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3.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

  4.发扬钉钉子精神

  5.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要善于挤时间,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第二篇: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众所周知,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规律,能动地推进教学工作开展便成为我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创新思维展开来说,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还说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这学期,我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的说教课,多是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义正言辞;而学生是无动于衷应付式的呆坐在教室。更不要谈思维的能动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一节课下来,可能连最基本的道德常识都没能及时灌输进学生的大脑。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乐意听我的课,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有了科学的思想做指导,我们还需要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都知道,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做工作、干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宣传部人员少、事物杂,但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一件件去做、脚踏实地去做,像钉钉子一样,那就一定能做好。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阐述让人豁然开朗,这一阐述将持续指导我今后的工作。

  第三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来年搞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再就是根据遗忘规律去记忆,即即使的重现,勤复习、多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学习才记忆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习惯很重要,既然是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曰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曰。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

  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记性好不如烂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3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五:交叉学习效果好不少同学在读书学习时,长时间单一的学习同一内容,表面上看时间用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脑卫生学者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细胞是有分工的,学习不同学科的内容回引起不同部分的兴奋。大脑长久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使某一部位长久兴奋,就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若及时转换学习内容,合理调节“兴奋灶”,就可以避免大脑某一兴奋区长时间过于紧张,使别的部位出现新的兴奋区。马克思的“穿插读书法”是:当阅读理论书籍感到疲倦时,立刻把书搁下,去读一种不同的书籍,有时读诗,有时读小说。过一会儿,疲倦的大脑得到休息,便又重新研究起理论书籍来。马克思的读书方法符合生理科学。在读书求知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交叉阅读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书籍。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各门学科交替进行,特别是文理交替。学完语文做物理,读完政治写数学„„学习之余,若做一些文体活动,或干点家务活,句可以使大脑原有的兴奋区得到调节。这样,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开阔知识视野,从而延长连续阅读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学习时多接见交叉学习的方法,科学运筹时间,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以取得学习的更大效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六: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可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指

  

篇五: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共学写了20课时,对于学生生涯最后一门社会科学类课程,我倍感珍惜,每次课都比较认真地听讲,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这门课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进入这样一门完全陌生的领域后,感觉非常震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就是开拓。结合了网上的内容,对这门课的基本知识,我进行了一小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由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实事求是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他三个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展开。此外,辩证逻辑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应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方法论主要是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系统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尽管从学理上来说不能直接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内,但是给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以启迪和补充。比如系统方法,它很显然的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所以是很有价值的。(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个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在30年代末,毛泽东就明确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进行新的解释,赋予了哲学命题的含义。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系统阐明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根据这样的解释“,实事求是”就是用中国语言表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作为思想方法,它要求人们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是与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根本对立的,也是在与之作斗争中形成的。

  主观主义是一种从主观意志和愿望出发,从书本和某些原则出发,不顾客观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思想方法,曾经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基本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以书本为出发点,照抄照搬已有的结论和别国的模式;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忽视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精选文库

  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但都是从主观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实际,寻求客观规律,都是极为有害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必须时时处处防止和纠正主观主义,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矛盾分析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具体分析就是矛盾分析。

  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以及事物发展中在其总体上和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以暴露事物的本质,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不仅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反映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区别;还要分析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毛泽东把这一共性与个性的道理,概括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分析矛盾确实很重要。1919年列宁分析帝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在其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是同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相联系的,因此社会化的程度更高了,范围更广了,层次更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私人资本不仅发展成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大量股份化,股份资本又有大众化、分散化、全球化的趋向。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的程度也更高了,范围也更广了,层次也更多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大大增强,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多了,对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更加关注,从而对减少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起了作用。同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还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变化是否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资本主义进入了当代形态?这个形态应当怎样概括?这正是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但是,无论怎样去研究,必须以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变化是不是真的解决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呢?肯定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的最终趋势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列宁在1917年就讲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尽管他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寿命估计得短了,但是,他所揭示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也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我们国家没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本来应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生产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有人也许会说,那你们搞社会主义干什么,不能不搞吗?这是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矛盾所决定的。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资产阶级革命,不能发展民族工业,中国不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

  --

  2

  精选文库

  强只允许你当人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所以这个时候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的革命胜利了,能把果实交给资产阶级吗?不能,更不需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奋斗,不断探索,寻求独立和自由,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找到了正确道路。历史教育了中国人民,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工业化任务、城市化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搞的,不是按照资本主义那种办法来搞的,所以避免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好多弊端,避免了好多问题。现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矛盾。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扭住这个主要矛盾不放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按照“三步走”目标往前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有希望的。(三)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完整含义是两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面一句话是整个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由此,还可引申出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引导群众前进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第二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际上讲的是群众路线的方法。怎么贯彻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中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形成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检验、丰富、修正、完善、发展,再形成新的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毛主席的伟大创造,把群众路线和认识论完全统一起来。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要求,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这一方法可以概括为“个别—一般—个别”,这是检验、丰富和推广领导意见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这就是说,做什么工作除了发文件、开大会、开广播电视大会、动员、号召以外,还要去做个别指导,抓一些典型,搞一些试点。在个别指导当中发现你的一般号召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获得

  --

  3

  精选文库

  如何贯彻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二是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要贯彻群众路线,还要发挥领导骨干的作用,要注意发挥领导骨干和群众的两个积极性,以领导骨干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积极性能够持久,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且提高到高级程度。这是组织群众、宣传和落实领导意见,完成领导任务的有效途径。三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毛泽东说,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统一,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保证。尤其是要发扬民主。集中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特别是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四)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怎么会成为思想方法呢?好像跟前三个做比较,讲的不是那么顺。独立自主,首先是我们党处理政党关系、本国力量和国际力量的关系以及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在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用自己的脑子去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总是希望共产国际给我们提出指示、指明道路,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绝对化,把苏联的经验特别是城市武装暴动的经验神圣化,把马列主义的一些观点教条化,这是一种幼稚病。所以他们只知道照搬外国的经验,特别是俄国武装革命的经验。毛泽东主张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的道路。独立自主的思想实际上在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已经有了萌芽。这篇文章中有两个观点很重要,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革命情况。1945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他还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他不仅主张独立自主地进行民主革命,而且主张独立自主地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人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人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从毛泽东说的这些话来看,独立自主的含义,有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二是立足于本国,把方针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也就是自力更生;三是树立和发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

  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的

  --

  4

  精选文库

  转化。任何事物与他事物都有联系,也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面,就形成了这个事物的特点。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认识和把握本地区领导活动的特殊环境,把统一性与独立性结合起来,独立自主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领导活动中有一个内力和外力即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利用外部条件,要借助于外力,但关键是要利用内力,立足于内因,用外因来增强内因,才能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方法,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掌握的处理国家关系、政党关系、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方法,也是我们每个领导者要掌握的,是领导者创造性思维和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如何把握和贯彻独立自主思想方法?第一,要坚持独立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使两者统一起来。毛泽东说: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统一性是全局性、整体性,独立性是局部性、差异性。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做到统一性和独立性相统一,把这个统一性寓于独立性之中,创造有特色的工作。上级要防止只强调统一性,不给下级独立性这种倾向。作为下级也要注意,要有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就是说,你不要把你那个独立性与统一性割裂开来,要与统一性联系起来。二是坚持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独立自主并不排除对外开放。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要吸收外在的能量来增强系统的功能,所以它要求开放。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为出发点,我们对外开放,引进技术、资金是为了增强我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坚持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任何开放性的系统,在吸收外来有利于自身发展能量的同时,要拒绝或排除破坏本系统的消极的东西,这就是封闭的一面。这样,系统才能运行起来,循环起来。

  --

  5

  

篇六: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浅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指导乡镇工作

  狮子沟乡党委书记谭小恒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折时期。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增强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和提高工作水平,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思维,是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广大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格局,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指导工作。

  一、注重调查研究,完善工作思路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只有做到调查研究,才能真实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客观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同样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调查研究,不仅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十分现实的工作方法,更是基层干部必备的思想素养和基本功。为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首先要学会运用调查研究这一方法。在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丰富而完善的工作思路,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2008年以来,我们结合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当地的自然、区位、交通、气候、地理和传统等因素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动员干部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对当地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近几年,先后提出“山上搞生态,沿川种蔬菜,舍饲奔小康,机制作保障”、“引资招商兴农业,舍饲改良促畜业,维护生态谋旅游,构造特色创品牌”等发展思路。经过分析、论证,我们进一步完善为:“立足生态保护,突出结构调整,培强龙头产业,实现产业富民”。

  今后五年,是“十二五”的实施阶段,也是跨越赶超的奋进时期。综合分析当前形势,总体看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从宏观形势来看,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具有回暖迹象,因此具有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从全省来看,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启动实施,确立的环京津蔬菜示范基地、“粮食大县”等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全方位对接京津地区;从全市来看,“4+3”产业的进一步实施,必将为我县旅游注入活力,也势必带动我乡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从我县来看,确立的“旅游立县”战略、有机蔬菜示范推广、生态环境优化等,必将为今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强大的支撑。从自身来看,近年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蔬菜等主导产业凸显优势;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明显改观,理念更新、思路更宽、标准更高、作风更硬,发展的信心更加高涨。基于对以上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我们确立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

  1

  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总体要求和“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将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工作标准、提高工作质量,敢于创新、敢于负责,为加快推进产业富民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做到实事求是,培植主导产业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基于这一理解和认识,近年来我们按照“立足生态保护,突出结构调整,培强龙头产业,实现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努力维护生态、积极调整结构、培植主导产业、壮大地方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思路、举措、项目及产业,经得起群众检验,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

  1、搞好生态建设。实践中,我们牢固确立生态就是今后发展的生命线这一观念。维护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保护碧水蓝天和秀美山川。做到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做好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一是做好清水河源头风沙源治理工程,动员老百姓做好林木管护。二是做好1.3万亩退耕还林补栽补植和雨季造林工程。三是做好防火禁牧工作,确保林木成活率,确保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四是保护地下水资源。一方面从源头上治理,搞好绿化,涵养水源;另一方面控制并节约地下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杜绝乱采地下水,推广膜下滴灌、管灌、喷灌技术。五是提高标准,严格把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盲目引进、上马。在项目建设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并拓展生态空间,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做好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具有农业特色的区域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产业结构、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问题。一是发展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把农业发展成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产业,创品牌,占市场。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旅游业。形成农业观光、采摘旅游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增加收入。二是稳定粮食主打品牌播种面积,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近年来,“崇礼蚕豆”是地方主导产品、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质优价高,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平均亩收入1500元以上。在巩固这一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农民适时适度发展露地大白菜,主要

  2

  品种有金冠、金鸣,亩收入3000元以上,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地,深受市场青睐。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蔬菜产业升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农业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发展高端蔬菜。为此,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产业调特,规模调大,产品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又提出蔬菜产业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大白菜向精细菜转变,由露地蔬菜向设施蔬菜转变,由大路蔬菜向有机蔬菜转变,由一茬种植向两茬种植转变。

  3、实施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关键靠项目,重点靠投资。没有项目带动,既不可能加快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为此,我们着眼构筑战略支撑,以绿色生态、高质高端、节约集约、统筹协调为发展方向,强力推进以主导产业为特色的项目建设。一是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按照“以工业化的思路指导农业,以产业化模式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的思路,重点成立2个蔬菜协会,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建好2个蔬菜示范园区。规划有机蔬菜示范园区1000亩,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区200亩,推广半地暖日光温室10个,塑料大棚300个,带动农户实现人均蔬菜2亩的目标。积极推进绿色标志,有机农业认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推进桦皮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和八号沟创作摄影基地建设项目。引进户外生活概念,挖掘长城文化资源,打造边塞风光摄影基地,建设北方艺术家聚集区和华北一流的国际狩猎场。三是发展新型加工业。本着低耗能、无污染、带动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旅游商品加工项目和滑雪服装的加工项目。研发、设计、加工针织、刺绣、剪纸、蒙汉回满服装服饰、滑雪服、冲锋衣、户外服装、营地帐篷等系列旅游产品。同时,规划在公路沿线种植油菜花田和七彩花田,以营造生态旅游氛围,提升风光摄影、婚纱摄影内涵和档次。

  三、坚持群众路线,促进社会和谐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干部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用群众工作统领全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基层干部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使作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充分体现民心民意。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调动群众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群众的利益关系;在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方法,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站在群众立场上,注意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

  3

  凝聚群众力量,真正使群众工作贯穿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一是开展蹲点调研。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解决突出问题。要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带头到条件最艰苦、矛盾最突出、社情最复杂的地方,着力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联系点建成群众工作的试验点、科学发展的实践点、社会和谐的示范点。二是畅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要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和诉求,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定期接待来信来访,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理顺群众情绪。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化解、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超前防止矛盾激化。三是推进基层党务、政务公开。按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全部及时公开,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做到管住账、管住钱、管住人、管住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做决策要考虑民生,上项目要惠及民生,干事情要维护民生,看干部要注重民生。既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为改善民生奠定基础;又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统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改善民生。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1年4月6日

  4

  

篇七: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郑重申明:1、以下内容来自本人个人查阅书籍、各种文库精心梳理所得,任何

  单位、个人、组织、团体都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进行未经本

  人允许的擅自转载、改版和复制,仅供参考。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如您觉得所属文档中有侵犯您的版权、产权或相关任何权利。请与我联系,我将会公开道歉、合理解决、赔付相关问题和费用。

  绪论部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及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是假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他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的申明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第一章

  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

  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主观辩证法也包括客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既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范畴.

  二、对立统一规律于自然社会规律的联系。

  答: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很显然,对立统一规律与自然社会规律是存在联系的,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自然社会中,自然社会中又表现出对立统一。

  三、三人成虎、最后一根稻草会压死骆驼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1)这体现了质量互变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表明,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任何事物都是质量度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2)三人成虎,其意思是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谣言”变成“事实”即质变,这个质变是由许多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而达到的,即许多人都说城市里有老虎致使人们信以为真。最后一根稻草会压死骆驼,骆驼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稻草虽轻,但也有其重量,不断往骆驼身上加稻草,总会超过骆驼的承受力,从而把它压垮,使其质变。(3)这启示我们,在对待网络信息、网络谣言的时候要慎重,要重视自己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赞”、“转发"行为,因为无数的“点赞"、“转发"就会把谣言变成害人害社会之“虎”。所以,要重视渺小的变化,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四、既要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又要强调“对症下药”,为什么呢?

  答:观点错误。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联系。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4.人类社会也是一张联系之网,是由单个的个人组成的有普遍联系的群体组织,社会的发展是由所有个人的力量结合得以推动的。

  5。这种观点割裂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普遍联系,否定社会的普遍性、特殊性、多样性,不利于社会发展,因而是错误的.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每个公民团结互助.苦难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顺利时,众人划桨开大船,从汶川地震到奥运会无不说明……是错误的.

  第二章

  一、中国古代庄子有个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的故事,反映出不可知论的立场.你认为人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为什么?

  答:我认为人能认识世界.1。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和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认识的能力的至上性,也否认作为人的认识成果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2。马克思认为真理具有绝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即是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3。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互相渗透和互相包含的.相对性的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性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中

  4。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性统一的。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任何、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的对立统一。但是,人类的思维按其基本性能力和可能性能力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5。所以,人能正确认识世界,获得真理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三、十七世纪英国经验论者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你怎么评价他的“白板说”?

  答:1.“白板说”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任然属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只是一种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论

  2。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改革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绝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摹写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4。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在头脑中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这说明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四、胡适认为,真理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真理'的美名的”。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

  答: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

  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正确把握真理,必须理解它的对立面—谬误。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他们的区别和对立不是绝对的。

  五、试概述“实践”范畴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的重要性.

  答: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

  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

  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

  线。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当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认识过程并没有结

  束.这是因为还要对认识结果加以判定、鉴别,就是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个认

  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是要用实践来去验证,马克思主

  义哲学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明确地提出试剑石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是根本性地、完全性的。

  第三章

  一、试解析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就尤为突出.比如,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二、试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解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格言。

  答:这里的水就好比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历史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是一致的,人民群众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国的生产力

  水平还不够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习总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内涵。

  答:1.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意义:①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冲击,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推动当代社会的积极变革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理支持。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国道路就有可能迷失前进方向,中国精神就有可能失去内在灵魂,中国力量就有可能失去精神动力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章

  一、简述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答: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成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物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和其他所有的劳动过程一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3.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概而言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它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答: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主义国家维护的是资本家的利益。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基本特征①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②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④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三、简述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上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所以单位资本所需劳动力减少,进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工人失业之间有必然联系。

  第五章

  一、什么叫垄断?它是如何形成的?垄断能否消除竞争,为什么?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已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这是因为: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

  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经济全球化表现、动因及其影响。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动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来;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即资本主义全球化.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影响。例如,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引进先进技术,缩短贫富差距。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很深刻的,正确认识新变化的原因、态势和实质,对于科学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批判和扬弃其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变化的原因主要有: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奢华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四、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最终命运?

  答: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其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活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局限新:其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其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历史必然性:从人类发展的长河来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要素。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五、简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答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以致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章

  一、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答: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壮况向适应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人类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二、如何正确理解苏东剧变,它是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为什么?

  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2、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要性。3、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

  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学说。4、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篇八: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共学写了20课时,对于学生生涯最后一门社会科学类课程,我倍感珍惜,每次课都比较认真地听讲,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这门课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进入这样一门完全陌生的领域后,感觉非常震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就是开拓。结合了网上的内容,对这门课的基本知识,我进行了一小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由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实事求是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他三个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展开。此外,辩证逻辑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应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方法论主要是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系统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尽管从学理上来说不能直接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内,但是给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以启迪和补充。比如系统方法,它很显然的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所以是很有价值的。(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个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在30年代末,毛泽东就明确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进行新的解释,赋予了哲学命题的含义。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系统阐明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根据这样的解释“,实事求是”就是用中国语言表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作为思想方法,它要求人们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是与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根本对立的,也是在与之作斗争中形成的。

  主观主义是一种从主观意志和愿望出发,从书本和某些原则出发,不顾客观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思想方法,曾经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基本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以书本为出发点,照抄照搬已有的结论和别国的模式;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忽视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但都是从主观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客

  观实际,寻求客观规律,都是极为有害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必须时时

  处处防止和纠正主观主义,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矛盾分析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具体分析就是矛盾

  分析。

  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

  以及事物发展中在其总体上和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以暴露事物的本质,并找出

  解决矛盾的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不仅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反映事

  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反映一事物同另一事

  物的区别;还要分析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毛泽东把这一共性与个性的道理,概括

  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分析矛盾确实很重要。1919年列宁分析帝国主义有五

  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在其

  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是同电子化、信息化、

  网络化、数字化相联系的,因此社会化的程度更高了,范围更广了,层次更多了。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私人资本不仅发展成

  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大量股份化,股份资本又有大众化、分散化、全球化的

  趋向。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的程度也更高了,范围也更广了,层次也

  更多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大大增强,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

  控多了,对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更加关注,从而对减少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

  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起了作用。同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还积累了

  一些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变化是否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

  资本主义进入了当代形态?这个形态应当怎样概括?这正是许多学者致力研究

  的问题,但是,无论怎样去研究,必须以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当代资本主

  义的这些变化是不是真的解决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呢

  ?肯

  定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的最终趋势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资本主义

  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列宁在1917年就讲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

  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尽管他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寿命估计

  得短了,但是,他所揭示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进

  程也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我们国家没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来建设社会

  主义,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本来应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生产工业

  化、城市化的任务。有人也许会说,那你们搞社会主义干什么,不能不搞吗?这

  是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矛盾所决定的。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资产阶级革

  命,不能发展民族工业,中国不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强只允许你当人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所以这个时候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的革命胜利了,能把果实交给资产阶级吗?不能,更不需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奋斗,不断探索,寻求独立和自由,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找到了正确道路。历史教育了中国人民,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工业化任务、城市化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搞的,不是按照资本主义那种办法来搞的,所以避免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好多弊端,避免了好多问题。现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矛盾。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扭住这个主要矛盾不放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按照“三步走”目标往前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有希望的。(三)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完整含义是两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面一句话是整个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由此,还可引申出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引导群众前进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第二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际上讲的是群众路线的方法。怎么贯彻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中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形成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检验、丰富、修正、完善、发展,再形成新的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毛主席的伟大创造,把群众路线和认识论完全统一起来。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要求,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这一方法可以概括为“个别—一般—个别”,这是检验、丰富和推广领导意见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这就是说,做什么工作除了发文件、开大会、开广播电视大会、动员、号召以外,还要去做个别指导,抓一些典型,搞一些试点。在个别指导当中发现你的一般号召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获得

  如何贯彻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二是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要贯彻群众路线,还要发挥领导骨干的作用,要注意发挥领导骨干和群众的两个积极性,以领导骨干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积极性能够持久,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且提高到高级程度。这是组织群众、宣传和落实领导意见,完成领导任务的有效途径。三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毛泽东说,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统一,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保证。尤其是要发扬民主。集中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特别是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四)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怎么会成为思想方法呢?好像跟前三个做比较,讲的不是那么顺。独立自主,首先是我们党处理政党关系、本国力量和国际力量的关系以及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在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用自己的脑子去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总是希望共产国际给我们提出指示、指明道路,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绝对化,把苏联的经验特别是城市武装暴动的经验神圣化,把马列主义的一些观点教条化,这是一种幼稚病。所以他们只知道照搬外国的经验,特别是俄国武装革命的经验。毛泽东主张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的道路。独立自主的思想实际上在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已经有了萌芽。这篇文章中有两个观点很重要,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革命情况。1945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他还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他不仅主张独立自主地进行民主革命,而且主张独立自主地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人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人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从毛泽东说的这些话来看,独立自主的含义,有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二是立足于本国,把方针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也就是自力更生;三是树立和发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

  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转化。任何事物与他事物都有联系,也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面,就形成了这个事物的特点。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认识和把握本地区领导活动的特殊环境,把统一性与独立性结合起来,独立自主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领导活动中有一个内力和外力即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利用外部条件,要借助于外力,但关键是要利用内力,立足于内因,用外因来增强内因,才能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方法,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掌握的处理国家关系、政党关系、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方法,也是我们每个领导者要掌握的,是领导者创造性思维和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如何把握和贯彻独立自主思想方法?第一,要坚持独立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使两者统一起来。毛泽东说: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统一性是全局性、整体性,独立性是局部性、差异性。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做到统一性和独立性相统一,把这个统一性寓于独立性之中,创造有特色的工作。上级要防止只强调统一性,不给下级独立性这种倾向。作为下级也要注意,要有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就是说,你不要把你那个独立性与统一性割裂开来,要与统一性联系起来。二是坚持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独立自主并不排除对外开放。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要吸收外在的能量来增强系统的功能,所以它要求开放。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为出发点,我们对外开放,引进技术、资金是为了增强我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坚持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任何开放性的系统,在吸收外来有利于自身发展能量的同时,要拒绝或排除破坏本系统的消极的东西,这就是封闭的一面。这样,系统才能运行起来,循环起来。

  

篇九: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姓名:李赉周,职务:董事长兼总经理,时间:2008年01月

  作为一个人,谁都渴望成功。什么是成功?就是实现心中的理想.而怎么样才能成功,怎么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我认为,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基础。我在当兵的前两年,碰到了一本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艾思奇写的,我读了几遍,并认真的作了笔记,这本书对我的一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告诉了我怎么样认识世界,怎么样分析事物,怎么样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探究事物的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本书,讲的是哲学问题,下面我想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先解释几个哲学名词:△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即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

  物质,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如“唯我论",二是客观唯心主义,如“上帝创造世界论".△辨证法-—承认矛盾,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辨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把唯物论和辨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是由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部分组

  1

  成。一、辩证唯物论辨证唯物论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其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1、实事求是的观点辨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而不仅仅从书本出发,从主义出发,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实践标准”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三个凡是”的观点,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开创了中国改革开发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毛泽东在带领全中国人民革命的斗争中,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这个实际出发,走建设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坚决抵制了左倾机会主义盲目攻打城市的瞎指挥;创建了“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十六字作战方针,抵制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阵地战、拼消耗的作战方针,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群众观点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最接近实际,了解客观事物,因此,我们的一切政策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检验。我们培养和任免干部,一定要多听从群众意见,我们的政策一定要得到绝大多数员工的赞成和拥护.我们要客观地了解我们的工作是好是坏,就要作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调查.

  2

  3、物质是基础,物质决定精神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注重员工的物质利益,有没有使员工的实际收入增加。如果我们只喊政治口号,而不能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就一定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我们的政策制定,一是首先要从人性的基本欲望出发,而不是压制人性.人的需求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生存、饥饿、口渴、性欲)、安全、感情和归属、地位和受人尊重、自我实现,要逐步逐层次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他的积极性.4、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必不可少的观点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精神)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加强对员工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的教育,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员工表扬、尊重也是满足员工较高需求,给员工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更是人的最高需求。当有的人物质保证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更多需要的是尊重、表扬和发展的机会.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

  3

  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有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心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头足倒立的辩证法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虽然它也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矛盾的原理,但它的指导思想是唯意识论。

  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例如一些同志看人,这个人要么就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这就是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

  1、下面解释一下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提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在内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基本内容:A对立面同一和斗争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是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例如中央和地方、总部和大区、大区和分公司、办事处,都是对立面,又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又如夫妻之间,也是对立面的统一,甚至我们每个人自己也是对立面的统一,你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缺点,也有优点;有自律的一面,也有惰性的一面.夫妻之间这对矛盾,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夫就无所谓妻,工作中、生活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但夫妻之间又往往有矛盾,有相互排斥,矛盾处理得好是恩爱夫妻,矛盾处理得不好,如果相互之间性格不合,互不相让,不能尊重对方,

  4

  矛盾就会激化,变成夫妻反目,闹离婚,争财产,甚至消灭对方。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

  一体内部的斗争.C、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为什么说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因为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不满

  足这些条件,就无法同一。为什么说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因为它具有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的交替过程中。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工作、生活中各种矛盾、困难的存在,就明白了问题、困难是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存在的,不要成天愁眉苦脸,人要工作,要生活,就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面对矛盾,面对困难,不断地去解决矛盾,克服困难。

  D、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斗争,不断解决.有的矛盾通过工作,使矛盾暖和了,同一性占了上风,矛盾的双方暂时和平共处了,这是好事;有的矛盾不断斗争、激化,最终导致矛盾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例如国共两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又团结,又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什么时候第三次国共合作,有可能取得台湾和平统一。国共合作第一次破裂,导致了国民党统治的巩固和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开始,国共合作第二次破裂,导致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惨败,共产党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正是这种国共合作的存在→破裂→合作→破裂,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我们秀珀公司的发展、前进也是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的斗争中进行的.

  5

  例如,工程直销是我们秀珀发展的传家宝,但是今天又成为了阻碍我们秀珀发展的瓶颈,到今天,我们必须实现营销变革,要变工程直销为发展经销商,我们只销产品,因为毛利下降,资金积压严重、周转不灵、资金的问题成了主要的新的矛盾。我们必须解决这个矛盾,秀珀才有可能再大踏步前进。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指数量的变化,质变是指性质的变化.△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质变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变的扩张.例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片树叶压死大象△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贪污犯的蜕变过程认识了量变到质变这样一个规律,我们如何学习、利用呢?一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例如喝酒,一次喝一两二两,对身体有通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再喝一两二两,可以搞气氛,再喝下去,没有节制,你就要喝醉了,要不翻肠倒肚,吐得一塌糊涂,要不出尽洋相,甚至喝得胃出血,甚至一命呜呼.我们作为办事处经理处理人、事,批评或者表扬,制度的宽或严,掌握这个“度”是很重要的,

  6

  这就是工作能力的表现。对于好的转变,比如金牌业务员取前10名,第11名就不是金牌,那你就要努力帮助,促进这个业务员再努力一点,说不定回款再多1万2万就是金牌了。有个990+10理论,水烧到990C不开,再多10C,水就开了。因此对于好的质变,我们经理就好为办事处,为下属员工促进这个质变的完成。对于坏的质变,例如……,我们要努力控制,使其不达到那个度。

  二是我们要建立严格的制度管理,使品质不太好的人做不成坏事,品质好的人变得更好.

  秀珀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不断循环重复的发展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做强做大,才能促成秀珀公司的质变.秀珀公司的上市将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一个大的质变。很多同志不理解或不赞成我们每年的销售额增长指标,他们不明白量变引起质变这样一个道理,不明白没有量就没有质的道理.假如秀珀公司还是当初那个1年才几十万、几百万销售额的小厂,秀珀会有变化吗?世界500强,根据什么评?就是根据你的营业额来评。所以秀珀要做强,首先一定要做大,同时在做大的时候做强。我们也反对那种没有质的量,没有利润的销量就是没有质的量,没有质的量从长远看是不可持久的。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指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取代,是旧事物的灭亡.例如历史上周朝取代商朝,就是周朝对商朝的否定,春秋战国时代又是对周朝的否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不可能直线上升.

  7

  否定之否定,不是回到原地,不是做无用功,而是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好比汽车走之字路上升,一下向东,一下向西,然后折回来又向西,但它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前进了一大段,距山顶越来越近了.

  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能体会出什么?我认为:一是任何时候都要树立坚强的必胜信念。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地球不会倒转,江水不会倒流。例如这两年,上海秀珀装潢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利润下滑,有的同志就灰心丧气,有的感到上海公司完了,这是悲观的论点.而我们大多数同志认为,只要我们认真看待这些困难,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正确的办法,我们就一定能扭转上海公司的下滑势头。我们的办法就是:A、重组领导班子,今年更是增派两个营销副总,加强上海装潢公司的领导力量;B、清除一些危害公司的害虫,以严格的绩效考核淘汰亏损办事处经理;C、加强管理监控,严控成本费用;D、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E、改革营销机制,加强营销人员的激励,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F、改革和加强工程管理,建立一支素质良好,服务周到的工程服务队伍。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办法,上海装潢公司一定可以重振雄风,经过这次否定之否定,上海分公司吸取经验教训,一定会发展得更加顺利,走得更加扎实,前进得更加迅猛.二是任何时候都要作好抗风险的准备.企业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随时都可能有内部和外部的麻烦与困难,有

  8

  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要作好抗风险的准备,要使企业经受任何的风浪与挫折.怎么作准备?就是未雨绸缪,要及早预测到可能的困难和问题,及早采取解决办法。不然的话,病入膏肓,矛盾爆发,就无可挽回了。例如,我们的营销方式,造成资金周转不灵,营销一线员工积极性下降,现金流入不敷出,再不改革,就会遗误战机;例如我们的工程管理,出现了大的麻烦,我们一些大大小小的经理还按兵不动,没有人向我们反映,没有人提出建议,大家不是不知道,而是在等待,看总部出什么政策,一个被动的心态,不是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去解决问题,这实在是要不得。

  三是我们每个人要勇于否定自己.否定不是全盘否定,不是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妄自菲薄,而是否定自己的缺点,检查自己的不足,这个否定,就是经常保持从“0”开始的心态,不要老惦记着自己的成绩、功劳、经验、文凭,背着一个大包袱,而是要轻装前进。人的发展、前进,也是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也应该是波浪式前进的,有高潮也有低潮.人生有奋勇高歌、志得意满、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也会有头破血流、挨饿受冻、挫折、失败的时候,因此不要在顺利的时候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也不要挫折、失败的时候灰心丧气、丧失斗志。人一定要经过挫折,才能吸取教训,经过打击,才能磨炼心志.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我们掌握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后,要明确作为个人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非常重要,人生就是要胜不骄败不馁,任何时候都要瞄准长远目标,为达成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奋斗.2、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除了基本规律之外,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基本范畴。它们是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

  9

  质和现象等。这些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它们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综合地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①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反映客观事实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客观世界中,一切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有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一切现象都毫无外例外地受因果联系的支配。我们平时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这并不是唯心的,而是反映人们对因果报应关系的观念.当然实际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老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也是反映了一种人们相互关系中的因果联系。学习“原因和结果",有什么意义呢?A、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必经阶段.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因果联系,寻找现象的原因,从偶然原因进入必然原因,才能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为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改变一件不好的事情,一定首先要调查事情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脚痛,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是腰椎病变。高血压是结果,原因却可能各不相同。B、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水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A、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掌握事物真实的因果联系;B、要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辩证性、复杂性,对事物的因果联系要做具体分

  10

  析,要区别事物发展中各种原因和地位的作用,抓住主要原因,兼顾次要原因,同时还要预见到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作好不同的准备.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研究事物的因果联系,发现两种对立的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但无论是必然现象还是偶然现象,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结果.A、定义: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确定的趋势,它是事物本质的原因即根本矛盾引起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今天出现,也可以明天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它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次要原因引起的.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由瓜、豆内部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但每颗瓜藤结几个瓜,瓜的大小是由肥料、水份、气候或次要的基因决定的。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联系,二者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首先是对立性第一、产生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偶然性则产生于次要的或外部的原因。第二、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居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对于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第三、存在的形式不同,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比较稳定的,持久的趋势,具有确定性;偶然性则是有不稳定或暂时性.

  11

  其次是统一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在于,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一、一方面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另一方面,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受必然性的支配.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例如变异产生新的物种、很多科学发展、发明都是通过偶然事件产生的。C、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第一、必然性往往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和利用各种偶然因素,不要对一些偶然现象熟视无睹,错过发现事物真理良机,或者错失处理矛盾良机。第二、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我们不要老是想投机、想等运气,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们要想取得成功,必然依靠自己的努力。第三、要透过偶然性揭示必然性,利用偶然加速必然的客观,把客观必然性和主观目的性统一起来,争取改造世界主动权和自由权。而不要坐等必然,让必然转化而错失良机。③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是指现在实际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或现象,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注意:现存的不等于现实的.从发展上看,只有合乎规律,合乎必然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或者说终将变为现实。例如通过劳动报酬得到的钱是现实的,而贪污或不法行为得来的钱不一定是现实的.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是一定会成为现实的,但是,在它成为现实之前,还只是

  12

  一种可能性。在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是必然性和偶然性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存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超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例如:我们办这个后备干部培训班,首先就是确立了你们都有成为办事处正副经理的可能性,但最终是否能成为办事处经理,首先根本的原因在于你自己的能力、业绩、各种表现是否达到了这个水平,这是主要的,是内因;其次还要看是不是有这个位子,有这个机会,企业发展的速度快,成长的快,大家的机会就多,这是外因.内因外因的条件都够了,你就可以当上经理。

  为了正确地把握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过渡或转化,必须对可能性的各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首先要把不可能性排斥在外,这是分析可能性的首要前提.凡真正属于可能的事物,一定在现实中找到它可能出现的客观根据和条件,凡属于不可能的事物,一定在现实中找不到它出现的客观根据和条件。例如石头变小鸡、制造永动机、水变油都是不可能的东西.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目前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业务员一年回款300万、400万、甚至500万在经济发达地区是可能的;但从理论上说,一年做1000万甚至2000万业务也是可能的,这种可能就是抽象的可能性.因为到现在为止秀珀公司还没有一个业务做过,但你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有可能你一下碰到一个大业务。也可能1年以后,2年以后有人能办到。认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

  13

  性的区别,首先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如果把将来才可能办到的事情,硬要拿到现阶段来办,那就要犯“左”倾错误;反之如果通过努力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你不去认真做,那就要犯“右”的错误.

  另一方面,又要看对两种可能性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抽象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能性,并进而把它变为现实.忽视抽象可能性,就会目光短浅,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例如,如果我们今后业务员自己不去直接做工程,而是认真发展经销商,一个业务员服务5—6个经销商,那么一个业务员一年做1000万业务也是完全可以的.华润涂料才不到100个业务员,一年销售十几个亿,人均就是一千多万元.

  第三,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一种是好的可能性,一种是坏的可能性,如一项政策,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既要尽量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又要防止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第四,对现实的可能性还要作量的分析。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可能性的百分比愈大,就趋向于必然.因此做任何工作,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估计事情的成功率有多大.

  学习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意义:A、在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筹帷幄,全面估计到各种可能性。要区分可能与不可能,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同时还要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正确规划长远的奋斗目标和当前的工作任务,以免犯“左"或“右”的错误,争取实现好的前途.B、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是要有条件的。不仅要具备客观条件,还要有主观条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个转化。

  14

  C、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对立的可能性的矛盾与斗争,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创造出为好的可能性化为现实所必需的条件,同进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作好应付各种可能性的准备。例如对台关系。

  ④内容和形式现实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A、定义:事物的内容是指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包括组成事物的成分、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规定的事物的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超势等.事物的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例如,水的内容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水的形式则是水的分子结构式。(问:人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B、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第一、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两者存在着严格要求的区别,它们属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性质、地位、作用都不同的两个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第二、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一方面,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侧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二都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化。再三,两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什么样的形式,同时形式又对内容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例如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模式,反过来,生产关系又会阻碍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又如一个女孩子,脸蛋、身材是她的形式,而思想、性格、能力是她的内容,当她的脸蛋被破相了,身材由苗条

  15

  变肥了,她的思想、性格也会受到影响。又例如,如果这个女孩子长的很漂亮,第一时间你可能会喜欢她,觉得她美,如果你知道她卖淫、吸毒,你可能就觉得她很丑了。

  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关系的复杂性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旧的内容可以利用新形式,新的内容也可以利用旧形式(新酒装旧瓶).C、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意义首先,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服从于内容,因而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就应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要从内容上去把握事物,决不能脱离内容去单纯追求形式。例如看人,我们主要要看他的思想、能力,而不是长相、身材.其次,由于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在注重内容的时候,不能忽视形式,并且要善于选择、创造最适合的形式,为发展内容服务。⑤本质和现象A、定义-—是进一步揭示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的事物其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也能把握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表面特征的外部联系.它是事物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现象有真相和假相之分.B、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区

  16

  别、相互对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首先,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具体表现是:第一、现象是表面的,能

  为我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例如,我们每天看到太阳绕地球转,但本质都是地球绕太阳转.第二、现象是事物本质的个别的、生动的、具体的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通、深刻、单纯。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其表现是: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另一方面,现象表现本质,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形式。即使假象也是本质歪曲或颠倒的表现。

  C、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首先,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反映本质,但现象不等于本质。这就告诉我们,观察事物千万不要以现象代替本质,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其次,只有通过现象才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如果不从现象入手,也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怎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它的本质呢?第一、必须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调查研究;第二、必须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第三、要对现象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必须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特别是

  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第四、必须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深入地去揭示事物的本质,从不深刻的

  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

  17

  同志们,以上是我对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最重要部分即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一些基本原理的讲解。这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都是大道理,是管着无数小道理的大道理,是世间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掌握了处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切矛盾的基本方法,是我们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祝愿各位同志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18

  

篇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作者:张全景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第22期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全面加强干部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保证全党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组织保证。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到治国理政,小到一项具体工作,都涉及到这一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归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构建于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没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的世界观是决定人们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带有根本性、决定性。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等,都是由党性和世界观决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增强党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事业只有在正确的路线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就会导致严重挫折,甚至失败。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就写出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1942年还亲自主持编纂了《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轮》,深刻阐述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根本问题,奠定了我们党科学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此后他还多次论述过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就充分说明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事实表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伟大胜利,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伟大胜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问题的出现,从主观上看,并不是想把事情办坏,而是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主观片面,形而上学,对实际情况缺乏正确了解,错误地分析估计了形势。近年发生的一些重大生产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党性不纯,是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出了问题。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必须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这些基本观点具有普遍的、长期的适用性。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其内容是多方面的。

  坚持解放思想,反对因循守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静止、不会停顿。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事业。推进这一伟大事业,我们应该自觉解放思想,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关键是要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上来。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的情况下,面对企业生产不景气、出口减少等问题,有些领导干部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信心,这是不必要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危”与“机”同在。如果正确分析形势,既充分认识危机的影响,积极克服困难,又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将会对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危机形成的原因作深入分析,并对危机的趋势进行科学判断。分析这些问题,就应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科学分析危机的成因和趋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走出困境,科学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走过的曲折道路,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实际出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现在也还存在一些违背实事求是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们党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讲真话,牢记历史教训,正视问题,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屋漏在下,止之在上。”有些假话与领导机关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有一定关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勇于从自身查找原因,坚决杜绝不讲真话、不报实情的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脱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既是广泛的民主,又是科学的集中。过去,我们党依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还是要靠这一条。毛泽东同志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因此,要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让每一个党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一员,都把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光大,都学会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要正确处理给予与索取的关系。战争年代,党领导群众进行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把群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这是最大的给予。正是有了这样的给予,群众才拥护我们,才积极出粮、出钱、出力,支援战争。当前,群众的最大要求是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为他们分忧解愁。实践证明,那些带领群众富裕起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党组织,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相反,那些无所作为的党组织或干部、党员,则会丧失群众的信任,没有什么号召力、凝聚力,更谈不上战斗力。

  

篇十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TRS_Editor{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6px;}.TRS_EditorP{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6px;margin-top:0.5em;margin-bottom:0.5em;line-height:1.4;}.TRS_EditorH1,.TRS_EditorH2,.TRS_EditorH3,.TRS_EditorH4,.TRS_EditorH5,.TRS_EditorH6,.TRS_EditorHR,.TRS_EditorBLOCKQUOTE,.TRS_EditorDL,.TRS_EditorDD,.TRS_EditorDT,.TRS_EditorOL,.TRS_EditorUL,.TRS_EditorLI,.TRS_EditorPRE,.TRS_EditorCODE,.TRS_EditorTEXTAREA,.TRS_EditorSELECT,.TRS_EditorCITE,.TRS_EditorPRE,.TRS_EditorCENTER,.TRS_EditorTABLE,.TRS_EditorDIV{margin-top:0.5em;margin-bottom:0.5em;line-height:1.4;}.TRS_EditorFORM,.TRS_EditorFIELDSET,.TRS_EditorLEGEND,.TRS_EditorSELECT,.TRS_Editor

  TR,.TRS_EditorTD,.TRS_EditorTH{margin-top:0.5em;margin-bottom:0.5em;line-height:1.4;}.TRS_EditorBUTTON,.TRS_EditorOPTION,.TRS_EditorADDRESS,.TRS_EditorDFN,.TRS_EditorEM,.TRS_EditorVAR,.TRS_EditorKBD,.TRS_EditorINPUT,.TRS_EditorSMALL,.TRS_EditorSAMP,.TRS_EditorSUB,.TRS_EditorSUP,.TRS_EditorSPAN,.TRS_EditorA,.TRS_EditorB,.TRS_EditorI,.TRS_EditorU,.TRS_EditorS,.TRS_EditorSTRONG,.TRS_EditorLABEL,.TRS_EditorIMG,.TRS_EditorBR,.TRS_Editor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ext-indent:0;}科

  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领会其中的方法论,切实改进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针对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这里主要谈五个方面。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反对因循守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停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事业,会不

  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前进。推进这一宏伟事业,我们应该自觉解放思想,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最根本的是要认清形势,明了世界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发展情况特别是薄弱环节,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解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以及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问题,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中央与地方、眼前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问题,做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公平分配等方面的关系,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有的同志面对一些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生产不景气、出口减少等问题,畏难悲观,无所作为,甚至丧失信心,这是不应该的,也是没有根据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危”与“机”同在。要正确分析形势,既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又要充分认识危机的影响,积极克服困难。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波及工业,还波及农业;不仅波及外贸,还波及内贸。对危机形成的原因要作深入分析,对危机的趋势要有科学判断。应该认真研读《资本论》,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学懂弄通这一光辉著作,对于我们提高理论水平,正确认识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科学分析危机的成因和趋势,大有裨益。解放思想要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些人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把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视为“普世价值”,以民主为借口鼓吹“三权分立”,我们要有理有据地批驳这些谬论,揭露其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走过的曲折道路,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就会取得显著成绩;反之,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有个别人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弄虚作假,严重影响党的形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虚报浮夸、不讲真话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有的人为了达到个人升迁的目的,搞什么“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和虚假政绩;有的人“低头想,抬头造”,想说什么

  

篇十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因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丌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比较喜欢体育的人可能都知道,网球运动员李娜在脱离国家队单飞去美国后,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成功摘取今年年初法网比赛的桂冠,成为亚洲网坛夺得大满贯赛事冠军第一人。李娜的成功引发了全国对体制问题的反思热潮。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到底是举国体制好,还是市场体制好?在我看来,要想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是,市场体制造就了李娜、郑洁、姚明这样的国际体育巨星,但举国体制也打造了刘翔、张怡宁、郭晶晶等奥运冠军,关键是因人而异、因项目而异。这个问题无疑凸显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对于它的重要性,列宁在《论议会活动》一文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质的问题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

  一般来说,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人们在做事情、想问题时,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对此,想必很多人已经很熟悉,这里就不再展开说明。今天这堂课,我们重点来谈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或者说,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这也是建党90周年以来,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

  我们主要谈四个方面:即:一、把握事物本质关系;二、抓住事物主要矛盾;

  三、运用规律指导实践;四、确立科学价值导向。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一、把握事物本质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强调要根据事物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此,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理解什么才是事物的特殊性。概括来说,所谓事物的特殊性,就是一个事物据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关系。而“具体”概念就是对事物本质关系的把握。

  在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要把握事物的特殊性,形成关于事物的“具体”概念,就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关系,以至于犯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

  1、关于“具体”概念的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就是指个别性事物。这种观点在一般常识中普遍存在,乍一听,这种观点好像很有道理,因为个别的不就是最具体的吗?按照这种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变成了对单个事物进行详尽的研究。但是,这样的分析能够把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吗?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作为资本体现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性质,或者说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而为了把握这种社会性质,你就不能把眼睛只是盯在机器上,这样做你怎么也认识不到机器作为资本的特殊性质。要想把握机器作为资本的特殊性质,正确的做法只能是把机

  1

  器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之中,具体地考察机器在资本增殖过程中到底起着何种作用。退一步来讲,你要想精通机器的特殊性原理,单靠熟悉机器的每个核心要件也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是把握每个核心要件之间的本质关联,而原理实际上就是对这个本质关联的理论概括。

  还有一种观点同样也误解了“具体”,即认为具体等同于一切事实之总和。从表面上来看,这种观点似乎也有道理,因为事实越多不就越具体吗?按照这种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尽可能多的罗列事实。不难理解,这种做法同样认识不到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特殊本质。试想一下,如果仅仅停留在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所有情况,我们能把握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吗?要是可以的话,只要靠眼睛和耳朵就可以成为理论家或战略家了。

  很显然,上述两种观点都没有认识到“具体”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关系的把握,无论是把“具体”等同于个别性事物,还是等同于一切事实之总和,都掌握不了事物

  本身的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那么,“具体”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第二个方面:

  2、“具体”是指事物的本质关系

  “具体”概念是指事物的本质关系,这个本质关系体现了这个事物的特殊性质,只有抓住了标志这个事物特殊性的本质关系,才能形成对这个事物科学而具体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这段话明确批判了前面讲的两种观点,其中片面性认识是指局限在单个事物上面的认识,而表面的认识就是停留在罗列事实上面的认识。同时,这段话也明确告诉我们,要真正把握事物的特殊性,就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关系。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具体”概念是指事物本质关系,但要真正形成这个把握了事物本质关系的“具体”概念,还必须经由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我们说中国要搞好经济建设就必须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此,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查。但光有调查还把握不了中国情况的特殊性本质,就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而言,调查只是完成了“上篇文章”。更重要的一步还要完成“下篇文章”,即要在一般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情况进行研究,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形成关于中国情况的具体认识。比方说,中国要彻底改变建国之初“一穷二白”的面貌,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找到造成中国“一

  穷二白”的众多原因及其内在的关系,并结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制定适合中国特殊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说是对中国的情况做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进一步来看,只有把握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对其中的单个事物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常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庸医的做法,原因就是人的身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脱离了这个有机整体,仅仅就部分论部分,是不可能找到病因的。很多情况下,头痛反而要从手部和脚部找原因。同样,在历史中,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中发生的,都要受到这个特殊环境中本质关系的制约,甚至是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也能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既然如此,如果把单个的事变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任意地拿出来,脱离了其中的本质性关系,就不可能把握这个事变发生的具体原因。

  通过以上的讲解可以知道,只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对事物特殊本质的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要求对事物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把握了不同情况的本质特性,也就是不同情况的特殊性,采用什么具体措施来应对才有了可靠的依据。反之,则很容易犯“瞎对付”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

  那么,把握事物本质性关系的突破口是什么呢?毛泽东在强调通过调查研究来把握事物本质性关系时曾经指出:“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末,仍旧是没有发言权。”这里的“九样”是指复杂事物中的次要矛盾,而“最主要的东西”则是指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做到对复杂事物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二、抓住事物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告诉我们,复杂事物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这个复杂事物的特殊性质。这个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森为”家电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它在许多城市都设立了规模很大的代销处。但无论如何却打不进A市的市场,公司负责销售的副总为此异常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该副总在回乡下探亲时,看到夜色渐浓,一位放羊的牧童正把一大群绵羊往回家的路上赶。让他惊奇的是,牧童只赶着最前面的一只羊,其他几十只羊便跟在这只羊的后面,温驯地鱼贯而行,没有一只羊脱离羊群。这位副总大受启发,回去后马上召集销售部的人员,要他们暂时放下在A市各个商场的一切营销工作,集中力量公关A市最大的晨欣商场。在销售人员一轮轮的

  “轰炸”下,晨欣商场终于答应销售“森为”产品。有了晨欣商场这只“领头羊”,其他商场也望风跟进,“森为”产品很快就走进了A市的千家万户。

  “森为”公司开始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而是采取了对各大商场平均用力的营销策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了,从而难以收到成效。这个例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在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时时,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再来看领导干部的领导工作。大家都知道,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可谓是千头万绪。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反之,如果事无巨细,则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混乱。毛泽东同志曾把抓主要矛盾的方法看作是一种领导艺术,他指出:“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曾经指出:“有效管理者做事必须首要的事情先做,而且专一不二。”也就是说,主官应尽量集中更多的时间,抓好事关政策性、全局性、倾向性的工作和问题,要做到主事要揽住,小事要放手。

  再看战场上的指挥作战,同样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要解决的敌我矛盾有很多,但首先解决哪一个,往往起着带动整个战局的作用。我们以辽沈战役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当时我军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东北敌军已被我军压缩于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互不联系的地区内。其中,长春之敌已经被我军围困多时,

  是东北战场敌人的弱点。因此,我军如果首先攻克长春,可以解除后顾之忧,但这不利于全歼东北敌人,沈阳、锦州的敌人可能乘我军进攻长春之际退入关内。而如果先打沈阳,同样面临着这种可能。锦州的情况则不同。锦州是东北、华北敌人两大战略集团的接合部,是联结东北与华北的战略要点,如果打下锦州就扎住东北这个口袋,使整个东北地区的敌人变成“囊中之物”。正是基于这种特殊形势,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作出了首先攻打锦州的重要决定。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由于抓住了攻打锦州这个主要矛盾,做到了对特殊战争形势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辽沈战役最终取得了从重点突破到全面胜利的辉煌战果,解放了东北全境。

  最后,我们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方法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有很多,这同样需要我们首先找到并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并以此推动整个社会健康而稳定的发展。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知道,当时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是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严重脱节。全国上上下下都沉浸在毛泽东思想能够指挥一切、办成一切的思维当中。这个问题如果不首先得到

  解决,失误难以纠正,发展更无从谈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提出了“首先要解放思想”的重要论断。因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深刻认识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为什么会成为我党历史的又一次重大转折了。

  等等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在面对复杂的事物和形势时,必须首先找到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有效地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反之,遇到事情不问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则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并不仅仅体现在抓主要矛盾上,它还体现在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应对措施,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上。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留待以后再来共同探讨。

  说到这里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在工作上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行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我们第三个方面要讨论的问题:

  三、运用规律指导实践

  我们在运用规律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同样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规律的有限性进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具体一点来说说,就是必须要认识到规律的有限指导作用。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1、一般性规律的有限指导作用

  熟悉中国革命史的人知道,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作为最高指挥者的李德将其从苏联所学到的战争理论直接拿来指导作战,制定了“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事实证明,这一战术原则完全是错误的。

  很显然,李德在不熟悉中国国情的情况下,便拿着在苏联所学的战争规律来指导中国的战争,从而违反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正确地估量规律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他把规律当作万能药方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运用规律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必须对一般性规律的有限指导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原封不动地将其拿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呢?教条主义认为可以!对于这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人,马克思曾经作过针

  锋相对的回应:如果“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更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更多的侮辱。”实际上,马克思从来就没有把他的理论看作万能药方,而是始终强调必

  须把他的一般历史理论与具体的历史阶段结合起来,做到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正是基于这一根本性的认识,马克思1872年在阿姆斯特州的演讲中讨论向社会主义转化的问题时,并没有要求把他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理论直接挪用到具体的国家,而是明确强调“我们知道,人们必须对不同国家的各种制度、习俗和传统加以考虑。”他启示我们,中国如何选择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靠先验的逻辑推理,也不能靠照搬其他国家依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已经作出的选择,而只能靠对自己情况的深入研究。

  大家都学过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发展观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切不可以为它是解决所有具体问题的万能药方。如果科学发展观可以这样来学习和运用,那么我们也只能停留在这一理论的词句和论断上,而根本把握不了它的真髓。胡主席在“确保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总结运用实践经验、制定完善发展措施、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等环节相结合的过程。”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不能就理论谈理论,而是必须要和具体实际、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例如,部队要抓好军事训练,就必须以军事训练本身的内在规律为具体指导,从难从严抓训练。也就是说,要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对策,这样才能降低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时下那种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去找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实际上从根本上违背了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套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这样做既给了科学发展观更多的荣誉,但同时也给了它更多的耻辱。

  再来看军事战争规律。了解军事理论的人都知道,指导战争的规律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一般性规律反映的是战争的一般情形、性质,是各类战争中普遍适用的共同规律,因而有着普遍的适用性。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个悖论,就是正因为这种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所以恰恰就不能直接适用于每一次具体的战争。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我们通过理论概括形成一般战争规律时,必须要忽略掉各种战争的特殊性因素,也就是说,不能考虑具体的战争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当时面临的特殊情形如何,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反映出各类战争的共性。但是,既然一般战争规律没有考

  虑特殊,它当然就不能原封不动地拿来解决特殊问题了。这是理论的特色,但同时也是它的缺点。这也是我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的根由所在。

  规律的有限指导意义还体现在:

  2、特殊领域的规律在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的、必然的和本质的关系。但是,由于我们把握的对象本身在层次、范围和性质上存在着差别,因而从它们出发所得到的规律性结论就会体现出适用范围的有限性。例如在自然中,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不能拿来解决微观领域的问题,无机界的运动规律不能拿来解决有机界中的问题,自然规律不能拿来解决历史领域中的问题。同样战争规律也不能直接拿来解决经济建设问题。也就是说,在运用特殊领域的规律指导实践时,必须要对其所适用的范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之,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而是遇到任何事情时“不问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则很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以上两个方面论述告诉我们,在运用规律指导实践时,必须要考虑到规律的有限指导意义。反之,如果把规律当作是万能药方,当作是可以到处搬用的公式,则很容易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精神实质。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讲解我们发现,要自觉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现实中,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方面,即价值导向的问题。实际上,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要确立科学的价值导向。这是我们第四个方面要讲的内容。

  四、确立科学价值导向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只有确立科学的价值导向,才能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是“敢不敢”的问题。

  即正确的价值导向是贯彻和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精神支撑。缺少这种支撑,我们就没有敢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勇气。

  戈尔巴乔夫有个论断,就是“全人类的利益高于无产阶级的利益”。乍一听,这个论断似乎有道理,因为无产阶级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人类的部分,而整体无疑要大于部分。但是问题在于,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从未出现过所谓的“全人类的利益”,而只有具体阶级的利益。这个论断所犯的错误就是用抽象的整体利益否定了具体的利益。从人类历史来看,这种做法实际上普遍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思想当中。那么,为什么统治阶级总是要陷入“抽象”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级想要以此来确立和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对此,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作了精辟地概括。他说道:“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

  义的思想。”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统治阶级为了确立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敢谈论具体的利益。这告诉我们,要想摆脱理论上的抽象,做到具体,就必须确立科学的价值导向。

  对此,刘少奇同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曾经说到这样的三种人:

  有一种人,虽然了解情况,但不敢说老实话,怕说了受打击。分明是黑的,他不敢说是黑的。分明是白的,他不敢说是白的。这种人勇气不够,被迫说了假话。

  还有一种人,如果要实事求是,那就得承认错误,就要作检讨,就要受批评,他怕面子不好看,因而不敢实事求是。至于在经济工作中藏一手,多要一点,少报一点,这种现象就相当多了。

  另外一种人,为了个人利益,有意造假,有意夸大成绩,有意封锁消息、扣留信件,有意对说老实话的人进行打击报复。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问题,而是一种违法犯纪性质的错误。”

  从上述概括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缺少勇气实事求是的人,不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个人的利益和得失上升到了原则的高度,害怕一旦实事求是,就会丧失自己的利益。归根结底而言,这种态度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价值导向出了问题,即对自己解决问题和开展工作究竟为了谁没有科学的认识,没有牢固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科学价值导向。这种缺失造成了很多人在现实中不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是“是不是”的问题。

  只有确立科学价值导向,把广大群众的愿望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才能弄清贯彻和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实效。这个问题与政绩密切关联。什么是政绩?说白了还是看我们抓住了多少具体问题,解决了多少具体问题,是否抓住了要害问题,是否正确地解决了这个要害问题。对于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衡量标准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是否合理首先要看我们在解决的方法上是否符合了问题本身的性质,这体现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具有科学性;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还需要考虑到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这体现了价值问题。对此,胡锦涛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综合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与科学的价值导向密切相关。只有确立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为了群众的科学价值导

  向,我们才能敢于实事求是,敢于抓住具体问题,才能找到衡量解决效果的“最终标准”。

  小结:

  这堂课我们围绕如何贯彻和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四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把握事物本质性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运用规律指导实践和确立科学价值导向。

  其中每个部分的核心思想分别是: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要求对事物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把握了不同情况的本质特性,也就是不同情况的特殊性,采用什么具体措施来应对才有了可靠的依据。

  2、在面对复杂的事物和形势时,必须首先找到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有效地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3在运用规律指导实践时,必须要考虑到规律的有限指导意义。反之,如果把规律当作是万能药方,当作是可以到处搬用的公式,则很容易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精神实质。

  4、科学价值导向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提供精神支撑、提供了抓住具体问题的保证,提供了最终的衡量标准。

  概括这四个方面的中心点,最终还是一个如何实现理论和实际具体统一的问题,这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要义之所在。

  思考题:

  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际,谈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指导意义。

  本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课!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方法 马克思主义 思想

热门排行

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范文6篇

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范文6篇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范文篇1敬爱的党组织:时光匆匆而过,转眼__月份过去了,

学党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心得体会13篇

学党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心得体会13篇学党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心得体会篇1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

2023年上半年个人思想汇报10篇(精选文档)

2023年上半年个人思想汇报(精选10篇)2023年上半年篇1敬爱的党组织:在今天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课上,李老师给我们讲的是中国*人应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思想汇报在思想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上2篇

思想汇报在思想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上

2022年第二季度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1篇

2022年第二季度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1篇2022年第二季度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2022年第二季度思想汇报  2022年第二季度思想汇报本文简介:敬爱的党组织:又一次向党...

学校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0篇

学校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0篇学校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篇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学年的工作又要结束了

2023个人思想汇报800字28篇(2023年)

2023个人思想汇报800字(精选28篇)2023800字篇1敬爱的党组织:目前,全国上下大力开展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最鲜明的特征...

党员教师思想汇报2022年8月份9篇

党员教师思想汇报2022年8月份9篇党员教师思想汇报2022年8月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课程改革这三者都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都...

2023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工作总结

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工作总结(精选14篇)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工作总结篇1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党的和县委xx届四次、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团员思想汇报范本2【五篇】【完整版】

2023团员思想汇报范文(精选2)2023团员篇1共青团作为共产党的后备主力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共青团中的一名,我首先感觉无比的自豪,更主要的是我们应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