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13篇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13篇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1
完美答好脱贫攻坚大考后,我们迎来乡村振兴大考。年轻干部作为大考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青春之“我”而言,积极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锻炼的练兵场,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台,我们只有遵循成长成才规律,保持正确的“蹲苗”姿势,克服经验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长的烦恼”,在基层沉淀、成长,才能以更沉稳的心态、更矫健的身姿和更强大的能力迎接未来。
保持“向上向阳”的姿势,接受“朝露日晞”的滋养。“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向上向阳是心态、是状态、也是姿态。首先,要有向上向阳的心态。乡村振兴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责、担当使命而熠熠生辉,生命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而更有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观,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志向,把握难得的成长进步机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化解“成长的烦恼”,在逆境中“拔节生长”。其次,要有向上向阳的状态。要发挥年轻人精力旺盛、思路宽、办法多的优势,通过书本、网络、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学习,特别要注重多向基层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为自己“加油充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自己的状态始终“在线”。最后,向上向阳也是一种姿态。年轻干部既要有积极进取、勇担使命、永不言败的阳光姿态,也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坦荡姿态,通过基层工作的锻炼,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终“向下向深”的姿势,汲取“强根壮骨”的力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测代化国家,实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态农村。年轻干部要部壮成长,必须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片广亲的土地上、将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游众这根永恒的“血脉”中。一要深入实地查实情。对当地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巩固情况、产业发攒繢况、劳动力结构情况、教育、医疗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新数。为利定针对性振兴计划打下基础。二要深入群众听民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同入展群众打或一片。通过开规坝会、走村串户拉家常、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他们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深入函间获真知。实线出真知。深入田间地头去挥洒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历练本领、在日晒雨淋中织素经验、在化辉矛盾中增长才干,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贴心人”。
保特“面声四方”的姿势,积蓄“开枝散叶”的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年轻干部正处于成G进步的“黄金期”和干事创业的“关键期”,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四方”,广泛学习和吸收来自答方面的知识及意见。汲取更多的“养分”,使自己的“根系”更为发达,为“开枝散叶”打下良好基进。在学习上,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又要学好法律法规和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为干事创业引入“源头活水”流思路上,既要全面系统思考、长远规划,又要关注当下,细化、量化短期目标并在具体实施中适时调整完善,做到既高瞻远漏科学谋划,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方法上,既要抓住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然热点、痛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又要在时机成熟后进行整体推进、全面推动在能力上,既要争当自己负凑领域的“种子选手”,也要争做多岗位锻炼、多领域发展的“多面手”,确保各项工作得心应手、取提实效。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2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精选范文4篇,欢迎阅读。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3
2月22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更强的执行力,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不折不扣完成好今年“三农”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明确一个理念——“耕地姓农”。耕地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意见》指出,要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当前,在一些地方,占用耕地、耕地转非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耕地姓农”理念,通过法律的“紧箍咒”,落实责任到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责任制,确保耕地用于耕种。
严守一条红线——“18亿亩耕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因此,必须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锻造一副“利齿”——强化监督问责。《意见》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意见》的施行,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到增加征收土地预公告制度、强化被征地农民参与制度,再到土地督察制度,每一项制度的背后,都蕴藏着浓浓的为民情怀,释放了坚守“以农为本”,禁止任何人员或单位损害耕地的明确信号,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筑牢耕地保护的法律网,切实保护好耕地,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
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4
唱好乡村人才振兴“引用留”三部曲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振兴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20多处提到“人才”二字,由此可见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从全国各地上演的“抢人”大战中不难看出人才已是稀有资源,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均、供需失衡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条件在不断改善和提升,为人才聚集提供了场地和条件,各地更应积极通过搭平台、聚人脉、塑魂骨来推进“人才引育计划”的落地。
搭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人才是稀有资源,当前存在严重分配不均的现状,竞争越是激励的地方人才越是大量涌入,无数有志之士携才闯天涯,“北上广”不相信“诱惑”,在于“北上广”等地区有广大人才需要和看重的平台。他们的才华、本领需要一个合适的舞台去发挥出来、展示出来。这个平台在人才的眼中比一时的福利待遇更诱人,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对梦想的渴望,是他们干事创业的“诗和远方”。农村要引得人才加入,就要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才引智工作站建设,建成更具特色、更有效率的人力资源阵地;出台更具灵活性、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建立系统化、全天候人才服务体系,妥善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为人才建好平台铺好路,让他们既能展望未来充分发挥才智,又能毫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发光发热。
聚人脉,整合人才资源发挥“1+1>2”的成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乡村的振兴需要的人才绝不是单一性技术人才,我们的农业产业需要专业团队、专家引进,我们农产品的销售更需要专业的销售团队、营销团队以及产业互动下文旅融合的文创团队……既要考虑发展聚焦乡村实际,坚持靶向引才,又要突出柔性,用好各级驻点帮扶单位的人才、农村现有土专家团队等,有效将各方资源整合,发挥人才的最大效力。
塑魂骨,激发人才内在动力激起创新创业千层浪。人才留下来还要用得好,那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内在动力。用心塑造好乡村特有的文化,塑造乡村魂骨,用乡魂去吸引人才,让他们在乡村找到归属感,找到梦想启程的地方。就像李子柒所展现的乡村文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美食美景、刺绣中国风……这些对于中国文化精髓的展示无疑吸引着无数人对乡村的向往,这是人们心灵深处对美的追求,对美好宁静生活的期盼。如果,我们引进的人才能够在乡村找到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人生的归宿,那么他们就能够和乡村融为一体,将自己的所有才华全部发挥出来,奉献在这片有魂骨的地方。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5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2日正式公布,文件指出2022年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步伐。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精选优秀范文3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经供参考。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6
交好“接力棒”奋进“振兴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也就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为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解决“三农”顽疾的决心。迈入新阶段,奋进“十四五”,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乡村振兴新篇章是时代之需,是谋百姓之福。
2020年底随着贵州省宣布剩余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在现行标准下实现了贫困人口的脱贫摘帽,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脱贫攻坚本质是一脉相承,归根结底是筑牢农村根基,避免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一边轻一边重”。
要统筹“谋远”和“就近”的关系。脱贫、振兴都有内在的逻辑,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脱贫攻坚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交好“脱贫”与“致富”的接力棒就需统筹“谋远”和“就近”的关系。既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前瞻谋划未来五年甚至到2035年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产业规划,引进先进技术,解决群众就业,提升幸福感,也要准确把握当下“后脱贫”时代文章,防止脱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教返贫、致贫。
要化解“强长”和“补短”的矛盾。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区域性极强,不同的区域面临不同的问题,也有着不一样的优势。迈入乡村振兴,不能搞“大锅饭”“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综合梳理振兴的思路、方式、路径以及预期成效,利用村域产业、旅游等基础条件,将“长处”发挥到极致,同时,将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等方面短板尽快补齐。
要解决“重点”和“痛点”的问题。乡村振兴,在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容易忽略群众生活感受。以往住的地方破了点、吃的差了点,但是一家子其乐融融。现在虽然住上了新房子,生活更好了,但是一家子却忙于工作而没有了以前的乐趣。事实上,两者并不冲突,要解决好“重点”和“痛点”问题,既要加速项目、产业发展,也要注重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让百姓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新感觉,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蓝图已铺就,剩下的就是落实。全面实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交好“脱贫”与“致富”的接力棒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接续奋斗,扶上马,送一程,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振兴”。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7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三篇锦集。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9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经供参考。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10
近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抗疫志愿服务中我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领导力、执行力。寒假在家时我感受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农村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让我深受鼓舞、信心满满,也对未来充满期望。疫情就像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收听收看“两会”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强盛中国。我为中国的强大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我将倍加珍惜大学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我坚信,只要紧跟党走,把个人青春理想融入中国梦,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个人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
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我将倍加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加强社会实践,将来响应国家号召,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个人价值,结合专业所学为国家强盛贡献青春力量。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11
切实为民排忧解难,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精选5篇。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12
定点扶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一个特定贫困点,固定开展帮扶脱贫。据统计,党的__大以来,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单位达到320个,实现了对贫困县的全覆盖。“十三五”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定点扶贫至关重要。做好新形势下定点扶贫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精准”二字上多考虑,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定点扶贫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这既是对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厚望,也是对解决当下扶贫开发工作存在问题的强烈要求。责任、使命、紧迫三种心情,集中在于要解决“精准”问题。
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多年来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大大改变了面貌,脱贫程度总体成效明显。但问题是,有些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苍蝇”都敢贪,因而出现了“穷县富衙”、“穷村富村官”、发展很不平衡的现象,与全面小康的目标差距甚远。这反映了扶贫开发的偏差,即重整体、轻部分,重上层(重扶上、扶官)、轻下层(轻扶村、组),重“吵闹”(伸手要的就扶)、轻“息静”(不作声的不扶),也反映了扶贫工作的缺点,工作不深入、不落细、不落小。总之,就是一个精准问题。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只有把定点扶贫提上政治高度来看,各单位领导才能跟上中央的步调,按照中央的部署,选派优秀干部,筹措多方资源,进一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扶贫干部就要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贫困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把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贫困对象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对象,把扶贫开发工作做细、做小、做实,使任何一个村组、任何一个贫困人口也不能掉队。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就要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措施。对地理资源好的贫困村,可帮助设计开发项目,用项目扶贫,直接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服务,或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对地理条件差的贫困村,可帮助搬迁,易地安居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帮助献计献策,先从智力扶贫,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发挥其自身潜力,帮助培训创业、就业。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给予社会保障、大病救助,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
提高扶贫成效,就在于精准扶贫要见成效。这就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瞄准贫困人口,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把扶贫资金、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帮扶措施落实到贫困人口。切实做好扶贫考核工作,确保不断提高扶贫成效。
参与定点扶贫的单位和人员,要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履行帮扶使命,以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紧迫感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的决战中,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1号文件2022心得体会篇1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荟萃四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2021心得体会 20201号文件心得体会 2020年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范文 一号文件2021心得 2020中央一号文件感受与体会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央一号文件2021内容心得体会 202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2021年1号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2020范文
上一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4篇
下一篇:家访心得体会简短14篇